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

漢帝駕崩,這個既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又在大部分人的預料之中。

西涼的董卓,漢中的張衡,甚至李煜那邊也會摻和進來。十多萬大軍若是直接過來勤王,那麼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局面,就有可能會被打亂。更別說劉宏和墨門,只怕還是藕斷絲連,變數太多。袁閥可不希望投入更多的資源,直接提前動手。

讓人意外的是,劉宏的確是死了,不過繼承人卻不是劉協,而是劉辯。要知道這些年劉辯的木訥天下皆知,當然這不是重點,關鍵是劉協天資聰穎,當爲中興之主。

歷史就是個x子,有能力就可以隨便玩弄,一大幫出身世家,有着各自利益的臣子,因爲某個皇子是中興之主,就幫助他上位,然後忠心耿耿的輔助他治理國家,幫助大漢中興甚至變得更強……***在逗我……

這些打着忠義旗號,做着不臣之事的傢伙,就是一羣當了x子還要立牌坊的混蛋。

其實誰不知道,劉宏哪個皇子都沒有喜歡過,他更喜歡的是權力。這一輩子都在爲了恢復權力而努力,劉協曾經是他爲了向世家妥協的結果。實際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說不定劉宏一開始,就沒打算要劉協這個兒子。

爲什麼要把劉協扶持上位?因爲劉辯對世家根本沒有親近的感覺,不好控制,少不得又是一個劉宏;反而是劉協本身就是世家女所生,小時候雖然是在董太后的庇護下,幾乎沒有參與政權,但世家總能找到機會給他洗.腦。

這個小子有點小聰明,但絕對不是幹大事的主。輕易就親近起了世家,明明這纔是他的殺父仇人。不過比起當皇帝的誘惑,別說死了父親,就算死了全家,對他只怕也能接受。問題是,這個皇帝是那麼好當的嗎?

不管如何,漢帝立下的遺詔之中,的確規定了由劉辯即位,這是誰也沒辦法改變的事實。只是最大的問題,便是漢帝死前,並未召集羣臣宣佈此事,這就有了操作的空間!

不需要張讓故意宣傳,自然有世家開始宣傳,這遺詔是假的,是十常侍僞造的。劉宏生前更喜歡劉協,所以本來就有立劉協爲新君的想法。

就算如此,他們也還沒辦法行動。按照漢律,至少等到劉宏下葬,並且新君守孝完畢這一兩個月時間裡,朝廷都不會正常運作。就如同歷史上一樣,劉宏在公元189年農曆四月去世,但在六月份末以前,都會出於國喪期,這段時間鬧事,就算再有理由也只是作死。

如今歷史已經開始發生改變,原本幾個月後發生的事情,卻是在公元188年農曆七月就提前去世。好在墨門那邊已經做好了準備,隨着劉宏的駕崩,送往曹操、丁原和董卓三方的書信,都在第一時間送了出去。

至於李煜,特區距離雒陽太遠,比起讓特區的部隊摻和進來,還不如讓他們幫忙把皇子辯,送到漢中那邊更好。當然特區不北上這點,也在劉宏的考慮範圍內。

楊浪趕到雒陽的時候,漢帝已經駕崩五天左右。或許到底不得人心,明明是國喪的時期,但雒陽城裡的百姓並沒有太大的哀榮。大家只是不會主動歡笑,但卻不會覺得悲哀。

辛苦謀劃了一輩子,結果卻沒有百姓過來領情,劉宏也算是夠悲哀的。

兩個月的時間,足夠謀劃很多的事情,不僅僅是楊浪他們,收到消息的董卓等人也會第一時間過來。從調集人手、安排補給、佈置留守等一系列工作做完,至少也要有一個月的時間,糟糕的通訊使得這一切非常緩慢,好在已經修好的道路能挽回些失分。

誠然,以禁衛軍爲主的部隊,第一時間封鎖了雒陽,幾乎不給任何人離開。目的就是擔心宦官和外面的臣子取得聯絡。袁閥必須要把一切都佈置好,確保整個雒陽固若金湯,讓那些外臣再也沒有扭轉局勢的餘地!

整個雒陽城都處於宵禁之中,尤其是英雄樓周圍,巡邏的隊伍更是密集。說不定在暗地,都會安排秘密的探子監控一切。

楊浪也發現了這點,沒有第一時間前往英雄樓和王越匯合。後者也沒有輕舉妄動,只因爲他很清楚,目前他已經成爲了一個醒目的目標,他就乖乖的在英雄樓裡等着,把所有世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他的這邊。

“你們直接去北邙山埋伏,這次行動或許會比較艱難,大家必須要想辦法克服!”楊浪把在雒陽的二百名士卒,在墨門最隱蔽的一個據點集合起來,對他們下達命令。

此刻在雒陽城裡面,晚上宵禁得非常厲害,白天也有禁衛軍的人巡邏。一般的百姓幾乎不可能上街,他們打着時間差勉強進入雒陽,但移動都成問題,更別說做些什麼事情。

“將軍,那你呢?”作爲副手的管亥問道。

“我在這裡還有事情,而且若是可以,我打算進入一次皇宮之中!”楊浪嚴肅的說道。

“這樣太危險了!”管亥立刻阻止了他。

“我有我的辦法,關鍵是我還有一些東西需要確定一下。這關係到我們特區下一步的行動,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特區以後的行動,所以我必須要確定!”楊浪緩緩說道。

“那讓兩個小隊留下來保護你?”管亥想了想讓了一步。

“在現在的情況下,人數越少越有利!我是長官,你必須要聽我的!”楊浪卻拒絕了。

“那好……長官你要小心!”管亥搖了搖頭,只能表示妥協。

次日,楊浪光明正大的前往了楊府,藉口是得知楊賜病重,所以過來探望。他沒有隱藏身份,甚至可以說只要別人要查,還是可以查出他的身份,是故不少世家的注意力,也的確被他吸引了過來。

相反,這就給了其他特種部隊一個機會,迅速逃離了雒陽。期間造成了一些騷動,好在沒有完全引起世家,尤其是袁閥的注意。

“來了,我知道你會來……”楊賜今年開始身體就不是特別好,這個情況其實在185年就已經開始有徵兆,不過還是讓他熬了三年,卻似乎也只能延長三年。

好在這三年時間裡,楊彪迅速的成熟,而且官位也開始迅速提升。就算楊賜死了,弘農楊氏也不會缺乏一個頂樑柱了。不過在楊賜看來,楊彪還嫩了點,要說能力和地位,其實他更看好楊浪,只可惜楊浪在特區,離雒陽太遠,他還真怕死了都不能見上一面。

卻沒想到,楊浪回來了,在國喪期之中。楊賜知道他應該肩負着某種使命,但沒有揭穿,對於一個將死之人什麼都不重要,他只是想在死前和楊浪說說話,交代幾句。

“袁閥要動手了,你們不出手嗎?”楊浪卻是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曾經提議走羅馬共和制,避免袁閥改朝換代,但他目前都沒有看到有哪個世家在準備。

“哈哈,驚濤你擔心什麼?就算袁閥挾持了幼帝,難道他就可以公然謀朝篡位了不成?肯定還要乖乖當一段時間權臣,等到袁隗也走了,袁術纔有可能讓幼帝禪位。

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但若袁閥不動,反而我們不好直接出手。反之,若是他出手,我們會在袁隗這一代,就逼迫他接受共和制!”楊賜肯定的說道。

“可是你的時間不多了,楊彪那傢伙只怕沒有這個魄力!”楊浪搖了搖頭。

“所以要逼他站位,他就是一個賤骨頭,不在後面逼着他不行!”楊賜卻也是毫不忌諱的說自己兒子的壞話,到底是知子莫若父。

“如何逼迫?”楊浪當即詢問道。

“把少帝帶走,把劉協留下來!反正只怕袁閥也會做廢立的事情,劉辯那小子活不長的。但若是你們帶走了他,不管是去自治區還是在別的地方,都能夠給雒陽這裡造成壓力。袁閥需要儘快讓雒陽恢復穩定,就有可能會讓步,關鍵是你帶走了少帝,楊彪那小兔崽子不力主推動共和制的話,那麼他就活該被殺了!”楊賜也算是狠辣,甚至已經做好了犧牲楊彪的覺悟。

楊彪是他的兒子不假,但牽扯到弘農楊氏的根本利益,那麼就算把楊彪五馬分屍,甚至凌遲處死他都不會眨眼一下眼睛。楊氏已經爲他付出了那麼多,若這樣都還不懂事的話,他楊賜就算死了,只怕也會很不甘心。好在自己命不久矣,不管發生什麼,眼不見爲淨了。

這不是賭博,後路和一切事情楊賜都已經安排妥當。最慘的結果,無非是他們這一系要被弘農楊氏推出來,作爲犧牲品而已。

“你能提供多少幫助?”楊浪嘗試着問道。

“只要是楊氏目前能提供的所有資源,你都可以調動!”楊賜也是豁出去了。

“那好,我會把少帝帶走!另外,目前朝堂裡面暗地裡都是什麼情況,我必須要了解!”楊浪點了點頭,繼續追問道。

“這個稍後楊福會告訴你,我乏了……”楊賜很想說,但最後深深吸了幾口氣,到底還是沒有說出來,只是示意楊浪離開。

“我還是在這裡陪陪你吧……”楊浪搖了搖頭,坐在了他的牀頭。

“你小子,倒有點孝心……”楊賜艱苦的說完這八個字,笑了笑,眼睛閉了起來。從剛纔開始,他呼吸就非常困難,深吸氣也沒有能真正吸進去。楊浪注意到了這點,知道他命不久矣。

果然,或許是因爲大腦缺氧,楊賜如同睡過去一樣,緩緩閉上了眼睛。感覺有點像是睡着了,實際上他卻是永遠起不來了。

“走好……”楊浪緩緩說了句,起身外出把楊賜去世的事情宣告了出去。

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7章 絕對的碾壓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4章 征程的起點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106章 陳氏的決定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0章 李文VS李懿
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7章 絕對的碾壓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4章 征程的起點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106章 陳氏的決定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0章 李文VS李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