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援

曹昂,不僅僅是曹操的兒子那麼簡單了,更是曹操費盡心血培養出來的繼承人,對於曹昂,曹操可是注入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等到自己百年之後,好讓他能夠繼承自己的基業,延續下去。而這些年來,曹昂也的確沒有辜負曹操的期望,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曹昂都表現得出類拔萃,也是令曹操極爲滿意。

可現在,這樣一個優秀的繼承人,竟然說沒有就沒有了,曹操的痛心和憤怒,自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而等到曹操派人查探清楚消息之後,所有的矛頭,全都指向了一個人,那就是孫堅的長子孫策!

這個結果一出來,立馬就是惹得天下譁然,曹操更是將所有兵馬都調派到了徐州廣陵一帶,隨時準備出兵南下,與孫堅一決生死!曹操更是放出話來,除非孫堅將孫策交出來,要不然,此戰決不罷休!

“啪!”

一聲清脆的巴掌聲響起,在吳郡城的官邸內,孫堅滿臉鐵青地看着眼前的長子,而孫策則是低着頭一聲不吭,腰板卻是挺得筆直,只是那臉頰上卻是印上了一個鮮紅的掌印,看上去特別的刺眼。見到自己兒子那倔強的模樣,孫堅那又是心疼又是惱怒,指着孫策的鼻子就是喝道:“說!到底是不是你乾的?”

對於孫堅的質問,孫策卻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慢將自己的腦袋扭過來,雙目迸發着精光,面色沉穩,一字一句地喝道:“我說過了,不是我乾的!”

“不是你所爲,那還能是誰?”聽得孫策再次否認,孫堅也是氣得跳腳,他也很想相信自己的兒子,可問題是現在擺放在他們面前的證據卻不容他否認。前幾日,曹操就派人送來了各種證據,其中就有幾套帶血的鎧甲,上面都有孫策麾下親衛的標記,還有一些生還的曹軍士兵的證言,也都是足以證明當時出手擊殺曹昂的,正是孫策!孫堅也想爲兒子洗脫罪名,可面對那些證據,孫堅也是無以辯駁,想到這,孫堅也是指着孫策喝罵道:“當日殺曹昂之人槍術了得,除了你還能有誰?”

對於孫堅的喝問,孫策卻是依舊面無表情,慢悠悠地說道:“天下槍術了得之人數不勝數,又不是隻有我一個槍術好!”

“可問題是,其他槍術大家,當時都不在廣陵附近!”孫堅氣得跳腳,這纔是他最爲惱怒的地方,指着孫策就是罵道:“你說你好端端的,沒事跑到廣陵去幹什麼?而且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在曹昂去廣陵的時候,你也跑到廣陵去!你這不是自己把頭往上面撞嗎?”

沒錯了,曹操能夠一口咬定就是孫策殺死曹昂的最重要原因,便是曹昂死的那天,有人清清楚楚看到孫策出現在廣陵城郊!廣陵城歸屬於曹操治下,孫策卻是突然到廣陵城,而當天晚上,曹昂就出事了,這件事,孫策想要撇清楚關係也難了!

被孫堅這麼一問,孫策的臉上終於是露出了一絲難色,片刻之後,孫策纔是悶聲說道:“我只是聽聞那曹昂要到廣陵來整頓軍務,想要先弄清楚廣陵城的防線如何佈置,纔會去那裡探查一番,我只去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回來了!曹昂真不是我殺的!”

“你跟我說有個屁用!曹**會聽你說嗎?你個逆子!”聽得孫策的話,孫堅那是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忍不住又是揮了孫策一個巴掌,打得孫策那是嘴角開始滲出血痕。一甩手,孫堅又是背過身,來回走了幾趟,沉聲說道:“如今曹操已經是認定了,你就是殺曹昂的兇手!隨時都有可能開戰!這全都是你惹來的禍事!”

“哼!開戰就開戰!”對此,孫策卻是毫無畏懼,臉上滿是傲然,揚起了脖子,說道:“父親,若是曹操當真要與我們一戰!孩兒願爲先鋒!”

“閉嘴!”見到孫策還是如此不知輕重,孫堅簡直氣得快要瘋掉了

,狠狠瞪了一眼孫策,不過也是因此更加相信孫策應該沒有說謊,隨手一擺,便是大聲喝道:“無知小兒!整天除了打打殺殺,還知道什麼?給我滾出去!”

孫策雖然自傲,但在自己父親面前,卻還是不敢有所放肆,被孫堅這麼一番訓斥,孫策也只有抱拳退了下去。而緊接着,孫堅又是轉過頭,對坐在左右兩旁,一直沒有吭聲的幾名文臣武將說道:“如今曹軍大軍壓境,諸位以爲,當如何破解眼前這個困境?”

“主公!”老將程普第一個站起身,對着孫堅抱拳說道:“少主的性格,末將最爲清楚,少主既然說了,此事不是他所爲,那就絕對不會有假!只怕此事,少主應該是被人給陷害的!曹昂並非是少主所殺啊!”

程普跟隨孫堅數十年,可以說是孫堅身邊資歷最老的幾名心腹之一,他也是看着孫策長大的,對孫策那簡直比對自己的後輩還要愛惜。如今孫策被人誣陷,程普自然是關心了,這一開口就是爲孫策辯駁。而聽得程普的話,孫堅也是一改之前暴怒的模樣,臉上滿是無奈,說道:“我何嘗不知道伯符是被誣陷的,只是現在我又沒有證據來證實伯符的清白!特別是曹操那邊,若是不能證明伯符的清白,曹操那是絕對不會退兵的!”

孫堅這麼一說,在座衆人也都是面面相覷,緊接着,謀士朱治忍不住開口說道:“剛剛少主也說了,當今天下,也不只有他一個槍術大家啊!會不會是別的槍術大家所爲呢?”

根據生還的曹軍士兵的證言,殺害曹昂之人,絕對是槍術了得,當今天下的槍術大家!而如今天下英雄輩出,這樣的槍術大家還真是不少,不過朱治這話剛說出口,卻只見孫堅搖頭說道:“天下間的槍術大家的確有不少,曹操麾下就有一個夏侯惇!而劉備麾下甘信、趙雲、太史慈,徐榮麾下的馬超,也都是數一數二的槍術大家!可問題是,可以肯定這些槍術大家當時都在千里之遙,不可能到徐州來殺曹昂!”

孫堅這話說完之後,便是將目光一轉,卻是轉向了在場年紀最輕的周瑜身上。原本以周瑜的年紀和資歷,那是不可能與在場這些孫堅麾下的親信一樣來此議事的,但周瑜之父與孫堅便是結拜兄弟,周瑜又與孫策是八拜之交,加上週瑜之前屢立奇功,所以也是被孫堅破格提用。見到孫堅的目光轉向了自己,周瑜也是立馬開口說道:“首先夏侯惇是不可能出手殺害曹昂的,而根據情報,甘信、趙雲二人正在長安,太史慈則是在青州老家,至於馬超,更是跟着徐榮留在益州,這些人都不可能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廣陵!除去這些人之外,便再沒聽說過其他了不起的槍術大家了!唯有伯符,偏偏又在那一晚出現在廣陵,所以曹操纔會認定是伯符殺了曹昂!”

聽完周瑜的這番說辭之後,在場衆人也都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件事還真的是說不清楚了。看來要洗刷孫策的清白,讓曹操退兵已經是不可能了,只有另外再想辦法了。片刻之後,一名留着山羊鬍子的中年文官開口說道:“主公!曹操要攻打江東,爲子報仇,光憑我們,是很難抵擋得住的!爲今之計,只有求援了!”

求援?衆人都是一愣,曹操勢大,他們又要向誰求援啊?孫堅倒像是想到了什麼,眼中閃過了一道精光,對那中年文官問道:“張先生所言,莫非是指劉玄德?”

“不錯!正是劉備!”那中年文官立馬就是點頭稱是,這中年文官的來頭可不小,乃是江東二張之一的張紘,自從被孫堅請出山之後,就深得孫堅的看重,一度引爲智囊。只見張紘輕輕捋了捋自己的山羊鬍子,說道:“曹操勢大,天下間能夠與曹操爲敵的,也只有劉備了!主公先前也曾與劉備結盟,這次也正好以盟約爲由,請劉備出手相助!劉備若是出兵,那曹操必然不敢再來爲

難主公!”

張紘這麼一說,倒也是有幾分道理,只是孫堅卻是滿臉爲難地說道:“只是之前我們擅自讓出了徐州,也算是我們違背了盟約,現在再以盟約來請劉備出兵,只怕,只怕劉備不會同意吧?”

“主公此言差矣!”孫堅話剛說完,另一頭,周瑜卻是眼珠子一轉,立馬說道:“上次徐州之事,也不能說是我們違背盟約啊!劉備攻佔了冀州之後,便沒有繼續南下,留下我們卻要獨自面對曹操的反擊,所以,我們退兵也是被逼無奈嘛!況且,若不是我們吸引了曹操的兵力到徐州,他劉備又怎麼可能那麼輕鬆地攻佔了長安?況且,劉備與曹操爲敵久矣,若是曹操攻下了江東,勢必做大,劉備肯定也不願看到曹操勢大,所以屬下以爲,主公若是去請劉備出兵,劉備必定不會拒絕!”

周瑜這麼一番分析,不僅是說得孫堅意動,也是令張紘眼睛一亮,頗有意味地望向了周瑜,而看到張紘的目光轉了過來,周瑜也只是回以淡淡的笑意,朝着張紘拱手一禮,算是打了個招呼。張紘輕輕點了點頭,以前在他的印象中,周瑜也就是作爲孫策的結拜兄弟,一個後輩子弟罷了,卻沒想到周瑜年紀輕輕,竟然也有如此見識!

張紘這裡心中暗暗讚許周瑜的時候,孫堅也是在思索周瑜剛剛的說法,猶豫了片刻之後,說道:“那依公瑾之見,我當遣何人前往幽州求援?”

“嗯……”對於孫堅的這個問題,周瑜也是低着頭,思索了好一會兒,隨即便是擡頭微笑着說道:“上次與劉備結盟,靠的是華歆華大人!這次,自然也要辛苦華大人再跑一趟了!”

——————————————————————

長安城外,烈日當空,空氣中瀰漫着悶熱酷暑,可就算是如此,在長安城外卻還是擠滿了人羣。除掉那些看熱鬧的百姓,還有那些朝堂文武百官以及大量的兵甲將士,而在這些人當中,最最尊貴的,自然莫過於坐在車乘上、穿着一身黑色龍爪長袍的年輕人,正是當朝大漢天子劉協!

天子坐在車乘之上,擡頭遠遠看着前方,那玉冠珠簾之下,年輕的臉上透着幾絲不耐,幾次轉過頭,想要開口說些什麼,最後卻又是強忍了下來。而在車乘不遠處,幾名身穿精良鎧甲的戰將就這麼駐馬而立,將天子那模樣全都看在眼裡,時不時露出一臉冷笑。

“你看看,這小皇帝也就這樣的耐心了!這纔等了多久,就已經忍不住了!哼!我看以往說什麼他是聰慧之主,也不過如此罷了!”張繡看着天子那有些不耐的舉動,也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滿臉譏諷地嘟了一下嘴巴,哼了幾句。

“說到底,他也不過才二十多歲罷了,年輕人,情有可原吧!”趙雲搖了搖頭,望向天子的目光中也是透着失望,但嘴上還是不免爲天子辯護了幾句,只是這辯護之辭卻是顯得太過蒼白無力了。二十多歲,說大不大,可說小也不小了,他趙雲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在戰場上闖下赫赫聲威了。

“算了!別去管他了!今日之事不可大意,最好還是做好一切準備纔是!”甘信也是搖了搖頭,本來,作爲劉備麾下戰將,衆將對這個大漢天子也不會如此看輕,全是因爲當日天子爲了自救,竟然將伏皇后作爲了擋箭牌,造成伏皇后香消玉損。一個大男人,竟然拿自己的妻子來做擋箭牌,這樣的行徑,也的確是令人所不齒,這才讓衆人對這個大漢天子如此不屑。

而這樣的結果,對於甘信來說,卻是再好不過了,原本還要擔心這天子與劉備碰面之後,衆將到底是要繼續效忠劉備呢,還是改爲效忠天子,現在看來,天子自毀形象,甘信也就用不着擔心那麼多了。此刻甘信心中所想的,卻是前段時間,從張燕口中所得到的另一個關鍵情報。

(本章完)

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下)第五十一章 賣馬的書生第三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功第五百一十一章 報仇(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會盟解散第一百九十三章 嚇退敵軍第三百三十章 北海之戰(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零二章 夜半出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永第二百七十九章 草原胡漢第一百七十七章 魔王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謀主之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糾紛第八十九章 報復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女如寶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廣陵第二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一十二章 解圍第三百三十章 北海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襲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袁紹第一百零二章 州牧第五百一十六章 驟死第七十五章 漁陽之變第七十八章 挖牆腳第四百一十八章 恨意沖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殺人奪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要挾郭嘉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者第三十六章 脫困第一百八十四章 甘信歸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蔡家小姐第三百七十九章 十年後(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老虎玩陰招第四百二十七章 虛情假意第五十五章 大亂戰第四百零九章 美豔少婦第二百章 重甲之威第二百二十九章 拯救大兵袁譚(下)第二百零七章 陣法之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鄴城歸屬第六十六章 屬性不合第八十五章 殺機第二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三章 烏桓叛亂第四百章 放棄沂源第二百九十五章 襲殺第五百零四章 氣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怒殺第十二章 初見太平道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章 江東多豪傑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女如寶第四百四十六章 黑衣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董卓亂政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覺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手頻出第三百一十五章 叔侄密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瘋狂追殺第四十二章 背叛第六十章 大戰猴子山(下)第一百四十章 刺殺失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桃花運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長安之亂(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強要封賞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偃師(一)第六十二章 唐周的口供第二百五十章 北上歸途第三百一十四章 潼關之內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發冷箭第三百六十二章 鄴城歸屬第三百六十四章 琅琊變故第三十九章 兩位高手第九十二章 兩不相幫第三百八十六章 潼關來客第三百九十二章 遇李儒第四百七十章 仁德之名第九章 討伐第四百零一章 爭風吃醋第八十八章 公孫瓚異動第二十八章 其中有詐?第二百七十八章 上當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割讓第五百零二章 造反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子府第三百一十章 分派任務第三百零六章 燒第三百一十一章 樂成第四十五章 騎兵第二百零三章 相邀第四百六十二章 設下圈套第十六章 忘了劉備第二百七十九章 草原胡漢第四十九章 離開常山第五百一十四章 全城拜祭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偃師(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到來
第五百一十二章 報仇(下)第五十一章 賣馬的書生第三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功第五百一十一章 報仇(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會盟解散第一百九十三章 嚇退敵軍第三百三十章 北海之戰(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零二章 夜半出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永第二百七十九章 草原胡漢第一百七十七章 魔王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謀主之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糾紛第八十九章 報復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女如寶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廣陵第二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一十二章 解圍第三百三十章 北海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襲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袁紹第一百零二章 州牧第五百一十六章 驟死第七十五章 漁陽之變第七十八章 挖牆腳第四百一十八章 恨意沖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殺人奪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要挾郭嘉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者第三十六章 脫困第一百八十四章 甘信歸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蔡家小姐第三百七十九章 十年後(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老虎玩陰招第四百二十七章 虛情假意第五十五章 大亂戰第四百零九章 美豔少婦第二百章 重甲之威第二百二十九章 拯救大兵袁譚(下)第二百零七章 陣法之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鄴城歸屬第六十六章 屬性不合第八十五章 殺機第二百九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三章 烏桓叛亂第四百章 放棄沂源第二百九十五章 襲殺第五百零四章 氣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一百六十五章 怒殺第十二章 初見太平道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章 江東多豪傑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女如寶第四百四十六章 黑衣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董卓亂政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覺第三百四十七章 高手頻出第三百一十五章 叔侄密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瘋狂追殺第四十二章 背叛第六十章 大戰猴子山(下)第一百四十章 刺殺失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桃花運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長安之亂(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強要封賞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偃師(一)第六十二章 唐周的口供第二百五十章 北上歸途第三百一十四章 潼關之內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發冷箭第三百六十二章 鄴城歸屬第三百六十四章 琅琊變故第三十九章 兩位高手第九十二章 兩不相幫第三百八十六章 潼關來客第三百九十二章 遇李儒第四百七十章 仁德之名第九章 討伐第四百零一章 爭風吃醋第八十八章 公孫瓚異動第二十八章 其中有詐?第二百七十八章 上當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割讓第五百零二章 造反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子府第三百一十章 分派任務第三百零六章 燒第三百一十一章 樂成第四十五章 騎兵第二百零三章 相邀第四百六十二章 設下圈套第十六章 忘了劉備第二百七十九章 草原胡漢第四十九章 離開常山第五百一十四章 全城拜祭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偃師(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