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

公元建安二年(197年),劉贇的書店終於在青州、翼州、徐州等地同時開張,那開張的當日可算得上是人潮擁擠。特別是那些寒門子弟在看到書架上那一本本印製精美的書卷後,更是愛不釋手地翻看了起來。

當他們看到這些書籍並不是很昂貴時,竟然是毫不猶豫地就掏出錢便買了下來。而其他豪門的弟子也看到了這些書籍,不過他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用木盒裝置的精裝書來。

雖然這種精緻的書籍比普通的書要貴十幾倍不止,但他們同樣是大豪地就買了下來。隨着買到書籍的人越來越多,這書店的名聲也是徹底的打響了起來。

劉贇給自己的書店起名叫做“萬家書窗”,而且店裡的書籍除了有四書五經外,其他的諸子百家也同樣是擺在了書店裡,這頓時就引來了更多的讀書人來。

而此刻的劉贇看着那一筐筐的銅子及金錠被送進了財政司後,他那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停過。當他走進財政司時,顧雍和孫乾兩人同樣是一副喜不自勝的樣子。

當劉贇問起書店的收入時,顧雍是滿臉喜悅地說道:“主公,沒想到這天下有這麼多的讀書人啊,這也全拜了主公所賜。這幾年來主公在青州、翼州、幽州等地是大建私塾學府,使得我大漢朝的學子是越來越多。正所謂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主公,您這可是幹了一件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大好事啊。”

劉贇倒也不在乎這些虛名,他只是想知道自己掙了多少錢。當顧雍告訴他這幾天賣出的書籍有數十萬的收入時,劉贇頓時是哈哈大笑地說道:“不夠,我要更多的錢。公佑,你去告訴印刷坊的管事,讓他們多找一些可靠的人來印刷書籍。對了,咱們不是有一些退役的傷殘軍士嗎?就讓他們來幹吧,這樣不僅能幫我們保守秘密,同時還能發揮他們的餘熱,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廢人。”

“是,主公,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說着孫乾就跑出了財政司。

當劉贇的書籍擴散到鄰近的幾個州時,曹操拿着普通版和精裝版這兩種書籍時,不由得是感嘆地說道:“子安賢弟果然是大才啊,我不如他多也。”

“主公,有許多世家請求您查抄這些書籍,並且還讓您斬殺掉那些書商們。”

聽到程昱的話後,曹操是翻了翻白眼就說道:“這些該死的世家門閥,他們真以爲能阻止得了時代的進步嗎?越是排擠打壓越會讓我們失去民心的。你去告訴那些迂腐的傢伙們,我曹孟德也是讀書人,這種事情我可做不出來,想借我的手殺人那可是找錯了人。”

曹操可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及書法家,同時他也知道這些世家門閥想借他的手來剷除異己,但這個鍋他肯定不會背。至於這些書籍傳播的事情,他既不宣揚也不排擠,完全就做起了一個壁上觀的看客來。

而曹操的反應也確實讓世家門閥是大感頭疼,同時他們也知道這些書籍的出處,可是那位攝政王更是一位心狠手辣之人,特別是對待他們這些世家門閥就從來沒有過好臉色。讓他們去找劉贇說理,還不如自己抹脖子來得痛快。

此刻在一間豪宅里正坐着一幫世家門閥的代表,其中就有鍾家的家主鍾繇、荀家的荀彧和荀攸叔侄、衛家的家主衛臻、陳家的家主陳諶、王家的家主王朗、司馬家的司馬朗和司馬懿倆兄弟,以及華歆、毛玠、楊阜、杜襲等名臣。當然這裡面也少不了曹家代表曹洪,還有夏侯家的夏侯廉。

此時就聽王家的家主王朗說道:“諸位,現在朝廷興諸子百家之說,讓我們這些儒家子弟情以何堪,這簡直就是在亡我大漢的根基啊。特別是那劉贇劉子安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肆意地印刷先賢之書籍,讓那些賤民們也能隨意地買到先賢的典籍,這簡直就是在褻瀆先賢們的名聲和史記。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像劉子安這樣敗壞先賢名聲的人,我們一定要將他清除出士子的門第。”

王朗的發言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而這時候的衛臻也站了出來說道:“現在我們最要緊的事情就是趕快禁止書籍的流通,這樣才能保住先賢們的典籍和名聲。”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之時,鍾繇咳嗽了一聲,說道:“文若,主公這幾日可想出了什麼對策來阻止這些書籍的流通嗎?”

此時的荀彧在聽到鍾繇的問話後,頓時是苦笑了一聲,說道:“主公這幾日身體欠佳,已經好久沒召見我等臣子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主公對此事的看法。”

聽到荀彧的回答後,大家心裡頓時就感覺到有些哇涼哇涼的。房間裡都是一幫人精,他們當然明白曹操裝病的原因,看來想要借曹操之手與劉贇對懟的事情是不可能實現了,所以現在也只能靠他們自己來清除禍患才行。

這時坐在一旁的華歆突然問道:“陳家主,不知長文可有什麼消息傳來,畢竟長文也是你們陳家的一員,而且你還是長文的叔父,我想你們陳家也不想看到這禍患的發生吧。”

聽到華歆的話後,陳諶更是拉長了臉,說道:“自從長文投到那劉贇的麾下後,已經有好久都沒有與家裡聯繫了,所以想要知道他的近況還不如問那些細作呢。”

陳諶嘴裡所說的細作就是曹操派去劉贇那邊做奸細的人,當大家聽到陳諶的話後,也頓時明白想要策反陳羣的事情是行不通了。於是他們又把目光看向了荀彧兩叔侄後,便說道:“文若、公達,你們可都是主公身邊的重臣,不知你們可有良策來阻止這禍患的發生。”

此時的荀彧與荀攸在互相望了一眼後,荀攸才慢慢地說道:“想要阻止禍患的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找到禍患的源頭,只要滅掉了源頭,其他的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
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