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貢酒

就在申屠炯向劉贇表示效忠的時候,他身後的那些幫衆們也跟着跪在了劉贇的面前。而這時的劉贇哈哈一笑,並扶起了申屠炯就說道:“好,申屠炯,既然你想建功立業,那我就成全你。還有你手下的這幫兄弟們我也全都收下了,以後你們就是我劉贇的兵,只要你們敢搏命,我就能送你們一場富貴,哪怕你們倒在了戰場上,你們的家人也由我來贍養。”

聽到劉贇的話後,申屠炯頓時就感覺心裡一熱,像這樣的主公也確實值得他們效死了。就在劉贇把那煽豬的方法教給了申屠炯等人後,他又說道:“申屠炯,我聽說太平道的人在你們這裡開了山門,並且還大肆地在濟南城裡是收買人心,看來他們的圖謀還真是不小啊。”

“主公,太平道的人確實在我們這裡成立了一個分舵,不過他們的人數並不是很多,主要都是一些道士在我們這裡傳授一些太平道的教義,偶爾也會給我們這裡的百姓們施一些符水來治病,所以我們平時也沒怎麼去管他們的事情。”

聽到申屠炯的話後,劉贇想了想便說道:“這太平道的事情你們不可太大意,我總得他們會在我濟南城裡惹出天大的麻煩來的。現在也許還只是個苗頭,但我相信他們很快就會露出他們的真面目來的。申屠炯,你派些人手出去給我盯住那太平道的人,一旦發現他們有圖謀不軌的行爲時,就立刻來報,最好是能將他們徹底的趕出濟南城去。”

當劉贇在說完這些話後,申屠炯和他的手下們立刻就應承了下來。同時劉贇還告訴他們,一旦城外的養豬場建好後,就立刻開始實施起養豬的計劃來。

就在劉贇交待完所有的事情,並返回王府時,劉勇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就問道:“小王爺,您是怎麼知道那煽豬的方法的呢?難道那豬仔被閹掉後,真的會長得很快嗎?”

其實劉贇哪裡會什麼煽豬之法,他也是在上輩子偶爾回老家鄉下時,看到過別人在用此法來養豬,所以他就憑着自己超強的記憶,將這種手法給記錄了下來。

不過這時候的他可不敢說實話,只好編造了一個謊言,並說道:“我也是在一冊很古老的竹簡中見別人使用過此法,並且餵養出來的豬也確實長得很快很肥碩。咱們馬上就要召集鄉勇來照看我們的酒坊和紙坊了,所以必須要給我們的鄉勇們增加一點營養才行,這樣他們才能護衛好我們的酒坊和紙坊,你明白了吧。”

就在劉勇和那幾名護衛點頭的時候,劉贇一行人也回到了王府裡。當劉贇在吃過了午飯後,又與他父親說起了建豬場的事情來。這可把劉康給聽得是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劉康才說道:“子安,咱們可是皇親國戚,你竟然要去養豬,這要是讓其他的世家門閥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們一定會蔑視我們家族的,我看這件事情還是算了吧,咱們家已經有了酒坊和紙坊,這豬場就留給其他人去建吧,咱們決不能去碰這種賤業。”

聽到劉康的話後,劉贇心裡也只能是暗歎了一聲,看來這時代還真是門閥深固啊,而且士農工商的等級也是格外的分明。不過劉贇並沒有打算要放棄建豬場的事情,養豬吃肉也是爲了提高鄉勇們的戰鬥力,所以這件事情也是勢在必行的一件大事。

當劉贇決定將此事交給申屠炯那夥人去幹時,申屠炯沒有絲毫的猶豫就滿口答應了下來。他們畢竟就是做這一行的,倒也不在乎什麼名聲和地位。

就在劉贇安排好身邊的事情時,他的糧食酒也釀造了出來,並且還得到了劉康等人的高度評價,甚至劉康還想到了用這種酒去敬奉給皇上。

當劉贇在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他頓時就明白了父親的想法。這種糧食酒相對於燒刀子來說更適合文人們一些,畢竟糧食酒的度數是要低於燒刀子的,所以也就更受文人們的歡迎。

此刻的劉贇也品嚐了一下這糧食酒後,就說道:“父王,我同意你的意見,把咱們家的酒敬奉給皇上。不過再去獻酒的同時,我們也要將家裡的酒在我青州打出名聲來,這樣也就更能得到皇上的青睞了。而想要讓我們的酒出名,就必須要得到一個人的承認,而這個人就是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鄭康成。”

當劉康一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他頓時就激動地說道:“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是康成公呢,我也有好久沒去拜訪康成公了,這次就趁此機會去見見康成公吧,哈哈哈。”

看着父親那高興的樣子,劉贇又連忙說道:“父王,我想跟你一起去拜訪康成公,順便你也幫我說說讓康成公收我做他的學生吧。”

當劉康在聽到劉贇的提議後,他頓時就明白了什麼。只見他笑了笑就說道:“子安,你有這樣的想法非常好,康成公可是我儒家學派的領袖,你要是能得到他的指點,必會受益良多的。這次爲父就豁出這張老臉帶你去見見康成公吧,至於能不能得到他的青睞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聽到父親的話後,劉贇立刻是自信滿滿地說道:“父王,您就放心吧,我相信康成公一定會收我爲徒的。對了,我剛纔已想到將這種酒取名爲濟南貢酒,一是爲了敬奉給皇上,二也是爲了提高這種酒的知名度。同時我還會將這種酒重新包裝一下,我相信咱們家的這兩種酒一定會得到世人們的喜愛的。”

就在劉贇緊鑼密鼓地準備拜師禮時,在北海郡隱居的鄭玄也收到了劉康發來的帖子。當他在得知了劉康要來拜訪他後,便哈哈一笑就說道:“博彥既然要來拜訪我,那我也不能太失禮了,畢竟他劉博彥也是一位皇親國戚,咱們鄭家該有的禮數也一定要周全。”

而這時候坐在他下手的學生郗慮卻說道:“老師,這濟南王平白無故地來拜訪你,可能是另有所圖吧。而且學生聽說他家裡有一個傻兒子,到現在都還不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來,莫非他來此的目地就是想讓老師來教教他這個傻兒子嗎?”

郗慮的話剛說完,立刻就有人反駁地說道:“鴻豫兄也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那濟南王的帖子裡可是隻字未提要給他兒子找老師的事情,就算真有此事我也相信老師他會有自己的判斷。”

當郗慮看向這說話之人時,不由得就笑了起來說道:“原來是季珪兄,我知道你們崔家與濟南王府有姻親的關係,而且濟南王的夫人也更是你的嬸孃,所以你纔會有此一說吧。既然季珪兄不願談起此事,那我不說也就罷了。”

看着兩人閉嘴之後,鄭玄也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雖然這兩人都是自己的學生,但鄭玄更注重的是他們的學識。就在鄭玄等着濟南王來拜訪他時,劉贇也來到了城外的莊園裡。

這座莊園可是他們濟南王府的產業,當劉贇在看到這處莊園所佔用的土地時,不由得是張目結舌地說道:“有錢人還真是好啊,要是上輩子我也有這麼一座莊園的話,我也不會這麼早死了吧,唉。”

看着劉贇在那裡搖頭晃腦時,劉勇連忙走上前就說道:“小王爺,你平時倒是很少來這莊園裡的,也只有天熱的時候纔會隨王爺和夫人來這裡避暑。現在我們的酒坊和造紙坊也全都搬進了這裡,而且養豬場離我們這裡也不是很遠,如果小王爺還有什麼吩咐的話,就儘管讓小的去做吧,我保證會把小王爺交待的事情辦妥當的。”

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
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