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

此時最先開口說話的則是荀彧,只見荀彧朝衆人施禮後,便說道:“司馬家族倒行逆施該有此一劫,不過司馬懿爲什麼要這麼做咱們心裡都清楚,只不過東窗事發纔有了司馬家族最終的覆滅。從這件事情上來看,就說明有不少的世家門閥已開始對漢軍產生了膽怯,他們其實並不看好與漢軍的一戰。但劉贇的新政也確實是懸在世家門閥頭頂上的一把刀,沒有人敢去小瞧它,而蔑視它的人都成了刀下亡魂,江東世家就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大事已不可違,若還想用世家門閥的手段來控制皇權和朝政,已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爲咱們面對的是一位強勢的統治者,順昌逆亡纔是他的宗旨。”

荀彧說完此番話後,所有人不由得都沉思了起來。正如荀彧所說的那樣,劉贇絕對是一位強勢的王者,誰敢逆觸他的新政必會遭到他的鎮壓,所以在劉贇強勢的面前無人敢不低頭。

此時一直未開口的荀悅卻站了起來說道:“劉子安的強勢咱們可以避其鋒芒,正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咱們可以從他的子嗣入手。那漢高祖一代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嗎?”

荀悅此話一出,房間裡所有人無不佩服地點起了頭來。劉贇他們鬥不過,難道還鬥不過他的子嗣不成。在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所有人不由得都輕鬆了起來,唯有荀攸是苦笑地說道:“諸位叔伯兄弟,咱們是不是高興的太早了一些,別忘了咱們還在曹公的治下,真以爲曹公就不敢殺人了嗎!”

荀攸的話頓時就讓房間裡的人是安靜了下來,剛纔他們還真有些忘記是在誰的管轄之地了。此刻的荀衍在咳嗽了一聲後,便又說道:“在大局未定之前所有人必須要小心行事,不可露出了破綻來。還好四弟友若已成了漢庭之臣,並且還做到了一方刺史,所以家族應該派人去聯繫他纔是。畢竟四弟也是我荀家子弟,該有的支持也是要有的。若能將四弟調回京城,那對我荀家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聽荀衍這麼一說,大家頗爲默契地都點起了頭來。就連荀彧、荀攸都贊同地說道:“若四哥真能迴轉京城,確實對我荀家有莫大的好處。還有那郭奉孝與陳長文都與某是至交好友,當可與他們說說此事。對了,曹公近日曾向某提親,願將小女曹瑾嫁與某長子荀惲爲妻。而某以戰事吃緊暫緩了此事,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文若此舉大善,不僅能穩住曹公的心思,同時也給長倩侄兒留了一條後路。對了,我聽說荀家的子侄們多半與那曹子建友善,反而與那曹子桓不睦,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大家下去以後,多管教一下自己的子嗣,在這場大戰沒有結束之前,咱們荀家不向任何一方站隊。”

而就在荀家召開家族會議時,陳家、鍾家、韓家、王家、杜家、華家等諸多世家門閥也同樣在召開着家族會議,並對接下來的一場大戰是各自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其中有繼續支持曹操的世家,同樣也有觀望的家族。

比如潁川陳家,自從陳羣被漢庭賜封爲了三品中書令後,陳家的地位也同樣是水漲船高。潁川陳家崛起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而且到了東漢末期,潁川陳氏更是巨姓望族、世代傳襲。

其中最出名的大名士就是陳寔與他的兩個兒子陳紀、陳諶,而世人也將這三父子稱爲“三君”。他們都是以清高有德行,而聞名於世,與鍾皓、荀淑、韓韶合稱爲“潁川四長“。

現在陳家是以陳紀做爲家主,而陳寔與陳諶都已逝去。同時陳紀也是陳羣之父,不過陳紀對劉贇的新政頗有微詞,也因此斷了與兒子的聯繫。

可此刻已到了關乎陳家命運的時候,陳紀不得不召來族中子弟,並商討起了應對之策來。可是這場會議衆多子弟是各抒己見,其中最爲明顯的就是族中弟子分爲了兩派,一派傾向於漢庭,並贊同聯繫陳羣,保家族傳承不敗。

而另一派則堅決反對劉贇的新政,希望繼續保持舊制,並支持曹操的北伐。看着雙方子弟爭論不休,最終陳紀不得不站出來說道:“此戰關乎着我陳家命運,在曹劉雙方未分出勝負前,我陳家最好保持中立。不過曹公乃當世豪傑,我世家門閥均已他爲主,所以應有的支持決不能斷。至於最後是怎樣的一個結局,我陳家只需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當陳紀在結束了這場會議之後,也向各世家門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至於接下來的大戰,陳家卻不願在參與其中,用陳紀的話來說,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就在各世家門閥都有了自己的心思與想法後,曹操也向大漢王庭送去了司馬家族的罪狀,同時更告知了天下人許昌城對司馬一族的處置結果,那就是抄家滅族以謝天下。

當劉贇在看到這份覲見文書時,不屑地就說道:“曹孟德,你兒子的罪狀本王還沒有看到,所以這一仗咱們依然是不死不休。還有那些助紂爲虐的人,你們同樣等着本王的報復吧。來人,將司馬懿的供述以及事情的始末給本王公佈與衆,同時向所有的州郡發出檄文,並控述曹操等人的罪狀,這一戰本王要徹底剿滅曹孟德手中所有的勢力。”

這次的瘟疫已經觸碰到了劉贇的逆鱗,就連他也沒想到司馬懿會想出如此狠毒的計謀出來。這一場瘟疫不僅奪走了他父親和數千人的生命,就連他的女兒也差點步了後塵,這怎能不讓劉贇是勃然大怒。

現在司馬懿已被押回了雒陽城,並由天機閣及滿寵親自審問。而司馬懿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並不容於世,於是便痛快地就交代了一切。這場瘟疫也確實是他的主意,並且也是他一手促成的,所以當劉贇的批覆裡寫着凌遲兩個字時,司馬懿並沒有感到恐慌,反而是一臉鎮定地就接受了下來。

第十二章 打臉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
第十二章 打臉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