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肥鄉?

當徐榮得知出現敵人竟然出現在肥鄉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上午。

他把陳暮北去的所有情況都想進去了,唯獨沒想到人家會殺個回馬槍,居然跑到了肥鄉。

肥鄉的位置是在邯鄲的東南面,武安的位置是在邯鄲的西北面,兩個方向截然相反,簡直是南轅北轍。

難道他根本不想回蒲陰,是打算從清河到濟南去,尋求結拜兄長劉備的庇護?

徐榮一時間腦子裡迅速思索,思考着自己下一步應該要做的行動。

首先映入腦海的,是立即去肥鄉,繼續追擊。

但很快又把這個想法否決掉,因爲人家在肥鄉的信息是昨天晚上,到今天休整一夜,現在估計都已經出發了,自己的隊伍連夜趕路,還沒休息呢,怎麼追?

所以他很快又想到了第二個陰險的主意,那就是放棄追擊陳暮,直接按照原來構想的陳暮北上的路線,自己率軍北上。

他手裡有朝廷詔令在,完全直接抵達蒲陰,用詔令將陳暮的宗族抓起來,以此威脅他。

但這個想法同樣很快就被否決掉。

太丟臉了。

被人家耍了,就惱羞成怒,跑去抓人家的家人威脅,手段屬實有些下作。

徐榮自認自己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做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其次,董卓是要人,是要陳暮本人,而不是要陳暮的家人。

如果抓了陳暮的家人,陳暮學劉邦來一手“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的話,那就有意思了。

到時候董卓跟劉備就是徹底撕破臉皮,沒有商量的餘地,說不好會引發大戰。

畢竟董卓抓陳暮,是打算以陳暮來威脅劉備。

劉備手裡有軍隊,

且是坐鎮一方爲一方諸侯,不管劉備將來回中央還是繼續在地方,官職都不會太低。

再加上關羽張飛統率的軍隊在手,劉備就有被董卓拉攏的資本。

不管是爭取還是要挾,總歸是要讓他能聽命。

抓了陳暮,就是要挾劉備的把柄,頗有點脅陳暮以令劉備的味道。

所以董卓的命令一直都是活捉陳暮和張飛,不要傷到他們。

更何況魚死網破,同樣不是徐榮想要的結果。

因此對陳暮家人動手,是最後一步棋。

包括他讓中山國國相去先把陳暮宗族控制起來,也是做壓箱底的絕招,而不是上來就一手王炸。

如此一來,就回到了第一步。

那就是該怎麼在沒對別人家人動手之前,將陳暮抓起來?

徐榮很快就開始代入陳暮的角度去想問題。

假設。

如果陳暮直接過了清河進入青州平原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這就怪不得自己,可以直接回去覆命了。

畢竟人家比自己提前出發半日,又是秘密乘船到懷縣,先決條件上就比自己領先兩日的時間。

而且青州離得又近,自己追不上也很正常,董公也不能怪自己。

可如果要做努力的話。

那麼就得假設陳暮還是會繼續北上。

所以他會走哪條路呢?

要麼走清河安平等冀州中樞腹地,直抵中山國。

要麼走平原渤海,繞道幽州或者河間去中山。

前一條路是近道,後一條路繞遠了些。

徐榮取出輿圖細細研究。

如果陳暮是打算繞開西面的防線,走冀州中樞的話,徐榮認爲這不是一個好選擇。

還是那個問題,一者人口稠密,二者水系發達。

雖然各郡縣非常多,沿途很好補給,可如今各郡縣都有通緝令。

即便是曹操那樣有背景的人,都要改名換姓,偷偷摸摸地跑回譙縣,更何況陳暮這樣沒有背景的人,必然要被各郡縣的郡兵追捕。

當然。

曹操是靠老爹和爺爺,家世比較厲害,屬於官二代官三代階級。

陳暮和劉備現在是草根逆襲,曾經他們只有背影。

現在,他們本人,就是背景。

身邊帶着一千鐵騎,周圍各郡縣的那點郡兵,根本不敢招惹。

但是徐榮同時也知道,即便陳暮穿州過郡,各郡縣不敢招惹他們,因爲水系夠多,他的行軍速度還是會很慢,足夠自己追上。

所以。

徐榮覺得,陳暮要是真的會繼續北上,那麼他肯定不會選第一條,而是會選第二條,繞道平原渤海。

但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陳暮依舊會繼續選擇北上,而不是東去青州。

雖然劉備跟陳暮,是前後腳離開的洛陽,按照路程分析,劉備大抵也纔剛到青州沒多久,應該還沒有與陳暮聯繫到纔對。

可不管怎麼樣,他都得去看看。

萬一陳暮沒有去青州避難,而是依舊選擇北上回蒲陰呢?

運氣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

想到這裡,徐榮已經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只是現在卻不是繼續行軍的時候。

將士們已經走了一天一夜,連續十二個時辰沒有休息了。

現在,也該好好休息一下了。

.......

.......

當徐榮在休整的時候,陳暮這個時候也在休整隊伍。

一夜進軍,不僅徐榮人困馬乏,他的部隊同樣也需要休息。於是乾脆駐紮在肥鄉城外,就地安營睡覺。

肥鄉縣令自然不知道,外面的軍營當中所有士兵都在呼呼大睡,他緊閉城門,在城內瑟瑟發抖。

陳暮現在的身份,從尚書令這樣的中央大員,一夜之間變成了全國通緝的要犯。

就好像張儉一樣。

當年張儉同樣受世人敬仰,可朝廷詔令下達,該抓還是得抓。

問題是張儉是一個人逃跑,所以一路上望門投止,各地郡縣的虎狼之兵甚至衙門賊曹差役,都敢來追捕他。

而陳暮這廝逃亡路上帶幾千士兵就算了,還特麼帶一千騎兵,而且還是重騎兵。

這誰敢去惹?

東漢時期,一個郡是有郡兵的。

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除了邊境的郡以外,內地普通各郡的郡兵大概在四五千人左右。

而地方縣也有縣兵, 但人數極少,其實就是各縣各鄉的賊曹差役,隸屬於各鄉的亭長、縣裡的縣尉麾下,總人數大概有幾百人。

像程昱在家鄉抵禦黃巾兵,就是號召家鄉的百姓,以及賊曹差役鄉兵等千餘人,打退了進犯東阿的黃巾兵。

可肥鄉雖有縣兵,跟城外數千兵馬比起來,還是差得遠,雙方戰鬥力天壤之別。

因此整個白天,肥鄉令都是心驚膽戰地在城樓上觀望着情況。

兩邊都沒有派人去接觸,場面陷入詭異的寧靜。

四個時辰之後,將士們休息得差不多,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時分,盡起大軍,往東面而去。

肥鄉令等他們走之後,這才連忙吩咐縣尉道:“快,再派人去傳信,賊往東去。”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47章 賊往東去)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二十章 儒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九章 陌上桑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請假條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五十章 鬥將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七十七章 馬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請假條第二章 孟德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八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請假條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
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二十章 儒生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九章 陌上桑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請假條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五十章 鬥將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七十七章 馬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請假條第二章 孟德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八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請假條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