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

從顏良文丑被斬殺,到袁紹得知消息,已經是兩天後的事情。

這個時候陳暮正在驅使着俘虜攻城。

之所以袁紹能這麼快得到消息,還要得益於黃河,從黃河坐船東去,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如果要從青州回魏郡,除非換馬不換人,不然的話,基本要走十多天路程。

此時平原國,平原縣城內,袁紹已經奪取了龍湊渡口,整個冀州東面大軍士氣如虹,正在製造船隻,準備攻打黃河南岸。

袁紹在平原相國府邸,原來劉備住的地方,一個人坐在廳堂內看着各地送過來的戰報文書,批閱着公文。

這一段時間大大小小的軍事會議開了很多,高覽和許攸在兗州戰場被阻攔,幾乎寸步難行。

因此袁紹讓他們回來,於兗州北面的蒼亭一帶渡河,拿下東阿縣城之後,北上佯攻茬平臨邑一帶,試圖將黃忠和太史慈的水軍拖住。

曹操的兗州北面幾乎被袁軍全部佔據,少部分地區則被劉備軍控制,整個東郡拱手讓人,他倒也能忍,只是屯兵於濟陰,對外宣稱打算攻打冀州,但實際上卻一直按兵不動。

袁紹並沒有把曹操放在眼裡,他那點兵力,守住兗州都難,更何況還要北上。所以袁軍幾乎是肆無忌憚地將黃河以北的東郡全部納入囊中,猶入無人之境。

整個東線的形式一片大好,讓袁紹的心情也是一片大好。雖然前幾日鄴城傳來消息,朱儁和關羽率領七八萬大軍北上,要攻打魏郡。

但在袁紹想來,他在魏郡留下了超過十萬大軍,即便洛陽擴軍,傾巢出動,只要守住城池,就應該無礙。

所以他根本沒有想過魏郡會淪陷的事情。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壞消息,內黃失陷的消息就是前兩日送來的,城中一名守門的將領叛變,導致韓猛被斬殺,倒是讓袁紹很是不滿。

然而如今眼看就要準備打渡河戰爭,只要把高唐拿下,袁軍就可以一路直搗黃龍,將整個青州納爲自己的地盤。

因此袁紹也懶得在意魏郡這一城一縣的得失。

“只要把青州攻下,

就算再丟幾座縣城都無所謂,冀州青州這天下最富裕的兩州在我手裡,何愁不能創造一番我袁氏江山!”

袁紹在心中志得意滿地想着。

“明公!”

便在這個時候,一聲帶着悲愴的喊叫將袁紹從幻想中驚醒過來。

他擡起頭一看,看到來的人是陳琳。

陳琳才華出衆,袁紹深愛其才,因此讓他在自己帳下擔任幕僚,負責各地往來文書。

“怎麼了?”

袁紹皺眉詢問道。

陳琳跌跌撞撞進來,悲慼道:“明公,出大事了。顏良文丑,被關羽斬了!”

“什麼?”

袁紹噌地一下從桌子上站起來,滿臉不敢置信:“到底怎麼回事?”

陳琳連忙將送來的文書呈上去。

袁紹看了羛陽鄉之戰以及洹北亭之戰的詳細經過後,頓時覺得天昏地暗,胸口彷彿被一記重錘,喉嚨一甜,噴出血來。

其實羛陽鄉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在洹北亭之戰之前五六日,逢紀如果早點給袁紹發公文,也許文丑之死後,袁紹將會心生警惕,從而撤兵回來,守住魏郡。

但當時袁紹大軍壓境,士氣如虹,已經對青州虎視眈眈,只要一戰打垮劉備,就能夠佔據青州,虎視天下。

所以經過逢紀慎重考慮,決定不把這件事上報給袁紹,先讓顏良拖住關羽大軍再說。

結果沒想到顏良也敗得如此之快,隨着二人被殺,魏郡已是岌岌可危。

“明公!”

陳琳看到這一幕,連忙上去攙扶袁紹。

袁紹目光血紅,咬牙切齒道:“快,派人立即傳信,讓大家都過來,商議大事!”

“唯!”

陳琳不敢怠慢,連忙出去令人傳信。

袁紹捂着胸口,森然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份報告文書,露出殺人般的眼神。

關羽,陳暮!

又是你們,壞我大事!

待我回師,我必把你們碎屍萬段!

.......

.......

安陽城外的洛陽軍大軍如潮水般褪去。

倒不是不能繼續打下去,而是天色已經暗了,夜晚作戰,對於軍隊來說是一件很大的難事。

而且冀州俘虜們被城頭上的袁軍射散,四散奔逃,陳暮還得派人去抓。

人都有從衆心理,被城上的人射散之後,冀州俘虜們幾乎是本能地往東方以及南方跑,至於爲什麼不往北?

滔滔不絕的洹水奔涌,他們手是被捆起來的,腳上也有束縛,即便是沒有被捆住,水性再好的人泅渡過河,也是九死一生,危險重重。

所以俘虜們只能往東或者南跑,東面是陳暮的軍隊,南面是關羽的軍隊,就如同兩張大網,俘虜們根本走不掉,逃不脫。

在又一次將俘虜們抓回來之後,陳暮的大軍往後撤去,押着俘虜們回到了洛陽軍營地,在校場上搭棚看管。

天色徹底暗下來,裊裊炊煙升起。陳暮吩咐人給俘虜們熬煮一頓稀粥,不能給他們喂得太飽。

“四弟,這樣會不會有人說我們虐待俘虜?朝廷有些人沒事找事,難免上書彈劾。”

關羽和陳暮巡視軍營,看到那稀粥裡的粟米少得可憐,不由皺起眉頭。

陳暮笑道:“明日還得讓這些俘虜們繼續衝城,若是把他們喂得太飽,有力氣逃跑,可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雖然不會殺他們,但也不至於給他們大吃大喝養着他們。”

關羽說道:“今日看來,那城上守將恐怕頗爲果敢,俘虜衝城,當機立斷下令射箭,殺散俘虜,繼續放俘虜衝城,怕是沒有什麼效果。”

“不,很有效果。”

陳暮搖搖頭:“今日之所以退兵,只是天色已暗,沒有辦法。若是白日,俘虜們至少可以掩護我們大軍進攻。且俘虜衝城,乃攻心之計也。”

“攻心之計?”

“是啊,這是在動搖冀州軍根本。”

“四弟不妨詳細說說。”

關羽好奇詢問。

陳暮便解釋道:“兵者詭道也,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從底層士兵的角度出發,他們看到那麼多同袍被我軍俘虜,逼迫衝城,他們還不得不射箭襲擊,不管是兔死狐悲也好,還是心中驚懼難安也罷,必然讓城內士氣大跌。”

“從中高層將領的角度出發,袁紹重用冀州世家力量,軍中中層多有世家子弟,這些人同氣連枝,互有姻親關係,城上的人射箭殺他們。二哥覺得,這些人背後的世家力量,會善罷甘休嗎?”

“恐怕到時候必然要找他們興師問罪,城頭上這些將領們不會不考慮這樣做的後果,辛評是個獨夫,其他人不是,皆時也會讓他們束手束腳,不敢全力作戰。”

“所以如果繼續讓俘虜衝城,整個安陽城內的軍心都會浮動是嗎?”

關羽聽了之後若有所思。

他倒是沒有想那麼深,裡面還能夠牽扯到冀州各個世家的層次。

陳暮點點頭:“不錯,此是一石二鳥之計也。”

“嗯。”

關羽便說道:“那好,一切依四弟之言。”

.......

.......

“辛評此人,倒是狠辣。”

安陽城內,張郃在辛評走後,臉色十分難看。

他也沒有想到辛評根本不打算把黑鍋背上。

那個關鍵時刻,辛評確實力挽狂瀾,事後他想甩鍋倒也容易。

但現在辛評過來逼迫他一起背鍋,這讓張郃深感頭疼。

冀州各大世家,即便是大家一起扛,也哪那麼容易就能扛過去?

到時候恐怕還得放血,利益交換,被他們瘋狂敲詐。

就連袁紹都不敢彈壓,因爲袁紹的統治基礎就是各大世家,而且人家還有正當理由。

辛評無所畏懼是因爲他的家族在潁川,可自己的家族就在河間,這樣搞下去,河間張氏會成爲冀州各大家族的眼中釘,衆矢之的!

這絕對不是張郃願意看到的。

怎麼辦?

張郃在廳內篤着步,陷入深深的思索。

“大兄,田永來了。”

門外的族弟對他說了一聲,田永負責來往文書,每日都要向他彙報工作。

“讓他進來吧。”

張郃晃晃腦袋,想盡量把腦中的雜亂的思緒甩掉,坐回木榻上,定了定神。

田永緩緩步入廳內,拱手一禮,把公文呈到桌案上說道:“將軍,這五日往來公文,軍中文書都在這裡。”

“五日來,糧草消耗......武器裝備消耗......斥候折損.......守城器械消耗.......”

張郃一邊翻看着賬本記錄,一邊核對田永口中報的數目。這些年各地軍隊貪污嚴重,冀州軍內部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因此不管是張郃還是辛評,都要認真核實。

差不多小半個時辰,幾日來的損耗清點得差不多。數目上並沒有太大差異,張郃點點頭,拿過筆來準備審批簽字,待會辛評也得再籤一次。

正簽字間,田永忽然說道:“將軍,剛纔小人在城上看到城外洛陽軍在追逐我們的士兵,一兩萬人,全被他們抓起來了。”

張郃的手停住,若有所思地看了眼田永,臉色不斷變換,又淡淡地說道:“哦?長壽以爲,這是何故?”

“自然是明日又要拿他們繼續衝城。”

田永嘆息道。

張郃亦是長嘆道:“監軍下令射箭,實非我願呀。”

田永忙道:“明日他們再來,該如何是好?”

“長壽在城外莫不是有故人?”

張郃似是隨口問了一句。

田永搖搖頭:“並無,小人只是在擔憂而已。”

“哦。”

張郃目光閃爍。

主記屬於中下層佐吏,不過三百石,負責整理文書。

除非主官詢問,不然的話,軍隊的事情,跟主記毫無關係。

現在城外雖然形勢嚴峻,但天塌了有高個頂着。

這是一個軍中主記該過問的事情嗎?

張郃認真回憶起田永的籍貫,記得他是南陽人,應該跟冀州世家毫無瓜葛纔是,那他代表的是哪一方?

南陽派、明公、亦或者是自己想多了,田永真的是在擔憂城外情況,所以才隨口詢問一下?

“你在擔憂什麼?”

張郃又問。

田永輕聲道:“小人在替將軍擔憂。”

“替我擔憂?”

張郃瞳孔一縮,笑道:“長壽,你來我軍中也有兩三年了吧。”

田永拱手道:“承蒙將軍掛念,已近三年。”

“倒是小瞧了你了。”

張郃搖搖頭道:“說說吧,你身後的人是誰?”

田永認真道:“將軍不要誤會,小人只是在想,如果洛陽軍每日派我們的士兵衝城,總有一日,監軍會逼迫將軍下令射箭的,到那個時候,將軍就危險了。”

張郃的臉色瞬間沉下來,城池陷落,袁紹要找他麻煩。殺外面的冀州士兵,各大世家和冀州百姓要找他的麻煩。

最頭疼的是辛評惹了一身騷,現在還逼迫他一起上賊船,張郃可不想跟着他去送死。

所以現在的張郃確實進入了一個兩難境地。

想到這裡,張郃便說道:“長壽,不知你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當。”

田永說道:“我只是代將軍一位故人向將軍問個好而已。”

“誰?”

“陳子歸!”

“什麼?你是洛陽內應?”

張郃瞬間瞳孔放大,幾乎本能要去拔腰間的刀。

但田永卻怡然不懼道:“永非洛陽內應,只是奉了公舒先生的命令向將軍遞句話罷了。”

公舒先生?

原來田永是黨人!

張郃心中頓時有了明悟。

袁紹打壓黨人,黨人的勢力衰弱不少。

但現在看來,恐怕只是明面上的勢力衰弱了,暗地裡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向黨人。

這也正常,黨人畢竟是幾十年來士林領袖, 漢末文人大多都同情黨人,甚至很多家族長輩都是黨人出身,袁紹早期也得依附於黨人勢力。

因此雖然隨着王芬死後,黨人勢力樹倒猢猻散,但隱藏在暗中的黨人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如此,恐怕黨人已經對袁紹失望,投靠了洛陽了吧。

張郃極善於明哲保身,他不想得罪袁紹,也不想得罪冀州世家,更不想得罪暗中還不知道隱藏多少勢力的黨人,所以在一開始的驚愕之後,很快調整回來,佯裝不知道:“不知公舒先生有何話聆訊?”

田永微微一笑道:“公舒先生也是讓永轉述,他跟我說,還請將軍不要忘記,將軍曾經欠陳子歸三條命,現在,就是還債之時,至於怎麼個還法,由將軍自己選!”

轟隆!

張郃的腦中彷彿閃過一道霹靂。

半邊天空都要被轟塌!

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十三章 收權請假條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端午節請假條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
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七章 定徐州(2)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突襲魏橋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十三章 收權請假條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端午節請假條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