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

“四弟,好多賊軍啊。”

山嶺漆黑一片,張飛透過黃巾大軍營寨裡的火把,隱隱約約能看到大隊士兵巡邏。

陳暮的目光卻並沒有在停留在黃巾營寨上,而是往向前方的城市。

夜幕下,長社城寂靜無聲,城牆上燈火通明。

大量士兵緊張地在城牆上穿梭來去,不時向城外窺探,雖旌旗招展,聲勢浩大,但難免有些虛張聲勢的意味。

《後漢書·皇甫嵩》傳中記載,皇甫嵩和朱儁兵合一處,也不過是萬人。

而黃巾軍波才部則有十餘萬之衆,長社城兵少,敵我力量懸殊,軍中驚懼,士兵惶恐難安,十分害怕。

看到長社城現在城樓上那麼緊張的氣氛,就可以知道城內的氛圍的確到了十分壓抑的地步。

“皇甫將軍和朱將軍現在的壓力看起來很大呀。”

陳暮感嘆。

張飛納悶道:“四弟是怎麼知道的?”

陳暮笑道:“如果壓力不大的話,你會讓士兵在城樓上不斷來回晃悠,探頭察看,給予外面敵人一種,我們時刻在監視你們的動向,你們不要亂來的感覺嗎?”

張飛眺目遠望,的確如此,城裡的人將城樓上的火把全部點燃,光照明的火把就用了上千之多,城牆下附近燈火通明,顯然是在害怕敵人夜半強行進攻,不得不每個地方派人巡邏。

反觀黃巾軍就悠閒許多,雖然也有巡邏的隊伍,卻像是例行公事,在外圍轉兩圈就回去了,根本不仔細檢查周圍的環境,甚至連暗哨都沒有。

《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

黃巾軍是皇甫嵩和朱儁的十餘倍,如果長社縣城被攻破,那幾乎可以算是一場殲滅戰,一萬多將士無一生還,對於城裡的士兵來說,是生死考驗,壓力的確如排山倒海而來。

“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張飛問道。

“等。”

“等?”

“不錯。”

陳暮說道:“再等一兩個時辰。”

“然後呢?”

“然後劫營。”

“我們三千人......”

張飛瞠目結舌。

三千人劫營人家十多萬?

就算自己能以一敵萬,還有十餘萬咋辦?

“所以得等。”

陳暮淡淡地說道:“午夜三更時分,是人最疲倦的時候。黃巾軍圍困長社那麼久,必然也是人困馬乏,銳氣盡失。此時是他們警惕心最低之時,正好劫營。”

“劫營之後呢?”

張飛又問。

“當然是進城。”

陳暮理所當然道:“我數過,北面黃巾軍只有千餘帳篷,說明他們在這裡頂多只駐紮了一萬多人馬。東西南面的三路兵馬沒那麼快趕來,必須要在他們的援軍到來之前,速戰速決,然後撤入城內。”

張飛遲疑:“萬一長社城門不開......”

的確。

他們這邊三千人攻打一萬多人的營寨,肯定會非常順利。

因爲黃巾軍已經圍困了長社一個月了,一直以來都是黃巾攻打皇甫嵩,皇甫嵩從未敢派兵出城,所以警惕性非常低。

當年甘寧百騎劫營,也是同樣的道理。

曹軍攻打東吳,在濡須口號稱步騎四十餘萬,營帳連綿數十里,成羣結隊的士兵像海邊的沙粒一樣密集,夜晚點起的火把像天上的繁星一樣浩瀚。

正因爲曹軍覺得自己人多勢衆,

安營紮寨之後,放鬆警惕。結果被甘寧一百多騎兵輕鬆闖入營寨,殺死數十人後揚長而去。

問題在於,甘寧是孫權派過去的,所以甘寧回去的時候,孫權肯定也會打開城門放甘寧進去。

而他們雖然是援軍,可跟城裡的皇甫嵩朱儁沒有任何聯繫。

一旦劫完營,四面八方的黃巾援兵趕到,而長社城門不開的話,他們這三千人馬,就會被淹沒在十多萬大軍的海洋裡,掀不起半點浪花。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爲什麼他們不派人去城下聯繫長社城裡的人?

原因很簡單,長社城被四面團團包圍,城裡的官軍在盯着城外的黃巾軍,黃巾軍又何嘗沒有在盯着城裡?

在長社城如此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氛下,大搖大擺地來到被燈火籠罩的城門口,就相當於在黃巾軍的眼皮底下過去,傻子都知道朝廷來了援軍,不立即警惕纔怪。

“所以只能賭。”

陳暮搖頭說道:“賭皇甫嵩現在無比盼望援軍爲他整頓士氣,賭他會爲我們開門。曹操的兵馬有輜重,他們可以作壁上觀。我們不行,要麼只能回新鄭,要麼就想辦法入城,別無它法。”

張飛低聲道:“非得用命去賭嗎?”

陳暮笑了笑,回頭看了眼士兵們,同樣低聲道:“不是我們的命,是士兵們的命。我不會上戰場,三哥你有馬,劫營之後,如果長社城門不開,也可以來去自如,至於士兵們......”

那就各安天命吧。

饒是張飛心堅如鐵,向來不把士兵們的命當命,也是毛骨悚然,倒吸了一口冷氣。

三千人驚動十餘萬敵軍,與蚍蜉撼樹沒什麼區別。

如果長社城門不開,這三千人除了那五百有馬的騎兵以外,其餘人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這是在用三千人的性命去賭。

自己這四弟,何止是不把人命當命,簡直是除了他以外,人皆螻蟻。

“爲什麼要這麼賭呢?”

張飛不理解, 勸道:“回新鄭或者和後面那姓曹的一起不好嗎?”

陳暮伸出兩根手指頭:“兩個原因,一,新鄭太遠,一旦發生戰事,計劃趕不上變化。二,皇甫將軍和朱將軍現在壓力無比大,他們最渴望的就是援軍。如果有援軍到,我認爲他們開城門的可能性高達九成。所以我們全軍覆沒的概率很低,這纔是我願意賭的原因。”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如果和曹老闆兵合一處,就又回到了最開始的起點。到時候他就得跟着老曹屯兵在附近,等待着戰事發生變化,一旦皇甫嵩定下了火攻,那麼他能撈取的功勞,也就只剩下追擊黃巾殘兵。

而如果能夠進城,以援軍的身份必然會得到皇甫嵩和朱儁的重視。只要在他們之前,就提出火攻的計劃,那麼這潑天大的功勞,就會按在陳暮的頭上。

到時候不說揚名天下,也相差無幾。

這麼大的好處,纔是陳暮願意拿自己手下這三千人去賭的原因。

至於自己手下的士兵......

慈不掌兵,狠辣是狠辣了一點。

但行軍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這世上拿命去賭的戰役多了去了。

鉅鹿之戰,如果沒有項羽破釜沉舟的豪賭,又哪來百二秦關?

井陘之戰,如果沒有韓信背水一搏的勇氣,又哪來天下大漢?

更何況,陳暮覺得最壞的結局,也就是他和張飛狼狽逃走,騎馬遠遁。

只要自己不死,那一切都可以重來。

他陳暮,輸得起!

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請假條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十章 儒生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七十七章 馬
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請假條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十章 儒生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七十七章 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