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

現在的豫州有兩個豫州刺史。

一個是從冀州派來的趙喁,另外一個則是洛陽朝廷任命的孫堅。

只不過在趙喁來之前,汝南郡就已經在袁術手裡。

所以他只能選擇潁川郡爲州牧治所。

對於潁川人來說,他們其實是比較反感冀州那位僞帝,不願意被趙喁統治。

但誰讓人家趙喁來的時候,帶了兩萬精兵呢?

別看潁川是塊飛地,可冀州離潁川僅僅隔了個陳留郡而已,想要支援還是很快。

歷史上袁紹就曾經任命了屬於自己的豫州牧,後來被袁術擊敗。

現在王芬之所以跟袁紹一樣這麼做,究其原因,還是因爲潁川與汝南可以互爲依靠,畢竟袁術與王芬現在都有共同的敵人——以劉備爲首的青州集團。

在這個集團當中,公孫瓚顯然是二號人物,然後就是曹操和孫堅,所以爲了對抗他們,暫時遠交近攻,選擇先結盟也不失爲一種方式。

王芬以爲趙喁在豫州背靠袁術,雙方互爲裡表,就能夠高枕無憂。而袁術也認爲趙喁可以充當他與洛陽的緩衝帶,一旦洛陽那邊進攻他,可以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過來,因此早就明確表示了支持。

這一點上,趙喁的作用,其實跟張繡在宛城的作用一樣,都是充當兩個大諸侯之間的緩衝帶而已。只不過對於袁術來說是這樣,而對於王芬來說,趙喁卻是安插在洛陽身邊的釘子。

就跟洛陽是安插在冀州身邊的釘子一樣,王芬採取了荀和的建議,派趙喁去潁川進行反制,這也是爲什麼河內郡離鄴城那麼近,洛陽卻一直不敢進攻的原因。

所以從戰略角度來看,在這個時候洛陽忽然出兵進攻潁川,除了要圍魏救趙,威脅袁術根基汝南郡以外,另外一個戰略目的,就是拔除這根釘子。

趙雲僅僅只帶了五千兵馬,趁着雨夜奇襲了陽翟,趙喁本人還在睡夢中,整座城市就已經失守,淪爲了階下囚。

中心骨被擒,散落在潁川各地的冀州兵馬全都亂作一團,緊接着數日內,潁川就已經淪陷。

冀州,

鄴城。

王芬聽到潁川淪陷的消息,立即召來荀和、陳逸、襄楷、周旌等三公九卿,以及辛評、荀諶、郭圖、審配、耿武、閔純、李歷、劉惠這些謀士。

太尉府邸,王芬不斷咳嗽,六十多歲的老頭,身子骨大不如前,加上這個冬天十分寒冷,着了涼,舊病復發,病情一直不穩定。

但作爲冀州基業的開創者,王芬很清楚自己不能倒。他在冀州耕耘了近十年纔有這份勢力,他一倒,天子還小,荀和陳逸襄楷周旌等人威望又不足,恐怕難以服衆。

“咳咳咳!”

衆人陸陸續續走入太尉府邸廳中,辛評荀諶郭圖審配等人見到主位上的王芬臉色蒼白,正有侍從剛剛服侍他喝了藥,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喜色。

喝完藥,等侍從將碗拿走之後,王芬才用絲巾擦了擦嘴角,強撐着身體,環視衆人一圈道:“都坐下吧。”

大家便按照座位依次坐好,荀和陳逸是黨人出身,地位坐高,擔任司徒和司空,坐在上首。而襄楷周旌是最早跟着王芬來冀州的,加上其他數名資深黨人,佔據了九卿之位。

至於辛評、荀諶、郭圖、審配、耿武、閔純、李歷、劉惠這些人資歷不高,也不是黨人出身,並沒有在冀州身居高位,不過他們是潁川派系和冀州本土派系代表,所以也都各有職務,或爲侍中,或爲議郎,或爲御史,或爲尚書,多是六百到千石的顧問職位。

“太尉,怎麼今日忽然召開中朝了,莫非是發生了大事?”

等衆人坐好之後,荀和就最先發問。

三公有權力召開中朝,不過像這種規格的中朝,已經跟天子常朝沒什麼區別,只有在發生非常大的事情時,纔會出現,因此荀和比較擔憂是不是哪裡發生了大事。

接下來王芬說的話,也印證了荀和的猜想,他凝重地說道:“潁川來的消息,洛陽忽然進攻陽翟,趙喁已經被殺了。”

“什麼?潁川落入了洛陽手裡?”

“這可如何是好,我的宗族親屬還在潁川,若洛陽那邊對他們下手......”

“文祖,你得想想辦法呀。”

聽到這個消息,最先炸鍋的並不是王芬手底下的這些謀士,反而是擔任三公九卿的這些高官。

他們的來源都是早期受黨錮之禍殘存下來的黨人,後來洛陽之亂時,董卓上位,這些人便離開了朝廷,跑到冀州來投奔黨人之中混得最好的王芬,希望他能夠出兵迎回天子。

可惜最後功虧一簣,於是在荀爽荀和等老一派黨人的簇擁之下,王芬就立了冀州這位劉陔做了皇帝,隨着荀爽死後,這批老黨人數量也越來越少。

但東漢時期的潁川文風最重,如汝南、山陽等地的士人是黨錮之禍最大的受害地,比如八俊中有四個是潁川人。

因此在座的其中,潁川人數量相當不少,甚至荀諶郭圖也是,有不少親人在那邊。

聽到潁川失守,最擔心的自然也是他們。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亂成一鍋粥,反倒是荀和最先平靜了下來,緩緩說道:“諸位靜一靜,潁川失守,絕不是因爲他們要拿我們的宗族做文章,而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們的目標必然是汝南郡。”

“不錯,如今袁術和陶謙正在攻打曹操孫堅,劉備與他二人互爲盟友,必然想救。但他的兵馬都在與我們對峙,根本騰不出手來,所以才讓洛陽出兵潁川,實在進攻汝南。”

“這是圍魏救趙之計,如果讓他們得逞,恐怕袁術就只能回師防禦,那陶謙跟袁術的計策就會失敗,不過這跟我們沒什麼關係,恐怕冀州不能輕動呀。”

“誰說沒有關係,曹操的東郡連接青州與洛陽,二地兵馬糧草來往必然經過東郡,一旦曹操被消滅,青州與洛陽之間通道就關閉了。所以我們要想從中漁利,就必然要幫助袁術陶謙,最好與他們結盟。”

“可那樣的話,我們豈不是就要參戰了?我們這邊一打,劉備和公孫瓚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就會演變爲我們與袁術陶謙聯合,一起攻打劉備公孫瓚孫堅曹操,整個關東地區全都要亂。”

“恐怕不止如此,袁術與陳溫劉表爲死敵,現在劉表被袁術困在荊北,陳溫被逼至丹陽吳郡會稽一帶,若我們這邊一打,他們也必然會蠶食袁術,讓袁術陷入兩面夾擊之中。”

“正是此理,袁術野心太大,反而四面受敵,我們與他結盟,參入戰鬥當中,同樣也會受到四面八方的進攻。”

“可就算不跟他結盟,難道劉備公孫瓚曹操孫堅就不會攻打我們了嗎?他們可是信奉洛陽那位,道不同不相爲謀,既然已經是死敵,就應該趁着袁術和陶謙進攻他們的時候,立即出兵干預。”

臺下諸多公卿謀士紛紛各抒己見,有人認爲袁術樹敵太多,跟他結盟的話,關東全是敵人。有人認爲現在關東大多數諸侯都不承認冀州皇帝,本來就跟他們爲敵,還不如趁着這個機會與袁術陶謙結盟,狠狠地打擊劉備公孫瓚曹操孫堅這些人。

要知道,現在的冀州跟歷史上袁紹當政不同。袁紹當政的時候,除了一個特別遠的袁術做敵人以外,近在咫尺的,就只有一個公孫瓚而已。因此等袁紹搞定了公孫瓚之後,在北方已經是一家獨大,再難有敵手。

而現在王芬當政,因爲立僞帝這事跟周邊的各路諸侯鬧得很不愉快,導致周邊全是敵人。所以找袁術陶謙這樣有野心,且沒有加入到劉備集團的諸侯做盟友,是符合他們自身利益的選擇。

只是如果找他們做盟友,正式結盟的話,恐怕冀州就得參戰。現在兩個大集團雙方劍拔弩張,稍微一點火藥味就有可能點燃戰火,冀州真的已經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了嗎?

衆人各有道理,王芬被吵得頭都快炸了,拍了拍桌案,略微提高了聲調道:“諸位肅靜,都靜一靜。”

連喊了兩遍,大家才安靜下來。

等他們都不說話了,王芬纔對荀和說道:“公舒,你怎麼看?”

荀和沉吟道:“既然洛陽那邊出兵進攻了潁川,我們也必須做點什麼才行,至少不能讓洛陽那邊過於肆無忌憚。”

“怎麼做?”

“派兵進攻洛陽。”

“不妥,我覺得還不如派兵進攻東郡。”

“進攻東郡?”

衆人驚訝,看向那位提議之人,是中山人劉惠。

劉惠跟審配、耿武、閔純、李歷這些人一樣,都是冀州本土派的代表,素有謀略,被王芬闢爲太尉長史。

荀和提出進攻洛陽,衆人以爲是老成之見,因爲既然洛陽要攻打汝南,則河內必然空虛,如果此時冀州西南面防線的兵馬進攻,很大概率能逼敵人回防。

就跟洛陽進攻汝南,逼袁術回防是一個道理。既然你去打汝南,那我就來打你,一環扣一環,反正也不可能有人來打到冀州頭上。

因爲現在的冀州跟袁紹當政時還有另外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袁紹接手的時候,其實已經是第三手。

韓馥從王芬那接手過來,袁紹又從韓馥那接手過來,後來袁紹又在冀州大肆拷問錢穀,導致冀州不少世家豪強逃離,連年戰亂,民生已經相比於王芬當政時差了不少。

而現在王芬是從黃巾之亂後,就已經在冀州主政,紮根了**年,可謂根深蒂固,深得民心。在這一點上,袁紹拍馬也趕不上他。

因此現在的王芬比歷史上的袁紹強大很多,擁兵二十多萬,在北面的河間國中山國,以及東面的清河國渤海郡,都有防備公孫瓚跟劉備的兵馬。

如此西南面的魏郡只要不是大舉進攻洛陽,在洛陽八關外死磕,就幾乎不用擔心三面圍攻的問題。

而按照荀和的意思,所謂進攻洛陽,其實並不是要殺到洛陽去。

畢竟關東聯軍二十萬,在虎牢關外硬生生打了一年都沒進去。他們去碰洛陽這個烏龜殼顯然是一件不理智的行爲,因此他真正的意圖,其實就是出兵河內郡而已。

河內郡是洛陽最重要的產糧地,冀州這邊早就想打下來,只是忌憚曹操孫堅他們與洛陽互爲犄角,怕他們偷襲鄴城,才遲遲不敢動手。

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曹操孫堅自顧不暇,他們就能順勢出兵,一來可以解決汝南郡的憂慮,二來可以將河內郡拿下來,削弱洛陽的實力,何樂而不爲?

然而劉惠的這個意見,確實是衆人沒有想到的,一時間紛紛看向他,想知道他有什麼高見。

就看到劉惠好整以暇道:“司空之言,我其實明白。學他們洛陽這一招圍魏救趙,不失爲一計妙招,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順勢把河內拿下來。但我們首先要想明白,這一戰的目的是什麼?”

這一戰的目的是什麼? ωwш▪ тt kǎn▪ c○

衆人面面相覷,不太明白劉惠想表達的意思。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郭圖沉思道:“此戰,難道不是爲了幫袁術解汝南之圍嗎?”

“然後呢?”

劉惠忽然反問。

“然後......”

郭圖一時間遲疑不決。

大家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劉惠繼續說道:“幫陶謙取了兗州,幫袁術得了豫州,我們能落什麼好處?而且陶謙壯大之後,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又與劉備聯合起來鉗制我等,東郡乃連通洛陽青州之要道,相比於控制在別人手中,爲何不能控制在我們手中呢?”

一席話語,猶如當頭棒喝,敲醒了所有夢中之人。

瞬間大家全都醒悟了過來。

對呀。

這兗州,陶謙取得,憑什麼我們就不能取?

之前不敢動手,是怕劉備集團。

可現在袁術陶謙加入其中,很大一定程度緩解了冀州的壓力,讓他們能夠解放魏郡的守兵,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

更何況王芬今年還新收了個義子呂布呢,現在還在太行山一帶清剿黑山賊。

讓呂布去打東郡的話,豈不是十拿九穩?

一時間,所有人都被點醒。

這就是戰術與戰略之間的差別,也是微觀角度與宏觀角度的不同。

微觀角度走一步看一步,只看眼前。而宏觀角度則已經看得很遠,想問題更加全面。

冀州原來的兩個戰略大師,田豐和沮授現在全去了青州,以至於整個冀州沒有一個從全方面考慮問題的人。

哪怕是荀和都沒有想得那麼長遠。

而劉惠在歷史上也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曾經力勸韓馥討董,避免韓馥被關東諸侯興兵討伐,據說在冀州的地位還在沮授田豐之上,在場的所有人,也就只有他看出了一些戰略端倪。

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

當袁術陶謙在算計王芬,想要利用王芬去牽制劉備的時候,此時的冀州,又何嘗不能算計他們兩人,利用他們去牽制別人呢?

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請假條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九章 羅市賊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三章 未來方向請假條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
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請假條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九章 羅市賊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三章 未來方向請假條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