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

司馬家,也是天下一流的世家。雖比不上袁楊荀陳四大世家,但也不可小覷。

與一般的世家不同,司馬家並不以實力出名。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一流世家之中,靠的是司馬家獨有的處世之道。

天下世家無數,司馬家盟友佔大半。司馬家雖說自身實力一般,但是人脈不是一般的強。

歷史上的司馬懿稱帝,背後可沒少有世家的支持。與其說是司馬篡魏,倒不如說是世家分魏。司馬家能夠安然做到那個位子,除了司馬懿自身的能力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司馬家自身的特性。

甘於讓利、甘爲傀儡。

說白了,司馬氏稱帝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佔個名,不過是世家們推上前臺的一個傀儡罷了。也就是說起來好聽,其實國家的權利已經從皇室手中滑落,落入了世家手中。朝堂根本就是爲世家把持,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王與馬共天下”等說法。

晉朝歷代帝王基本皆是傻子,大半是孩童,根本沒什麼存在感,甚至還有能說出“何不食肉糜”這種昏話的白癡皇帝存在。相對於所謂的巧合或報應,更大的可能是晉朝需要的就是白癡皇帝,亦或者說需要一個好忽悠的傀儡。

通過各種醜惡手段篡位成功,而且自身的不作爲導致國家混亂、漢風不再,甚至致使五胡亂華,漢人傳承險些斷絕。司馬家可謂是遺臭萬年,晉朝也是最令人不齒的王朝之一。

不過,好歹也因此出名了,流傳千古,而且擁有自己的王朝,在二十四史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司馬家或許所求的便是如此。讓權爲傀皆不怕、嬴得生前身後名,不管付出啥代價,只要能當皇帝就行。

經郭嘉這麼稍微一提醒,袁術頓時明白了是誰在出手。勢力大了,情報網多了,一些隱秘自然進入了袁術的耳朵。包括當年他的便宜老子所導演的那場戲和暗中的圖謀。

雖然對於袁家的這種行爲心中十分不爽,但袁術也能理解。狡兔三窟、各處押寶幾乎成了世家們的本能。君不見連以忠直聞名的諸葛家三兄弟都各仕於魏蜀吳。

這就和理財差不多,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自然要買,但是回報相較穩定的基金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相信袁紹袁術兄弟倆的能力,袁家還是留了後手。

“天下盡是陛下的天下,袁家卻非全是陛下的袁家。”能在袁術面前說出這種“大逆不道”之言的唯有郭嘉。其餘衆人皆是眼觀鼻鼻觀心、充耳不聞,就是田豐都不敢言語。

臣忌言君之家事,尤其是這種涉及到皇室家族或者繼承人的事,稍不留意就是滅頂之災,任誰都不敢輕易觸碰。歷史上的陸遜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位極人臣結果又怎樣?摻和到其中就要做好家破人亡的準備。

也就是生**蕩不羈的郭嘉敢在袁術面前提及這種敏感的話題。

對於郭嘉的“膽大妄言”,袁術並未有任何異想。麾下謀士之中,郭嘉賈詡荀攸田豐四人是最爲特殊的存在。賈詡代表着袁術的陰暗面,幫助袁術處理一些不能擺在檯面上的事,荀攸是世家們與袁術溝通的橋樑,而田豐則是袁術手中的一把利刃。

郭嘉於袁術而言不僅是倚爲重任的良謀,更是無話不談的密友。在袁術面前,郭嘉就不知道啥是忌諱,行事那可真是近乎肆無忌憚,也就只有田豐能壓的住他。

不過,這也是衆人縱容和默許的結果。郭嘉雖然放肆,但卻明事理知進退。袁術太過於仁善,需要賈詡的陰狠、需要田豐的剛烈、需要荀攸的圓滑,也需要郭嘉這樣一個可以無話不談的好友來處理作爲臣子不好言語的一些事。

郭嘉之所以在大庭廣衆之下提出此事,其實就是讓袁術下定決心,以防其心軟讓袁家就這麼滑過去。如今的袁家雖然無傷大雅,但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對於世家還是不得不防。像袁家這種身份特殊而又喜歡遊走於袁術的底線邊緣不斷試探的,還是趁早解決爲好,最起碼也要切割清楚。

“奉孝,你覺得此事該當如何處置爲好?”袁術沉默了片刻後出聲道。

郭嘉心中微嘆了口氣,陛下還是太過念舊心軟了。既然不願意下狠手,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陛下,袁家必須是陛下的袁家,我大楚天下不需要第二個袁家。既然這些人不欲歸附,那麼就應剝奪其袁姓。不若將其勢力遣送出境,令其改姓爲楚,徹底劃清與其的界限。”郭嘉道。

郭嘉這麼說其實不過是順水推舟,他心中清楚,這種結局十之八九就是袁家那位所期望的。世家的心還是太過於貪婪、太過於謹慎了。

一個如日中天的大楚,一個即將前往西方立足的大趙依然滿足不了袁家的胃口。即使是佔據瞭如此優勢,袁家依然想多佔一份,留條後路。說是改姓,但是追本溯源還是一家,日後大楚皇室能不偏向些?

袁家今日出此昏招恐怕也是故意想要惹怒袁術,藉此與袁術明面上劃清界限,以世家的身份獨立存在。

皇室雖說某種程度上就是最大的世家,但是與世家還是有着一定區別的,很難容於世家羣體。畢竟基本沒有那個世家敢和皇室爭利,雙方在權利和地位上本就不平等。袁家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爲的就是脫離皇室身份,從而真正的融入世家。

“奉孝,就依你所言。等下你和元皓、文和一起先初步擬個章程報上來。”

“另外,司馬懿那小子你給我多關注一下,好好敲打敲打。挺好的一個英才,就是這心性太過陰暗,私心野心太重了。趁着年輕看能不能給掰過來,要不然就把他交給文和你來教導管理吧。”袁術略感頭疼道。

對於司馬懿,袁術並沒有多少偏見和忌憚。現在其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罷了,自己的大楚可不是歷史上的魏國,就憑一個小小的司馬懿翻不起什麼浪來。且不提賈詡、郭嘉這些能力達至巔峰狀態可以吊打他的存在,就是同輩中競爭對手也不少。

諸葛亮、周瑜、陸遜、龐統,哪個不能當司馬懿的對手?就是徐庶、法正等這些有些偏科的,怕是都能和其掰掰腕子。

本着人盡其用的原則,袁術對於司馬懿的期望值還是挺高的,這是個將來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若是打磨好了,未嘗不能和諸葛亮周瑜一樣成爲國之柱石,護國安邦。

當然,這一切都要看司馬懿自己的造化。反正袁術是不會讓一個心術不正的人掌握太大權利的。反正麾下有的是能夠撐場面的人才,司馬懿也只是備選,若是不能讓袁術滿意,讓其一直在賈詡麾下做事也不錯。強化後的完全體毒士對上年輕的冢虎,還不是隨意拿捏?

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九十章 敬酒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二百五十五章 絕望第十一章 尷尬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五百二十五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四百七十九章 佔據潼關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九十章 敬酒第九章 周瑜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十章 資質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
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九十章 敬酒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二百五十五章 絕望第十一章 尷尬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五百二十五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四百七十九章 佔據潼關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九十章 敬酒第九章 周瑜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十章 資質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