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

那盒子如人頭大小,盒中裝的是個人頭。

打開盒蓋,露出裡邊的首級。那首級鬚髮蓬亂,胖乎乎的臉,眉毛稀疏,眼睛閉着,鼻子很大,嘴巴很小,卻是不久前才被吳資表彰過的冤句縣令。

原來,這個冤句縣令爲官不仁,魚肉百姓,在冤句的民憤很大,被荀貞派去冤句等縣巡視的吏員們,因是收集了此人犯過的罪行,稟與荀貞,荀貞便令把他殺了,以攬冤句的民心,並令把他殺後,取其人頭,送來定陶,以遣傳示定陶、乘氏等新得之縣,顯示徐州的愛民。

淡淡地瞧了眼這冤句縣令的腦袋,荀貞吩咐說道:“先掛在定陶城頭,示衆三日,然後送去乘氏等縣,分給各地的縣民、鄉人觀看,叫各縣的縣吏,把此人害民的諸事,詳細地說與本地的百姓知聞。叫百姓們知道,凡是貪官酷吏,我徐州一個不容!”

奉人頭進來的那軍吏恭謹應諾,見荀貞沒別的指示了,遂捧了裝着人頭的木頭盒子,倒退出堂,自去傳達荀貞的命令,辦理此事。

因了冤句縣令的人頭,倒是讓荀貞想起了另一事,他惋惜地對戲志才說道:“惜乎未能追上定陶縣令。定陶縣令這樣的令長,纔是百姓需要的好官啊!志才,昌邑、定陶是山陽、濟陰的郡治,這兩個縣非常重要,縣令的人選不可輕忽。我想着把岑竦調來,任爲昌邑令;把陳矯調來,任爲定陶令,卿以爲此二人能勝任否?”

岑竦家在冀州趙國的易陽縣,是荀貞當年在趙國、魏郡任官時候的故吏,因欒固所舉而得被荀貞闢用。

在衆多的趙、魏故吏中,岑竦乃是頭一個舉宗投荀貞的。

有一次,荀貞兵不利,有不少的士兵逃亡,岑竦也回家去了,便有吏卒對荀貞說“岑竦逃跑了!”荀貞不相信,說:“叔敬是個信義之士,絕不會棄我而走的,他這肯定是爲我募兵去了。”旬日之後,岑竦果然攜宗族子弟、鄉人百數歸來。有人就問他:“你既然是回家召宗人以助明公去了,爲何不先對明公說呢?”岑竦答到:“事急,不暇報。”那人又問他:“你就不怕明公誤會你麼?”岑竦答道:“明公知我是什麼樣的人!”

主臣相知如是,故而,儘管岑竦說話不太利落,舌不協律,然而卻是極得荀貞的信任和重用。

荀貞當日攻取徐州,在下邳郡打了好幾場的硬仗,戰事結束以後,考慮到此郡可能會不易治理,因任了岑竦出任此郡郡治下邳縣的縣令,輔佐樂進,安土撫民,一直到今。

陳矯是徐州廣陵郡的東陽縣人,荀貞前爲朝中拜爲廣陵太守,到廣陵任上的時候。闢用了一批廣陵本地的士人,陳矯是其中相當傑出的一個,也是荀貞的故吏了。

荀貞佔據徐州以後,任了陳矯擔任郯縣令。郯縣是徐州的州治,絕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出任此縣的長吏的,由此也可見荀貞對他的信賴和器重。

岑竦、陳矯兩人之前治理的下邳縣、郯縣,都不是好治的縣,換而言之,可稱一個“劇”字,而他兩人卻都能把境內治理得妥妥當當,不說路不拾遺,至少士民安居樂業,以這份才幹而言之,如把昌邑、定陶交給他倆,想來應該是能讓人放心的。

戲志才說道:“岑叔敬的父親曾任左馮翊,在官清廉,一介不取,有政聲,叔敬乃有其父風,施政以寬,交友以信;陳季弼沉雅清淨,明略過人,此二君俱君子之器也,而有幹才,用於昌邑、定陶,必能安定地方,不忝厥職,不會辜負明公的冀望。”

便就定下任岑竦爲昌邑令,任陳矯爲定陶令。

卻是說了,縣令的品秩雖然不高,但是治理地方,其實靠的正是縣令長這一層級的官吏。

縣令長這個位置,乃是上通於州郡、下達於鄉里,是直接面對百姓的。

能不能把兗州順利地融入徐州,能不能把兗地的士心、民心順利地收攬到,不是靠荀貞在徐州發佈幾道號令,也不單是靠刺史、郡守的德行和政措,更多的靠的誠然就是各縣的縣令長。

這也是荀貞爲何會在前兩天,派出吏員,分赴濟陰郡的各縣,巡查各縣情況、瞭解現下還在任的各縣令長之政績的原因。

他爲的就是沙汰無能、貪酷之徒,以從基層入手,爲徐州消化兗州,打下堅持的基礎。

定陶、昌邑兩縣以外,其它那些新得的兗州諸縣,如冤句縣之類,凡是縣令長不合格的,一概先就地免職,然後視其罪過,或殺或逐,至於空出來的位置,亦是悉從徐州調吏充任。

不過,其它的那些縣,沒有定陶、昌邑重要,卻是不需荀貞親自擇取人選,由荀彧負責即可。

與戲志才說完正事,荀貞把調岑竦、陳矯來兗州的命令,寫成檄文,喚人即刻送去徐州,叫留鎮郯縣的荀彧按令辦理;然後,荀貞與戲志才又閒聊了幾句。

說到了幾天後的宴會。

爲了穩固地方上對他的支持,曹操在東郡宴請東郡的縉紳;與曹操近似的,爲了延攬兗州的士心,卻是與曹操不謀而合,荀貞也打算在兗州搞一次宴會。

宴會的地點,定在了山陽的郡治昌邑。

時間定在了四天以後。

早在數天前,奉了荀貞的軍令,邀請已得各郡之士紳,到山陽赴宴的吏員們,已經都趕去了各地。因爲路程遠近不一的緣故,出去邀請各郡士紳的吏員,有的已然回來,有的還沒有回信。根據已經回來的那些吏員的稟報,這次邀請的情況,看起來不太樂觀。

回來的吏員多是負責濟陰、山陽這兩個郡之各縣的,按他們的說法,至少有小半被邀請的對象,都託辭生病,不肯賞荀貞這個臉;又有小半,則是不置可否;餘下的大約半數,雖然接受了荀貞的邀請,但是又有小半,是不情不願的;欣然肯來的,只佔了總數的四分之一不到。

荀貞說道:“自入兗以今,我再三嚴申軍令,不敢說我軍所到之處,與地方士民秋毫無犯,但是凡有敢擾民者,無不行了軍法!我軍的軍紀,莫說黃巾,便是曹孟德帳下的兗州州兵,怕也比不上的吧?且我每到一縣,必先延請當地的耆老與賢德之士,像那張儉,我還是親登門拜訪,論之敬老禮賢,我也不算做得差。然這各地的士紳,卻還是這般地牴觸於我徐州!”

單從話意看,似乎充滿了不解,而從語氣上聽,卻是沒有一點的迷惑。

這是因爲,兗州士人爲何會冷淡對待徐州的緣故,荀貞事實上,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的。

緣由總共有兩個。

一個是,這回攻入兗州,畢竟是場戰爭,既然是戰爭,就難免會死人,而一死人,兗州本地士族家的子弟,也就不免會有遇害的。比如那山陽督郵伊興等人便是。他們都是各家、各縣的名人,在州中頗有親戚、朋友的,他們這一死,他們的親戚、朋友肯定傷痛,對荀貞亦即不會有什麼好感,相反的,極有可能還會仇視於他了。

再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緣由,就是陳宮對張超說的那些話中的一句,“我是與不臣天子、狼子野心者爲敵”。徐州、兗州都是漢家的州,沒有天子的旨意,徐州無緣無故地來打兗州,你荀貞之是想幹什麼?你此前佔據徐州,已是擅自興兵了,但那是你們徐州的事,我兗州可以不理,而你現在又以討剿黃巾爲藉口,結果來打兗州!你荀貞之是真的無視都城皇宮裡的天子,是真的要做董卓,是想要翻了漢家的天麼?

也不能說兗州的士大夫們,對漢家都是忠心耿耿,如果真的都那麼忠心,曹操的那個兗州刺史,他就當不上;可是說到底,荀貞畢竟還是少了一個“大義”,擅侵兗州這點,確是說不過去。士大夫們都是要臉面,都是標榜忠正的,荀貞既無“大義”,他們自也就不會配合。

這是人心。

對此,戲志才亦無良策,說道:“主公,亦無須着急。兗州的士紳,現在是還不瞭解主公,以主公之仁德,遲則三兩年,早則一兩年,必能盡收兗士之心!”

荀貞不想這麼久。

他有個久已有之的念頭,在打下山陽郡時,重新萌發出來了。

荀貞沉吟說道:“志才,我有一個想法,不知能否可行。”

“什麼想法?”

“說實話,這個想法我是早就有了的,但之前咱們在徐州,地處偏遠,不好實施。現在咱們打下了兗州的泰半,也算是入據到中原腹地了,我的這個想法,似乎可以實行了。”

荀貞的話勾起了戲志才的好奇,他笑道:“主公,你到底是何想法,快說吧,不要賣關子了。”

荀貞摸着髭鬚,悠悠說道:“志才,你說咱們能不能把天子迎到昌邑?”

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9 結交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98 幸有螟蛉機變才41 效果43 爲今之計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8 清洗潁陰(下)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60 文直91 忽然聞得故人到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22 旋舞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36 第三兄弟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 光和六年(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65 奉孝高臥懷棲逸35 褒貶由人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9 登門13 志纔出山21 賞錢20 今有潁陰乳虎(上)69 英雄志氣袁本初28 辰彼碩女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53 只知太守不知君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 賞錢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52 市義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6 爲君請功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39 班底9 道人74 奮武遣以一軍阻24 張讓賓客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5 鄉吏殘民32 荀衢5 大計12 敬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96 會師城下(下)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33 督郵一怒(下)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32 破敵(中)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31 唐兒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
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9 結交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98 幸有螟蛉機變才41 效果43 爲今之計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8 清洗潁陰(下)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60 文直91 忽然聞得故人到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22 旋舞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36 第三兄弟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 光和六年(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65 奉孝高臥懷棲逸35 褒貶由人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9 登門13 志纔出山21 賞錢20 今有潁陰乳虎(上)69 英雄志氣袁本初28 辰彼碩女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53 只知太守不知君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 賞錢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52 市義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6 爲君請功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39 班底9 道人74 奮武遣以一軍阻24 張讓賓客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5 鄉吏殘民32 荀衢5 大計12 敬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96 會師城下(下)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33 督郵一怒(下)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32 破敵(中)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31 唐兒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