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奮武遣以一軍阻

劉若是曹操帳下的重將之一,出身士族,沛國人,與曹操是老鄉,彼此早就相識,自曹操起兵以來,他一直追隨左右,雖然勇武不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丁斐、史渙等,謀略亦比不上陳宮、程立等,但憑藉着他的家聲族望,以及他與曹操的交情,而今甚得曹操重用。

高平,是山陽郡的一個縣,位處在山陽郡的最東邊,東與魯、沛兩國接壤,北鄰任城縣,兩地相距不過六七十里,其城在泗水東岸,與任城縣隔河相望。

曹操遣劉若入駐高平的意圖很明顯:不爲別的,就是要在此地阻擊徐州派往任城縣的援兵。

劉若雖然勇不及夏侯惇等,但這個任務卻是非他莫屬。他是最好的人選。原因何在?他的家族是沛國的右姓,而高平與沛國相接,他以及他家族的名聲在高平也不小,高平的不少士人、豪強與他俱舊交,正可藉助他在當地的這些人際關係,從而達到更好地阻擊徐州援兵之目的。

程立、陳宮等都是聰明人,一聽曹操這麼說,頓皆當時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陳宮思酌了片刻,撫須說道:“正該即刻檄令鉅野、金鄉之兵,趁陳褒、劉備剛剛得城,或許城內尚未安穩的機會,馬上進攻任城。……至於調劉校尉入屯高平,以宮陋見,此事固然可行,但截援之任甚重,只遣劉校尉一人帶兵去的話,恐怕孤掌難鳴,獨木難支。”

“噢?公臺有何高見?”

“不如從子廉、子和中擇一人,從劉校尉共屯高平。”

子廉,即曹洪,子和,是曹純。曹家亦是個大家族,曹操的兄弟、從兄弟甚多,現從他在軍中的不下十餘人,而其中最得曹操重用的便是曹仁、曹洪和曹純三人。

曹操的祖父故中常侍曹騰是個宦官,不能產子,只有曹操的父親曹嵩這麼一個養子,所以準確來說,曹仁、曹洪、曹純三人都是曹操的“再從兄弟”,他們三人的祖父故潁川太守曹褒與曹騰是兄弟。

曹仁、曹純同產,他兩人的父親曹熾官至侍中、長水校尉。曹洪的父親未任過顯貴高職,但他的從父曹鼎,也即曹仁、曹純的從父,卻曾出任過尚書令,位高權重,曹洪早年,也正是因了曹鼎,這才得以被任爲蘄春長。

總之,正如荀貞用人唯纔是舉一樣,曹操也是如此,曹氏族人從在軍中的雖不少,他卻沒有盡皆給以擢用,包括他的幾個親弟弟,因爲才具不足,他亦未有徇私。

相比荀貞的族人,曹操族人的才能多在軍伍,乃至世與曹氏婚姻的外親夏侯氏,其族中也是以武略著稱者多,夏侯惇、夏侯淵便是。三曹、二夏侯,可以說是目前曹操軍中最爲重要的五個將領,曹軍八成以上的戰力都是靠着這五個人在支撐的。

夏侯淵被曹操留在了東郡,現屯聊城,防田楷來犯;夏侯惇的軍略才能高於夏侯淵,被曹操遣在鉅野,鉅野、金鄉的曹軍主力眼下即正是由他統帶的。三曹之中,曹仁最優,足可擔方面任,現在他屯於谷城,戒備濟北,餘下的曹純、曹洪二人現則從於曹操左右。

是以,陳宮提出,可從曹純、曹洪中選一人,配合劉若,共阻徐州援兵。

曹操其實也不放心只遣劉若一人,陳宮的建議恰對了他的心思,他心道:“伯順右姓,子廉氣高,如遣子廉,或會兩人生隙,不利守戰,子和智勇兼備,謙退沉穩,所將兵馬亦精,可以遣之。”

曹洪家裡鉅富,仗宗族勢力,從小就橫行郡縣,是個跋扈的人,如使他與劉若同在一城,兩人很可能會出現矛盾。

曹純年紀比較輕,今年才二十出頭,但不管是脾性,還是治軍,在曹操看來,都強過曹洪。曹純的能力早在他少年時就顯露出來了,他的父親操曹熾去世時,他才十四歲,那一年他與他的同產兄曹仁分家,曹仁照顧他,把大多的財產都給了他,僮僕人客以百數,而他年紀雖小,卻綱紀督御,不失其理,鄉里鹹以爲能。曹仁好結交輕俠、惡少年,曹純卻好學問,敬愛學士,學士多歸焉,由是爲遠近所稱,四年後,他年才十八,就被朝廷拜爲了黃門侍郎,可謂是曹家的後起之秀。再後來,曹操起兵討董,曹純時年二十,亦放棄了官職,跟着曹操到襄邑募兵,從此便追從在曹操左右,治軍嚴謹,臨戰有勇,越來越得曹操的喜歡和信用。

想定了人選,曹操說道:“子廉,我另有大用,使子和與伯順共駐高平可也。”

陳宮、程立等自無異議,皆道:“是。”

見陳宮等人沒有別的意見了,於是,曹操便即傳下檄令,命劉若、曹純當日領兵出營,限以兩天內入駐到高平城內。

在他倆臨行前,曹操特召他兩人來見,給以叮囑:“吾已傳令元讓,命他至遲到明晚前,一定要兵入亢父,最晚不能超過後天,必須要對任城縣發起進攻。任城縣西接亢父,東鄰魯國,此地如在我手,我軍便可隨時經魯國、東攻合鄉,而如爲徐州所據,則徐州即能隨時由此西取山陽,脅我腹心地,因是,此雖區區一縣地,卻實是關乎到了徐與我州的攻守態勢,誰得了此地,誰就能佔取攻勢,元讓所領雖爲我軍之精銳,然吾料鎮東必不會輕易認輸捨棄,他肯定會遣派合鄉、下邳等地的兵馬馳援劉備與陳褒的,截擊援兵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

曹操說到這裡,頓了下,目光炯炯地看着劉若、曹純,加重了下語氣,繼續又說道:“任城縣能不能爲我軍攻復,與徐州的攻守態勢能不能就此扭轉,其要不在元讓,而實在卿二人也!只要卿二人能擋住合鄉、下邳的援兵,使徐州兵不能過泗水一步,任城縣便可打下;卿二人如不能擋住合鄉、下邳的援兵,任城縣能否打下?就在兩可間了。”

劉若、曹純知道這個任務很重,兩人表情嚴肅。

劉若說道:“若當全力以爲。”

曹純說道:“吾兄放心,只要有純在,定不使徐州兵得渡泗水!”

曹操讚賞地點了點頭,對曹純說道:“吾弟有此決心,吾可無憂矣!”

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 置彀在此請君入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9 二荀優劣23 文聘(中)34 大勝(上)44 練軍方略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2 雙喜臨門(下)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9 誅滅沈家(下)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8 辰彼碩女18 捕人63 田邊斷案(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90 從徵汝南(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53 送糧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2 兵臨西華(中)31 除惡務盡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26 祖宗德澤在遺黎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0 奉先馳雄擊汝南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5 公路送糧惹呂怨44 而今本爲多事秋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2 獲名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2 郡兵曹椽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3 先表北海刺青州18 西鄉薔夫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24 鐵官見聞71 初見一龍(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3 習射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71 初見一龍(上)11 督郵屬吏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8 守職歲滿乃爲真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 陽城治吏(下)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
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 置彀在此請君入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9 二荀優劣23 文聘(中)34 大勝(上)44 練軍方略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2 雙喜臨門(下)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9 誅滅沈家(下)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8 辰彼碩女18 捕人63 田邊斷案(下)27 朱公偉奉天子詔90 從徵汝南(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53 送糧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2 兵臨西華(中)31 除惡務盡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26 祖宗德澤在遺黎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0 奉先馳雄擊汝南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5 公路送糧惹呂怨44 而今本爲多事秋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2 獲名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2 郡兵曹椽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3 先表北海刺青州18 西鄉薔夫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24 鐵官見聞71 初見一龍(上)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3 習射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71 初見一龍(上)11 督郵屬吏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8 守職歲滿乃爲真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 陽城治吏(下)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