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

今兒本想歇一歇,一更的,看到大家的月票、捧場,還有紅包這麼給力,接着兩更。謝謝小腳兒、日頭一片白、甜食者、雲頂賞月、天馬行空zxz、xcz119、月怒、fengboe、憑欄望北斗、冒險小魔豬、如夢三分、曉霧踏莎行、kenshf、yy67382183、追夏、熾烈流風等等諸位同學的紅包、捧場、月票,第二更送上。

——

荀貞勒馬營門,回首顧望,他們後邊已沒有黃巾軍的兵卒追趕,遙望可見黃巾軍營中火光沖天,嘈亂之聲在數裡外的漢軍兵營中都可以聽到。他不由惋惜長嘆。

辛璦問道:“荀君,你嘆息什麼?”跟着荀貞回望賊營,見賊衆大亂,又忍不住問道,“荀君,你是怎麼潛入賊營的,又在賊營裡做下了何事,引得賊衆驚亂?”

荀貞回答了他的第一個問題,說道:“可惜,可惜,要是早知會引得賊營大亂,我當請皇甫將軍、朱將軍多派些人馬去賊營外埋伏,或可將賊營一舉攻破。”現在經是不可能了。一則,從漢軍兵營到黃巾軍兵營有七八里地,等集合好人馬,再趕過去,黃巾軍營裡亂局可能已得到緩解,再一個,黃巾軍營的驚亂引起了西華城中的關注,荀貞遙望見西華城門打開,出來了一條火龍,應是城中派去軍營的部隊。這個時候若再去襲擊黃巾軍軍營只會變成一場亂戰。數萬人的夜戰是很危險的,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出點問題,反使漢軍夜潰就很不好了。

荀貞令辛璦打發其曲中的騎士自歸本營中歇息,帶着許仲、典韋、劉鄧、陳褒、陳到等人以及辛璦去見皇甫嵩。許仲等人都很興奮,典韋、劉鄧兩個是荀貞殺出黃巾軍營的先鋒,他兩個衣服上全是血跡,滿臉血污,卻難掩亢奮的神色。便是許仲、陳褒這樣深沉的人,此時眼裡也透漏出一點難以掩藏的興奮。

辛璦忍不住再問荀貞:“荀君,你不是去摸清賊營虛實的麼?怎麼搞得賊營忽然大亂?是被他們發現了麼?”

劉鄧眉飛色舞,連聲說道:“今晚真是痛快,痛快!”原中卿對諸人吹噓:“剛纔殺出賊營的時候,我至少手刃了二十個賊兵!唉,可惜當時急着出賊營,沒空去割取首級,要不然這也是一大筆賞錢啊。”他的語氣洋洋得意,並非是可惜賞錢,卻是在炫耀他這次殺了多少敵人。

陳褒與他相熟,笑道:“老原,你這話說得不對!殺出賊營時我就在你的身邊,你哪裡手刃了二十個黃巾賊兵了?”原中卿漲紅了臉,指着夜空,賭咒發誓:“我要沒殺夠二十個賊兵,我跟你的姓!”陳褒笑道:“你肯定沒殺二十個賊兵,你少說也得殺了個三十個!”

原中卿轉怒爲喜,衆人哈哈大笑。陳褒佩服地看着走在前頭的典韋和劉鄧,復又說道:“要說殺賊最多的,非得是阿鄧與典君不可!今夜若非他倆,咱們也許就出不來了。”

從黃巾軍營裡殺出的時候,劉鄧和典韋衝在最前,無人可擋,原中卿說他殺了二十個黃巾軍兵卒,這是吹牛,但劉鄧和典韋兩人卻是實實在在地每個人少說也得殺了數十個黃巾軍卒。

典韋沒有說話,劉鄧卻是毫無遮掩的得意神色,昂首挺胸,大步走在荀貞身側。

他們說得熱鬧,讓辛璦更加心癢,他又問了一遍,問道:“荀君,你們是驚動了賊兵麼?……誒,對了,你們去的時候不是徒步麼?出來的時候怎麼卻騎了馬?”陳褒笑着指了指荀貞牽着的馬,說道:“我等之馬自是從賊營中搶來的,荀君騎的這匹馬你看着眼熟麼?”

剛纔接應荀貞時,辛璦的注意力全在後邊的追兵上,邊戰邊走,一直沒有注意荀貞騎的馬,此時得了陳褒的提醒,細細看去,好一匹良駒!只見此馬毛髮皆黑,唯有四蹄雪白,高八尺,從頭至尾長約丈餘,極其雄駿,乃是一匹踏雪千里馬。他驚道:“這,這,這不是?”

高丙搶着說道:“沒錯,這正是賊渠帥劉闢之馬。”

辛璦又驚又喜,問荀貞:“荀君,怎麼奪來的?”劉闢的這匹坐騎乃是他在攻破慎陽後從當地一個豪族手裡奪來的,非常喜愛,這幾天他率兵出戰,騎的就是這匹馬。辛璦曾遠見過。

回想今夜入黃巾軍營後的經過,荀貞雖然臉上沉靜,晏然從容的樣子,其實也是頗有戰後的激動與興奮之回味的。他笑了一笑,目注前邊,說道:“帥帳已到,你們跟我來拜見將軍。玉郎,你的問題我等會兒會稟告給將軍。”

到了帥帳外,荀貞把坐騎交給帳外的衛士暫時看管,等親兵通報過後,領着諸人入內。

皇甫嵩、朱儁、趙謙、北軍五校的幾個校尉和傅燮等軍中的重要將領知荀貞今夜要夜探敵營,早在晚飯後就聚坐於帳中,見荀貞等人進來,北軍五校的一個校尉迫不得待地傾身問道:“荀司馬,你回來了?”荀貞率諸人向帳中諸人行軍禮,禮畢,答道:“剛剛回來。”

皇甫嵩問道:“我聞賊營大噪,發生了什麼事兒?”

荀貞輕描淡寫地說道:“下吏與姜顯、劉鄧、典韋、陳褒、陳到等諸勇士於今夜亥時末潛入了賊營,入賊營中後,下吏扮作賊兵的小帥,姜顯、劉鄧等則扮作我的從兵,如警夜巡邏者,行於賊營之內,先用了一個多時辰,大致查清了賊營內部的虛實,隨後碰到了一夥燃火造飯的,下吏等恰好腹中飢餓,便就湊上去吃了點,又正好聽他們說起,劉闢的大帳竟就在不遠處,下吏等遂又摸到了賊渠帥劉闢的帳外,交刀亂下,殺五十餘人,本欲突入帳中殺了劉闢的,闖進去後才發現劉闢沒在,不知他去了誰的營中,遂奪劉闢之馬並及其帳下親兵們的乘騎,趁賊衆驚擾之際驅馬殺出,出了賊營後,得辛璦接應,歸回我軍。”

他這一番話說得很簡單,但細想品味卻令人心驚動魄:總共十個人深入敵營,扮作敵人的警夜隊伍巡邏營中各處,這非得有虎膽不可,巡邏還不夠,還湊到燃火做飯的黃巾兵卒處蹭了一頓飯吃,最後臨走又摸到劉闢的帳外殺五十餘人,搶十匹馬,這才施施然離去,簡直是把黃巾軍營內的三萬餘兵卒視作無物,把黃巾軍的兵營當成了自家的後花園。

衆人簡直不敢置信,目瞪口呆。汝南太守趙謙驚道:“今知何爲履險如夷,來去自如。”

荀貞頓了一頓,又笑道:“雖然沒料到會找到劉闢的帥帳,引起了賊營大亂,因此未能早先預備下一支人馬,趁其亂時而破襲之,但經此一番擾亂,下吏斷定,明日我軍若是出戰,必定不但能大敗賊兵,而且可以破賊軍之營了!”皇甫嵩問道:“爲何如此確定?”

荀貞笑道:“下吏巡賊營之時多次見到賊兵有不守軍紀者,這不守軍紀的賊兵被下吏鞭笞了好幾個呢!如此鬆散之軍紀,雖然賊將悍勇,賊卒不懼死,但他們所仗者不過一口氣罷了,今夜下吏殺劉闢帳下士五十餘人,使賊營大亂,已泄其氣,如此,明日一戰,必能獲勝破營。”

諸人聽了他的這話,越發面面相覷,瞠目結舌。扮作警夜的樣子巡營也就罷了,蹭飯也罷了,摸到劉闢帳外殺了五十餘劉闢的帳下士,給黃巾軍兵營造成大亂也罷了,但在巡營時竟還鞭笞違反軍紀的黃巾兵卒?有兩個校尉不覺心道:“這荀貞之的膽子還真大,他還真把自己當成賊兵警夜的了?”帳中火把搖曳,營中夜色深深。帳中諸人遙想荀貞等在黃巾兵營中的大膽勇武,以及他們當時面臨的危險,膽小的背後驚出了一身冷汗。

衆人齊齊注目荀貞和跪伏在他身後的許仲、典韋、劉鄧、陳到、辛璦等人,不約而同地想道:“此子的膽子是用什麼做成的?他門下的這些賓客也都個個是不怕死的勇士!”再看跪伏在荀貞身後的許仲、典韋、劉鄧、辛璦等人,只覺看到了一羣真正的虎狼之士。這幾個人雖未着鎧甲,未拿兵械,只仍舊穿着黃巾軍兵卒的衣服,安靜地跪伏在地,可他們衣上的血跡斑斑卻似在訴說剛剛發生的故事,有人登覺有凌冽的殺氣撲來,在這溫暖的春夜裡打了個寒顫。

事實上,荀貞今夜探黃巾兵營雖然危險,但也不像帳中諸人想象的這麼危險。荀貞在提出這個建議,自請入黃巾軍營夜探前,對此行的危險性也是有過一番分析的。他認爲:此行雖有危險,但若以十分來論,危險只有五分。爲何?一則,他經過這幾天的觀察,黃巾軍的兵營看起來嚴整,實際上漏洞百處;其次,既有漏洞,便可利用,黃巾軍營中有三萬餘兵卒,這三萬餘兵卒彼此之間不可能互相認識,這就給了他極大的機會;再次,他只帶九個人入營,來去方便,不易暴露;再再次,他帶的這九個人,典韋、劉鄧、許仲、陳到等,無一不是悍勇猛士,就算被黃巾軍的兵卒發現,有辛璦帶二百騎士在外接應,他們也有機會殺出來。

故此,此行他覺得只有五分危險。五分危險就可以做了。

他本就有膽色,要不也做不出撲滅第三氏、手刃沈馴的事兒來,黃巾亂起後,他先戰守陽翟,接着又帶數百人潛渡汝水,深入“敵境”,行誘兵之計,後又在滍水岸邊救孫堅,再後又在舞陽城南身先士卒,與潁川黃巾的主力決戰,經過這一系列的事件更使他膽色大增,所以,衆人以爲危險,於他看來卻可爲之。更何況,他讀古書史籍,史籍上記載的英雄們有幾個沒有親身犯過險呢?幹大事就不能惜命。越是膽大包天,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大。孫堅膽勇外露,他則膽勇內藏,這是因爲他自少從荀衢研讀儒家經典的緣故,滿腹詩書氣自華,讀多了儒經,在尋常無事時自就顯得溫文爾雅,而一旦遇事卻也是能搏命的。外在溫良,內實勇悍。

帳中諸將盡被驚呆,無人說話,只聽到帳外兵卒們的集合聲、走路聲和鎧甲碰撞之聲,春風雖暖,這聲音在夜中聽來極是蕭殺。衆人回想適才所聞,如聞聽傳奇。

良久,皇甫嵩方回過神來,說道:“好,好,好!”連道了三個好字。

荀貞說道:“下吏奪來了賊渠帥劉闢之馬,真是一匹好馬,現就在將軍帳外,願獻給將軍。”

皇甫嵩笑道:“此馬是你浴血犯險奪來,我豈能奪愛?你且留下自騎,乘良駒,方能爲我大漢再立大功。昔年班定遠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你夜入賊營,奪賊渠帥之乘騎,可謂是入虎穴而得虎騎也。你今夜立下此等奇功,待平定汝南賊,我會上書朝廷,請求重賞!”

朱儁用欣賞的目光看着荀貞,笑顧皇甫嵩,說道:“貞之所言有理,賊兵軍紀不嚴,遇戰所憑者,氣也。經過與我軍兩三天的交戰,賊兵之氣料來已至再而衰,而又經過今夜必已近三而竭之時。將軍,我等就明天出兵,全力進攻賊營?”

“好,便明日出兵,攻打賊營!”

34 飛蠅逐路廁之臭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 程嘉獻策難吳輯4 初雪70 今才知君是誰人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38 荀攸來訪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29 樂進歸來23 劫人23 市中美人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5 玄德仁義愧獨生82 擒賊先擒王(下)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 虎士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63 同道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0 防寇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7 生死之恩何以報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33 偏師掠潁橋蕤橫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58 孫堅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9 道人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58 孫堅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5 再勝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57 市恩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6 子義樹戟喝虎狼84 威震陽翟(中)23 文聘(中)57 尺素飛傳相思意66 延攬勇士(下)7 置彀在此請君入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43 爲今之計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8 孫文臺發豫州兵27 舉薦戲忠13 倏忽如白駒過隙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3 程偃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 張長詈罵府門外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1 辛璦(下)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38 初步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 雙喜臨門(下)91 兵臨西華(上)69 樂文謙領兵北上
34 飛蠅逐路廁之臭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 程嘉獻策難吳輯4 初雪70 今才知君是誰人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38 荀攸來訪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29 樂進歸來23 劫人23 市中美人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5 玄德仁義愧獨生82 擒賊先擒王(下)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 虎士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63 同道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0 防寇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7 生死之恩何以報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33 偏師掠潁橋蕤橫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58 孫堅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9 道人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58 孫堅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5 再勝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57 市恩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36 我所邀者仁民名66 子義樹戟喝虎狼84 威震陽翟(中)23 文聘(中)57 尺素飛傳相思意66 延攬勇士(下)7 置彀在此請君入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43 爲今之計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8 孫文臺發豫州兵27 舉薦戲忠13 倏忽如白駒過隙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3 程偃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 張長詈罵府門外64 欲得鐵馬先得人21 辛璦(下)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38 初步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 雙喜臨門(下)91 兵臨西華(上)69 樂文謙領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