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

就在前不久,暫時在登山紮營調整器械的清軍忽然遭到全卓的騎兵營突襲,這部分清軍是恭順王孔有德親自率領,幾乎整個烏真炮營的家當都在山上。

可能由於前面就是皇太極、多爾袞等人親率大軍圍城的地方,孔有德所部與那些守衛龍帳的巴牙喇兵一樣放鬆,根本沒有想到會有任何危險,大部分人還以爲和往常一樣,自己只要搬過去放放炮,看着清兵殺進城就行了。

吳真超哈炮營滿清自崇禎二年起就在不遺餘力的打造,皇太極十分重視,孔有德也是爲自己的主子鞠躬盡瘁,帶着這支炮營攻下不少嚴防死守的明軍城鎮。

可是這天,數千的鐵甲騎兵忽然喊殺着衝過來,孔有德帶來的兩個漢軍參領一個被殺,一個潰敗,總共堅持了不到半個時辰。

據逃回來的漢軍士卒所說,這支明軍是有目的而來,除了爲首的明將直奔孔有德和耿仲明以外,其餘的明軍騎兵對四散潰敗的漢軍阿哈不加理睬,一門心思都在破壞炮車上。

當阿濟格率正紅旗清軍騎兵趕到的時候,憤恨交加,欲求一戰的他卻只是見到一地的炮車殘骸與滿地屍體。

“皇阿瑪,不必太過擔心了,錦州等地不還是被咱們圍的嚴嚴實實,這裡有兒臣和睿親王他們在就好,您龍體要緊,還是回盛京慢慢調養調養吧!”

邊上站着這人也是一身金色的八旗衣甲,只不過將頭盔摘下來放到一邊,露出梳着辮子的半個腦袋。

聽到豪格說完,剛剛從震驚中恢復過來的皇太極緩緩點頭,疲憊的笑了笑,擺手強打着精神嘆道:

“範先生死前的前一晚還在和朕算,說先祖僅僅以十八副遺甲立國,南征北戰,鮮有敵手,此番圍困鬆錦,天命定然是在我大清......”

聽到皇太極又提起范文程,豪格眼中閃過一絲厭惡,但看到虛弱的皇太極後很快就變成擔憂,這時候多爾袞上前笑着道:

“肅親王不必太過擔心,皇上不過是血氣旺盛,本王自詡通曉些漢人醫術,鼻血留個不停根本算不上什麼疑難雜症,這不過是因爲大清的天命皇帝身體健壯,有如草原壯牛一般!”

鄭親王濟爾哈朗已經是低眉順眼的站在一邊,收斂着頭,好像什麼都沒聽到一樣。

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是他哥哥,眼下父兄都已經被幽禁而死,只有他還能以和碩親王的尊貴身份站在這裡議事,這只是因爲他會做人臣。

不該看的濟爾哈朗不會多瞥一眼,不該聽的也不會停留半步,不該說的更不會說一個字,總之是一個極度狡猾又膽小怕事的老狐狸,皇太極經常在離開時放心的將盛京一帶防務交到濟爾哈朗手上。

這時候,皇太極環視一眼帳內諸多的貝勒、都統等八旗的大將勳貴,濟爾哈朗作爲身份極爲尊貴的和碩親王,卻沒有看他一眼。

透過衆人,皇太極的視線從龍帳內望了出去。

在他這個位置,尚能隱隱約約的看清松山堡南城的一角,一杆大旗迎風飄揚,幾個黑影正在那邊來回走動,想必是明軍的兵士。

“我大清天命,究竟在何方,何時,何地......”

看着皇太極喃喃自語,下面的多爾袞等人也是沉默下去。

千算萬算,沒想到在勝利即將到來的時候居然還有一支明軍騎兵渡海而來,不僅偷襲了皇太極的龍帳,更使得清軍傾力打造的烏真超哈炮營由此毀於一旦。

損失雖然不多,但卻可以說非常慘重,恭順王孔有德戰死,頭顱不知被對方拿到了哪裡,所部兩個參領一死一逃,炮營兵丁都是四散潰敗。

除此之外,恰好率部經過的懷順王耿仲明被殃及池魚,身受重傷,後來是藏在炮車底下僥倖逃過一命,阿濟格發現他的時候,顯得極爲狼狽。

清軍一門心思都在錦州和松山上,剩下的兵力也大多都在杏山、塔山沿線圍困駐防,可畢竟是傾國而來,這次皇太極已經在清國內到處搜尋戰力。

但凡十四歲以上,七十歲以下,也就是能拿動基本兵器的男丁都要從徵,只不過是分個先後的問題。

清國畢竟還是底子薄,皇太極已經把這次戰鬥看做生死之戰,但是這種已經突破臨界值極限的全民動員不可能維持太久,內部所有事物幾乎都在同一時刻停轉,每多打一天,清軍顯現出來的虛弱也就越深重。

所以爲了讓這代價更容易接受,在圍住松山和錦州城的時候,皇太極已經在睿親王多爾袞的提議下,將那些年齡太小或太老的人丁遣送回原地。

雖說這等來回週轉在段時間內不會對大勢上造成什麼影響,但後方免不得一陣手忙腳亂。

可是這種時候卻被一支明軍騎兵到處趁亂偷襲,各處都是損失慘重,三順王一死一傷,就連皇太極的龍帳都被襲擊,炮營全軍覆沒,清軍到現在連對方的影子都沒摸到。

阿濟格自幼征戰四方,何曾打過這麼憋屈的戰鬥,當即是怒火中燒,不管不顧的帶着正紅旗的那五千騎兵到處救火。

一方面是本身性子作祟,所以才鍥而不捨的跟在後面追擊那支明軍騎兵,不過在另一方面,阿濟格卻也有些私心。

多爾袞心高氣傲,偏偏皇太極對他十分信任,往常阿濟格與多爾袞有些爭端隔閡的時候,受到訓斥和處罰的向來都是他,儘管明面上沒說什麼,但是同樣傲氣的阿濟格怎麼會甘心屈居之下。

一來二去的,兩人暗地中都與對方不合,此番對阿濟格來說可謂是天縱良機,自然要爭奪頭功彰顯自身勇武,在皇太極面前力壓多爾袞一頭。

倒不是阿濟格自大,這種戰鬥換誰來也是一樣。

他帶着五千正紅旗鐵騎,對方不過是三千的騎兵,論騎兵對戰八旗鐵蹄何曾畏懼過誰,就算是那些自稱天驕之子,草原勁旅的蒙古諸部,不還是被他們打的服服帖帖,自從林丹汗敗亡青海之後對大清再也沒有任何二話。

更何況,明軍的騎兵除了前些年還存在的所謂遼東鐵騎稍微夠看以外,其他的就連蒙古人都打不過,眼下自己就連人數都比對方多了近一倍,這不是上天送給自己的軍功嗎?

月初求慣例三求,一月票,二訂閱,三推薦,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
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