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

朝廷上這種爭議一直持續到八月份,崇禎儘管一直是對彈劾楊嗣昌的奏疏不加理睬,不過時日一久了,似乎信任感也在漸漸消退。

八月三日,崇禎皇帝召輔臣楊嗣昌於冬暖閣參議要事,誰也不知道二人到底說了些什麼,大家只知道緊跟着第二天的朝議上,當今兵部尚書,閣臣楊嗣昌主動請纓,前往襄陽督師剿賊。

楊嗣昌如此明白的揣測聖意,崇禎皇帝自然大喜,當場賜其尚方寶劍,定於八月二十五日率北直隸精銳赴山西、河南等地剿賊平亂。

自盧象升後,楊嗣昌繼號“督臣”,主掌中原各省一切剿賊事宜,五省總督、三省總理、各省總鎮、巡撫等皆受其節制。

其實楊嗣昌此去除了迎合崇禎皇帝的意思,還有爲自己正名的打算,從前他總是說“剿撫兼施,以撫爲主”,但事實已經證明,這些賊寇都有狼子野心。

就算當時受了招撫,個個都是匹中山狼,遲早都要再反,所以現在楊嗣昌覺得,只有用“四正六隅”之計將其徹底剿滅這一條路才行得通。

與此同時,楊嗣昌大膽的揣測聖意,從崇禎言語之間有意無意露出的話語和動作中分析出皇帝的意思,並且據此制定計策。

出發前的數日,楊嗣昌日以繼夜的操勞,終於爲崇禎皇帝趕製下了一整套的計劃,他認爲如今的朝廷缺乏精銳可以大用,需復加徵“練餉”,抽練各鎮精銳操練。

這道摺子一上,本就處在風口浪尖的楊嗣昌更加是受人猜忌。

崇禎心中大喜,楊嗣昌揣測的十分準確,其實這個打算崇禎皇帝早就有,只是苦於沒有可以交心的朝臣在堂上提出。

身爲皇帝的他要顧慮的事情太多,自然不能厚着臉皮再徵餉。

楊嗣昌不計名聲,自請督師後又親自提出“練餉”一事,崇禎心中明白,楊嗣昌此次後怕不止會受到六科廊言官的口誅筆伐,更會成爲天下士子與百姓口中的佞臣。

但是在崇禎心裡,他卻是難能可貴的能臣幹吏,知道爲皇帝揹負罪名,比那些只會空口白話,貪戀名聲的東林士人強了很多。

不過崇禎皇帝卻不能多說嘉勉的話,只能是順水推舟,重重嘆口氣,看着這位有些年邁的楊閣部一瘸一拐的走出冬暖閣。

情況危急,朝廷無兵可用,國庫早已告罄,楊嗣昌此般作爲雖深得皇帝之意,但卻成了天下文人士子與百姓士紳痛恨的對象。

然而崇禎皇帝對他十分信任,建議無有不準,並且吩咐秉筆太監王承恩,一切彈劾楊嗣昌的奏疏,都留中司禮監不發。

八月末,崇禎皇帝應內閣輔臣楊嗣昌之議,傳檄各地,抽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甘肅、固原、臨洮、遼東、薊鎮,及保定、畿輔、山東、河北各鎮精兵由各總鎮、巡撫、總兵分練。

並且在原有三餉的基礎上,復徵“練餉”以爲軍需。

依着楊嗣昌提出的計策,各鎮抽練精兵同時要勤加修築烽火,東西策應,達到聞警即至的效果,這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剿滅流寇。

在楊嗣昌率京軍督師出征的當日,崇禎皇帝爲他舉行了盛大的依仗,曾幾次想過挽留,但是當着部院大臣的面又說不出口,到嘴邊的話幾次都被嚥了回去。

最終只是化作飽含情感的詩詞,贈送給楊嗣昌:

“鹽梅今暫作干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寇氛從此靖,還期教養遂民生。”

楊嗣昌聽後淚流滿面,皇帝的一切情意幾乎都在這四言絕句中,他深感皇恩浩蕩,當場給崇禎皇帝跪了下來,涕零道:

“皇上,臣若死,兵部侍郎萬元吉忠厚執言,可繼爲兵部尚書。”崇禎上前幾步將楊嗣昌攙扶起來,深切囑咐他道:

“楊閣部此行任重甚遠,千萬要注意保重身體,朕在京師等着爲閣部慶功!”

楊嗣昌感動不已,老淚縱橫,邊哭邊拜,哽咽說道:

“皇上,臣走後,京師部院,盡爲奸佞宵小,只知逢迎拍馬而個個無爲,您...一定要...”

說到這裡,楊嗣昌已經說不出話來。

這話說出口的時候,其實楊嗣昌已經不奢望能有個好結果,既然已經爲皇帝背了徵餉的鍋,莫不如用最後的那點名聲,來說一些對朝局真正有用的話。

那些陪同前來的北直隸十八衙門官吏以及各部院大臣方纔還是暖呼呼的嘴臉,瞬間都變得冷眼相看。

等到楊嗣昌到了襄陽後,距京師山高水遠的,這些人勢必都是要吹毛求疵、言語抨擊。

崇禎皇帝對楊嗣昌的話十分贊同,面色略有動容且連連點頭,但依舊是什麼話都沒說出來,目送楊嗣昌騎馬離去。

事情結束後,崇禎皇帝情緒平靜的回到冬暖閣,見到四下只有一個王承恩,突然怒吼着將桌案上的奏疏全部掃落。

他看着牆壁上先祖皇帝爺的畫像,重重嘆息,感慨道:

“大事幾成,爲幾個黃口書生所誤,幾至於此!”

王承恩也是暗自嘆口氣,崇禎的心思他完全明白,但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親自彎身一件一件的將奏疏撿起來。

緊跟着沒幾天,傳來崇禎皇帝貶斥彈劾楊嗣昌最爲激烈的少詹事黃道周等六科廊言官的消息,袒護之意深爲明顯。

正在往襄陽行軍的督師楊嗣昌聽到後更加感動,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爲崇禎皇帝剿滅張獻忠一干亂賊,還大明一個太平天下。

......

且不說楊嗣昌一路輾轉到襄陽後究竟如何佈置以挽救危局,自打六月份擊敗革左五營,斬首革裡眼後,賊寇各部便再不敢進犯山東境內。

兩月下來,登州營下轄的六府已經完全穩定,砸七月初的時候,山東總兵王爭發下軍令,召集山東其餘兩府的軍將到濟南府城議事。

這天,濟南府城內外一片祥和,一支人馬緩緩來到南門外,這些人打着總兵招牌,敲鑼打鼓的一路好不熱鬧,路邊耕種開荒的農民和行人不斷注目。

他們人喊馬嘶的停住後,擡頭見到城上飄揚的“王”字大旗與一個個頂盔貫甲的登州營兵士,爲首那軍將嗟嘆不已。

忽然間,又一支人馬來到南門外,方纔那總兵見到後露出一臉戲虐,嗤笑着道:

“原來是餘參將,不知貴部在武定州休養的如何,眼下還剩多少兵馬可用?”

見到餘元昧不吭聲,曹州總兵齊成哈哈一笑,自顧自道:

“沒有那個好牙口,還就別去招惹那兇惡的東虜,這下可好,爭功不成反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說完,齊成騎着高頭大馬,大手一揮正要帶着兵將騎馬入城,卻忽然被守門的登州營什長正色攔住。

曹州總兵齊成、丘磊、右東路參將餘元昧,這三個人都在269章有介紹,忘記的可以回去看一看。

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
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明神宗平倭詔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