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

崇禎十二年的六月份到八月份之間,登州營在濟南府風風火火的阻止難民聚耕,入冊工作。

將這些各處的難民歸納在賬冊上,統一分配在新建或是正在建的田莊中,於此同時,濟南府和東昌府之間大片的荒地被轉賣到山東總兵王爭名下。

說來也是奇怪,這次的動作,大戶們少見的沒有出面阻止,反倒是拿出自家封存了多年的田畝賬簿,派家僕幫登州營清查丈量。

各個階級都在全力的幫助登州營,青州府、濟南府更是一天一個樣的變化。

這些荒地解決了登州營的土地危機,多被用在安置流民和難民上,使得大量的難民重新歸於原籍,也有很多外地的流民來此安家落戶。

他們現在當地府衙重新將姓名籍貫和家庭人數仍記錄入冊,再到軍議司分署領了種籽和犁具,又到巡檢司分署領了耕牛。

這一整套的程序過後,真正的百姓才能拿到屬於自己的田畝,一般來說,每戶百姓的田畝所在,周圍都會有一座田莊給他們居住。

一時間,王爭在百姓們眼中簡直成了在世的活菩薩。

要想得到回報,首先要付出,爲了取得這樣的效果,代價自然是巨大的,縉紳大戶們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的幫助登州營,正是因爲他們從中獲取了大量的好處。

僅僅按市價購買田畝的開銷,就已經達到五千多兩白銀之巨,這還不包括與日俱增的犁具、採買牛羊、種籽以及各種修建材料的費用。

如果真正算一算,登州營這麼去做,其實是穩賠不賺的。

儘管開銷逐漸的加大,但如今登州營的各種生意早已流通到了秦淮和八閩,府庫充盈,每日還有淨賺,倒不至於出現運轉不靈的情況。

大把大把的銀子花出去,聚耕田莊取得的成效也十分顯著。

濟南府和青州府的聚耕等事眼看着就要完成,緊跟着登州營又放出一個重大的消息,派出正兵與軍將到濟南府各城鎮搭建軍營,張貼告示招募正兵與鹽丁。

登萊兩府的正兵與鹽丁原本是充足的,但接連幾次的外抽和外駐,各處也已經捉襟見肘,王爭這個時候啓動招兵,也是無奈之舉。

登州營的招兵一次比一次規模更大,這次更是遍及濟南、青州、登萊四府,許多青壯踊躍參軍,一時間,山東各地武風盛行。

如此大規模的招兵,勢必要在龐大的開銷花費中雪上加霜,王爭看着治下一天天的變好,也是由衷的高興。

正兵招募後一般就在本地立營,過不了多久,登州營便會馬不停蹄的派出老兵前往各處充任基層軍官統帶新兵。

相應的,各地的鎮守軍將幾乎都成了實鎮一方的硬派角色,這種人,既要絕對的忠心,也要有相應的能力,足夠壓服地方的宵小之輩。

這些軍將單憑王爭一個人根本挑不過來,其實人數太多也記不太清,往往都是與軍議司的李巖、管清天、顧君恩等一衆參謀商議決定。

集思廣益,查缺補漏,各地赴任的名單都是現在登州營內的老資格,基本都是從鹽丁、嫡系鹽丁、正兵、戰兵一路憑着軍功升任上來。

經過了無數次的歷練與考覈,從屍山血海的戰場上拼殺出來,這纔是鑄就了這批嶄新的守備、千總、遊擊甚至是參將。

王爭讓他們帶兵駐守地方,壓服宵小絕對是綽綽有餘。

飯要一口口的吃,王爭深知山東六府糜爛甚重,時局不靖,登州營如今的實力還不夠,只能一點點的去改變,穩步前進。

若是急於求成,只能適得其反。

眼下登州營實際控制的地區一下子擴展了一倍,幅括登、萊、青、濟南四府之地,需要的兵員和各種後勤官吏也是大把。

告示貼出去之後,各處新建起來的軍營、軍議司分署與巡檢司分署等每天都會迎來成片的流民和難民前來報名。

當然了,還有大量渴望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的義勇之士前往投奔。

山東省在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從瀕死狀態中復生,但事實上,早在王爭與聞香教周旋於登、萊、青州等地的時候,除了山東以外的地方就又是刀兵大起。

去年歸順明廷的流寇首領張獻忠、羅汝纔等人,果然是有狼子野心,五月份的時候他們聯合了革左五營等一些有名望的流寇首領,在谷城、房縣復舉“義旗”。

事實上,兩處的知縣早就察覺到這些流寇的不臣之心,但他們只是個小小的地方官,說出去的話甚至連五省總督熊文燦府中都到不了。

就算是能到當今的內閣輔臣、兵部尚書楊嗣昌楊閣老手中,怕也會被瞞住不報。

這位楊閣老深得聖眷,獨得恩寵,但凡對自己不利的奏報都會壓住不報。

就連五省總督熊文燦,三省總督孫傳庭等人的塘報他都敢壓,小小地方縣令的奏疏會遭遇何等命運,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官軍大部繼續往各處回防,而這場流寇復起很快便在“上不知,下不報”的情況下迅速惡化。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官軍還是有些機會,距谷城最近的是左良玉營,這個號稱兵將數十萬的朝廷官軍再一次讓人失望透頂。

左營再次被張獻忠和革左五營打的大敗不堪,馬步爭相逃命,損兵折將潰敗不止,號稱平賊將軍的左良玉什麼更是都不顧的狼狽逃亡山西。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橫跨數省的流寇各部遙相呼應,剛剛“太平”了一年都不到的中原,轉眼之間就又是烽火遍地的景象。

流寇蜂擁而起,每每經過一地便是造成官軍大量的潰散,無數的百姓再次無家可歸,或是被流寇席捲,或是往各處流亡。

相比上幾次,這一次流寇準備充足,起事的時候官軍往往都是已經被遣散各處,沒有大部官軍的制止更像是末日將近的景象。

官軍還沒有阻止有效的反擊,而這些流寇卻已經是滾雪球一般的越滾越大,人數越來越多。

這次的流寇復起,更像是給衰亡中的大明最後重重一擊,歷史上也正是今年之後,明軍對流寇便徹底轉爲劣勢。

從最初的互有勝敗,到一昧潰敗。

這種席捲全國的流寇事件,山東自然不能倖免。

第二更九點,感謝大家的支持!求訂閱!

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
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