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

“我走後,咱娘就交給你來照看,這一去說不定多久才能回來,裡外的事你就多和陽子與管師爺他們商量商量。”

玉兒正在細心的替王爭戴甲批衣,忽然聽見他說出這麼一句話,用不捨的眼神看過來,卻也沒說出什麼話,只是輕輕點頭。

王爭也捨不得玉兒,將她抱在懷裡,輕輕颳了下鼻子。

“爭兒你就放心吧,這裡交給管先生和陽子打理,不會出事的。”王劉氏握住王爭的手說道。

這個時候其實蠻好的,寧海偏遠自然有它的好處,現在各地都在巡檢司和兵丁的掌控下。

王爭又把黃陽和管清天留下坐鎮,黑子、高亮也都與他們互相幫襯着,後方穩定的很,所以纔打算走這一遭。

“這次不是出征,沒有性命之危,娘毋需擔憂掛懷,兒也好到濟寧見見世面。況且,寧海鹽要是想賣出更好的價錢,這一趟兒是非去不可。”

就像衆多隨行兵丁與鹽丁的家人一樣,王劉氏臉上也掛着不捨,兒行千里母擔憂,但她卻不能說出什麼。

爭兒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再用慈母心腸束縛着他,王劉氏早就想通了這點,只是微笑着點點頭,給王爭安心的眼神。

其實王爭這句話也是安慰,濟寧那邊同樣不太平,路上的匪賊多如牛毛,不過要是打着官軍的旗號,起碼會方便許多。

手握兵權的軍將唯一讓人懼怕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家丁與兵士,行走在外,若是不帶着兵,身家性命都沒了保障。

以各種緣由而死的軍將幾乎都是在外地,若是在自己的地盤,誰敢動他們一根毫毛?

對於這點王爭也是明白,自己雖然職務是參將,但沒了兵什麼都不是,不帶着兵去人家的地盤那就是案板上的魚肉,誰管你是參將還是小兵?

在那些鹽梟和大商人眼裡與普通的百姓沒什麼區別。

開始你給別人展示的拳頭有多大,別人對你就有多尊敬,這也決定了在討價還價中的話語權。

董有銀帶着四哨戰兵早已在城外列隊完畢,衣甲鮮明兵士從哪邊看都是整齊的一列,靜靜的等待王爭下令。

刑一刀也挑選了一批鹽丁隨行,不過他們多是幹一些體力活。

“出發!”

遙遙回頭看了王劉氏一眼,王爭跨上戰馬遠行而去。

......

進入九月份後,濟寧那邊傳來大快人心的消息。

由於農民軍有燎原之勢,崇禎皇帝大爲不安,所以在溫體仁罷官後不久,朝廷再次啓用楊嗣昌,任兵部尚書之職,專事鎮壓流寇。

熊文燦任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禎爲五省總督,總理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與南畿軍務,鎮壓流寇。

八月中旬,兵部尚書楊嗣昌上疏: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隨賊所向,專任剿殺。”

崇禎帝許之,八月間,楊嗣昌與五省總督熊文燦互相配合,剿撫兼施。

按楊嗣昌的意思,要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爲四正,四巡撫分剿而專防;以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爲六隅,六巡撫分防而協剿,是謂十面之網。

此計劃頗見成效,崇禎帝聞後大喜嘉勉之,增兵十四萬以援,加餉二百八十萬兩犒軍,官軍遂是士氣大振,連敗流寇,一路勢如破竹的對流寇窮追猛打。

這對這時候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對王爭來說可就反着來了,現在正是寧海鹽出運最好的時候。

不偏不倚的趕上中原形勢好轉,中原精鹽運到濟寧的多了些,可以預料,屆時寧海鹽的價格也就比預期要低點。

這天一大早,濟寧城各個商行貨棧的掌櫃採買都是在碼頭等候,現如今的濟寧是通貨大邑,北直隸和南直隸的運輸樞紐,各個大商家都是在這裡設有分號分行。

而且雖然現在中原形勢好轉,但精鹽仍是緊缺,不管淮鹽還是魯鹽,鹽商們都不願意多花功夫去熬煮。

一來這種粗活太不體面,二來也太費工夫了,所以很多人寧可一大早的在這邊高價搶買。

在這邊等待的商戶們既有濟寧本地的,外地趕來的也不少,碼頭上一大早就是人船雲集,喧鬧的很。

十幾艘貨船緩緩靠岸,站在船頭的是一個面露威嚴的漢子,身上披着鐵甲。

很多眼尖的人都是發現,今日這鹽貨來的也太早了些,還有,爲什麼船上有那些頂盔披甲的軍漢?

船頭站着的軍將正是王爭,這十幾艘船是他們在前面租的,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因爲這一路實在是相當的不太平,小匪小盜多的殺不過來,這麼多的鹽貨很難不引起注意。

好些人沿途鬼鬼祟祟的跟在車隊周圍,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給你來個突然襲擊,就連同是官軍的各地衛所兵都只是面上恭恭敬敬,暗地裡的小主意誰也不知道。

日防夜防的,總算是趕到了高密地界,爲保險起見,王爭立即找當地的船行租了這麼十幾艘大船順流而下。

船剛剛停穩,這位軍將模樣的人就是躬身施禮下去,高聲喊道:

“各位掌櫃,王某在這告禮了,這次來是爲的私事,也是大夥心裡想着的事。”

一口的山東官話,周圍的掌櫃中有那心細的人,當下就信了幾分,其實要不是船頭侍立的兵士,這些人早就以爲是假冒的。

這些掌櫃商量了半晌,過不久有一個身穿大紫色綢袍的中年男子出來,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敢問是哪處的將爺,朝廷怎生管起這濟寧的買賣來了?”

這時候船已經停靠在碼頭上,刑一刀把一袋銀子交給船家,高密的船行在濟寧也有分行,當下就是有水手縴夫上前把纜繩拴在木樁上,而董有銀已經吆喝着,讓鹽丁開始搬運。

碼頭上的衆人都是吃了一驚,船上裝着的不是草袋與鹽包,居然是方方整整的瓷罐與木盒。

這時候太陽已經緩緩升了起來,光線充足,瓷罐顯得古色古香的陳舊,木盒也都是精美華麗。

王爭這才朝最開始問話那掌櫃看過去,拍手笑道:

“既然掌櫃有此一問,那便直言相告了,在下是駐寧海右北路參將王爭,這次來並不是要管鹽貨,而是想着來分一杯羹。”

說着王爭跳下船,朝那掌櫃的一笑:

“畢竟,獨食不肥嘛!寧海也是有好鹽的。”

王爭能看得出來,這個人應該很重要,周圍的各個商家都是看着他的意思,說話也頗有些德高望重的感覺。

“原來是寧海的王將軍,這位是濟寧永昌號的郝掌櫃!”郝掌櫃身後管家模樣的人忽的出言說道。

“此來不爲公事,之所以帶着屬下是因爲這地界實在是不太平,這點鹽貨可是命根子了,丟不得。”

有人不屑的嗤笑一聲,說道:

“王將軍這話就說錯了,在場的誰不知道,寧海只有粗糙的海鹽,登萊兩府的鹽貨也就靈山鹽勉強可用!”

“是啊,寧海會有什麼上好的鹽貨?”

“不要在這裡浪費我們的時間了,下一批的山陝精鹽可就快到了。”

感謝ququ、瀟瀟毫客、沙丁魚、當世自逍遙、汝心之殤、雪落花音、exp686、無線歪歪、白雲過隙、蘇向東醫生、水瑞文成、在這樣我不看了、feilongt的月票支持。

感謝都是不是哥、esp686、淡然、塵源悟道、迷夜之雨的打賞支持,求推薦票。

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
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