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

全卓奉了山東總兵王爭的命令,率領擴充後的山東軍騎兵營兩千人晝夜兼程,先行趕到開封城外。

兩方本來就是殺的難解難分,陷入苦戰,負責攻打這裡的郝搖旗根本沒想到身後會忽然衝來這麼一支騎兵,還沒來得及發下任何命令,對方就已經來到眼前。

山東軍的騎兵們手裡晃着明亮的彎刀,加上一身鐵甲,遠遠看上去亮閃閃的一片,而且身上武器也都是爲了方便馬上作戰特意製作。

彎刀是仿製蒙古輕騎與女真鐵騎的彎刀與虎頭刀,取其精華,去之糟粕,用了這麼多場戰鬥,很多老兵反應還是很好用的,既輕便,殺傷力又足。

除此之外,原本山東軍騎兵爲了增加衝鋒威力,還精製了中式騎槍人手一副,主要人馬自然是傑姆爲首的葡萄牙人,算是仿製的西方騎槍。

從前山東軍的騎兵一直都沒有遠程火力,這次來之前王爭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趕製了一批三眼銃發到全卓手上。

話說回來,當時王爭本來想要從傑姆那裡搞到燧發槍的原理,但是傑姆居然也不怎麼懂,當時只好笑了笑,畢竟人家只是個普通的遠航探險家,知道這麼多已經很好了,最後也就沒有強求。

不過燧發槍雖然暫時沒了指望,但騎兵依然是要有遠程火力,鳥槍、迅雷銃這種是不可能的,這時候不少曾經在遼東軍的老兵們站出來,說是從前遼東騎兵用的三眼銃威力還不錯。

這倒是給王爭提了個醒,這個有些落後的三眼槍倒像是騎兵能用的最好火器,經過同軍議司參謀們反覆的商議,最終王爭還是決定先趕至一批三眼銃裝配騎兵營。

“上銃!”

衝到距離流賊後陣一百多步距離的時候,全卓一聲大喝,山東軍的騎兵們紛紛拿出小腿間懸掛的三眼銃,這些火銃漆黑一片,比起鳥銃短小許多,但銃口卻分了三個出藥點。

三眼銃的有效射程爲百步,但這個時候對大部分的敵軍沒有什麼殺傷力,一般都是起到威懾的作用,經過在靶場上許多次的檢驗,全卓發現三眼銃的最佳射程是在三十步。

結合趙士禎所著《兵器譜》上的記載,三眼銃雖然整體精準較低,可在三十步以內卻能有較高的精準度,並且據一些遼東老兵說,在這個射程內甚至能穿透韃子的重甲。

不過在騎兵對衝或者衝陣的戰鬥中,三十步的距離也就夠發射一論,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三連齊發,而不是點射。

眼前的對手並不是身披重甲的韃子,闖軍的流民營佔了大多數比例,如今已經差不多普及了輕甲和制式服裝,可精銳戰力依舊不夠,就連老營都沒能全員重甲。

大多數闖兵的衣甲在八十步以內發射,就已經能將其洞穿,當然了,這都是在能射中的情況下。

明朝騎兵的三眼槍由於馬上發射命中率低,吸取從前的缺陷,爲了提高命中率,山東軍這種三眼銃算是經過一番升級。

眼下這種境況,騎兵營的三眼槍裝配了散彈,“每銃著鉛子二、三個”,而且爲了加大近距離的殺傷效果,每個銃管都用了二三個鉛子。

若是對抗東虜,則對騎兵的要求更高,需要在三四十步內發射三輪,對方的衣甲情況大部分人心裡都有譜,所以全卓決定在剛進入百步之內就持銃準備,八十步就開始射擊。

其實在明初的時候,就已經有騎兵使用火器,只是很少在馬上發射,一般都會下馬結陣放三眼槍,如果來不及下馬,就各按隊伍條爲長營輪番更打且戰且行,有進無退。

據一些衛所過來的老匠戶所說,三眼槍單獨使用時一般都是三連發,只是在與鳥槍配合時,爲了彌補鳥槍火力弱的缺點纔會齊發三彈。

三眼槍可根據戰場情況選擇是否將三條引線並在一起,連發還是齊發,全卓事先都已經在匠戶那裡瞭解清楚,其餘地方的朝廷軍將,很多人雖知道三眼槍可連發、齊發三彈,但卻沒想過三眼槍在什麼情況下才應該連發、齊發三彈。

“砰、砰、砰——”

連綿不絕的大響忽然在闖軍後陣響起,八十步以內山東軍騎兵開始第一輪齊射,五十步左右開始第二輪,等到三十步的時候以內已經完成三輪,抽出騎槍衝鋒。

很多流寇被忽然擊中,慘嚎一片,不過多不是致命傷,只是讓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喪失戰鬥力。

三眼槍連續的發射不僅有震天動地的響聲,更是瞬間冒起陣陣白煙,山東軍騎兵在流寇的眼中穿過白煙,轟然撞擊在流寇後陣。

陣中的郝搖旗很倒黴,被一顆流矢擊中左肋,他強忍着痛楚,用粗糙的大手捂住傷口,咬牙道:

“派人通知闖王還有軍師,讓李過的馬隊趕緊過來支援!”

聽到這話,那些老營闖兵卻並沒有直接跑走,一名頭目擔憂的看了眼郝搖旗迥迥淌血的左肋,開口道:

“這是山東軍的騎兵營,從來沒有單獨出來過,後面一定跟着大部人馬,現在撤退還來得及!”

“胡扯,開封馬上就打下來了,怎麼能半途而廢!?”

郝搖旗雖然是這麼說,但臉上已經愈加的蒼白,不少老營闖兵紛紛圍過來,這個時候,那名鐵甲的山東大將正挺槍躍馬的朝這邊衝來。

闖軍後陣被襲,瞬間大潰,加上郝搖旗受了重傷無力繼續指揮結陣,到現在已經是四散的潰逃,兵敗如山倒。

全卓一槍刺死上來迎擊的闖兵,虎目急切的在一片黑腦殼中尋找,忽然目光一頓,見到被一衆白衣老營簇擁的郝搖旗。

他以爲是李自成,頓時招起騎槍,喝道:

“那就是闖賊,決不能放走了!”

對方人雖然多,但大多數都是流民組成的炮灰,幾個馬兵用來傳令,最爲珍貴,起初被安全的護衛在中央,現在早就四散到各門圍攻的闖軍頭領中稟報情況。

騎兵營在這種情況下來回迂迴的衝鋒,一路上騎槍到處亂刺,反正是馬速不停,那些反應慢了還擋在路上的流賊要麼是被馬匹撞飛,要麼是被騎槍遠遠的戳死。

全卓率領山東軍騎兵營所向披靡,一舉擊潰圍攻南門的郝搖旗所部闖軍,城上還在奮戰的官兵軍心大振,闖兵見到屁股着了火,直接就是敗退下來。

陳永福嗅到機會,立刻組織反擊,明軍很快就是將搖搖欲墜的南城牆重新控制在手裡。

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
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