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

袁時中手底下原本近十萬人,被黃得功和劉良佐打散,收攏了不到五萬人,只有三千多馬兵,剩下都是步卒,跑起來根本不快。

順軍調動起來的時候,袁時中已經往東跑了好幾個時辰,但是有嚮導的順軍追擊起來有如神助,差距在逐漸縮小。

小袁營本來接連打了幾次敗仗,又跟着袁時中到處跑,軍心已經跌到了谷底,本來來到襄陽,覺得可以安穩一陣子,但忽然又聽說要跑。

這次的跑不同以往,相當於和李自成撕破臉皮,本來袁時中想去投奔張獻忠,但這貨已經被左良玉打成只剩一千多騎,到四川從頭再來去了。

情急之下,也只能奔着山東去了。

投奔山東軍,袁時中心裡多的是忐忑,這種忐忑,是怕王爭不收留,卻並不是什麼新賬老賬一起算。

因爲小袁營本來和山東軍就沒打過交道,說不上什麼深仇大恨。

路上袁時中不斷打聽,後來才知道,山東軍有內外系之分,外系兵馬已經有不少曾是農民軍,最出名的一個,就是闖塌天劉國能。

劉國能曾經是榮陽大會的十三家之一,他手底下擁重二十萬的時候,李自成還不過是高迎祥手底下的闖將。

當初受到朝廷招安,劉國能根本沒猶豫,毅然打散部衆跟着朝廷去剿流賊,並且時常以忠義自詡。

不過最開始他被各路將帥打壓,官階僅僅是個守備,據說過的並不好。

當時所有人都在嘲諷,說是好好在義軍中戴着做那響噹噹的闖塌天不好嗎,非要到朝廷自討沒趣。

眼下風水輪流轉,劉國能找到了王爭這個好靠山,在開封做一府主將,朝廷上的官階也升到了遊擊將軍,可是在山東軍外系中響噹噹的人物,混的那叫一個風聲水起。

袁時中聽說李過和李自成親自帶着馬隊來追,更是恨不能直接飛到山東去,前面那些例子都說明王爭用人不疑的特點,同比起李自成來,可是好上太多了。

這個時候,袁時中才知道,自己的小袁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被李自成和牛金星摻了不少耳目,跑的時候不斷在軍中鼓譟,搞的人心四散,到現在已經散了幾千人。

袁時中的親信一樣不甘落後,都知道眼下是到了生死關頭,在軍中拼命的督促屬下抓順軍的奸細,這才勉強穩定住即將崩潰的小袁營。

“將軍,前面就是小宋集,過了小宋集,就是山東翁州府曹縣的地界了,順軍早就被山東軍打怕,想必是不敢再追上來了。”

正跑着,一名親信提着帶血的大刀,指着前面說道,聽了這話,不少人都是鬆了口氣。

袁時中看了眼身後,說到:

“不能大意啊,被李自成和李過追上,一個都活不成,到山東地界纔算是安全哪。”

忽然,一名馬兵飛奔過來,遠遠喊道:

“頭領,順軍馬隊已經不到十里了!”

聞言,袁時中和周圍小袁營衆人大驚失色,這緊趕慢趕的走了一夜,竟然還是被順軍追上了。

眼瞅着就要到山東地界了,就這麼死在李自成的手裡,袁時中心有不甘,一方面派幾個馬兵騎着最快的馬往曹縣趕去,另一方面只能和親信門催促部進入小宋集。

可進來之後,袁時中卻是滿腦門子黑線,心道天要亡我。

按袁時中的想法,大軍可以進入小宋集修整等待順軍馬隊,實在不行,還可以藉助城牆抵擋一陣子,多少安全一些。

不過這小宋集壓根就是個荒無人煙的爛鎮子,不知道廢棄了多久,裡面除了黃沙和遍地殘垣以外,根本什麼地勢都沒有。

小袁營的人看着這一幕,心中止不住的顫抖。

這時候,後隊馬兵又趕回來稟報,說是順軍追兵已經到了三裡之內,以他們的速度,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小宋集。

袁時中知道,小袁營是他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多年以來辛苦的結晶,死也要死在一起。

面對新順王李自成的咄咄逼人,只能是吩咐屬下哄亂的在小宋集擺下陣勢,李自成和李過一萬兩千餘名精騎,小袁營有四萬多人,但勝負可不是用人數就能簡單算出來的。

袁時中、李自成和李過,那可都是縱橫南北,和官軍打老了仗的人,當年那麼多家農民軍,被剿滅的,投降官軍的,還有被李自成和張獻忠、羅汝才吞併的,到現在也就他們這幾家活到最後,足見個人本領不一般。

看着對面白皚皚一片的順軍精騎,袁時中內心苦澀,從前總說什麼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人生快意無比,現在想想,真是大大的諷刺。

從前那些所謂兄弟,都是面和心不合,此時爲了一點小事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剛想到這裡,見對面有人縱馬出陣,原來是一隻虎李過,只見他手持大刀,挑着尖指向前面,扯起嗓子喊道:

“袁時中,闖王一向對你不薄,可事到如今,你卻在恩將仇報,背信棄義,將我等兄弟情義撇在一邊,實在是讓人不恥和痛恨!”

袁時中聽到李過的話,知道他在煽風點火,爲李自成內鬥火併自己的舉動做出合理解釋,當下也是暗自冷笑一聲,並沒有回話。

他招招手示意小袁營的馬隊統領吳世傑過來,低聲對他說道:

“老吳,你去召集咱們所有騎馬的弟兄,千萬不要和李過的馬隊硬拼,等下要是實在打不贏,就只能直接往曹縣跑了。”

說到這裡,袁時中看着後面,有些忐忑的喃喃自語:

“也不知道那鷹臉會不會發兵來救,要是山東軍那邊不收自己,可就全完了。”

吳世傑心中一樣不安,只能是故作硬氣的點點頭,讓袁時中放心,急匆匆轉頭跑去集結馬兵。

李過還在那邊喊,不知道的還以爲他說對了,袁時中是心裡有鬼,所以不敢應答。

逼不得已,袁時中只能是硬着頭皮在陣中喊道:

“一隻虎兄弟說的不錯,闖王高義,但是這高義咱受不起,當年我袁時中帶着小袁營近二十萬大兵來投奔,事到如今,還剩下幾個?”

“闖王,當年我袁時中可是整個河南第一個來投奔你的,自認做事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可是您呢,可曾召老子進帳議事,哪怕一次也行啊!”

說到這裡,袁時中似乎有些憤慨,呵呵笑着繼續道:

“這一年多以來,但凡是和官軍作戰,老子的小袁營向來是衝在最前頭,但那些俘虜的那些牛羊、青壯、衣甲輜重,可曾有一丁點分配過來嗎!?”

袁時中露頭站出來,搖搖頭說道:

“闖王,不是我說你,你和高闖王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這麼下去,我小袁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你的種種做派,簡直太讓人寒心了。”

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
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