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

崇禎十五年的十月份,剛復出幾個月的孫傳庭看着各地邸報,算是惡補了一番當今天下的形勢。

本來孫傳庭還是渾身淡然,可這邸報卻越看越揪心,眉頭也是逐漸鎖緊。

雖說邸報積攢了很久,但是大部分的內容卻相當單一,無非就是某處的官軍鬧餉,援剿官軍被闖賊打的大敗云云。

不過在這一連串的灰色中,卻有不同尋常的一抹彩色。

這菜色便是王爭率領的山東軍,這個人和手底下這支軍隊孫傳庭以前從未聽說過,就好像在自己被下獄這期間憑空冒出來的一樣。

孫傳庭仔細的查了查,王爭手中那筆筆戰績都是查有實據,正經的軍功,當即就覺得這個人不一般。

可讓孫傳庭失望的是,儘管山東軍獲得的幾乎都是大勝大捷,無數次挫敗流寇,但依舊不能對當今的形勢造成什麼改觀,明朝依舊在無法抑止的走下坡路。

說起來,這其中有些崇禎皇帝剛愎自用的原因。

很多次這個叫王爭的山東總兵都將闖賊擊潰,正要追擊的時候,崇禎都命令他立即撤兵返回,還有去年在遼東的鬆錦之戰,那時候孫傳庭還在獄中。

看到山東軍奉旨北上的時候,孫傳庭的確激動了一下,最後王爭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剿殺阿濟格和孔有德,兩厥名王。

若說以往山東軍只是在山東附近聲名鵲起,那上次的鬆錦之戰便是王爭真正聞名天下的時刻。

這個時候,孫傳庭又嘆了口氣。

因爲遼東形勢剛剛有所好轉,崇禎皇帝便迫不及待的召回山東軍,繼續讓洪承疇領軍決戰。

可接下來事情便差強人意了,失去了山東軍的鬆錦戰局,幾乎是在以飛快的速度逆轉。

王爭率部從錦州城撤出後,滿清多羅貝勒多鐸立刻便率清軍繼續圍攻,多爾袞則是留在松山指揮,後來聽說皇太極在盛京那邊又徵發全國青壯支援。

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松山和錦州已經失陷,和歷史上相比,無非是晚了幾個月。

除此之外,歷史上投降的祖大壽,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王爭和山東軍的原因,竟然沒有投降,卻是奮戰到最後一刻,最終死在了多鐸的刀下。

最後的遼東鐵軍在錦州城戰至最後一人,落得個全軍覆滅的結局。

松山副將獻城,曹變蛟怒罵韃虜也不願投降,被多爾袞當場殺死,至於主將洪承疇,只是聽聞被抓了,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結果。

不過孫傳庭自認爲挺了解洪亨九,他後的結局無非是爲國盡忠而死,這已經算是不錯。

除此之外,近些年發生的事情中真正讓人注意的,也就是督臣楊嗣昌和襄陽、福王被殺這些事。

崇禎皇帝雖說對福王和襄王的死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但反應卻並沒有楊嗣昌一介臣子重,這個原因孫傳庭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雖說楊嗣昌死後給大明留下了增兵十四萬,加餉二百餘萬兩的虧空,並且中原愈演愈烈的賊寇也沒有得到解決,可是他的的確確是盡力了。

楊嗣昌是最後一個不注重名節,可以替皇帝背黑鍋,爲了剿賊殫心竭慮,甚至親自外出督師的閣臣。

他一死,其餘那些閣臣基本上都是貪生怕死,整日在朝堂上黨爭卻毫無作爲的人,這些人爲了自身利益,實際上早就暗中準備好改朝換代,根本不會爲崇禎背任何黑鍋。

反正這是你朱家的天下,你們自己的藩王都不着急,寧可抱着財寶去死,也不願意資助軍餉,那我們做臣子的跟着急個什麼勁?

性格上有缺陷的崇禎,找不到肯背鍋的臣子,自此也就變得畏首畏尾,很多原本好想法的政令往往都是猶豫不決,難以施行。

所以,崇禎聽聞楊嗣昌畏罪自盡的消息後掩面痛哭,反應比死了兩個王爺都大,或許覺得楊嗣昌是最後的肱骨之臣,甚至親自爲他撰寫祭文。

不過崇禎皇帝這般行爲,在那些對楊嗣昌恨之入骨的朝臣中卻激起了軒然大波,更是讓他們對當今朝廷和皇帝的心,降至冰點。

楊嗣昌不屬東林,所以在士林中名聲極臭,皇帝居然如此看重這樣的“佞臣”,不得不說叫他們這些“清流”失望之極。

可以說,楊嗣昌之死是流賊真正脫胎換骨的開始,而歷史上孫傳庭之死,則是奠定了明朝的敗局。

現在,李闖縱橫中原,大半個河南和陝西都落入闖軍之手,張獻忠則是在湖廣自稱大西王,一樣在趁勢到處攻城略地。

三餉的壓迫之下,民衆已是怨聲載道,天下局勢隨着崇禎十七年的臨近而愈發明顯,孫傳庭也知道,自己無疑是大明最後的希望。

從這些塘報上得到的消息來看,山東地王爭屢屢挫敗闖軍,甚至有流傳李自成畏懼王爭的說法。

所以說,山東軍明顯是孫傳庭重任陝督以來,最應該拉過來的兵馬,其次纔是驕橫跋扈卻屢戰屢敗的左軍。

若是將王爭拉過來,中原以東幾乎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左良玉尚且不敢和朝廷公然對抗,也會附和過來。

到那個時候,自己在陝西編練秦軍,率秦軍和山東軍配合左軍等其餘官軍四面進剿,中原流賊或許可平。

這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算盤打的很響,但是他很快就知道,這不過是自作空想罷了。

桌面上的最後一封塘報,讓孫傳庭拉攏王爭的想法煙消雲散。

就在前不久,王爭在索求換爵遭到崇禎拒絕後,悍然舉兵發動了兵諫,這個時候已經攻取滄州,隨時可能挺入京畿。

孫傳庭看得出來,王爭顯然是對此早有準備,或許爵號是一個因素,但主要還是堂而皇之舉兵的藉口

得知這個消息後,孫傳庭第一念頭是有些想不明白。

因爲從前王爭帶着山東軍南征北戰,爲大明立下赫赫戰功,並沒有任何忤逆之事傳出,但爲何卻在這等生死存亡之際做出如此大逆不道、有違君臣綱常之事。

想到這裡,孫傳庭更加覺得憂心如焚,不顧部下秦軍將領阻攔,修整幾日後,決定去滄州看一看威震天下的山東軍。

趁此機會,他也想要當面質問王爭這個後生庶子一番,問他在如此危局時卻火上澆油的做法,究竟是意欲何爲。

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
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