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必剿之

管清天一直在留意,發現王爭說這話的時候,儘管神情嚴肅的厲害,但卻並沒有習慣性的眯着眼,看來是對結果並不擔心。

忽然回過味來,心道還是多慮了,咱這位新任的協臺向來不都是如此,走到哪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也就是放鬆了下來。

放鬆歸放鬆,但管清天對王爭的命令也是不敢怠慢,立刻回到書房中奮筆疾書。

也就是一個多時辰,一名親兵帶着坐營官王爭的文書跨上戰馬,飛奔前往萊城,那裡是韓大虎的駐地。

說起韓大虎,就不得不提吳惟忠。

上次王爭成功剿滅兩河巨匪,因此獲益的文官軍將也是不少,不少人與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可是八竿子打不着,完全是躺在府裡也能撿到軍功。

吳惟忠是登萊巡撫楊文嶽的親信,楊文嶽一頭將他舉薦給崇禎,要讓他繼任登萊二府的總兵,另一頭也沒閒着,派人快馬加鞭的趕到京師,往各處衙門扔銀子疏通門路。

兵部武選司的官員受到好處最多,自然是不斷的幫着說好話,本來這事說的好好的,也就定了。

朝堂上崇禎皇帝還在沉吟,這時候一個人走了出來,怒斥楊文嶽乃是東林士黨,說的有理有據,條條是道。

這個人就是當今內閣首輔,號稱‘孤臣’的溫體仁,眼下是崇禎皇帝眼前的紅人,就連一些太監都惹不起。

溫體仁這話一說出來,整個朝堂的人都看向他。

兵部侍郎韓維政、禮部侍郎錢求遠等人齊黨、浙黨都有,原本被東林黨打壓的沒有絲毫話語權,眼下都是藉助溫體仁上位,是他大明在朝堂上的傳話筒。

這時候自然也都是出列,個個義憤填膺,崇禎十分看重溫體仁,對他不結黨營私深信不疑,聽了這話也是立刻打消再設登萊總兵的念頭。

崇禎不信還好,一旦要是看重起來,那可就是一信到底。

朝堂爲此爭論許久,溫體仁力排衆議,皇帝一錘定音。

說是登萊二府向來太平無事,流寇作亂也沒有竄逃到那裡,東北的滿清也離得很遠,根本不必設登萊總兵。

況且,崇禎對吳惟忠並不熟悉,以往並沒有什麼大捷傳回。

儘管崇禎沒有明說,但他心裡應該是明白,這次吳惟忠依靠的只是一個小小守備的剿匪戰功,需得多加歷練。

最後吳惟忠反倒成了登萊副總兵,駐守在萊州府昌邑城,雖然是銜頭低了,但其下轄一府四路,明面上來說,比起原來的海防備倭總兵職權要高,也更風光。

相比吳惟忠,韓大虎則是個幸運兒。

千年鐵樹開花,總算是離開了這偏遠的寧海,連升兩級,以登萊副總兵的職銜駐守萊城,下轄右東路、上北路、前後西路計四路參將,手頭也是一府四路的職權。

雖然明面上登萊二府一半的地區都納入了韓大虎與吳惟忠的下轄,但他們卻只是新到任,空有職權而已。

吳惟忠有登萊巡撫楊文嶽這麼一層背景倒還好些,起碼文官也是要給楊文嶽面子的,不能太過擠壓。

韓大虎就有點慘了,連萊城都沒能完全把控,幾個萊城軍將完全不聽調遣,文官雞蛋裡挑骨頭事事擠兌,完全是個空頭總兵。

不過話說回來,之所以能坐到副總兵這個位置,靠的到底是誰韓大虎雖然不好意思明說,但也是心知肚明,自然對王爭很有好感。

眼下登萊二府雖然沒有總兵,但卻有兩個副總兵,吳惟忠和韓大虎分掌四路,也各是一方大將。

......

文登營盤到萊城的路途差不多是到寧海州城的兩倍左右,所以在第三日的凌晨,這名親兵總算是從萊城東門飛馬而入。

儘管是氣喘吁吁,熱汗淋漓,這名親兵卻依舊是一刻不停的奔進總兵府邸。

當韓大虎聽聞這是從文登營來的文書後,立刻就是十分重視,親自接見這名親兵。

管清天不知道韓大虎與王爭之間到底有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所以在文書上的話只能用折中來形容。

他剔除了武人慣說的那些慷慨激昂的保證之詞,寫在上面的基本都是官家客套話,好比王爭自從繼任坐營官以來,如何的勤加操訓云云。

如今養馬島賊寇蜂起,軍民如處水火,爲拯救黎民蒼生,不得不請求出兵安靖地方,履行文登營的職責。

這種文書正是管清天這種文人最擅長的,那夜寫的時候也根本沒費多大勁,韓大虎看了放下心。

說起來,韓大虎初來乍到,急需在萊城立威,但他手裡一沒錢二沒兵,看了王爭的文書當即就要拍板同意。

但這件事還不能就這麼定了,眼下登萊總兵的職位空懸,他這個副總兵也要受巡撫和分巡道的節制,所以韓大虎就又將這件事上報。

不要說登萊巡撫楊文嶽,就連登州分巡道李樂平都對這種小事沒什麼留意,隨手交給有司官員審查。

然有司的官員們討論了半天,關注的並不是爲什麼要去打,而是這份文書的措辭是否規範嚴整。

看來看去,管清天說的話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中規中矩,順帶還拍了拍有司各個官員的馬屁。

最後這些人也沒找到什麼可以譴責的地方,只好悻悻作罷,將文書發回萊城,道是同意了,可以出兵。

這樣一套的程序下來,最後等出兵文書下達到文登時,已經過去了半個來月,文登營的軍將們等的頭皮發麻。

王爭看着這份剛剛發到桌案上的文書,也是暗自搖頭,就這個效率,要是真遇上什麼火急火燎的大事,等上頭批覆下來什麼都晚了。

這次王爭並不打算親自領兵,而是交給鄧黑子和高亮兩個人,這次的對手甚至都不如水匪,起碼水匪大多熟悉水性,還是有一技之長。

“出發吧。”

早在前幾日,王爭就單獨與他們兩人說了這件事,當下黑子和高亮都是又興奮又緊張,他們的老孃也都是爲兒子自豪。

要知道這時候一家想要出個軍將有多不容易,更別說是可以獨自領兵在外的實權軍將,那可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

聽到王爭的話,鄧黑子與高亮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繼而是雙雙出列,齊齊抱拳道:

“撫臺放心,養馬島亂賊,必剿之!”

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六十三章:殺價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
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六十三章:殺價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