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

來的是一行穿着各色儒衫,頭戴網巾的學子們,看樣子從前的日子也不是十分如意,都是寒門子弟,鹽丁頭目心中不禁有些同情。

聽到問話,再看看眼前這名鹽丁頭目,那領頭的學子從衣襟內拿出一份學帖遞過去,笑着說道:

“可算是趕到睢州了,希望能求個好學績。”

這學帖沒什麼毛病,那鹽丁頭目熟練的翻了幾頁,順口應道:

“哦~,原來是夏邑的學子,聽說前陣子那頭有些蝗災,鄉親們地裡的收成怎麼樣?”

那學子從容的笑了笑,拱手說道:

“承蒙大哥掛念,多虧了安東侯爺的田莊,我家也算是有些餘糧,這次的蝗災勉強能撐過去,來之前爹孃不斷叮囑,讓我一定要去廟裡給侯爺上柱香,說是州城的廟靈驗。”

鹽丁頭目笑着和他說了幾句,將學帖交回去,指了指後面說那就是寺廟,又是回頭問道:

“這些,都是夏邑來的?”

領頭的學子點點頭,看了一眼城上正在站崗的幾名山東軍外系長槍手,說道:

“都是夏邑的父老鄉親,哎對了,有不少都是半路碰見的,就湊個伴前來。”

順着他的目光看過去,這鹽丁頭目停在一個頭戴網巾的學子面前,上下打量一番,忽然問道:

WWW⊙ тт κan⊙ c o

“學帖呢,也是夏邑的?”

那學子聽到後渾身明顯一顫,擡起頭磕磕巴巴的說道:

“回,回軍爺...咱們,也是夏邑來的,家裡人都死光了...”

聽見這話,那鹽丁頭目哦了一聲,往前走幾步,忽然想起什麼,回頭過來問道:

“等等,聽你口音不像是夏邑的,像是...像是...”

這鹽丁頭目拍了幾下腦袋,似乎是正在細想,那學子眼神一緊,不經意間將手伸到後身,似乎隨時都能有動作。

這時候,後面的一個學子出來笑着說道:

“大哥好敏銳,咱們祖上是開封的,前陣子山東軍的好漢們和闖軍在歸德大戰,自是那時候逃難纔來到歸德。”

聞言,鹽丁頭目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笑着說道:

“原來如此,你方纔所言極是,咱們山東軍的轄地,自然不是那些流賊隨隨便便能進來的,行了,進去吧,再等會御史大人怕等急了。”

說完,這鹽丁頭目大笑幾聲,邁步走了回去,揮揮手示意下一批。

他沒有注意,方纔和他說話那個學子,聽到流賊那兩個字的時候,眼中明顯露出一絲殺氣,不過卻很快忍下來。

初九日也是平靜得很,初十那天的晚上,督學御史劉仲周和睢州知州李樂安在學府考較,無數的學子和百姓都聚在那邊圍觀,對裡面指指點點。

守備陳璜身爲武將,到場致辭後也就不方便留在那裡,將學府周圍的戍衛兵力增派了幾倍,自己也在學府外守着。

但是這個時候,從城內的小巷子裡轉出不少學子模樣的人,他們互相無聲的點點頭,藏匿在巷子裡。

沒多久,一行約莫五六個山東軍外系巡邏兵持着火把走過,這條路他們每天都要來回走上好幾遍,從沒出過什麼問題,所以並沒有在意。

忽然間,從黑暗中奔出無數的學子,手持短刃,一擁而上,這幾個山東軍巡邏兵連聲息都沒來得及發出就被放倒在地上,眼見是活不成了。

城門處,千總董琦身披盔甲,手握鋼刀在這邊徘徊,開口說道:

“今夜本官的眼皮老是亂跳,都看仔細點,學府考學,朝廷的御史可在咱們睢州,千萬不能出了什麼意外。”

聽到這話,城門上下的外系兵都是高聲應答,目不轉睛的盯着城外,卻沒想到,危險從他們背後悄悄襲來。

董琦感覺身後一陣風聲,猛的回頭去看,卻只是看見黑洞洞的街市,一個鬼影子都沒有,當下嘀咕幾聲:

“孃的,老子今天是怎麼回事。”

可纔剛剛回過半身,一柄短刃猛然洞穿他的小腹,董琦“噗嗤”噴出一口鮮血,握着刀就回身去砍。

只是這倉促間的一刀卻撲了個空,董琦左手捂着血流不止的小腹,大聲吼道:

“有人賊人進城,快去通知守備大人!”

聽見他這話,來人卻並不緊張,嘿嘿一笑,說道:

“另外兩處城門都被咱們控制住,你就是喊破了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

城內平白生出無數賊寇,造出殺人放火,一下子,井然有序的睢州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到處都是慘叫和噼裡啪啦的燒燬聲。

由於李過那邊是早有預謀,消息控制的很嚴,直到火光驟起,身在城北學府的守備陳璜纔看出端倪,但是在這之前,他竟然沒有得到一點消息。

睢州城的常駐兵力只有三千餘外系兵馬,除此之外,還有八百多緝鹽署鹽丁,這些和七千的順軍老營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守備,城門已經被流賊佔領,快撤吧!”

“城東全是打着順軍旗號的賊寇。”

“董千總戰死在西城,那邊的兵馬已經全都陣亡了!”

聽着突如其來的噩耗,守備陳璜無力的靠在門上,這怎麼可能,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賊寇騎兵突然打過來,前面那些地方都是吃屎的不成!?

眼下陳璜手底下只剩下兩千不到的外系兵,對方還不知道來了多少人,將睢州城包圍的水泄不通,根本沒有人能跑出去傳遞消息。

“傳本官的命令,所有人,死守學府,學子們千萬不能落到賊人手裡!”看着標兵騎上馬跑出去,陳璜面向徐州方向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大哭着喊道:

“侯爺,侯爺,末將無能,末將無能啊!山東軍這一敗,竟然是我陳璜的手筆,讓我有何顏面去見我陳家祖上!!!”

......

崇禎十六年六月十二日,睢州之事驚雷一般的傳遍了中原各地,山東軍敗了!

順軍老營制將軍李過,率七千精騎潛伏黃陵崗數日,恰逢督學御史劉仲周來睢州考較學子,遂僞裝學子混入城內。

初十日晚,城內陡然燒起大火,城門大開,七千順軍精騎三面殺入城內,經過一陣激烈的巷戰,山東軍外系兵馬三千以及緝鹽署鹽丁八百無一脫逃,全部陣亡。

守備陳璜、千總董琦等戰死,知州李樂安降賊被李過所殺,督學御史劉仲周率城內學子千餘學府與民衆自發抵抗,失敗後自焚身亡,竟是無一軟骨。

此役,順軍攻陷山東軍駐守之睢州,飽掠整晚,由於城內居民抵抗激烈,梟首三千,天一亮便攜大勝之威回師襄陽。

順王李自成聽聞睢州大捷,大喜,盛讚李過爲三軍虎將,封權將軍,與賀錦同列。

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六十三章:殺價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
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六十三章:殺價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