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鳳元年十一月初一,今冬的第一場雪落了下來,不大,半個時辰便停了,僅僅只爲洛陽城鍍上了一層淺白,風一吹,轉眼便消散了去,可天卻是就此冷了下來,然則卻並未影響到高宗的興致,一場宏大的則天『門』盛宴依舊如期舉行,自酉時起,一直歡宴到戌時將盡,方纔盡興而散,君臣盡歡顏,至於是不是真的人人振奮,那可就只有老天才曉得了的,至少李賢心裡頭就着實是不痛快得緊了些,不爲別的,只因此番所謂的慶功宴完全就是爲了慶賀李顯的大勝而來的,期間自不免充斥着爲李顯歌功頌德的狗屁文章辭賦,身處其間,李賢又怎生快樂得起來,若是可能的話,他是十二萬分地不想出席,奈何身爲太子,李賢不單不能缺席,還得跟着諸般人等一道傻樂呵,心裡的不痛快自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的——
不開心歸不開心,該做的事兒卻是不能不去做,哪怕心中再煩,李賢也只能是強撐着與衆人同樂,一場酒宴下來,可謂是身心俱疲,待得回到了東宮,走路的腳步都不免有些子虛浮了起來,不過麼,在行到了明德殿前之際,李賢的心情卻陡然間振奮了起來,只因此際東宮三千甲士皆已聚集在了殿前,明晃晃的刀槍在燈籠火燭的照映下,反『射』出森冷的光芒,不經意間,一股子肅殺之氣便已是勃然而起。
“參見殿下!”
李賢微昂着頭,面無表情地從三千甲士組成的陣列前走過,並無甚『交』待的話語,只是腳步卻略顯得倉促了些,很顯然,李賢的內心絕不似表面上看起來那般寧靜,待得行進了寬敞的明德殿中,立馬便見早已等候在內的十數人紛紛圍了過來,各自躬身見了禮。
“嗯,都平身罷!”
李賢矜持地點了下頭,虛虛一擡手,示意衆人不必多禮,隨即,也沒管衆人是怎個反應,大步便走上了前墀,一撩衣袍的下襬,便在大位上端坐了下來。
“謝殿下!”
李賢可以隨意,一衆人等卻是不敢大意了去,直到李賢已在大位坐定,始終躬着身的衆人這才齊齊遜謝了一聲,分退到了兩旁——左邊站着的全是帶甲之將軍,東宮六率正副十二位將軍盡皆在列,爲首的是虎賁率將軍房全,其人乃太子妃房氏之弟,清河人士,自幼習武,一身武藝當行出『色』,其下頭另十一位將軍皆是李賢當年爲親王時所籠絡來的人才,至於右邊所站的人,相對就少了許多,攏共也就兩人而已,皆着黑衣,身材魁梧壯碩有若鐵塔般的漢子名叫陳嘯天,另一『精』瘦漢子則是朱凱之,此二人原本都是江湖豪客出身,暗中投效李賢也已是多年,手下各有一幫武藝高強之手下,乃是李賢手中掌握着的暗底勢力之首。
“諸公,形勢如何想來都已是心中有數了,原也無須本宮多言,而今,箭已在弦,不發也得發了,諸公若是不願追隨本宮,此時退出也還來得及,本宮給爾等一個反悔的機會。”
李賢面『色』『潮』紅地掃視了一下衆人,有些子神經質地『抽』搐了幾下臉皮,一揮手,擺出派豪邁的架勢,亢聲說了一句道。
“我等皆願爲殿下效死命,請殿下明示!”
在場人等都是跟隨李賢多年的老人了,又怎會不清楚李賢的『性』子,別看他口裡頭說得豪爽無比,可實際上倘若真有人想不幹,那一準是走不出大殿的『門』——月餘前,在制定相關作戰計劃那會兒,還真有人想不幹,至於結果麼,自然是死無葬身之地了的,而今事情都已是臨頭了,又豈有在此時『抽』身退步的理兒,不管情願不情願,堅決表態都是必然之事了的。
“好!諸公能不負本宮,本宮也定然不會負了諸公,待得事成之後,諸公皆是衛國之元勳,晉封公侯不過等閒事耳,對此,本宮可以對天發誓,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我李賢若是有負諸功臣,當受千刀萬剮之刑!”
李賢爲人雖剛愎了些,卻不是愚魯之輩,演起戲來同樣是一把好手,但見其霍然而起,擡手指天畫地地便是一通子慷慨至極的賭咒,那等『激』昂狀宛若真『欲』將心都掏出來給衆人看一般。
“我等願爲殿下赴湯蹈火,縱死無悔!”
一聽李賢都已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一衆人等哪還能穩得住,齊刷刷地全都跪了下來,各自大表忠心不迭。
“好!既如此,那便開始罷,爾等且隨本宮來!”
話既已『交』待透了,李賢也不想再多費『脣』舌,一抖寬大的袖袍,大步行下了前墀,領着衆人昂首闊步地走出了大殿,徑直來到了三千甲士所組成的陣列之前。
“啪啪!”
一見到李賢等人行出了大殿,三千甲士雖沒甚大的動靜,可所有人的目光卻是齊刷刷地聚焦在了李賢的身上,眼神裡大多都是『迷』茫與困『惑』,只因到了此時,絕大多數軍卒還不清楚李賢深更半夜將全軍都召集來的用意何在,正自惴惴之間,卻見李賢擡手,輕擊了兩下手掌,立馬便有張徹指揮着一衆小宦官們擡來了十幾個大箱子,也沒甚多餘的請示之言,直截了當地將箱子擺放在陣列之前,而後,掀開了箱蓋,『露』出了內裡的事物。
“嘶……”
“唔……”
……
三千甲士久在東宮,都算是見慣了奢華之輩了的,可乍然一見十幾只箱子裡赫然堆滿了珠『玉』與金磚等物,還是全都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一雙雙眼中盡皆是『迷』醉之神采。
“宣!”
李賢顯然很滿意甲士們的反應,可也沒多言,只是不動聲『色』地吐出了個字來。
“聖天子有詔曰:武逆『亂』政已非一日,朕飽受其苦,牡『雞』司晨,天道不容,朕每『欲』撥『亂』,奈何宮中皆『奸』佞,朕有屈不得發,幸得太子賢良,可堪大任,特詔太子入宮平『亂』,以正乾坤,欽此!”
李賢話音剛落,便見張徹已從旁閃了出來,手一抖,已將隱藏在衣袖中的一封黃絹『蒙』面的聖旨取在了手中,緩緩地攤了開來,悠揚頓挫地高聲宣道。
“嗡……”
張徹這道聖旨一宣,三千甲士盡皆『騷』動了起來,雖無人敢大聲喧譁,可嚶嚶嗡嗡之聲卻是就此響成了一片。
“咳咳!”
甲士們的反應相當之強烈,然則李賢卻並不在意,只因這一切本就在其預料之中,故此,他只是靜靜地站着不動,任由諸軍『私』議個夠,直到嗡嗡之聲稍減之後,這才假咳了兩聲,一壓手止住了諸軍的動『亂』。
“諸位跟隨本宮多年都已是多年了,該是知曉本宮的『性』子,多餘的話本宮也不想多說,今父皇有難,本宮自當慨然赴之,雖百死,亦莫辭,然本宮孤身一人,縱有心也無力,能否扳倒武逆以及一衆『奸』黨,還得看諸位的努力,本宮不是小氣之輩,但凡隨本宮行事者,賞錢百貫,有大功者,更可封侯,爲國之功臣,爾等若是願爲,不必出言,請袒左臂!”
李賢環視了一下惴惴不安的一衆甲士,緩緩地開了口,可越說便越是『激』昂,到了末了,猛地扯下左邊的衣袖,伸出了光光的一隻左臂,高高地直指夜空。
“唰!”
李賢話音一落,立於其身後的一衆將領們全都齊刷刷地有樣學樣,十餘隻左胳膊盡皆高高舉了起來,一衆士兵們見狀,或是堅決,或是猶豫地也都舉起了袒『露』的左臂,一時間,數千隻手如林般地直指夜空,其景倒也蔚爲壯觀。
“好,好,本宮沒看錯爾等,有爾等這般忠肝義膽之勇士,我大唐有望,父皇有救,天下蒼生有救了,本宮在此謝過諸公了!”
眼瞅着三千甲士盡皆表明了態度,李賢『激』動得簡直難以自持,雙目一紅,淚水止不住地流淌而下,言語哽咽地述說着,到了末了,演戲演得連他自己都被感動了。
“轟……”
還別說,李賢這麼一深情流『露』之下,三千甲士大多被感動得無以復加,也不知是誰帶的頭,三千軍卒盡皆跪在了地上。
“諸公請起,時辰已到,出擊!”
『激』動歸『激』動,李賢卻不會因之而忘了正事,眼瞅着軍心已定,自是不敢多加耽擱,面『色』陡然一肅,寒着聲下達了出兵之令。
李賢此令一下,早已待命多時十二名率將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各自轟然應諾之後,各歸本隊,緊張地開始了戰前的最後準備工作,明德殿前登時便忙『亂』成了一團……
通訓『門』,連接東宮與皇宮之間的一道城『門』,築有關城一座,但並不常啓,太子無論是上朝或是退朝,都不得經此『門』進出皇宮,唯有皇帝緊急宣召之際,此『門』方纔會對太子開放,除此之外,此『門』常鎖不開,幾乎處於閒置狀態,當然了,駐軍也就不甚多,唯有兩營之羽林軍在此輪值,以旬爲期進行輪換,兵力雖不多,可因着關城不大之故,守禦倒是森嚴得很,縱使是深夜時分,城頭上也有着兩隊巡哨在不停地來回巡視着,再算上崗哨,足足有三百餘羽林軍官兵在值着夜班,架子倒是鋪得不小,只是警戒的認真程度如何卻是不好說的事了,這不,數十名黑衣人都已躍動着貼近到了城牆下,而城頭如此多的守軍居然連半點反應都沒有,渾然不知一場塌天大禍已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