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

李顯等了良久的河西之消息終於是來了,然則李顯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首先是來的時機有些不太合適,這會兒李旭輪剛被之了官,李顯若是跟着也走了人,保不定高宗心裡頭會有甚想法來着,萬一心中內疚之下,不許李顯去邊疆“受罪”,那樂子可不就大了去了,當然了,這還只是小事,雖有難度,想上些法子,倒也不怕解決不了,真正令李顯頭疼的是河西這回的亂子着實大了些,至少比李顯原本想演的要大了不老少,這麼說罷,李顯本來是打算演上一場“狼來了”的把戲,卻沒想到狼是真的來了——噶爾?欽陵要出兵了!

李顯一向將噶爾?欽陵當成邊患大敵來看,儘管前番曾出奇兵狠狠地教訓了其一把,看似勝得風風光光地,然則李顯自個兒心裡頭卻清楚得很,之所以能大勝不過是仗着出其不意的勢罷了,當真正面對敵,鹿死誰手尚在兩可之間,面對着這等強手,李顯自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之心,早早地便安排了“鳴鏑”的人馬暗中滲透吐谷渾各部,爲的便是及時掌握噶爾?欽陵的一舉一動,這也正是李顯能在噶爾?欽陵出兵以前便得知大致消息的根由之所在,當然了,限於時日,“鳴鏑”的人手目下只能掌握到少部分的吐谷渾中小部落之首領,並無法得知噶爾?欽陵出兵的詳細計劃乃至準確的動向,可噶爾?欽陵即將出兵的消息卻是極之可靠無疑了的。

事情棘手了,李顯雖不懼噶爾?欽陵,可也不想太早再次與其交手,尤其是不想被其破壞了自己總督河西的大計,奈何事情卻不因李顯的意志而轉移,這一仗十有八九已是難以避免了的,根由便在於吐蕃極度缺糧了——前年李顯在吐谷渾那番大鬧爲時雖僅僅一個來月,可造成的破壞卻是驚人得很,被橫掃過的部落幾乎全都被劫掠一空,整個吐谷渾南部幾乎成了荒蕪之地,那年的冬天便成了吐谷渾各部的噩夢,凍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哪怕經去歲一年的修養生息,也遠未能恢復戰前的實力,更令吐谷渾雪上加霜的是今春吐谷渾瘟疫流行,大批牛羊病死,眼瞅着這一冬已是難以熬過,噶爾?欽陵不得不打起了轉嫁危機的主意,那便是攻掠唐州,搶奪口糧,以備過冬。

在李顯原本的計劃中,經前年一戰之後,噶爾?欽陵已無足夠實力發起攻掠之戰,李顯自可爭取幾年的時光,用以經略河西之地,以爲征伐吐蕃之基地,但去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的瘟疫侵襲之下,噶爾?欽陵已是被逼得無路可走,不得不挺而冒險了的,而這便給李顯出了兩個大難題——一是河西還該不該去,二是何時去?

河西必須去!只因李顯別無選擇的餘地——統觀天下,真能讓李顯建功立業的地兒並不多,最合適的莫過於天高皇帝遠的安西之地,哪怕那地兒既貧且亂,然則對於李顯來說,卻不啻於建立功業的天堂,無論是超前武器的實驗還是心腹將領的培養上,都是如此,奈何安西再好,李顯卻也是去不了的,不爲別的,就因明月公主的身份,便限制住了李顯去往安西的可能性,至於東北那頭麼,如今高句麗已滅,新羅不過芥癬之患而已,李顯到了那兒,雖也能玩出些花活,可到底是無法檢驗實際之成果,如此這般算來,真能讓李顯容身之處,也就只有河西一地罷了,李顯自是不可能因噶爾?欽陵要對河西動手而不去此處,然,該何時前去卻令李顯頗犯躊躇了的。

李顯向來不願打無準備之仗,此時前往河西,高宗能否同意姑且不論,真到了地頭,勢必剛好趕上大戰,兵荒馬亂之際,穩住軍心都是件難事,更別說還要取得會戰的勝利了,要知道噶爾?欽陵此番出擊乃是拼死一搏,說是背水一戰也絕不爲過,倘若擋不住其之攻掠,一旦疆域有失,難保武后與太子不趁機給李顯上些眼藥,而老爺子就一耳根極軟之輩,保不定李顯就得灰溜溜地被趕到了別處去,那後果之嚴重可不是說着好玩的,倘若是戰後方去的話,於李顯的基地大計同樣極爲不利,兵災之後的重建工作何等之繁重,光顧着這一頭,其他事李顯只怕就有心無力了的,很顯然,戰後方去更加不可取,而今之計,或許也只有賭上一把了的!

咸亨三年八月二十九日,鄯州刺史程河東發急報到洛陽,言及吐谷渾今春瘟疫橫行,牛馬損失慘重,鐸本部落首領赫連祈率本部來降,並奉上重要軍情,據悉,吐蕃大相噶爾?欽陵秘從國中調波窩、敢兩部族共計十萬精兵入吐谷渾,並吐谷渾駐軍二十萬,共計三十五兵馬欲掠大唐諸邊州,軍情緊急,懇請聖上發兵以備戰雲雲,消息一至,朝野爲之震動不已,奉旨監國之太子李賢不敢擅自定奪,急報至病榻上的高宗,帝爲之怒,令政事堂議進兵事宜,是時,恰逢“恭陵”竣工,國庫爲之一空,捉襟見肘之餘,諸宰相議而難決,戰和之論皆有持者,激辯數日,而事尤未能定,不得不上報御前,以求聖裁,帝聞之,抱病宣諸重臣於乾元殿大議此事。

“諸位愛卿,朕自守成以來,向不懼戰,今吐蕃小兒屢次三番犯我大唐,是可忍孰不可忍,朕須容之不得,諸公可有甚本章,只管奏來罷。”

高宗的性子雖偏弱懦了些,可在對外戰事上,卻從不含糊,明知道此際國庫空虛,實難發大軍以征戰邊關,可依舊不想對吐蕃有所退讓,縱使此際病尤未大好,人甚至無法完全坐正了,只能是虛弱無比地斜靠在龍牀上,面色慘淡得如紙一般,然則一說起戰事來,言語間卻是激昂不已,一開口便已爲朝議定了調,大舉征戰之心表露無疑。

“陛下聖明,臣以爲吐蕃小兒狼子野心,當誅!”

郝處俊本就主戰,此時一聽高宗如此說法,立馬便率先站了出來,高聲附和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臣以爲戰固無不可,然,戶部存糧已近告馨,江南之秋糧又尚未運抵,強戰恐有不利,臣以爲此事當從長計議纔是。”

李敬玄主和,加之其管着戶部,責關籌糧大事,自是不願輕啓戰端,這便站將出來,委婉地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不然,臣以爲李相此言差矣,我大唐難,那吐蕃小寇剛遭瘟疫之難,不比我方更難乎,其既能戰,我大唐又豈可退讓焉,庫糧雖有不足,關中大戶卻多有餘糧,大可先行從此籌之,何患無糧可用,臣以爲當戰,懇請陛下聖裁!”李敬玄話音剛落,同樣是主戰派的劉仁軌便即出列反駁了一番。

“陛下,臣以爲劉相此言大爲不妥,爲爭一時之義氣而擾民,實屬不該,臣以爲那吐蕃小兒縱兵來攻,所求不過過冬之糧耳,若我軍堅壁清野,其無利可圖,必將自退矣,此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或可解得邊關之厄,待得來春,我方糧秣齊備,自可趁其虛而擊之,慰爲不可,此臣之愚見也,還請陛下聖裁。”

刑部尚書裴炎乃是老戶部出身,對於糧秣的徵集之難度心中有數,自是不贊成劉仁軌的看法,這便提出了自己的穩守爲上之主張。

得,朝議方開,戰和雙方便已毫不退讓地辯上了,各持己見,還都說得有理,鬧得高宗頭昏眼花之餘,也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好了,想了好一陣子之後,還是沒對雙方的觀點進行評述,而是將目光投到了向以善戰聞名天下的左相裴行儉的身上,沉吟着開口道:“裴愛卿久在邊關,素知兵事,依卿看來,此番事該如何應對方好?”

“陛下,臣以爲欽陵爲政,吐蕃大臣輯睦,未可圖也,當守爲妥,拖以待變方是上策,今賊雖洶洶而來,無糧秣爲續,其勢敗亦快,依臣所見,守得兩月便足以退敵,然,若無全盤之統御,河西各州難免有遭各個擊破之危,臣雖不才,願爲陛下效力軍前!”

這幾日的朝爭中,裴行儉皆只是聽,卻從未表露過意向,並非其對此戰沒有看法,只是不願輕言而已,此際高宗既已問起,裴行儉也就不再緘言,自告奮勇地請命道。

“父皇,兒臣以爲裴相所言正理也,然,裴相乃首輔之臣,輕易離朝殊有不妥,兒臣與那噶爾?欽陵戰過數番,熟知其用兵之長短,依兒臣所見,縱使只依河西之兵對之,要勝亦是不難,兒臣願爲父皇鎮守河西,確保我大唐西疆之綏靖,懇請父皇恩准!”

裴行儉話音剛落,沒等高宗有所表示,李顯已從旁閃了出來,高聲自請出徵,言辭灼灼,擲地有聲,瞬間便將滿殿之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過來……

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510章 臨終囑託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676章 殺明(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85章 約法三章(上)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504章 訓兒(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477章 約法三章(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608章 波斯攻略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158章 無疾而終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333章 領導權之爭(四)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315章 見還是不見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565章 風捲殘雲(七)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276章 就藩風波(二)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
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510章 臨終囑託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676章 殺明(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85章 約法三章(上)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504章 訓兒(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477章 約法三章(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608章 波斯攻略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19章 蘿/莉養成計劃?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274章 決勝一擊(下)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158章 無疾而終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333章 領導權之爭(四)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315章 見還是不見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117章 意外的別離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565章 風捲殘雲(七)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276章 就藩風波(二)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67章 疑心盡釋(下)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