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兵權之爭(下)

“天后娘娘駕到!”

儘管是荀假期間,可一得知突厥反叛之消息,諸宰輔們卻是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全都緊趕慢趕地來到了宣政殿中,正自彼此竊竊私議之際,突然聽得一陣喝道聲響起,諸宰輔忙不迭地各自整了整身上的官袍,做好了迎駕之準備。

“臣等叩見天后娘娘。”

一陣衣袂的摩擦聲大起中,一身整齊朝服的武后已領着一大羣宦官宮女們從後殿轉了出來,諸宰輔見狀,忙各自大禮參拜不迭。

“諸公免禮,平身。”

儘自心中已然有了平亂之策,可武后卻並不因此而喜形於色,肅然着臉,款款行到大位上落了座,而後不動聲色地一擡手,表情嚴肅地叫了起。

“臣等謝娘娘隆恩。”

武后既叫了起,諸宰輔們自是緊趕着按朝規謝了恩,各自分兩邊站定。

“諸位愛卿,軍報一事想來都已是知曉了的,本宮就不再多言,而今邊患驟起,當何如之?”

武后環視了下諸宰輔,並未過多寒暄,徑直奔向了主題。

“啓稟娘娘,太子殿下在殿外候見。”

軍國大事可不是兒戲,尤其是在這等殿前奏對之際,更是馬虎不得,宰輔們大多都是剛得知消息便急匆匆地趕了來,思緒尚未理清,自是都不想當那個出頭鳥,一時間大殿裡便就此安靜了下來,可就在此時,卻見一名值守殿外的小宦官匆匆而入,徑直搶到了前墀下,緊趕着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宣。”

一聽李顯趕到,武后的臉色雖未變,可眉頭卻是不自覺地爲之一皺——此番議軍情之事,武后可是故意不召李顯前來的,爲的便是不想讓李顯插手其中,一者是想弱化李顯在朝局上的地位,二來麼,也是怕李顯在此事上節外生枝,可卻沒想到李顯居然不請自到了,這令武后心裡頭歪膩得夠嗆,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是冰冷無比地從口中吐出了個字來。

“兒臣叩見母后!”

小宦官去後不久,就見李顯滿頭汗水地從殿外行了進來,疾步來到前墀下,一絲不苟地大禮參拜道。

“免了。”

武后冷冰冰地看了李顯好一陣子之後,這纔不鹹不淡地吭了一聲,雖是叫了起,卻絕口不問李顯的來意。

“謝母后隆恩,兒臣聽聞突厥有變,心惶急之,策馬飛奔而來,有所失儀,還請母后海涵則個。”

李顯渾然不在意武后的臉色有多冰冷,謝了恩之後,也不站到一旁去,而是自顧自地往下述說着。

“嗯,顯兒能有此心怕不是好的,就且聽聽諸宰輔們對此有甚計議罷。”

甭管心裡如何歪膩李顯,可在這等場合下,武后卻也不能做得太過,只能是無可無不可地應付了一聲,便要想將李顯先行打發到一旁去。

“母后明鑑,此軍國大事也,須得父皇聖裁方妥,我等身爲臣下者,豈能私相議之,此,請恕兒臣不敢苟同耶。”

武后倒是想息事寧人,可惜李顯卻顯然不想就此作罷,毫無顧忌地指出武后主持軍事會議之舉缺乏正當性,有着明顯的篡權之嫌疑。

李顯這句話說得太毒了些,偏生還說的是正理,只因怕高宗雖久不理政,今又臥病在牀,可他畢竟還是皇帝,一向以來,在軍國大事上,可是從來不假手於人的,哪怕是武后臨朝已久,高宗也沒將軍國大事之權力放給她,很顯然,李顯此言一出,武后立馬便處在了極端不利的位置上,縱使氣得面色鐵青,卻也找不出話來加以反駁。

“殿下此言差矣,今陛下染病在牀,娘娘代爲理政已久,主持大議又何不可之說?”

賈朝隱乃是鐵桿的後黨,這一見李顯咄咄逼人,自是看不下去了,這便從旁閃了出來,自以爲是地反駁了李顯一番。

“荒謬!軍國大事者,非帝王不可任之,若非聖上有詔書,任何人敢妄自私聚羣臣議之者,皆是謀逆,賈相此言莫非是欲污衊母后篡權麼?好大的膽子!”

李顯此來就是來找碴的,不爲別的,就是不想讓武后有機會能獨自主理軍國大事,並不僅僅只是對武后的軍事才能看不上眼,更多的則是不想讓這一舉措成了慣例,否則的話,武后把持朝政將變得越來越名正言順,那可不符李顯的立場,再說了,李顯也擔心武后胡亂通過些決議,耽誤了前線之軍情,這纔會前來攪局,本來麼,若是賈朝隱不冒將出來的話,李顯還真不好隨便發飆的,可可裡賈朝隱還真就跳出來說了句不經大腦的蠢話,有了把柄之下,李顯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臉龐一板,不由分說地便將賈朝隱好生訓斥了一番。

“微臣,微臣……”

賈朝隱本就不是甚高明之輩,先前話裡的破綻又被李顯一把抓死了,這會兒雖急欲辯解,卻偏生不知該從何辯解起,直憋得麪皮黑如鍋底一般。

如今太子與武后已是幾乎撕破了麪皮,自去歲武后要動河西起,雙方的彆扭已經是鬧得公開化了,衆宰輔們自都是心中有數的,除非迫不得已,自是沒誰願意捲入這對母子之間的狠鬥中去,尤其是看到李顯絲毫沒給賈朝隱留半點情面的做派,更是沒人願意站出來自討沒趣的,一時間大殿裡的氣氛便陡然間詭異了起來。

“殿下誤會了,賈相絕無此意,陛下如今龍體有微恙,實不易勞心費神,娘娘召集我等前來,也是想先有個章程,也好向陛下稟明麼,實談不上私聚大議也。”

越王李貞如今可算是武后的盟友,雖說彼此間也是各懷鬼胎,可再對付李顯上,卻有着共同的利益,這一見賈朝隱擋不住李顯的鋒芒,不得不強行站了出來,笑呵呵地打岔了一番。

“八叔這話本宮怎聽着古怪?不先稟明父皇而私聚羣臣議軍國大事竟是好意,這等好意怕不是那麼好相與的罷,莫非此議是出自八叔的提議麼,嗯?”

李顯既是存心攪局,自然也同樣不會給李貞留啥情面的,面色肅然地冷笑了一聲,揪着李貞話裡的弊端便是一通子狂批。

“這個……,呵呵,殿下誤會了,老臣也是剛得訊趕至,實不敢妄爲也。”

一見李顯發了飈,李貞還真不敢跟李顯胡亂較真的,萬一要是當了武后的替罪羊,那樂子可是小不到哪去,這便打了個哈哈,胡亂敷衍了幾句之後,便即退回了原位,擺明了退出這場爭端的架勢。

“母后,兒臣以爲此軍國要務須得及早稟明瞭父皇方可,還請母后明鑑!”

李貞這麼一退出,李顯自也沒有揪着其不放的意思,一旋身,朝向了御座,也不管武后的臉色有多難看,一板一眼地建議道。

“哼!”

被李顯如此三番地逼迫個不休,武后自是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奈何正理在李顯一邊,她縱使有氣,也沒處發去,眼瞅着這場軍陣大議已是無法再繼續下去,武后也只能是氣惱地怒哼了一聲,霍然而起,一言不發地便轉進了後殿之中。

“諸公,突厥一向是我大唐之邊患,今既有亂,須輕忽不得,還請諸公隨本宮一道去面聖,請陛下早做決斷,以免貽誤軍機。”

彼此間既已勢同水火,李顯又怎會在意武后怒與不怒的,壓根兒就不管其如何盛怒而去,一旋身,面向着諸宰輔,恭謙地作了個團團揖,言語誠懇地出言請求道。

“殿下所言甚是,值此危機關頭,唯有陛下能定乾坤!”

劉仁軌如今已是東宮嫡系,自然要爲李顯張目,不等衆人反應過來,他便已是率先搶了出來,高聲倡議了一句道。

劉仁軌這麼一呼籲,其餘諸宰輔可就不能沒有表示了,只是事涉太子與武后之爭,這個態度可不是那麼好表的,大傢伙都拿眼望向了身爲首輔的裴行儉,就等着其來做這個出頭鳥了。

“也好,那就先面聖好了。”

明知道衆人的注目不是啥好事兒,可裴行儉卻是逃避不得,眼瞅着事已至此,也只能是無奈地首肯了李顯的建議。

“那好,諸公請罷。”

裴行儉這麼一開口,裴炎、戴志德等人自也不會反對,雖無言語,可盡皆點頭不已,有見及此,李顯立馬趁熱打鐵地一擺手,發出了邀請。

“殿下,請。”

李顯乃是當朝太子,諸宰輔自然不敢搶了先去,紛紛謙讓着李顯走在前後,而後一窩蜂地都跟了上去,唯有賈朝隱與李貞還站在原地不曾動彈。

“王爺,您看,這,這……,這實在是太不成體統了!”

賈朝隱本就沒啥大能耐,又不敢跟李顯耍橫,這一見衆人不顧其而去,心中怨怒難耐,氣惱地甩了甩寬大的袖袍,指點着衆人的背影,朝着李貞便是一通子無意義的發泄之言。

“呵,賈相,請罷。”

李貞同樣瞧不上賈朝隱的無能,也懶得跟其多費脣舌,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一抖袖袍,施施然地便追着衆人而去了。

“唉,這,這……”

這一見李貞也跟去了,賈朝隱登時便有些傻了眼,愣了片刻,這才長嘆了一聲,一跺腳,急匆匆地追向了已走得有些遠了的衆人……

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203章 安西之變(上)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299章 進退有據第501章 打出來的協議(四)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77章 夜宴(六)第39章 倒黴的孩子(上)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443章 突圍而走(下)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第814章 完勝(上)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552章 大決戰(三)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第239章 反客爲主(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781章 摩擦(下)第714章 勸進風波(一)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276章 就藩風波(二)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162章 穿幫了第661章 密謀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661章 密謀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
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205章 安西之變(下)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203章 安西之變(上)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299章 進退有據第501章 打出來的協議(四)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77章 夜宴(六)第39章 倒黴的孩子(上)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443章 突圍而走(下)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第814章 完勝(上)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第127章 太子的反擊(四)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552章 大決戰(三)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第239章 反客爲主(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781章 摩擦(下)第714章 勸進風波(一)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338章 大航海計劃(上)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276章 就藩風波(二)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162章 穿幫了第661章 密謀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661章 密謀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