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虎爺犬孫(上)

我勒個去的,上當了,暈!李顯先前在東宮時心思始終放在如何阻止武后擔當亞獻上,卻沒有多從李弘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待得被林奇一攪合,李顯突地醒悟了過來,察覺到自個兒不經意間居然中了李弘的圈套,心頭不由地滾過一陣氣惱,但氣的不是李弘的陰險,而是氣自個兒着實太過大意了些。

李弘的設計雖隱蔽,說穿了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利用的便是李顯輕忽的心理,這其中的關鍵便在李顯所應承的英國公府一行上——李勣是個很謹慎之人,在事涉天家之爭時,往往採取置身事外的做派,觀其一生,唯有在立武后時,被逼不過之下,才說了句含糊話,其它時分遇到天家內部之事皆是能躲多遠躲多遠,當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曾問計於其,可李勣一言不發,不僅如此,還特意辭官歸府,死活不願幫李世民起事,後頭李世民諸子奪嫡正酣時,李勣一樣是冷眼旁觀,不置一詞,此番封禪泰山大典能出任終獻於常人來說,那是天大的榮耀,搶都搶不贏,可放在李勣身上就未必會是如此,本來麼,若是聖旨下達,李勣可能還會考慮一下要不要出這麼個風頭,擔不擔任尚在兩可之間,可李顯只要一出現在其府上,李勣百分百會上本推辭終獻一職。

理由?很簡單,倘若李弘真有心要恭賀李勣擔當終獻的話,應該是親臨英公府表示祝賀,至不濟也得親筆寫封道賀信着人送了去,哪有派李顯代爲轉述的道理,這不明擺着是在告知李勣他李弘很不樂意看見李勣擔當終獻麼?要知道李弘乃是儲君,未來的皇帝,他要是不喜的事兒,以李勣的謹慎個性,又怎可能會去做,毫無疑問,上本推辭就是必然之事了的,如此一來,李弘的目的倒是達到了,可李顯卻平白被利用了一把,硬是得白當了回“小人”,這叫李顯如何能不惱火的。

大意了,確實大意了!李顯氣惱之餘,也在反思着,自是知曉近來諸事太過順遂了些,以至於必要的警惕居然都險些丟了個乾淨,畢竟無論李弘還是李顯,都不是省油的燈,稍一不留神,很可能就被這哥倆個給算計了去,如今這樁差使還是小事,頂多被英公一家老小暗中埋怨幾句,倒也無妨,可這等不警醒要是持續下去,將來怕是要吃大虧了的,一念及此,李顯額頭上的冷汗不由自主地便狂淌了下來。

氣歸氣,惱歸惱,可該做的事卻還是避免不了,縱使李顯再不情願,英國公府一行依舊是避無可避,畢竟李顯也不願因此事太過得罪了李弘,也就只能是抱着捱罵的心理準備,頂着火辣辣的日頭趕往下馬陵的英國公府去了,到了地頭,着人上去遞了名刺,旋即便有一壯實青年大步從府門裡行了出來,李顯只一看,便已認出了來人,赫然竟是李勣的長孫李敬業。

李勣一生威名赫赫,南征北戰打下了偌大的家業,可惜在子息上頭卻是少得可憐,到了近四十歲方纔得了一子李震,寶貝得不行,可惜此子福薄,二十餘歲便得病死了,好在李震死前留下了兩子,這纔算沒絕了李勣的嗣,其中李敬業爲長,年方十九,李敬猷爲次,十八歲,皆已成家,於子息上倒是頗有所出——老李頭怕絕後,一口氣給這小哥倆都娶了一大堆的侍妾,於是乎,這對兄弟皆可着勁地造人,尚不到二十呢,兄弟倆都各已有了四子,倒也是京師佳話一樁。

“周王殿下駕到,末將有失遠迎,海涵,海涵。”

李敬業大步行出了府門,在門前的臺階上頓住了腳,略有些矜持地左右看了看,這才向已站在了照壁前的李顯迎了過去,一躬身,行禮問了安,只是卻並沒有自報家門,語氣裡也頗有些自傲之意味。

呵,這混球還真是人模狗樣的,騷包一個!李顯這一世是不曾見過李敬業,可前一世與其可是沒少打過交道,更曾險些被其連累得小命不保,對其印象實在好不到哪去——李敬業就是徐/敬業,前一世李顯第一次登基被廢之後,李敬業在揚州起兵,打着匡扶李顯的旗號,實則起了替代唐室的野心,可惜此人有勇而無謀,志大而才疏,起兵不久便被武后派兵剿滅了,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他自己死了不打緊,卻讓李顯吃掛落,險些被武后藉此事除掉,若不是李顯見機得快,趁着李敬業尚未兵敗之際,早早地便上了請罪本章,與李敬業劃清界限,再加上羣臣紛紛相諫,只怕李顯也難逃武后之毒手。

“審寧(李敬業的字)兄客氣了,小王來得匆忙,多有打攪了,還望恕罪則個。”李顯雖不喜李敬業,可卻絕不會帶到臉上來,而是一副溫和的姿態,煞是客氣地還了半禮。

“殿下見過李某?”

李敬業一聽李顯一口便叫出了自個兒的字,登時便是一愣,他自忖一向與李顯並無交道,話便不由地脫口而出了。

“那倒不曾,不過小王對將軍可是慕名已久,今日一見,果然英雄了得,英公府上除了審寧兄,又有何人能有此行色?英公後繼有人啊,實朝廷之大幸也!”李敬業這一發問其實頗爲失禮,然則李顯卻並不計較,至少表面上是不計較,不單不計較,反倒可着勁地捧了李敬業一把。

“豈敢,豈敢,殿下過譽了,末將慚愧,慚愧!”

一聽李顯如此說法,李敬業的虛榮心自是大大的滿足了一番,口中說着豈敢,可臉上的笑容卻明白無誤地寫着“當之無愧”四個大字。

“審寧兄過謙了,呵呵,小王此來乃是奉了太子哥哥之命前來拜訪英公,不知審寧兄可否代爲引見?”趁着李敬業高興之際,李顯立馬挑明瞭正題,頗有趁熱打鐵之用心。

“這個……”

李敬業並不清楚李顯的來意,不過麼,在出來迎接之時,其祖李勣曾有交代,說是能推則推,這便是李敬業一出面便擺出一副不怎麼在意李顯的架勢之根由所在,此時被李顯奉承得正爽,拒絕的話自是不好說出口來,可又顧忌着自家祖父的交代,一時間不由地便有些子語塞了。

“好叫審寧兄得知,小王此來可是有着天大的好消息要轉告英公,還請審寧兄行個方便纔好。”李顯機敏得很,一見到李敬業的神情窘然,立馬便猜出了其心裡頭的小勾當,心中暗笑不已,可臉上卻滿是誠懇之色地再次進言道。

“哦,原來如此,殿下請。”李敬業愣了愣,到底是不好拒絕笑臉之人,只能是向旁一讓,比了個“請”的手勢。

“審寧兄,請!”

一見李敬業讓了路,李顯自是不會跟其客氣,哈哈一笑,也比了個“請”的手勢,擡腳便向府門行了去,李敬業見狀,忙落後小半步陪在了一旁。

“殿下,您所言的天大好消息是……”

李敬業到底年輕氣盛,心裡存不住話,好奇心一起,也不管失禮不失禮的,這都還沒走上幾步呢,便憋不住開口探問了起來。

嘖嘖,這廝氣量城府都不行,怪不得前世坐擁幾十萬大軍卻數月便敗得個一乾二淨!李顯在心裡頭狠狠地鄙視了李敬業一番,可臉上卻是笑得極爲的燦爛,眯縫着眼道:“審寧兄可知陛下將封禪泰山之事麼?”

“知曉是知曉,不過此事……”李敬業雖算不得大才,可也不傻,一聽李顯提到了封禪泰山之事,心裡頭立馬便是一動,隱約猜到了李顯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只是並不敢肯定,驚喜之色溢於言表地問了半截子話,一雙眼滿是熱切地死盯着李顯不放。

“此即小王來貴府之用意所在,恭喜英公了,陛下已有旨意,讓英公擔當終獻大任。”李顯意味深長地瞄了李敬業一眼,笑眯眯地回答道。

“啊,真有此事?”

一聽李顯說得如此肯定,李敬業立馬有種天上憑空掉下無數金錢的喜悅感,嘴都笑得合不攏了起來。

好事?嘿,也就只有你小子會這麼想,你家老頭子聽了只怕不會作如此想罷。李顯知曉李敬業就是一俗人,自不會跟其分析內裡的利弊,哈哈一笑道:“聖旨都已到了東宮,又豈能有假,莫非審寧兄信小王不過麼?”

“呵呵,豈敢,豈敢,殿下既如此說了,末將豈有不信之理,殿下,您請,家祖已在二門廳堂相候。”李敬業興奮地一握拳,振動了下手臂,暗自發泄了一把,那副得意之狀絲毫不加以掩飾,若不是李顯在場的話,只怕其便會仰天狂笑不已的。

廢材就是廢材,沒頭腦的傢伙!李顯原本就對李敬業印象不佳,此時見其表現得如此之膚淺,心裡頭自是更厭惡了幾分,當然了,再怎麼討厭這廝,李顯也絕不會表露出來,只是陪着笑了笑,擡腳便向二門廳堂緩步行了去……

第183章 糊塗賬糊塗算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380章 騎軍突擊(下)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531章 乾字計劃(五)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141章 李顯的算路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413章 連捎帶打(五)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464章 巔峰對決(一)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504章 訓兒(上)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358章 夜戰八方(四)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493章 大海濤聲(二)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
第183章 糊塗賬糊塗算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380章 騎軍突擊(下)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91章 力挽狂瀾(上)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589章 東都風雲亂(二)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531章 乾字計劃(五)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141章 李顯的算路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413章 連捎帶打(五)第569章 英雄末路(四)第206章 突圍,突圍!(一)第300章 殿下,您餿了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464章 巔峰對決(一)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504章 訓兒(上)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135章 二王斷案(一)第190章 不服?打到你服!(一)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266章 當頭一棒(上)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358章 夜戰八方(四)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493章 大海濤聲(二)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