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必要的教訓(四)

林奇!果然是這老小子,嘿,老六那廝還真是有夠迫不及待的!李顯一眼掃將過去,見那冒將出來的主兒是林奇,暗自冷笑了一聲,心中的不快頓時便起了,當然了,並不完全是因着厭惡林奇本人之故,更多的則是衝着其主子李賢去的——李賢要跟太子對着幹,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存在,這是題中應有之義,李顯自也不會有意見,問題是李賢不該連商量都不打一個就胡亂出手,若是出手的時機掌握得到位,那也就罷了,偏生這廝聰明面孔笨肚腸,硬是不肯按李顯幫其安排好的金光大道走,自以爲是地選了條滿是荊棘的羊腸小路,如是僅僅只是他自個兒受罪也就算了,偏生還要連累到李顯也得跟着吃掛落,那可就不是李顯願意看到的局面了的。

“哦?林御史有不同意見麼?那就說來聽聽好了,孤倒是好奇得很。”

這一見到林奇冒將出來,不單李顯犯叨咕,李弘同樣極爲不滿,雖說不至於當場給林奇臉色看,可話語間卻明顯地表露出了不滿的意思,連個“愛卿”的字眼都不給,直接呼起其官銜來了。

“不敢,微臣只是有些淺見罷了,此‘穆’之一字乃穆穆皇皇之意也,非大賢之輩不可用,秦穆公、鄭穆公、宋穆公等皆是一代前賢,今上官老大人雖是歷三朝,亦算是有功於國之人,然,離前賢之境尚遠,諡之爲‘穆’實過矣,若以‘直’代之,似更妥帖,還請殿下明鑑。”林奇並不愚笨,自然能聽得出太子話裡的意味,只不過他本乃是有備而來,原就打算當衆跟太子好生辯駁一番,自是不在意太子是否生了氣,自顧自地朗聲便說了一大通,渾然一派出自公心狀。

“敢問林御史,您所言的這個‘直’字有何說道,小王不明,還請賜教!”林奇的話音剛落,端坐在前墀下的李顯已站了起來,板着臉,毫不客氣地問了一句道。

滿朝文武都知曉李顯近來與李賢走得很近,前些日子小哥倆還曾湊在一起大鬧了回詔獄,皆以爲這兩位親王該是一夥的,可此時聽李顯這麼個口氣,不像是在幫襯,反倒像是在喝問一般,不由地全都詫異了起來,亂議之聲就此大作,滿殿皆是嗡嗡之音,噪雜得緊。

林奇顯然也沒想到李顯居然如此不給自己面子,竟有着當衆發作自己之勢,心中不禁爲之微慌——林奇一向自視甚高,以爲自己乃是璐王李賢身邊不可或缺的心腹之人,哪怕李顯乃是親王,他也不怎麼看在眼裡,前番李顯慫恿着李賢一道大鬧詔獄時竟不曾與其商議過,這令林奇極爲的不滿,認定李顯這是在利用李賢,是不懷好意,更將李賢的就藩歸咎到了李顯的頭上,私下裡就沒少議論李顯的不是,此番得知自己要聽李顯之命行事之後,心中的不滿之意更盛了幾分,加之周王府一會又不被李顯待見,自是更加的不服氣,回過頭來,便即去信岐州,鼓動李賢提前發難,言及此舉能將利益最大化,也不知李賢是出於何種考慮,最終同意了林奇的建議,這纔有了林奇聯合璐王一系官員上書之事,在林奇看來,李顯少不更事,不過是依附在李賢身邊的小弟輩而已,縱使心中有氣,也不見得敢在大庭廣衆之下鬧出甚不愉快來,但卻沒想到李顯還真就敢這麼去做了,林奇心中自是很有種踢到了鐵板之感覺,一時間竟愣在了當場,好在此時羣臣議論之聲大起,他的發愣方有了掩飾的可能。

“還請林御史回答小王的問題!”

面子是旁人給的,臉面卻是自個兒丟的,對於林奇這等小人,李顯自是不打算輕饒了去,也不待其回過神來,便即毫不容情地冷哼了一聲,再次催逼道。

“啊,是,回殿下話,直者,正也,無偏私之意耳,乃褒義,上官老大人在朝之日,行事公允,號之爲直臣並無不妥。”被李顯再次一催逼,林奇反倒是鎮定了下來,緊趕着便解釋了一番,話語間頗顯自信——直臣自然是褒義,林奇提出這麼個諡號之目的倒也不是要貶低上官儀,而是爲了與太子相爭於朝堂,在其看來,只要能與太子爭上一爭,那便足以顯示一下璐王一系的存在,也能就此向武后賣個好。

“哦,原來如此,這麼說來,林御史是極之欽佩上官老大人之風骨的嘍,小王沒說錯罷。”林奇話音一落,李顯作出一派恍然大悟狀地說了一句。

“啊,這個,這個當然,當然。”

一見李顯這副模樣,林奇心裡頭立馬就咯噔了一下,涌起了股不太妙的預感,有心不答,可這等場合下卻也輪不到他林奇保持緘默,只能是訕笑着含糊了一句。

“嗯,那就好,林御史欲效仿上官老大人爲直臣,此好事也,小王甚是感動,好,甚好。”李顯讚許地點了點頭,很是誇獎了林奇幾句,只不過這話在這等場合下說將出來,味道似乎有些子不對勁,畢竟上官儀被貶的真正原因滿朝大臣都心中有數,說林奇要效仿上官儀,豈不是在說林奇也打算跟武后唱一唱對臺戲麼。

“啊,這個,這個……”

林奇的政治智商並不算太高,可其既然能得李賢看重,自然不是傻子,一聽李顯此言說得蹊蹺,不由地便爲之語塞,嘰嘰咕咕地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太子哥哥,臣弟以爲劉尚書所言甚是,林御史所言也頗有道理,既如此,強要爭出個高下來似有不妥,不若將兩種意見皆列明於本,表奏於父皇,由父皇定奪好了。”李顯沒再理會林奇,瀟灑地一轉身,對着李弘便是一躬,拱手建議道。

“嗯?”李弘原本正樂呵呵地看着戲,這冷不丁一聽李顯居然打算將矛盾就此上交,不由地便是一愣,再一看李顯正眼珠子轉悠個不停地對着自己使眼色,心中一動,已明白了李顯的真實用心之所在——上官儀的諡號究竟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時間,只要這諡號是褒義的,那便足夠了,只消搶在高宗那頭下旨之前遞交上去,那便足可以將武后一軍,既然如此,與其在此地浪費時間與精力去跟林奇鬥嘴,倒不如順勢將矛盾上交,如此一來,該頭疼的便是武后了,只因林奇所提出的這個諡號同樣不會令武后滿意,很顯然,這麼一整之下,李賢欲通過爭議來示好武后的戲碼無形中便被削弱到了極致,道理很簡單,一個無法在朝堂上牽制住太子的親王又能有多大的用處?

“七弟所言甚是,就這麼定了也好,劉愛卿,爾之意下如何?”李弘一想透了事情的關鍵,不由地便笑了起來,先是下了個定論,而後將目光投向了劉祥道,笑着問道。

“殿下英明,老臣別無異議,事不宜遲,老臣這就將朝議之詳情列明奏本,急速交由陛下定奪。”劉祥道乃官場老鳥了,心思自然是靈動得很,比李弘更早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竅,這會兒見李弘問自個兒的意見,心中早就笑翻了,好不容易纔強忍了下來,一派恭敬狀地回答了一句,順勢將套在林奇脖子上的繩子又更抽緊了一把。

“嗯,有勞劉愛卿了。”李弘先是安撫了劉祥道一句,而後也不去理會站在一旁尷尬無地的林奇,環視了一下殿中諸臣工,言辭懇切地問了一句道:“諸位愛卿,此事便如此行了去,不知諸公可尚有別議否?”

“殿下英明!”

李弘都已經將事情定了調了,諸臣工還能有啥可說的,即便是那些個武后一黨的官員們心中有所不滿,可沒有武后這個主心骨在場,他們也不敢當庭跟李弘這個監國太子對着幹,於是乎,大傢伙除了躬身稱頌之外,哪還有旁的話可說。

“好,此事已了,諸位愛卿都道乏罷。”

一見衆臣無異議,李弘自是不想給旁人留下絲毫翻盤的機會,笑呵呵地站起了身來,一言定鼎地說了一句之後,自顧自地轉回後殿去了,他這麼一走,諸臣工自然無法再多逗留,躬身送走了李弘之後,三三兩兩地也都散了去,一場本可能是脣槍舌劍的朝堂論戰居然尚未開始便就此化爲了無形。

“殿下,還請留步。”

這一見諸臣工都散了去,李顯自然也不想在東宮裡多逗留,隨着大流出了宮,跟幾位朝中大佬打了個招呼之後,便向自個兒的馬車行了過去,卻不料還沒等他走到車旁,背後便傳來了一聲呼喊。

“哦,是林御史啊,有事麼?”

李顯轉回身一看,見跑將過來的是林奇,嘴角一挑,露出了個戲謔的微笑,不鹹不淡地問了一句道。

“殿下,下官,下官……”

事已至此,林奇哪會不知道自己怕是惹禍上身了,一旦太子那頭的表章到了武后處,絕沒有他林奇的好果子吃,有心想哀求李顯出面幫襯一下,卻又不知該如何開這個口,嘴角抽搐了好一陣子,都沒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啊,小王還得趕回府去習武,還請林御史見諒,有甚事容後再議好了。”李顯本就打算拿林奇作法給李賢一個教訓,自是不會對其有絲毫的憐憫之心,此際見林奇慌亂如斯,李顯心中可謂是暗爽得緊,哪肯幫其開脫,這便仰頭看了看天色,打了個哈哈,而後,也沒管林奇的臉色有多難看,自顧自地彎腰上了馬車,簾子一抖,放將下來,就此自成了一統。

“哎!”

眼瞅着李顯的馬車就此揚長而去,林奇的臉色頓時便難看到了極點,呆愣愣地在宮門前的小廣場上站立了良久之後,仰天長嘆了口氣,內裡滿是懊喪之意……

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27章 反攻倒算(上)第356章 夜戰八方(二)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473章 連兒灣之戰(四)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641章 激爭連連(下)第472章 連兒灣之戰(三)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374章 危局(下)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770章 夜襲(上)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435章 暗算(下)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466章 巔峰對決(三)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680章 糊塗案糊塗斷(一)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363章 迷影重重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89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中)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815章 完勝(中)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729章 計中計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104章 麻煩終於來了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676章 殺明(下)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24章 順勢而爲(上)
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27章 反攻倒算(上)第356章 夜戰八方(二)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473章 連兒灣之戰(四)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468章 巔峰對決(五)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92章 力挽狂瀾(下)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88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上)第586章 紅山宮之約(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641章 激爭連連(下)第472章 連兒灣之戰(三)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486章 初爲人父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374章 危局(下)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445章 教訓你,沒商量(上)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770章 夜襲(上)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435章 暗算(下)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466章 巔峰對決(三)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698章 誘敵深入(下)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213章 虛虛實實(下)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680章 糊塗案糊塗斷(一)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739章 推波助瀾(三)第751章 艱難的和議(八)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363章 迷影重重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89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中)第796章 東都風雲動(二)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815章 完勝(中)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48章 大計劃之啓動(二)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618章 再下一城(中)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729章 計中計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104章 麻煩終於來了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676章 殺明(下)第591章 東都風雲亂(四)第24章 順勢而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