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

藉口所謂風寒,李隆基一直到杜士儀和突厥兩方使臣到長安後第三天,這才先行召見了杜士儀。

他並沒有在興慶宮中那些殿閣樓臺召見,而是命杜士儀登勤政務本樓入見。他站在高高的樓上隔簾下望,就只見杜士儀跟着引路的內侍不慌不忙緩步行來,目不斜視,心無旁騖,那種從容不迫的風儀體態,是衆多常常出入宮中的高官大臣都不能企及的。以至於他突然命人拉上其中一面簾子,就這麼徑直邁步來到了勤政務本樓的憑欄之前。說來也巧,杜士儀恰是在這時候擡頭,和他的目光碰了個正着。

換成別人,無意中直視天子,卻也是非同小可的失儀之罪,而杜士儀只是在樓前略一駐足長揖行禮,繼而就不慌不忙地喚了兩個內侍前行引路帶他上樓。直到人已經消失在了那重重階梯之後,李隆基方纔收回了目光,坐回寶座之後,便輕嘆一聲道:“自從張九齡去世,宰相但凡薦人,朕常常會問的一句話,便是風儀可如張子壽?可終究大多數人只學得了張九齡的皮毛,學不到他的才具和風華,之前盧絢也不過有些形似,今見杜君禮,真神似也!”

牛仙童之後,杜士儀除卻依舊結交高力士楊思勖之外,密令赤畢在宮中其他內侍身上也加重了投入,而且還特意加了一句,那就是絕對不能比李林甫送得少!故而大多數中官也許不會在李林甫和杜士儀相爭時呈現出某種偏向,可同樣不至於在背後有事沒事說壞話。此時此刻李隆基這一聲讚歎,當即便有人湊趣地說道:“杜大帥昔日關宴紫雲樓時,便是丰神俊朗,風儀宛然,如今官至一鎮節度,手握兵權,自然神似當年僅在一人之下的張相國。”

這話聽着彷彿像是讚美,但李隆基卻不動聲色地擡頭看了那個內侍一眼,見其有些不安地躬了躬身,他方纔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來。不多時,杜士儀就已經到了,宣進行禮之後,他端詳了對方良久,突然開口問道:“記得君禮今年意過四十大壽了吧?”

聽到大壽兩個字,杜士儀只覺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他這個年紀的男人正逐漸進入事業頂峰期,所以驟然聽到大壽兩個字,他着實有些難以習慣。可李隆基既然問了,他就欠了欠身道:“沒想到陛下日理萬機,竟然還記得臣的年紀。”

“朕怎麼會不記得?想當初你高中進士的時候,可是還不過十七歲出頭!”李隆基哂然一笑,等吩咐內侍賜座之後,他先是大略問了問此前杜士儀親率大軍前往閻洪達井,趁着兩邊對峙招降的經過,尤其是其中一些在奏疏上沒有的細節,最後方纔滿意地頷首說道,“當初乙李啜拔北歸之後,重振僕固部,卻無半點降附之意,朝中對此頗有微詞,只有你一味堅持己見,如今乙李啜拔隨你入朝,旁人方纔無話可說了。”

“也多虧陛下聖明,否則臣就算固執己見,也未見得有今天突厥納降的結果。”

杜士儀態度極其自然地給天子戴上了一頂高帽子,緊跟着就直截了當地說道:“臣此次引領東面西面兩位可汗的使臣前來長安,這纔剛到兩日,就聽得外間傳出種種流言,甚至還有人言之鑿鑿地聲稱,臣必當頂替牛相國拜相。”

果然,他主動揭開這個話題,不但李隆基,就連其左右的宦官內侍也全都大爲意外。見這些人面色各異,他就誠懇地說:“臣在隴右時,曾經和牛相國打過數次交道,素來敬服其爲寬厚長者,治政有方,後來牛相國拜相,臣更以爲陛下慧眼如炬,識常人所不能識之才俊。如今牛相國沒病沒災的,不過年紀稍長,便有人在背後詆譭,甚至無緣無故牽扯到了臣頭上,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杜君禮兩任節度,若是把河東代州也算上,已經三任了,功勳資歷無不足夠,怎麼滑稽了?”

李隆基這話雖是誇獎,可杜士儀聽在耳中,卻知道根本不是那回事。倘若不是他自己主動揭開這話茬,恐怕天子突然捅破這件事的時候,口氣絕不會這樣輕鬆隨意。於是,他鄭重其事地說道:“別人覺得,突厥就此分裂成東西兩面之後,朔方就會再無威脅,漠北就會一片安定,可陛下乃聖明之主,當然不會如尋常淺薄之人這般篤定。如今漠北如此局面,要讓其如同當年貞觀那樣,再次化爲當年那一個個羈縻都督府臣服於我大唐,就還需要花費很多功夫!”

杜士儀一把當年貞觀時大唐滅了突厥萬邦來朝的盛況打比方,李隆基立刻收起了戲謔之色,微微點了點頭。如今突厥不戰而降,即便是他再好大喜功,也很滿意這樣不花多少錢,不死多少人而得來的戰果。所以,即便杜士儀在節度使任上並沒有別的節度使那樣的赫赫之功,可卻幾乎挑不出差錯。總好過蓋嘉運那等在西域聲威赫赫,可到了河隴任上,就直接敗家子地丟了石堡城!

“君禮爲人處事,素來有始有終,朕沒有看錯人。”

這樣的反應,還沒有達到杜士儀的預期,因此,他在立時起身謝過之後,這才拋出了最後的殺手鐗。

“至於臣剛剛爲何嘆臣拜相滑稽,卻並不僅僅是因爲臣在朔方仍有未完之事,而是有李相國在朝中,陛下已經足可高枕無憂。臣這個人有個缺點,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竭盡全力去做,所以入仕以來,頻頻和人頂牛,沒少得罪人。倘若不是大多數時候都爲一方主司,又有陛下愛護,主司憐惜,恐怕不知道會在哪個犄角旮旯。李相國資歷人望卓著,若是臣與之同列,卻未必會忌憚這些,到時候頻頻相爭還是小事,最要緊的是,臣生怕自己……”

李隆基聽到杜士儀談及舊事,想起杜士儀這二十多年仕途確實是所向披靡,倒在其手下的,既有當時官職高過其許多的高官名臣,如河南尹王怡,也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屬,更有無數無足輕重卻又爲人當刀使的小人物,可以說,大多數時候,杜士儀走到哪裡,殺雞儆猴的刀就砍向哪裡。可聽到杜士儀直言不諱地說,如果入相必定要和李林甫一力相爭分個高下,他只覺得這猶如是童稚少年之間的爭執,忍不住就笑了。

“生怕什麼?”

“臣生怕自己會公報私仇。”這一次,杜士儀就看到李隆基的臉色變了,當下就一本正經地說道,“其實,臣和李相國有些私人恩怨。臣不想因私廢公,可臣遠未大度到聖人的境界,所以便只能告誡自己,最好離李相國遠些。”

這種大臣之間的恩怨,有誰會拿到天子面前來說?

當此時,李隆基身後的內侍宦官中,不知道有多少人險些跌破了眼珠子。就連李隆基自己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道:“什麼私人恩怨?”

李隆基記得很清楚,李林甫和杜士儀一貫似乎並沒有什麼衝突,故而脫口問了一句之後,見杜士儀露出了尷尬的表情,他就意識到恐怕並不是朝政上的衝突,而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於是,他忍不住笑罵道:“朕聽說,當年宇文融在的時候,你和李林甫還常常在宇文宅中見面,如今卻說什麼因私人恩怨而敬而遠之的話!”

“這私人恩怨,就是爲了宇文融的事。”

杜士儀說到這裡,李隆基立刻恍然大悟。當初他一氣之下將宇文融一路貶到縣尉,而後又將其流放,都是因爲裴光庭在後頭一再攛掇,等醒悟到財計乏人,大赦天下,打算重新任用宇文融的時候,人已經死在了半道上。那時候李林甫儼然已經是裴光庭的謀主,相較之對宇文融遺屬多方照應,甚至把人的戶口都全部遷往了雲州,而後又收宇文審爲弟子的杜士儀,自然是截然不同。儘管這些年李林甫對宇文審頗有照應,可杜士儀眼下既是擺出了道不同不相爲謀的姿態,他這個天子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再說,若是邊鎮節帥和朝中宰輔真的一團和氣,他也未必就樂見其成!因爲宇文融這樣的緣故而心生芥蒂,就連他這個天子也不好說什麼了。

所以,當杜士儀告退離去之後,李隆基便忍不住笑道:“朕素來以爲杜君禮謙謙君子,沒想到他還會有這樣如同坊間粗漢一般斤斤計較的時候。”

天子固然這麼說,可四周圍的內侍就沒有一個敢吭聲的。今天這召見,杜士儀膽大包天,直截了當地說自己和李林甫有私怨,而一向對李林甫信之不疑的李隆基,則是把這種事當成了笑話看。可是,在宮中行走多年的內侍宦官,沒有一個人敢對這種大事等閒視之。事涉宰相和節帥的明爭暗鬥,他們往日又是兩邊好處兼而有之,說什麼錯什麼,還不如不說!

儘管此刻沒人吭聲,但很快,李隆基召見杜士儀的具體經過就傳到了李林甫耳中。儘管當面置之一笑,可等人退下,李林甫便氣惱地揉了揉眉心。

他怎麼都沒想到,杜士儀竟然會以力破巧,在天子面前把將相和睦的這一層幌子給撕破了!如此一來,他又不想讓杜士儀入政事堂,又想讓其留在長安,恐怕就有些難了!

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251.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233.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679.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1110.第1110章 狼子野心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54.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981.第981章 滅國之功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121.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104.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遲遲歸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810.第810章 蛇之七寸1002.第1002章 得隴望蜀366.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207.第207章 重任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1133.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193.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353.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1067.第1067章 經略590.第590章 下馬威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430.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871.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228.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15.第15章 蝗雲如蓋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330.第330章 造勢!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552.第552章 造勢1240.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818.第818章 殺雞儆猴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751.第751章 突破口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982.第982章 獻俘獻捷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970.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134.第134章 睚眥必報148.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主邀入宮988.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720.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444.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1242.第1242章 高風亮節?65.第65章 玉真公主346.第346章 抗爭第1278章 終章 二變天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1216.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913.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683.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1015.第1015章 不蹚渾水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555.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816.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288.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219.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846.第846章 毒瘤505.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1193.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959.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1130.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1023.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253.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624.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39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475.第475章 恩威並濟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320.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255.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976.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647.第647章 雁門賦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832.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100.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902.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100.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497.第497章 栽贓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1000.第1000章 名師高徒
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926.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251.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233.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679.第679章 言辭逼人,壓力山大1110.第1110章 狼子野心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54.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981.第981章 滅國之功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121.第121章 曲如珠璣因定策104.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遲遲歸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810.第810章 蛇之七寸1002.第1002章 得隴望蜀366.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207.第207章 重任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1133.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193.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353.第353章 損人不利己1067.第1067章 經略590.第590章 下馬威223.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430.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871.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228.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15.第15章 蝗雲如蓋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330.第330章 造勢!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523.第523章 風雲際會552.第552章 造勢1240.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706.第706章 交鋒前夜818.第818章 殺雞儆猴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751.第751章 突破口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982.第982章 獻俘獻捷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970.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134.第134章 睚眥必報148.第148章 道曲動人心,貴主邀入宮988.第988章 一呼百應,賜刀贈金720.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444.第444章 朝堂三打一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1242.第1242章 高風亮節?65.第65章 玉真公主346.第346章 抗爭第1278章 終章 二變天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1216.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913.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683.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1015.第1015章 不蹚渾水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555.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816.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288.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219.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846.第846章 毒瘤505.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942.第942章 焦頭爛額的張守珪1193.第1193章 今日選東宮959.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1130.第1130章 忠臣良將不可再少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1023.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102.第102章 知音伯樂253.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624.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39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475.第475章 恩威並濟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320.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255.第255章 扮豬吃老虎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976.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647.第647章 雁門賦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1026.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夠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832.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100.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83.第83章 同姓之誼,憶往昔崢嶸蕭索902.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100.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497.第497章 栽贓734.第734章 一線生機1000.第1000章 名師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