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

成功開闢幾內亞殖民地後,奧地利殖民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又將目光投向了剛果地區。

反正這個年頭,到處都是無主之地,誰佔了就歸誰,弗朗茨自然不會客氣了。

到了1854年10月份,奧地利已經陸續在非洲大陸開闢了十三個殖民據點,向殖民地輸送移民四萬餘人。

……

弗朗茨疑惑的問:“首相,爲什麼停止向殖民地輸送移民?”

要知道按照奧地利最初的計劃,可是要把難民全部輸送過去,現在這才完成了不到十分之一。

費利克斯首相解釋道:“陛下,巴爾幹半島的瘟疫已經蔓延開來,如果現在急需輸送移民,恐怕會把瘟疫帶到殖民地。

儘管我們已經努力招募醫生了,可是殖民地的醫療衛生設施,依然不容樂觀,一旦瘟疫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弗朗茨搖了搖頭說:“首相,你多慮了。殖民地纔多少人,就算是爆發瘟疫,想要分散隔離也非常的容易。

況且,冬天馬上就要到了,這次瘟疫也該到了尾聲,就算是帶到了非洲大陸,情況也不會太嚴重。

從我們收集到的情報來看,俄軍士兵感染瘟疫後的死亡率,也不過七八個點,這還沒有非洲殖民的自然死亡率高。

巴爾幹半島的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到時候這些難民多半都會選擇返鄉,未來我們想要移民就難了。”

這不是誇大其詞,這個年代移民非洲大陸的死亡率就有這麼變態,通常在路上就要死不少。

讓難民留在巴爾幹半島死亡率就低麼?答案是否定的!

實際上,留在巴爾幹半島他們的死亡率只會更高。

沒有足夠的利益,奧地利政府不可能花大代價去救濟難民,奧斯曼帝國更加不可能救濟難民,難道還能指望法國人當聖母麼?

這個年代,大家都在爲自己吃飽飯而努力。救濟巴爾幹半島上百萬的難民,要消耗大量的財力、物力,沒有足夠的利益誰幹啊?

沒有足夠的救濟,這些難民就會變成流寇,然後去禍害更多的地區,將更多的人變成難民。

在二十世紀以前,人類的生產力有限,應對難民潮的方法只有兩個:救濟或者是殺。

大多數時候都是靠殺解決的,封建王朝根本就救濟不過來。沒有善惡對錯,大家都是爲了生存,糧食不夠那就只能弱肉強食。

奧地利的非洲殖民運動非常謹慎,每次輸送的移民數量大約五千到八千人,然後分散在十幾個聚居點上。不是不想更多,而是糧食制約了移民數量。

如果只是爲了把人送過去,那麼一次組織百八十艘貨船,就可以輕鬆的送走幾萬人,那麼後勤就成爲了大問題。

非洲大陸開發程度有限,當地土著部落都懶得種地,完全靠自然資源生存。最初前往非洲的殖民者,也是靠當地的自然資源生存下來的。

顯然,這只是適合少數人都殖民活動。一個殖民據點分佈幾千人,不是弗朗茨手中沒有人口,更多的還是擔心發生意外情況,殖民據點的後勤被切斷了。

在人數少的時候,他們還可以進行冒險,從當地獲取足夠的食物生存下來,一旦人口過多就不行了。

費利克斯首相繼續解釋道:“陛下,我們的移民速度已經很快了,就移民人數而言,除了法國人外,就連英國人在非洲大陸的移民都沒有這麼多。

當地沒有足夠的產出供養移民,短期內又沒有足夠的回報,如果找不到珍貴礦產資源,這些地區未來會給財政帶來沉重的壓力。”

如果不知道當地的資源情況,弗朗茨自然也會擔心這個問題,不過這個理由顯然不能用。

一意孤行更不可能,如果沒有政府高層的配合,最後就變成了皇帝一個人的殖民了,最後的結果顯然是悲劇的。

弗朗茨淡定的說:“那麼,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殖民據點都在沿海地區,給他們送一批漁船過去,教會移民打魚。

周邊肥沃的土地那麼多,隨便種植一點兒什麼,也足夠養活他們自己了。只要度過了最初的一段時間,糧食問題就可以逐步被解決。

殖民地不養懶人,如果什麼都不想做,就組織起來當炮灰,無論是派去和當地的土著部落戰鬥,還是用來探索內陸都可以。

解決了糧食問題,後面的壓力就不大了。殖民地穩定過後,我們就可以在當地探礦,只要有一兩個據點有收穫,我們就可以收回成本。

這些殖民據點,還可以給海外的商船提供後勤補給,賺取一些費用補貼行政開銷。

找不到礦產就去伐木,我不認爲當地連木材資源都沒有;平原地區無論是種植糧食、經濟作物,還是畜養牲畜,維持殖民地的運轉還是可以的。”

這不是弗朗茨在吹牛,靠種地、畜牧業不能夠發家致富,但是做到自給自足還是可以的。

這種產業化的經營,賺不到什麼錢,但也絕對虧不了本。歷史上殖民地虧本,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移民。

移民數量不足,無法對當地的自然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基礎產業發展不起來,殖民地政府無法獲得足夠的稅收,虧本再正常不過了。

費利克斯首相提醒道:“陛下,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現在我們已經在殖民事業上投入了上百萬盾,要實現這些地區的收支平衡,這個投入會超過上千萬盾。”

弗朗茨笑呵呵的回答道:“當然,我非常清楚這是在做什麼,這上千萬盾的資金投入了下去,幾內亞和剛果地區也就完全被我們控制住了。

那麼大片土地,我就是在上面種植咖啡、棕櫚、棉花、可可、橡膠、菸草、茶葉,每年也可以獲得幾百萬盾的利潤。

這還沒有計算礦產資源,總不會我們這麼倒黴,什麼收穫都沒有吧?

這筆賬很好算,英法等殖民大國沒有這麼幹,不是因爲他們不想幹,而是他們手中沒有足夠的移民。

現在達爾馬提亞地區還有四五十萬難民,在那裡等着安置。

我們可以先搞以工代賑,把他們留在當地改善當地的交通,然後慢慢將他們移民到非洲殖民地。

萬事開頭難,只要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投入,後面就是收穫期了。如果政府財力不足,可以向民間募集資金。

殖民地不同於本土,不需要政府直接參與管理,把這些業務交給民間公司來做也一樣。

甚至我還在考慮,要不要允許個人參加到殖民事業中,鼓勵貴族去海外開闢殖民地。”

費利克斯首相被說服了,殖民事業不同於其它,只要能夠保證收回成本,政府就已經賺到了。

在殖民地的管理當中,或許沒有賺取大量的利益,卻可以爲國內工業提供足夠的工業原材料,新開闢出來的市場,又促進了國內工商業的發展。

殖民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減少本土人口外流。現在這種情況還不明顯,未來工業化完成後,這種情況纔會更加嚴重。

尤其是經濟危機爆發後,國內找不到工作,民衆迫於生計不得不移民海外,這個時候殖民地的作用就出來了。

只要發展的還可以,政府再引導一下,就可以吸引大量的移民過去,避免人口外流。

現在德意志地區的外流移民數量可不少,不需要多隻要其中三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被忽悠到了奧地利的殖民地上,在非洲大陸就不怕任何敵人挑戰。

想要留住這些移民,發展當地經濟也是必然的。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產業,顯然是不能吸引人定居的。

人多力量大,只要奧屬非洲殖民地的人口足夠多,那麼在新一輪的非洲殖民瓜分運動中,奧地利就佔據了優勢。

這種優勢,未來會直接體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上,推動國內的工商業發展。

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一百六十五章、投降輸一半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十六章、戰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二十八章、準備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
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一百六十五章、投降輸一半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十六章、戰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二十八章、準備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