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

經濟危機爆發爆發,關係惡化的又豈止是普波兩國。作爲這次經濟危機的來源,英國人才是最拉仇恨的。

玩兒傾銷無所謂,問題是他們往歐洲傾銷了。這個年代的國際關係,看歐洲大陸就行了,別的國家忽略也無妨。

本來大家就產能過剩,英國人的傾銷直接引爆了危機。不用懷疑,各國政府都把責任推到英國人身上。

巴黎,愛國人士又走上街頭遊行了。這次不是反政府,他們在呼籲民衆們抵制英貨,支持國產。

同樣的一幕在歐洲很多城市都有發生,這背後自然少不了資本家們在推手。英國人搶了市場,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存。

各國政府確實增加了關稅,可是已經涌入的商品,總不能退回去吧?任何國家都不缺買辦,利益面前人的節操總是很低。

在大傾銷的背景下,英法關係惡化、英奧關係惡化、英普關係惡化、英比關係惡化……

如果英國人是大陸國家的話,他們就有必要擔心被羣毆了。然而作爲海洋帝國,有皇家海軍在他們無所畏懼。

歐洲各國聯合不要做夢了,關係惡化的又豈止是這些國家。因爲貿易衝突的緣故,普奧關係惡化、普法關係惡化、法奧關係惡化、俄奧關係惡化……

簡單的來說:爲了自救,大家的關係都不好了。

你向我傾銷,我可以向你傾銷,大家互相傷害。很多衝突,都是資本家們爲了利益挑起的,根本就不受控制。

在危機面前,只有反應最快的企業可以逃過一劫,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庫存變現,及時削減產能。反應遲鈍的企業,就只有靠實力硬撐了。

要度過經濟危機,大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戰爭。戰爭可以消耗過剩物資,也可以掠奪財富和市場。

於是,很多國家都遭到了無妄之災。

法國人發起了埃及戰爭、馬裡戰爭、阿爾及利亞戰爭;英國人在發起埃塞爾比亞戰爭的同時,也向突尼斯發動了戰爭。

這和英法兩國關係迅速惡化,有直接關係。相互之間,已經不在相互給面子,直接就是幹。

按照這個年代通行的國際慣例,誰搶到的歸誰。沒有實際佔領前,各國都是有機會的。

奧地利也沒有閒着,在非洲大陸上點燃了戰火,博茨瓦納、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地區都變成了戰場。 Wωω ▪Tтkā n ▪C〇

中東地區的氣氛也緊張了起來,弗朗茨還在猶豫要不要向阿拉伯半島發動進攻。如果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可以肯定奧斯曼帝國又要倒黴了。

歐洲大陸各國關係緊張,非洲大陸打得戰火飛揚,亞洲也沒有能夠太平。中亞四國關係突然緊張了起來,分贓不均導致了這個脆弱的聯盟破裂。

毫無疑問,這裡面少不了英國人的手筆。中亞四國互相牽制,他們居中調停,有利於他們獲得最大的利益。

爲了擺脫經濟危機,歐洲各國也加緊了對日本、中南半島等國家的入侵,其中普魯士王國和德意志聯邦表現的極爲突出。

金邊王朝被普魯士人滅國,馬來半島被德意志聯邦佔據了大半,還和泰國軍隊幹了一仗。

美洲地區相對來說,還算是太平,總體上保持了穩定。不過墨西哥內戰還在繼續,叛軍做大已經成爲了不爭的事實。馬西米連諾一世已經多次寫信,向弗朗茨報怨這個問題。

……

西班牙也沒有逃脫經濟危機的影響,受國內經濟不斷惡化的影響,西班牙政府延遲拖欠軍餉,引發了軍方的強烈不滿。

1868年9月,西班牙加的斯軍營中,迎來了一羣特殊的神秘客人。他們化妝成爲了運輸後勤物資的馬伕,進入了軍營中。

“普里姆將軍,伊莎貝爾那個妖婦整天就知道和她男寵淫亂宮廷,任人唯親把國內的搞得一團糟。

爲了西班牙的未來,我們不能放任她繼續肆意妄爲下去了。不然偉大的西班牙,就要被她毀了。”

說話的是西班牙國內激進派“伊拉個”代表布爾喬司,這次秘密進入軍營的目的,就是爲了說軍方少壯派普里姆將軍發動武裝起義,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

形容詞雖然跨越了一點兒,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確實不是什麼好君主,糟糕的私生活更是臭名遠揚。

這個年代,要是進行一次世界昏君排行榜,伊莎貝爾二世女王絕對是名列前茅,號稱:歐洲最不受歡迎的女王。

不光是在民間聲譽不好,在貴族中也是臭名昭著。君主圈子裡更是受到了排擠,尤其是歐洲另外的幾位女王看她非常不爽。

總之,她不但拉低了君主的平均智商,還拉低了女王這個羣體的整體形象。

軍方對伊莎貝爾二世的不滿也是由來已久,普里姆將軍這是軍方的代表,負責這次秘密談判。

談判地點放在了軍營中,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普里姆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口問道:“推翻了伊莎貝爾二世後,誰來擔任西班牙國王?”

作爲一名貴族,普里姆是天生的保皇派。和大多數國家一樣,西班牙軍隊也是貴族的勢力大本營,也是保皇派的武力擔當。

布爾喬司代表的激進派團體,實際上是君主立憲派的一份子,不然他們也沒有聯合的基礎。

要是換了共和派,普里姆將軍就沒有這麼好說話了,直接下令抓捕都是正常操作。

“將軍閣下,我們同意你們上次的提議,由霍亨索倫王朝出一名王子擔任西班牙王位。”

王位的問題,一直都是雙方爭議的焦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軍方支持霍亨索倫王朝,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爲了擴大權利。容克貴族們的待遇,沒有人不動心,現在機會來了,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西班牙要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的權利要受到壓制。國王是誰並不那麼重要,激進派才做出了妥協。

當然由霍亨索倫王朝的王子擔任國王,也是有政治寓意的,這意味着軍方的實力將要擴大。

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之一,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後,激進派可以掌握新政府,軍方自然也要獲得好處。

沒有足夠的利益,這殺頭的買賣可沒有人幹。擴大軍方的權利,就是他們參加這次起義的報酬。

誰都知道軍方權利擴大的後遺症,激進派也不例外,最初他們是反對的。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隨着國內經濟的惡化,他們的幕後支持者們對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忍耐達到了極限。

任何一個團體都不可能脫離支持者,不然就是無根之萍。“伊拉個”也不例外,在支持者的壓力下他們決定向軍方妥協。

沒辦法,革命黨造反那麼多次都失敗了,他們也從中學習到了教訓,知道沒有軍方支持,起義是不可能成功的。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普里姆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後面的談判可謂是一帆風順,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這就是西班牙革命史上大名鼎鼎的“九月同盟”,軍方少裝派和國內的政治激進派結盟,大家決定聯手推翻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

西班牙人民苦伊莎貝爾二世久已,起義自然要速戰速決了。

1868年9月17日,弗朗西斯科-塞拉落率領加的斯的軍隊發動武裝起義。

起義的浪潮被點燃了,西班牙國內很多變得狼煙四起,普通民衆、貴族、資本家、軍隊等西班牙各階層都要求女王伊莎貝爾二世退位。

見局勢失控,慌亂中的伊莎貝爾二世女王任命何塞侯爵率軍平亂。沒有任何意外,向來任人唯親的伊莎貝爾女王爲此付出了代價。

政府軍被叛軍擊敗,弗朗西斯科-塞拉落領導的起義軍直奔馬德里而來。9月28日,大勢已去的伊莎貝爾二世流亡法國。

突如其來的西班牙革命,打亂了歐洲各國的部署。“革命”這是所有政府都忌憚的話題,爲了避免革命蔓延大家都在密切關注西班牙局勢。

弗朗茨也沒有例外,在西班牙革命爆發後,他第一時間召開了高層會議。

最近這些年西班牙雖然沒落了,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仍然是列強中的一員。

對奧地利來說,一個穩定、且具備一定實力的西班牙存在,可以牽制一部分法國人的精力,緩解西線的國防壓力。

維也納政府曾多次拉攏西班牙,企圖建立一個聯盟,一起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蘭西。

然而,爛泥始終是扶不上牆的,多次嘗試後弗朗茨死心了。見西班牙實在是扶不起來,維也納政府轉而和法國人結了盟。

有過失敗的教訓,弗朗茨對新生的西班牙革命政權,也沒有多少信心。

沒辦法,這次西班牙革命與其說是在革命,不如說是政變更加合適。

傳統的利益階層並沒有打破,發動這次起義的就是既得利益者,他們只是不滿伊莎貝爾二世的政策損害了自身的利益。

簡單的來說,就是伊莎貝爾二世改革了。

改革就改革好了,正常情況下貴族們也不會輕易就造反的。偏偏伊莎貝爾二世的改革政策,把各方都給得罪了。

又恰好遇到了經濟危機,國內的矛盾加劇,到了必須要掀泄的時候,這就給起義創造了條件。

現在只是推翻了一個女王,還有她的腐敗政府,換上了一個新政府,本質上西班牙沒有發生改變。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分析道:“伊莎貝爾二世在西班牙的名聲已經臭了,想要復辟是不可能的。

如果法國人肯支持,擁立她的兒子阿方索王子繼位,還有幾分可能。

不過阿方索王子年齡太小,恐怕無力應對現在的局勢,各方是不可能再讓伊莎貝爾二世攝政的,基本上可以排除掉。

後面的備選人員很多,排除波旁王朝後,支持率比較高的有:霍亨索倫王朝的萊奧波爾多王子,他獲得了西班牙軍方的支持,不過拿破崙三世應該會反對。

還有伊莎貝爾二世的妹夫蒙特蓬歇爾公爵,只是他在曾在一次決鬥中打死了恩裡克王子,想要繼位非常困難。

其次是葡萄牙前攝政王費爾南多,據說我們收到的情報,費爾南多對西班牙王位沒興趣。

剩下的候選人,包括前撒丁王室、奧爾良王朝、以及我們國內的幾位王子支持率都不算高。最後花落誰家,還很難確定。”

說完,韋森貝格忐忑的看着弗朗茨,看樣子他是擔心皇帝會強推哈布斯堡的王子繼位。

如果不是祖宗當年把哈布斯堡王朝一分爲二,奧地利一脈和西班牙一脈各自建立了體系,定下了雙方互不干涉的規矩,也沒有這麼多爛事。

很遺憾,查理五世沒有想到哈布斯堡王朝會衰落的這麼厲害,西班牙一脈更是絕嗣。

在上一輪西班牙王位爭奪戰中,分裂的哈布斯堡王朝無法發揮出全力,在戰爭中輸給了法國人,西班牙的王冠落入了波旁王朝。

法理讓出去容易,想要再找回來就難了。現在哈布斯堡王朝繼承西班牙王位的法理依據不足,還有歐洲各國註定反對的立場,弗朗茨自然不可能逆勢而爲。

哈布斯堡王朝的幾位王子,能夠出現在候選人名單上,就是人家給面子了。

“不用考慮國內的幾位王子,現在的國際局勢,各國根本就不可能讓他們上位。”

說完,弗朗茨嘆了一口氣,這個機會不得不遺憾錯過了。

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十九章、風波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章、登基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八十五章、希臘參戰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十四章、金礦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兩百二十七章、戰爭爆發
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十九章、風波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章、登基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八十五章、希臘參戰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十四章、金礦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兩百二十七章、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