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進退兩難

1852年6月12日,英國國會通過了《陸軍擴軍法案》。

麥克西米提出的擴軍12萬,還是被打了折扣,精明的國會議員將最終的擴軍人數限定在了8萬。理由自然是按照實際需求進行軍備,不能浪費納稅人的錢。

這種節儉的主人翁意識,直接導致了在英國陸軍在近東戰爭中拖了盟友的後腿。

相比行動遲緩的英國人,法國人的效率就高的多了。在確定增兵過後,拿破崙三世就開起了爆兵之路,法軍陸軍總兵力一躍攀升到了62萬。

彷彿當年那個縱橫歐洲,所向披靡的法蘭西又回來了。歐洲除了毛熊之外,就數他們的常備軍最多了。

爲了擴張法國的國際影響力,拿破崙三世這次表現的非常積極,在大擴軍的同時,法國援軍就已經從國內出發了。

這個時候法國本土的軍事力量,已經下降到了最低點,軍隊數量雖然增加了,可是老兵和新兵完全是兩個概念。

反法戰爭結束過後,奧爾良王朝爲了緩解國際壓力,放緩了法國陸軍的發展速度,只保留了少量的精銳部隊,大革命過後才恢復過來。

拿破崙三世的才華不在軍事上,在擴充軍隊的時候,忽略了預備役部隊建設,和動員機制的合理化改革。

歷史上普法戰爭中,法國人一戰失敗就認慫。就是因爲法國當時的動員機制不完善,沒有能夠及時動員出足夠的軍隊守住巴黎。

這是法國式發展模式的弱點,把國家的核心產業大都放在了巴黎周邊,一旦巴黎淪陷想要捲土重來都難。

保加利亞會戰結束後,俄軍將戰線推進到了巴爾幹山脈,考驗俄國人的時候到了。

這個時候俄巴爾幹遠征軍內部發生了分歧,以巴赫-伊萬諾夫將軍爲首的將領,主張先攻克索非亞;以戈爾恰科夫爲首的將領,主張翻越巴爾幹山脈,直取埃迪爾內地區。

最終的戰略目標都是一樣——攻克君士坦丁堡,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

主張先攻克索非亞地區的原因是:奧斯曼帝國剛剛經歷大敗,在這一地區的兵力薄弱,在軍事上難度低。

索非亞是保加利亞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城市,一旦攻克了這裡,在政治上的影響非常重要,可以號召更多的保加利亞人起來反抗奧斯曼人的統治。

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原因,就是攻克了索非亞,俄軍就算沒有能夠攻克君士坦丁堡,也佔領了大半個保加利亞,爲下一次戰爭打下了基礎。

這是傳統的力量,這都是第九次俄土戰爭了,很多人都認爲如果不能滅亡奧斯曼帝國,未來肯定還會有第十次俄土戰爭,現在未雨綢繆也很重要。

一口吞下奧斯曼帝國,這只是理想主義,真的認爲俄羅斯能夠一口吞下奧斯曼帝國的人並不多。

政治上的口號喊喊就可以了,滅亡奧斯曼帝國的口號,俄國人都喊了快上百年時間,現在奧斯曼帝國依然在哪裡屹立不倒。

主張直接殺到埃迪爾內地區的理由是:爲了趕時間,這是攻克君士坦丁堡最近的路線,趁着英法兩國援軍主力沒有抵達,提前進攻君士坦丁堡勝算更大。

當然勝算大風險也大,不去佔領周邊地區,奧斯曼軍隊很有可能包抄俄軍的後路,要是沒能攻克君士坦丁堡,就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俄國人的煩惱,弗朗茨是不關心的。俄軍會不會全軍覆沒,他是一點兒都不擔心。

以奧斯曼帝國的情況,除非是開了掛,不然再好的戰術,他們在執行的時候都會打折扣。

理論上在中途任何一處關鍵地段切斷俄軍的後勤補給線,他們就會贏得這場戰爭。

可是負責執行任務的這支部隊,也必須要有足夠強的戰鬥力,不然三五兩下子就被俄軍給幹翻了,那還有什麼用?

不光是如此,同樣還要周邊的奧斯曼軍隊、地方政府緊密配合。只要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無法關門打狗。

這種高難度的工作,還是不要期待奧斯曼帝國能夠完成了,最多也就是用切斷後勤線,嚇唬俄國人退兵,然後雙方老老實實開始拼消耗。

……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笑呵呵的說:“陛下,奧斯曼人從塞爾維亞地區撤軍了。看來是俄國人給他們的壓力太大,現在他們是準備集中兵力和俄國人對抗,顧不得這些地區了。”

看得出來,他的心情非常不錯。哈布斯堡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恩怨已經有幾百年了,看着敵人倒黴自然是神清氣爽。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在政治上。不要看現在拉德斯基元帥出任總參謀長,他這個陸軍大臣沒有反應,實際上溫迪施格雷茨親王一直都在尋找機會破局。

軍事上的強人不等於政治上的強人,卡爾大公就是一個例子,灰溜溜的回家著書。

實際上奧地利軍隊中德高望重的拉德斯基元帥,此前在奧地利混的也不怎麼樣,長期在地方任職並不是受重視,而是被排斥在了權利核心之外。

只不過弗朗茨上位過後,情況發生了改變,爲了能夠保障西進戰略的順利實施,把拉德斯基元帥調回了中央擔任總參謀長。

這種背景下,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就算是有一萬種理由都沒有用,不管有什麼理由,弗朗茨都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放棄對拉德斯基元帥的支持。

知道了這一點後,溫迪施格雷茨親王自然不會搞事情了。實際上他和拉德斯基元帥的關係惡化,還是因爲總參謀部和陸軍部的權利衝突。

屁股決定了立場,總參謀部和陸軍部本來就是互相制衡的存在,雙方的關係要是好了,弗朗茨就要換人了。

被拉德斯基元帥壓制住了,溫迪施格雷茨親王沒有辦法。不過現在機會來了,奧斯曼人從塞爾維亞地區撤軍,這意味着奧地利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大片土地。

軍方的主戰派可不是那麼容易壓制住的,他們又不知道奧地利政府的真正戰略,戰機出現了自然要請戰。

這個時候要是拉德斯基元帥壓制不住手下人,把事情鬧到了皇帝跟前,那就是大大的失分;就算壓制住了,也會讓軍方將領產生不滿。

這點兒小算計,弗朗茨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不過他沒有干涉的意思,這些鬥爭都只能算小兒科。溫迪施格雷茨親王用的是陽謀,屬於規則範圍之內。

大臣們之間相互鬥爭,總比他們串通一氣,聯合起來和皇帝斗的好。只要不耽誤正事,不光明正大的拉幫結派,暗地裡的鬥爭弗朗茨都假裝沒看見。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弗朗茨不會奢求奧地利政府的官僚集團純潔無瑕。

弗朗茨問道:“貝爾格萊德呢,奧斯曼人有沒有放棄?”

貝爾格萊德素來有巴爾幹半島的門戶之稱,只要掌握了這裡,未來巴爾幹半島的事務,誰也不能夠忽視奧地利的意見。

不過現在奧地利政府的戰略重心不在巴爾幹半島,奧斯曼帝國又在那邊駐紮了重兵,奧地利這纔沒有攻克貝爾格萊德。

如果奧斯曼人主動放棄了,派出萬兒八千軍隊就可以佔領,弗朗茨也不可能放棄,奧地利還是不缺這麼點兒兵力的。

手中的籌碼越多,戰後能夠拿到的利益也就越大,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

想要在統一南德意志的情況下,再吞併巴爾幹半島的利益,奧地利還沒有那麼好的胃口。

除非俄國人開掛,能夠攻克君士坦丁堡,那麼英法兩國拿俄奧同盟沒折,奧地利吞下了這些肥肉也就吞了。

“沒有,不過奧斯曼人還是從貝爾格萊德抽調了兵力,現在那邊的守軍已經下降到了兩萬人。”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回答道

左右徘徊了一會兒,弗朗茨纔開口喊道:“珍妮,派人通知內閣和拉德斯基元帥過來開會。”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奧地利佔領了多瑙河流域兩公國後收手,這還可以解釋說坐山觀虎鬥。

現在奧斯曼帝國從塞爾維亞地區撤軍,奧地利都不出兵佔領,那就太古怪了。不要說俄國人,就算是歐洲各國都會產生懷疑。

可是一路佔領下去,奧地利在巴爾幹半島佔領的土地越來越多。那麼問題就出來了,本來南下戰略只是爲了掩護西進戰略,結果居然變成了假戲真做。

不要以爲肉吃的多就一定是好事,還可能讓人發胖,減肥神馬的最令人頭疼了。

現在的奧地利也差不多,這個時候要是多拿多佔,戰後歐洲各國能答應麼?

嫉妒會使人心裡扭曲,要是大家都嫉妒了,奧地利就要沒朋友啦,弗朗茨可不想出現那種被動局面。

可現在的問題是,戰場上的局勢根本就不受弗朗茨的控制。奧斯曼人太慫了,一點兒都沒有他們祖宗那種拼搏的精神。

那怕是他們象徵式的組建一幫民兵出來壯聲勢,弗朗茨都可以假裝被欺騙了,沒有及時發現敵人的陰謀,貽誤了戰機。

現在到好,奧斯曼人非常光棍的撤軍了,搞的弗朗茨是進退兩難。

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五章、大婚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四章、風波起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九十七章、交易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四章、裁軍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章、登基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八十五章、希臘參戰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四章、裁軍第一百章、虛張聲勢
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五章、大婚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四章、風波起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九十七章、交易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四章、裁軍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章、登基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八十五章、希臘參戰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四章、裁軍第一百章、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