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

受奧地利戰略重心的轉移,中歐戰場撲朔迷離的局勢一下子明朗了起來。

原本躍躍欲試想要反攻的聯軍,現在徹底轉入了防守狀態。彷彿是被難民潮給拖住了,任由法軍如何挑釁,都是固守不出。

天上有飛機+飛艇,地上是戰壕鋼筋鐵絲網+機槍,面對這樣的敵人法軍也非常的無奈。

進攻吧,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還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戰果。

畢竟戰壕這玩意兒沒有技術含量,突破一道還有下一道,純粹拿步兵往上面填,那就是對士兵的安全不負責任。

雖說只要能夠贏得戰爭,再大的傷亡也是值得的;可問題是萊茵河會戰,只是歐陸戰爭的縮影。

輸了這次會戰,法蘭西直接完蛋;贏了這次會戰,還有下一次會戰。打開地圖就知道,法蘭西想要贏得戰爭,不打上三五次會戰,甭指望能夠令反法同盟屈服。

要是在這裡耗光了家底,後面的戰爭還怎麼打?任何一名指揮官都知道,先贏不是贏,只有最後的勝利者纔是真正的贏家。

一邊是遲遲無法突破的戰線,一邊是每天都在累加的傷亡人數,指揮部中的帕特里斯·麥克馬洪元帥只感覺壓力山大。

“防空武器運過來了沒有?”

聯軍固守防線的只是陸軍,佔據了絕對優勢的空軍還是每天不定時出來打卡。無論是從天而降的炸彈,還是飛射而出的子彈,都是法軍的大麻煩。

單純計算一艘飛艇、一架飛機的戰果不起眼,可這個單位一旦放大百倍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就算是一架飛機出動一次的戰績只是一,對法軍來說那也是每天數百人的傷亡,日積月累之下同樣不是一個小數字。

尤其是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更是難以彌補。爲了儘快擺脫這種困境,帕特里斯·麥克馬洪元帥第一時間向國內要求防空武器。

別看飛艇投入軍用的時間提前了,各國提前研發了防空武器。事實上,這年頭的防空武器威力還是非常有限。

除了防空火炮有點兒作用外,其它的防空武器從誕生開始,就是爲了增加喜劇色彩的。

比如說:頗具傳奇色彩的防空步槍。

理論上來說,這種專門開發的防空步槍極限射程高達上千米,可以對天上的敵人造成威脅。

至於實戰效果,非常遺憾,歐陸戰爭爆發這麼長時間,法軍都沒有靠這玩意兒擊落一架飛機、或者是飛艇。

或許命中過目標,可惜人家就是不墜落。沒辦法,這年頭子彈的威力太小,能飛出上千米不等於殺傷力也有上千米,除非敵人低空飛行,要不然根本就沒用。

後世廣爲流傳的防空機槍,在這個時代如同神話,馬克沁機槍都是新裝備,總不能讓士兵拿着加特林朝天上射擊吧?

相比負責搞笑的黑科技,還是火炮給力,雖然命中率可憐兮兮,但只要是擊中了,基本上就能取得戰果。

“防空武器是運過來了,不過,元帥,就這幾百門防空火炮恐怕……”

沒有辦法,兩百萬法軍指望幾百門防空火炮保證自己頭頂上的安全,無論怎麼分配都不可能做到。

爲了爭奪這批防空火炮的歸屬,法軍內部都快打起來了,這讓負責後勤的阿梅代中將非常頭疼。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防空火炮數量不足,暫時就不用分配給部隊了,先集中起來和炮兵一起行動。

敵人在天上,不可能分那麼清楚。到時候讓其他火炮夾在一起開炮,嚇住他們就行了。

只要敵人不低空轟炸,給我們帶來的損失,就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要知道空軍出動的成本可不低,高空騷擾我們取得的戰果,恐怕還不夠他們的油錢。

國內不是說戰機已經開始生產了麼,再過一段時間問題就會解決。

眼下還是加快進度,儘可能的在國際社會干涉前,製造更多的難民,增加敵人的後勤壓力。”

這是事實,單純從經濟上計算,高空轟炸的性價比確實低。

每天上百噸彈藥,加上百噸油料,還有一大筆維護費用,僅僅只是取得殲敵百八十人的戰果,絕對是血虧。

戰爭打的就是錢,要是無法取得戰果,時間長了誰也頂不住,轟炸的頻率自然會降下來。

不對,確切的說是奧軍的轟炸頻率已經降下來了。大多數時候出動都是飛機騷擾,飛艇出動的頻率越來越低。

原因自然是後勤了,難民潮的出現令奧軍不得不節省彈藥,儘可能的降低後勤消耗。

原本用來轟炸法軍的飛艇部隊,現在更多的承擔起了後勤運輸任務。每天都有數百艘飛艇往返於兩地,以保障前線物資的充足。

成本神馬的,早就不在維也納政府的考慮範圍之內。現在奧地利是水路空三線齊動,竭盡全力往前線運送物資。

至於帕特里斯·麥克馬洪擔心的國際干涉,實際上完全是當局者迷,法國政府在自己嚇自己。

有能力干涉歐陸戰爭的國家不想幹涉,況且他們還在進行“友誼賽”,一時半會兒根本停不下來。

剩下想要干涉歐陸戰爭的國家,又沒有足夠的實力,除了吆喝兩嗓子外,根本就沒有實質上的干涉能力。

……

中歐戰場穩住了,非洲大陸就熱鬧了。全力出手的奧地利,效果自然是非同尋常。

在短短半個月之內,維也納政府就向埃及戰場投放了十七個師的援軍,這讓原本就處於下風的法軍,徹底陷入了被動。

望着眼前堆積如山的求援電報,雅各布總督都來不及進行回覆,一個新的噩耗又傳來了。

隨着奧軍在非洲大陸發起全面進攻,處於後方的阿爾及利亞地區,現在也變成了前線,阿爾及利亞殖民政府扣下了原本計劃增援埃及地區的援兵。

“該死的阿納托爾蠢貨,難道就不能長點兒腦子麼?埃及地區一旦淪陷,這場戰爭我們就徹底陷入了被動……”

不光是咒罵不休雅各布總督,在場的衆人無論哪個派系,此刻都表現出了一致的同仇敵愾。

按照計劃,法軍在非洲大陸完成戰略收縮過後,會有三十萬援軍增援埃及戰區。

儘管這些部隊都不是主力,戰鬥力也不比土著部隊強多少,可有援兵總比沒有援兵的好。

就算是不能扭轉現在的戰場局勢,至少也可以令埃及戰區支撐更長的時間。對衆人來說,只要能夠堅持到歐洲戰爭結束,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可惜現在這一切都成爲了夢幻,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僅憑埃及地區這些殘兵敗將,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

負責蘇伊士防線的阿爾蒂爾中將,義憤填膺道:“總督閣下,向國內投訴吧!如果大家都學着阿爾及利亞殖民政府這樣肆意妄爲、不顧大局,誰還能夠保衛法蘭西?”

不急不行,敵人已經渡過了蘇伊士運河,如果不是倚仗要塞堡壘,運河防線早就崩潰了。

稍微有點兒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一旦蘇伊士運河防線崩潰,後方一馬平川的三角洲根本就守不住。

埃及地區淪陷也就算了,關鍵是蘇伊士運河完全落入了敵人手中。就算是運河受到了破壞修復需要時間,可總體戰略上的被動還是造成了。

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奧地利帝國絕對是恐怖的,縱使法蘭西贏得了歐陸戰爭,也奈何不了這個怪獸。

……

凡爾賽宮,不等埃及總督的抗議電報傳來,拿破崙四世就被阿爾及利亞殖民政府的騷操作給氣到了。

要是無法向埃及地區提供援兵,那就早點兒說,到了關鍵時刻來這一手算什麼?

如果不是確定阿爾及利亞還在法蘭西旗下,拿破崙四世都要懷疑他們投敵了。

用膝蓋想也知道,本該出發的援兵突然沒了,對正處於風雨飄渺埃及戰區來說,絕對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歐洲可不流行死戰到底,要是國內不進行增援,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沒準埃及地區的利益集團向奧地利投降了。

忠誠這玩意兒是經不起考驗的,不管法蘭西對殖民地控制的有多嚴,民衆的歸屬權感都比不上本土。

“阿納托爾那蠢貨怎麼說?”

看得出來,拿破崙四世是真的生氣了。用這種語氣形容自己任命的總督,那絕對是忍耐到了極限。

滿臉通紅特倫斯·布爾金首相影響頭皮回答道:“阿納托爾解釋說前線戰況緊急,原本從前線撤下來部隊在半路被敵人追上了,交戰過後損失慘重。

原本承諾給埃及地區的援兵,現在已經損失過半。加上敵人的兵鋒已經直指阿爾及利亞地區,他們沒有能力再增援埃及地區。

爲了保障阿爾及利亞地區的安全,阿納托爾已經下達了緊急動員令,徵召殖民地的所有法蘭西青年入伍。

同時,還向國內發來了求援電報,尋求兵力和物資支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即將喪失非洲這個原材料產地。”

甭管大家願不願意相信,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撤退途中損失慘重,戰略收縮計劃未盡全功,阿爾及利亞地區即將淪爲戰場。

在這種背景下,即便是巴黎政府強令殖民政府派出援軍,也不會有任何作用。

不同於其他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地區一直都是法蘭西經營的重點區域,當地的利益集團大勢已成。

危機關頭,大家首先要保障的是自家利益。在利益面前,大局也必須要往後靠。

強忍着心中的不滿,拿破崙四世問道:“沒有這些援兵,埃及地區還能夠支撐多久?”

信心是經不起消磨的,如果戰爭爆發前大家對法軍的心裡預期是100分,現在最多也就只剩下80分了。

速戰速決,短時間內擊敗奧地利贏得戰爭,那只是戰爭初期的美好構想。

現在拿破崙四世已經將贏得戰爭的時間,從最初的兩個月提高到了一年。在法軍完全取得戰略優勢前,法國政府是無法容忍埃及地區淪陷的。

猶豫了再三過後,陸軍大臣路斯基尼亞不確定的回答道:“初步估計可以支撐三到六個月,不過最近奧地利人又向埃及地區進行了增兵,埃及戰區能夠支撐多久,還是要看敵人的投入。”

這個答案等於沒有答案,奧地利向埃及地區的投入是不可控的,就意味着埃及地區的法軍能夠堅持多久同樣不可控。

“陛下,向埃及地區增兵吧!我們必須讓前線的部隊看到希望,要不然……”

話才說了一半,特倫斯·布爾金首相就說不下去了。沒辦法,後面的內容說出來太傷士氣。

作爲政治人物,暗地裡想想可以,但是有些話真的不能說出來。

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六章、賭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十章、鑄幣稅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章、穿越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六章、教育改革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兩百二十七章、戰爭爆發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
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六章、賭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十章、鑄幣稅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章、穿越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六章、教育改革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兩百二十七章、戰爭爆發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