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

聖彼得堡,自從受到英波密約的消息過後,亞歷山大三世的頭髮又掉了很多。

隨手扔掉了手中的電報,亞歷山大三世抱怨道:“該死的英國佬,就不能安分一點兒麼?

這才過了幾天省心的日子,又開始折騰了。真以爲我們好欺負麼……”

天地良心,他現在真的不想搞事情。安安靜靜種田不好麼,爲什麼要搞事情?

財政大臣阿利舍爾·古洛夫勸說道:“陛下,這是英國人的詭計。

他們在這個時候挑起波斯衝突,就是爲了打斷俄羅斯帝國恢復元氣,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他是真的怕年輕氣盛的沙皇一怒之下,就不管不顧跑去和英國人開戰了,這種事情在歷屆沙皇中發生的次數還不少。

確切的說,在全世界這種事情都不少。一直持續到了近代,在吸取了無數前人的教訓之後,大家才變得理智起來。

現在的俄羅斯帝國不適合對外發動戰爭,先是普俄戰爭,接着又是經濟危機,俄羅斯帝國正處於最虛弱時期。

不待亞歷山大三世回答,陸軍大臣帕拉德魯·瓦爾德搶先說道:“誰都知道這是英國人的陰謀,但那又怎麼樣?

俄羅斯帝國的利益不容侵犯,波斯問題只是英國人的一次試探。如果我們不斬斷他們的妄想,接下來還有更多的麻煩等着我們。

一旦讓外界認爲俄羅斯帝國已經沒落,到時候我們要面對的敵人,就不僅僅只是英國人了。”

仇恨拉得太多了,在俄羅斯帝國強盛的時候,這些都是疥癬之病,不足爲慮。

現在不一樣了,俄羅斯帝國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能夠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靠的就是昔日的虎威。

虎威再盛,也改變不了是一頭病虎的事實。如果不能震懾住山林裡的豺狼虎豹,就是羣狼食虎的局面。

爲了避免最糟糕的局面發生,沙皇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恢復俄奧同盟,積極參與近東戰爭……

一面藉着聯盟的力量震懾羣雄,一面又在戰場上亮肌肉,讓大家相信俄羅斯帝國依舊強大。

爲了加快恢復的速度,沙皇政府甚至還出售了近東戰爭中的戰利品,換取了大筆資金改善財政。

然而,試探還是來了。波斯問題只是一個影子,一旦俄羅斯帝國露出疲態,後面就要永無寧日了。

想得越多,衆人的神色就越緊張,不斷的腦補過後,一場針對俄羅斯帝國的陰謀論就成型了。

見氣氛緊張了起來,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急忙解釋道:“閣下,事情沒有那麼嚴重。

英國人或許在試探我們,但波斯問題還牽扯到了奧地利的利益,只要我們和維也納政府立場一致,局勢就在可控範圍之內。

外交部已經和維也納政府溝通過了,他們建議直接和波斯政府攤牌,無視英國人的存在。”

俄奧同盟在世界島就是無敵的存在,尤其是在普波聯邦完蛋過後,其他國家加在一起也撼動不了這個大boss。

英國人搞事情沒問題,反正他們不在歐亞大陸,皇家海軍足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想要直接搞垮俄奧兩國,那就不可能了。

陸軍大臣帕拉德魯·瓦爾德疑惑的問:“奧地利要對波斯動手?”

奧斯卡·希門尼斯揉了揉額頭,沒辦法這幫隊友實在是帶不動。戰鬥民族就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沙皇政府高層也不例外。

無奈的解釋道:“英波兩國簽訂的是密約,兩國政府都沒有承認,我們也可以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現在和波斯政府攤牌,我們可以故意提出和密約內容相違背條件,讓英國人的計劃落空。

如果奧地利人想要對波斯地區動手,根本就不需要這麼麻煩,直接打過去就可以了。”

“直接打過去”這纔是列強的作風。戰爭藉口完全可以等起來了再找,反正都發動侵略戰爭了,根本就沒什麼好洗的。

這和近東戰爭不一樣,奧斯曼帝國那是昔日的歐洲公敵,隨便翻翻歷史書,就可以讓侵略戰爭變成復仇之戰。

國際輿論本身就擁有濃濃的傾向性,代表歐洲民衆的意願發起的復仇戰爭,那就必須要是正義的。

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即便是作爲攪屎棍的英國人,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進攻波斯就沒得說了,畢竟波斯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沒有仇恨,和歐洲世界還有一萬八千里。

這個答案令亞歷山大三世喜憂參半。喜得是問題可以解決了,不需要擔心局勢惡化;但是俄羅斯帝國對奧地利依賴性更大了。

爲了擺脫對奧地利的依賴性,從亞歷山大二世開始,沙皇政府就有意疏遠維也納政府。

然而,折騰來折騰去,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甚至還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說好的擺脫對奧地利的依賴,結果最後搞得依賴性更強了,再這麼下去就只能安心當小弟了。

吸取了父親的教訓,亞歷山大三世沒有盲目的疏遠兩國外交關係,來擺脫對奧地利的依賴。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亞歷山大三世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好。擺脫對的奧地利的依賴不是不行,但是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政治上的依賴最好解決,麻煩的經濟上的影響。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國際貸款不是好拿的。

受只能購買奧地利商品的附加條件影響,搞得俄國工業喪失了自己的風格,完全抄襲奧地利。

不對,他們還是有自己的風格,買了的機械設備,生產出來的同款商品在造型、體積、使用功能上都有所改進。

遺憾的是這種改進不是良性的,而是往相反的方向發展。抄作業都抄不及格,自主研發升級換代就更不用想了。

買了第一代,就必須要買第二代,買着買着大家也就習慣了。後遺症就是,俄國工業被迫採用奧地利標準了。

時至今日,除了奧地利外,別國國家生產的機械設備在俄羅斯帝國就賣不動。

不是價格問題,也不是質量問題,關鍵是標準體系對不上。

工業發展是講產業鏈的,要更改標準就必須上下游一起改,要是隻改其中一個環節,產業鏈搭接馬上就會出問題。

就算是產業鏈依賴性不高的產業,資本家也要考慮後期設備維護問題。

沒有配套的標準體系,換一個螺絲釘,都必須從設備購買國進口。

如果說這些小配件不值錢,生產廠家可以附贈一批,那麼機械設備壞了,維修工人也要從海外請,那就沒辦法了。

大家都是要考慮成本的,誰也不會自找麻煩。俄羅斯帝國也沒幾家大工廠,能夠讓設備供應商,直接派技術工人常駐。

亞歷山大三世還是懂點兒經濟的,沒有爲了擺脫限制,就胡亂折騰。

自家搞不出來,反正都要進口,買英法的還不如買奧地利的,起碼大家是盟友。

在自由貿易體系下,依靠推廣標準,實現了工業設備上的壟斷,這給很多歐洲經濟學家上了一課。

甚至在某些大學,俄羅斯帝國還被作爲商業經典案例,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學生的課本上。

至始至終,沙皇政府都沒有想到英國人這麼幹,只是對中亞衝突給予的迴應。

從這方面來說,英國政府的“警告”算是白折騰了,俄國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那一步。

這不是沙皇政府蠢,主要是認知上的區別。或許在外界看來,俄軍在中亞搞小動作是一件大事,但是在沙皇政府眼中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就是搶了幾隻羊、幾頭牛、幾匹馬,外加佔了一片草場,類似的事情俄國人都幹幾百年了。

習慣成自然,沙皇政府從上到下都沒有覺得有問題,誰能夠想得到英國人會小題大做?

估計英國政府直接把前因後果整理成資料,送到沙皇政府手中,俄國人也不一定會相信。

……

1885年4月13日,馬赫迪起義軍在伊德富地區伏擊了法國人平叛大軍的先頭部隊,戰鬥場面是那個感人。

憑藉兵力上的優勢,加上事先埋伏打了法軍一個措手不及,雙方居然以平手收場。

收到消息過後,胡蒂爾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法國人就算是紙糊的,也不可能這麼脆弱。

軍事會議上,馬赫迪臉色鐵青的訓斥道:“你們真厲害啊,平時不是很能幹麼?

三萬多人伏擊不到五千的敵人,佔據了所有的優勢,最後居然打了一個平手。

要是沒有佔據地理優勢,而是在野外發生遭遇,是不是要被法國人給全殲了?

廢物……”

聽了馬赫迪的訓斥,胡蒂爾大概明白“平手”是怎麼回事了。

六倍的兵力優勢,加上事先埋伏好,打了敵人的伏擊,最後不僅沒有全殲敵軍,反而讓敵人突圍離開了。

這樣的戰績,說出來就是一個笑話,偏偏就真的發生了。

“平手”不過是自我安慰,看看雙方的戰損比就知道3.4:1。差不多幹掉一個法軍團,自身付出的代價卻是一個師。

根據衆人的表情來看,胡蒂爾覺得殲滅的“法軍”恐怕也有水分,真要是幹掉了法軍一個正規團,估計這裡可以擺慶功宴。

一股不祥的預感,從胡蒂爾心中油然而生。暗自猜測道:該不是獨立的是法國人殖民軍吧?

好在,有純正的法軍士兵俘虜在,證明這場戰役中有主力部隊參加。

如果是殖民軍都打出這樣的戰績,那麼什麼也別說了,趕快收拾東西回家吧,任務想都別想了。

起義軍主力部隊損失慘重,馬赫迪不得不再次將目光投向英奧兩國代表,希望獲得更多的援助。

到底是見慣了大風大浪,傑雷特中將對這場伏擊戰的結果,並沒有表示不滿:“諸位,事情已經發生了,就讓他過去吧!

根據慣例,法軍的先頭部隊一般都是精銳,戰鬥力強一點兒也是正常的。後面的部隊,就沒那麼厲害了。

當務之急,還是抓緊時間整訓起義軍,儘可能的提高戰鬥力。

我希望在這次伏擊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在後面的戰鬥中不要再次出現。”

……

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五章、戰爭契機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一章、穿越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一百章、捧殺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
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五章、戰爭契機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一章、穿越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一百章、捧殺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