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

柏林

帕麥斯頓的到來,並沒有給腓特烈-威廉四世帶來好消息,英國人這次同樣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

“陛下,現在的局勢對我們非常不利,歐洲各國都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面,列強中唯一支持我們的奧地利,也只是迫於民意,他們不會給我們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約瑟夫-馮-拉多維茨首相皺着眉頭說

在陸地上單挑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前,整個歐洲都沒有哪個國家有這個勇氣,普魯士也不例外。

遇到這樣的鄰居,是普魯士王國最大的不幸,既然打不贏那就做朋友好了,普俄關係一直都是普魯士外交中最重要的一環。

“資產階級政府還是不肯讓步麼?”腓特烈威廉四世關心的問

拉多維茨想了想說:“是的,陛下。現在民間士氣高漲,在奧地利發聲支持我們後,德意志各邦國都在替我們搖旗吶喊,他們企圖用民意逼迫我們和俄羅斯爆發戰爭。

資產階級政府,認爲現在不能打擊民衆的士氣。他們想等奧地利處理了內部矛盾,和我們聯手抵抗來自俄羅斯的壓力。”

沒錯,歐洲憲兵的俄羅斯確實很可怕,不是普魯士能夠比的。不過普奧聯手之後,這種局面就會發生逆轉,俄羅斯還做不到以一敵二。

可問題是,奧地利憑什麼爲了幫普魯士擴張領土,就要同俄國人站在對立面?他們的利益在哪裡?

腓特烈-威廉四世想了想說:“通知我們的人採取行動,給國內的輿論降溫,告訴我的阿爾尼梅先收手,現在還不是挑戰俄國人的時候。”

誰也沒有想到,自由派的領袖居然是國王的人,也難怪大革命爆發後,普魯士能夠那麼迅速的達成內部妥協。

不過熟悉歷史的人就知道,這一次普丹戰爭,只是普魯士爲了轉移國內矛盾而挑起的戰爭。

通過對外戰爭,成功的將國民的視線轉移了出去,爲反革命集團反撲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果沒有人引導的話,資產階級政府怎麼可能在權利地位沒有鞏固之前,就挑起普俄衝突呢?

無論是策劃波蘭獨立運動,還是發動普丹戰爭都是在挑戰俄國人的底線,一旦擦槍走火,普魯士王國可兜不住。

爲了避免局勢失控,腓特烈-威廉四世中途可是幾次叫停,緩和關係。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普魯士人對俄國人的一次試探。

1848年8月迫於國際壓力,普魯士王國向俄國人做出了讓步,普丹戰爭進入了中場休息階段,兩國簽訂了《馬爾摩停戰協定》。

……

維也納

收到了《馬爾摩停戰協定》,奧地利政府都認爲這次普丹戰爭算是結束了,普魯士的妥協令德意志地區的民族主義者非常不滿,奧地利的計劃成功了。

只有弗朗茨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通過這次試探,普魯士人已經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俄國人不會輕易向他們開戰。

主要原因是沙皇政府比較窮,丹麥王國同樣也無力承擔這筆戰爭經費,一旦和普魯士王國爆發戰爭,俄國人的很多計劃都必須要擱淺。

“這次停戰協定,來的太快了,上面的條款太過傾向於丹麥人了,這非常的不對勁,在戰場上普魯士可是佔據了上風,沒有道理吃這個虧。

正常情況下,普魯士政府只要稍微堅持一下,丹麥人就會讓步,沒準還可以佔點兒便宜,怎麼可能吃這個虧呢?”

弗朗茨說道。

普魯士也是歐洲強國,儘管只是墊底的列強,那也是列強俱樂部的成員,怎麼可能吃這麼明顯的虧呢?

各國的外交壓力再大,大家又沒有武力干涉,憑什麼讓他們做出這麼大的讓步?

梅特涅似乎想到了什麼,又不敢確定,於是開口問道:“殿下,你的意思是普魯士人有陰謀?”

“是!”

“作爲德意志地區最大的兩個邦國,我們一直都想統一德意志地區,難道普魯士人就不想一統德意志地區麼?

我們是經了一連串的失敗過後,發現以奧地利的情況,各國不會讓我們統一德意志地區,最後才無奈的放棄。

可是一旦擁有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機會,我們同樣不會放棄。

現在普魯士人掀起了民族主義,宣揚大統一思想,又提出了不文不類的小德意志計劃,這些都是爲了什麼?

毫無疑問,普魯士人知道他們沒有實力統一德意志地區,就退而求其次準備把我們踢出去,建立一個小德意志帝國。

前不久我們才挫敗了他們在法蘭克福會議上的陰謀,腓特烈-威廉四世爲什麼拒絕承認明顯傾向於普魯士的法蘭克福會議?

真的是因爲那頂皇冠不夠正統麼?在我看來,他是不敢。一旦支持法蘭克福會議,他們就站在了德意志邦國的對立面。

普魯士王國的實力有限,他們不能分散力量,現在他們在丹麥問題戰爭中妥協,多半是想要在德意志地區搞事情了。

外交部要隨時和各國邦國政府保持聯繫,不要讓普魯士人鑽了空子,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出兵幫他們穩定局勢。”

弗朗茨條條有理的分析道,先知先覺的優勢體現了出來。

歷史上,這個當口普魯士人就不斷的和德意志地區的邦國勾搭,建立了“三王同盟”,企圖以此來代替奧地利控制的德意志聯邦,邁出了統一德意志地區的第一步。

儘管後來被奧地利一巴掌給拍回去了,解散了三王同盟,可普魯士王國在德意志地區的地位卻大大提高了。

甚至他們還利用這個機會,故意示弱,不斷的宣揚《奧爾慕茨協定》對普魯士的恥辱,淡化了列強對他們的警惕之心。

這些都是弗朗茨的個人猜測,對於普魯士王國能夠在狹縫中統一德意志地區,他是非常佩服的。

只不過現在身份決定了立場,他又不是忠實的普粉——彼得三世,不可能把屁股坐歪。

只能以最大的惡意出發去揣測普魯士人的行動,避免給敵人留下可乘之機。

奧地利有了準備,普魯士人想要拉盟友,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論起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普魯士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奧地利比。

如果這個年代靠全民公投決定命運的話,弗朗茨都可以準備加冕德國皇帝了,哈布斯堡家族擁有絕對的優勢。

“殿下,現在德意志地區很多邦國的局勢都不穩,如果普魯士人想要插手的話,多半會以幫助他們穩定局勢爲條件,拉攏一些邦國同他們結盟。

從實力上判斷,普魯士人多半會先拉攏北德意志邦國,然後再向南德意志邦國滲透。

至於統一德意志地區,這多半隻是一個幌子,統一北德意志地區,就是各國對普魯士王國容忍的極限。”梅特涅從外交上分析道

從現在的國際局勢來看確實是如此,但是未來就不一定了,歷史上普魯士王國就利用了列強之間的矛盾,逐個擊破了敵人,統一了除奧地利外的德意志地區。

因爲地緣政治、宗教、經濟的關係,明明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最大,但是北德意志各邦國資產階級卻普遍傾向於普魯士王國,讓普魯士擁有統一北德意志地區的羣衆基礎。

可是現在奧地利卻不能夠容忍普魯士這麼早統一北德意志,這意味着雙方的實力將會被拉近。

弗朗茨還沒有完成國內改革,一個強大的普魯士王國崛起,會威脅到奧地利的利益。

“外交部想辦法打亂普魯士人的計劃,並且還要加強同南德意志邦國的關係。政府準備和關稅同盟談判,奧地利也要加入。

如果普魯士人阻撓,就拉攏南德意志邦國出來重組關稅同盟。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分裂德意志聯邦!”弗朗茨嚴肅的說

北德意志地區,奧地利只需要拖延普魯士王國的統一進程,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做利益交換。而南德意志地區,無論如何弗朗茨都不會輕易放手。

就算無法吞併這些國家,也要建立同盟關係,通過政治、經濟、文化進行滲透。

將現在的盟友關係進一步深化,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必要的時候大家還可以合夥建立一個鬆散的聯邦帝國。

比如說仿照曾經的神聖羅馬帝國,只要名義上統一了,未來靠着經濟、文化上的影響,逐步實現合併。

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兩百三十一章、捨得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四十章、戰後影響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四章、裁軍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九章、列強本色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
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兩百三十一章、捨得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四十章、戰後影響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四章、裁軍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九章、列強本色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