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

儘管英國官僚們極力的掩蓋,發生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慘劇,還是出現在了倫敦的報紙上。

民間一片譁然,大量的士兵家屬走上街頭遊行示威。沒有任何作用,軍需部的官僚們都是按規定辦事,完全符合英國法律,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官僚們無所畏懼,可是英國內閣卻承擔了龐大的壓力,如果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下一次大選估計會很感人。

不用等到大選,現在陸軍大臣斯坦利就感受到了什麼是壓力。

“首相閣下,輿論對我們非常不利,媒體的誇大其詞,讓我們的徵兵工作出現了嚴重問題。”

糟糕的後勤體系,超過三分之一的英軍士兵染病倒下,無法得到有效救治,普通傷員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二,殘酷的現實足以令任何人望而卻步。

經過媒體的藝術加工後,克里米亞半島自然是淪爲了人間地獄,民衆抵制服兵役也不奇怪了。

可以這麼說,俄國人如果財力雄厚一點兒,再拖上個三年五載,英法兩國就只能灰溜溜的離開了。

這和戰爭無關,靠疾病就可以擊垮英法聯軍,沒有任何軍隊能夠經得起病魔的摧殘。

喬治-漢密爾頓-戈登想了想說:“輿論是反對黨掀起的,不受我們的控制,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改變目前的局面。

前線的情況確實非常糟糕,軍需部那幫官僚們都該被送上絞刑架。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改變,恐怕這場戰爭不用俄國人打,我們就被這幫官僚們給玩死了。”

顯然,他是想要對軍需部的官僚們動手了。這些人簡直就是俄國人的最佳盟友,有他們幫忙拖後腿俄國人還沒有贏得戰爭,主要是沙皇政府的官僚同樣也是英國人的盟友。

大家都處於同一水平,相互扯着自己軍隊的後腿,戰爭纔會僵持不下。

內政大臣亨利提醒道:“首相閣下,後勤部的官僚們確實該上絞刑架,可是我們卻拿他們無能爲力。

他們所有的行爲都是按規定辦事,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這裡面牽扯到的利益太廣,冒然動手會引起大麻煩。”

官僚體系爲什麼機械?答案非常的簡單——利益。

完全按照規定辦事,他們這些規定的制定者們,纔可以利用規定裡面的漏洞爲自己謀取利益,而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盤算了一遍過後,喬治-漢密爾頓-戈登無奈的說:“動不了他們,那麼責令他們改變目前的情況,總可以吧!”

不妥協不行,大英帝國真正的主人就是龐大的官僚集團,這些人早就形成了各自的利益集團,要是撕破了臉皮,內閣還真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

至少喬治-漢密爾頓-戈登建立的聯合內閣,就拿官僚集團無能爲力。即便是英國軍需部只有178人,負責克里米亞半島的只有44人,他們也不敢冒然動手。

內政大臣亨利回答道:“當然可以,這是我們的權利。”

一句責令整改,意味着前面所發生的一切都被揭過去了。因此死亡的上萬英軍,就全部白死了。

面對輿論壓力,倫敦政府決定改變遠征軍的醫療條件,面向全國招募醫護人員。在這種背景下,南丁格爾的醫療救護隊登上歷史的舞臺。

……

君士坦丁堡這座歷史古城,現在正在硝煙中變得飄渺。俄軍苦苦等待的大炮終於到位了,沒有任何猶豫緬什可夫就下令進攻。

君士坦丁堡很大,卻又很小。外城的郊區已經丟失了,法軍這個時候正在依託要塞碉堡防守,可惜這些工事太古老了一點兒,縱使經過了他們的加固,一樣擋不住炮火的洗禮。

6磅炮擊不跨這些要塞,12磅炮還是不行,可是換了24磅炮、48磅炮,甚至是100磅炮,這些古老的城防工事就頂不住了。

巨型大炮一發炮彈就可以掀翻一座建築,這給城內的法軍帶來了非常大的傷亡,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一枚從天而降的炮彈,就會帶走他們的生命。

城市裡面已經不安全了,法軍總指揮部已經搬到了防炮洞內,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原來的指揮部已經壽終正寢了。

一名守城中年軍官心有餘悸的說:“司令官閣下,敵人的火力太猛了,我們的城防工事根本就擋不住火炮的洗禮,士兵們傷亡慘重。”

負責維持城內秩序的軍官面露苦澀的說:“司令官閣下,城內的情況更加糟糕,敵人的炮彈隨時都有可能飛進來,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城市的秩序已經崩潰。

就在昨天下午,奧斯曼政府大樓也在敵人的炮火中垮塌,蘇丹政府留下來配合我們官員慕斯德拉帕夏當場死亡。”

現實情況,比他們說的還要嚴重,如果不是俄國人的炮彈沒有準頭,他們的損失還要更大。

原本留下城內的居民,就是爲了讓他們給法軍提供服務的,讓士兵們在作戰的閒暇,可以享受正常生活。

這是藉口,真實原因是蘇丹政府沒有能力疏散城內這麼多人口。有能力離開的早就跑了,剩下的平民想跑也不知道該去哪兒。

現在麻煩大了,君士坦丁堡這座繁華的大都市,俄國人的炮彈隨便打到城內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帶來大量的損失。

突如其來的炮火打擊,第一時間就讓城市的秩序崩潰。蘇丹政府早就遷都跑路了,留下來維持秩序的官員又領了盒飯。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皺了皺眉頭,狠狠心說:“命令部隊維持城內秩序,把那些四處亂竄的人羣給我驅逐出去,允許士兵對不聽勸告的人開槍。”

這個命令非常的殘酷,君士坦丁堡內會法語的可沒有幾個,就算是想聽勸告,他們也聽不懂啊!

把人羣驅逐出城,更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不要以爲離開了城市就安全了,現在雙方正在交火呢?突然一羣人出現在了兩軍之間,想想就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難道還指望俄國人爲了他們停戰,讓他們自由通過之後,再重新發起進攻?

開什麼玩笑,一羣喪失了生計的人出現在了俄國人佔領區,想想就知道會發生什麼。

俄軍的後勤供應自己都很勉強了,再增加幾十萬難民來,不把他們吃垮纔怪。

俄軍是來打仗的,可不是過來做慈善的。要是爲了救援難民,耽擱了進攻君士坦丁堡的任務,沙皇政府非得斃了他們不可。

這些情況,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自然是一清二楚。

本來君士坦丁堡有海路連接,後勤補給不用愁,就算是城中有大量的平民,一樣也負擔的起,留下也就留下了。

現在不一樣了,在俄國人的炮火之下,城市秩序失控,奧斯曼政府那可怕的執行能力,根本就無力維護秩序。

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秩序,鎮壓是必不可少的。

爲了不給敵人留下可趁之機,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不得不做出這個殘酷的決定。

“是,司令官閣下!”中年軍官嚴肅的回答道

君士坦丁堡對法軍來說太重要了,丟了這裡,這場近東戰爭他們就輸了大半。在坐的有一個算一個,誰都不要想有好日子過。

法軍將領安東尼提議道:“司令官閣下,我們必須要組織反擊,現在這樣光捱打不還手,君士坦丁堡遲早會淪陷。”

顯然他是主張海軍火力支援了,戰爭剛剛開起聯軍海軍就給他們提供過火力支持,只不過這個準頭實在是太感人。

因爲距離的關係,英法海軍根本就看不到俄軍的影子,只是對着俄軍所在的方向進行亂轟。

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作用速度非常的小,想要進行瞄準連目標都找不到。

當然,就算是有目標也沒有用,中間還隔着君士坦丁堡呢?

十幾公里的直線距離,海軍大部分火炮都射不到俄軍的陣地上去,反倒是因爲各種意外落入城中的不少。

青年軍塔吉克反對道:“不行,從火力上分析,敵人的火炮都是重炮,我們通常只能作爲岸炮使用,就算是海軍的火力也比他們差了一大截。

況且,我們還必須要考慮到誤傷,前面海軍給我們提供的火力支援,給我們造成的損失比俄國人的都大。”

現在還是風帆時代,軍艦上的火炮還是追求數量,而不是追求威力。畢竟48磅炮都可以擊沉敵艦了,就算是換上幾百磅炮也是一樣的效果。

考慮到海軍那低的可憐命中率,與其增加火炮的威力,不是多安裝幾門火炮,靠數量來提高命中率。

動則一百多門火炮的軍艦,自然不能裝備大口徑火炮了。要是安裝百八十噸的巨炮,估計安裝幾門就到極限了。

這也就罷了,萬一腦洞大開,沒準還有人去幹。問題是大口徑火炮的後坐力太大,木製軍艦根本就承受不起。

能不能擊中敵人還不知道,反正幾炮打完,自己的軍艦先沉沒了,這個可怕後果沒有人敢嘗試。

英法海軍的火炮支持能夠發揮作用,君士坦丁堡先得丟失大半再說,不然極限射程打擊敵人,誤傷沒有辦法避免。

放棄大半個君士坦丁堡,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還沒有瘋,不要忘了城防工事大都在那邊呢?

把俄國人放進來打,二十萬法軍龜縮在更小的地方,還喪失了大部分城防工事,這不是在戰死麼?

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下令道:“我已經向國內請求增援了,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有比敵人更多的火炮,現在大家必須要嚴守陣地,絕對不可能給他們留下可趁之機。”

用火炮對轟火炮,這是最有效的手段。不過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並沒有感到心安,因爲這需要時間。

在國內的火炮抵達前線之前,他們還有過一段時間苦日子。這段時間如果擋不住,讓俄國人撕破了防線,壓縮了法軍的活動空間。

那麼未來他們即便是拿到了火炮,有沒有足夠的地方部署都是一個大問題。

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不是軍事小白,不會單純的認爲火炮集中使用,就一定威力更大。

如果地域面積太小,火炮陣地被迫集中到了一起,同樣也可能成爲敵人的活靶子。

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五十八章、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五十章、發展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十章、鑄幣稅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八十八章、寒冬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
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五十八章、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五十章、發展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十章、鑄幣稅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八十八章、寒冬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