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一元和尚

一千五百餘條人命,這絕對不是上面的人兩三句話就壓下來的。若是在戰場上、在戰爭中發生了這麼慘烈的事情還好說,在那時人命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但是現在並無戰事,內丘沒有流兵悍匪,一千五百餘名平民百姓慘遭屠戮,一個大村付之烈焰……

這種事大理寺壓不住,天靈衛也要重視起來。若說郭子衿將她的見聞上報之後,這案子還是不能重啓的話,那麼只能說大林朝從根子上開始爛了——或說已經爛透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郭子衿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是她寧願自己是白跑一趟,邪教的案子做成了鐵案她纔是十足的歡喜。她在來的路上就跟自己那兩位師弟唸叨過,希望此行不過是白費工夫。

天不遂人願,血淋林的景象擺在眼前的時候,郭子衿已經出離了憤怒。

這怒火她卻無處發泄。

“郭師兄……”周賢和李桐光牽着馬走來,面色一樣的鐵青,陰沉得可怕。

郭子衿是直接飛過來的,他們二人是穿過村莊走到祭壇廢墟附近的。他們二人比郭子衿看見的更多,更清楚。那些焦糊的屍體半掩在雪中,猙獰地伸出一隻手來,或蜷縮成一團,在殘垣的角落裡,似乎還在對着皚皚白雪瑟瑟發抖。

真是個肅殺的冬季。

郭子衿聽見了兩人招呼,轉回身來對着二人點點頭。緊接着她從袖袋裡掏出了一柄拇指大小的桃木劍。那桃木劍見風就長,一眨眼的工夫就長到了四尺長短,約有兩寸寬,就這樣懸在郭子衿面前。

郭子衿縱身踏到劍上,對師兄弟二人吩咐道:“我去順德府通報這件事,半日便歸。你們兩個在這裡查驗一番,順便看住這個和尚。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問題,但終歸是他最先發現五婦坳出事的,到時候免不得傳他問話。”

說完,也不等周賢和李桐光作何反應,郭子衿就踏到劍上,騰空而起,呼嘯聲後,已然不見了她的蹤影。

通常不是劍修的修士身邊不會攜帶着長劍法器,返虛境以上的修士飛行時也不必依賴外物。可有飛劍相助,終歸是會更省力,也更快一些。

郭子衿用的這枚桃木劍丸,算是稀罕的寶貝,專門做御劍之用,可大可小。因爲太過脆弱,不會被拿來對敵,速度卻要比尋常的法器長劍更快一些。普通器修煉制一個出來,要花很大的心力,算是較爲珍貴的法寶了。

到底是陸清霜心疼自家的弟子,這般東西隨意便給了。

郭子衿走了,現場只剩下周賢、李桐光,以及那個一元和尚。郭子衿是懷疑這個一元和尚的,一元和尚應該也心知肚明。周賢和李桐光也是用看待嫌疑犯的眼光盯着他,在場的三個人其實都不大自在。

“那邊不遠處有個拴馬樁是石頭的,未曾焚燬,你們可以把馬牽到那兒去。”一元和尚最先打破了沉默。

周賢對他微微點頭算是道謝,牽着馬到不遠處拴好,又轉回來,盯着一元看。

他總覺得這個和尚好生眼熟,似乎是在什麼地方打過照面,卻又想不真切了。

“南無地藏王菩薩。”一元和尚雙手合十,對着周賢和李桐光打了一禮,“貧僧一元,是嵩山少林寺的神通和尚。兩位道長,怎麼稱呼?”

“慈悲慈悲,李桐光。”李桐光言語特別簡單,眉頭糾結在一處,不言不語。

“慈悲慈悲,小道周賢,青要山帝隱觀戒律門弟子。”周賢也微微欠身,“河南兩座聖山,一佛一道,在順德府得見小師傅,算是緣分吶。”

“天幕之下,盡是有情衆生,有情衆生,皆是有緣之人。”一元和尚和周賢打着機鋒。

“小師傅緣何在此?”李桐光問。

一元和尚將自己說給郭子衿的說辭,又講了一遍給師兄弟兩個聽。李桐光卻是不依,追問道:“我更想知道的是,既然小師父是少林寺的神通和尚,那麼爲什麼不在少室山吃齋唸佛,而是風餐露宿行走世間呢?”

一元和尚嘆了口氣:“這件事說來慚愧,數年前小僧做下一件錯事,受了掌戒長老的責罰,將我逐出了寺院,要我四處遊方,許十五年期滿,才允我回山去續戒修行。現今,還差五年。”

李桐光微微點頭,輕輕點了點周賢的手臂,問:“師兄,你不覺得這個和尚十分眼熟嗎?”

周賢一愣:“你也覺得這個和尚眼熟?我總覺得是在哪兒見過,可就是想不起來了。”

一元和尚倒是一笑,說:“兩位道長皆是人中龍鳳,若是小僧曾得見,必不能忘。想來是兩位道長曾熟識的人與我眉眼有幾分相仿,才讓二位道長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師兄,你忘了咱們在什麼地方見過少林寺的和尚嗎?”李桐光又提醒了一句,周賢恍然大悟。

他們兩個確實是見過一元和尚的,只是這一元和尚沒有見過師兄弟二人。

當初師兄弟二人下山不算太久,尚在河南布政司內的時候,曾在一間名曰求法寺的荒山棄廟裡過夜,正撞上九顆骷髏頭,與那九個罪孽深重的殘魂,回顧了一幢鬧出十條人命的荒唐事來。

那幻境當中周賢和李桐光得見,施法囚困那九個和尚魂魄的和尚便是來自少林寺。

那時候爲首的大和尚還曾經提醒周賢,說要小心這個施法的和尚。說他們二人解救於僧衆,必然招致施法之人的怨恨。當時周賢就覺得這和尚說這話心思不純,現在見來,當真只能付之一笑了。

“一元和尚,楊玉重。”周賢點了點頭,“可當真是大變模樣,看來桐光你的記性比我好啊。”

一元呆立當場,笑着搖了搖頭:“看來當真是緣分了。只是我實在是想不起在何處見過二位道長,也不知二位道長爲何知我俗家的名姓。”

周賢輕聲解釋道:“我二人下山時,曾經過求法寺。”

這是一件頗爲尷尬的事情,引人傷心總歸是不好的。周賢沒有說得太細,只提了那個地名。

“啊……求法寺。”一元點點頭,“想來二位,讓那些悲苦之魂得以解脫了。”

“小師傅,也是好手段,好慈悲。”周賢這麼說,算是承認,“這種事若是放在我身上,我可做不得小師傅這樣仁慈對待。” шшш ●ttκan ●C〇

“南無地藏王菩薩,罪過罪過。”和尚雙手合十,垂首不語。

李桐光隨意在祭臺上找了個地方,拂去雪坐了下來,問道:“你一直在這裡唸經,也是有效果的吧?”

“微末神通,願能超度亡魂而已。”一元和尚答道,“這些無辜之人皆是死於非命,怨氣深重。五婦坳內如地獄景象,若不超度,怕是要滋生惡靈,傷人害命。我在此誦經數月,也算是有些成效,再過幾日待這裡陰氣散盡,我便要離去了。”

佛家講求衆生平等,超度這些可憐的亡魂的手段十分溫和,這一元和尚爲了讓這些亡靈消散得安詳些,能在此誦經數月超度亡靈,當真算是一場大功德了。若是要周賢動手,雖說可能會覺得這些亡魂可憐,卻多半會是用神通扳指吞了去,算得一個乾淨輕省。

此間事了了,內心圓滿,說不得這和尚的修行能因爲這件事更進一步,乃至於突破現在的桎梏也不是沒可能。

他誦經的時候周賢和李桐光雖然只是遠遠得見,但是他身上的靈力波動是做不得假的,他與周賢和李桐光一樣,被困在練氣化神的巔峰處不得寸進。

“你怎麼不到內丘縣衙去報案?”李桐光眯着眼睛問:“你在這兒生活了這麼長時間,餓了吃乾糧,渴了喝雪水,面對着上千焦糊的屍骸,能想到爲他們超度,卻想不到爲他們申冤?”

一元和尚沉默了片刻,說:“惡人自有佛菩薩懲戒。”

周賢一聽這話頓時覺得跟吃了死孩子皮卷蛆蘸膿似的噁心,什麼叫做“惡人自有佛菩薩懲戒”?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周賢冷笑一聲,“若因果報應有用的話,還要法做什麼?”

“法是佛菩薩的安排,是佛菩薩安排的報應。”一元和尚詭辯道。

這是典型的混蛋邏輯,絕大多數宗教都可以套用這個模板。“法是佛菩薩的安排”、“種田放牧是上帝的安排”、“引河開渠是天庭的安排”、“商業昌隆是飛天意大利麪的安排”。這個邏輯抹殺了人在這其中所做的一切貢獻和爲此付出的犧牲,將一切歸功於神,這個邏輯是自洽的,是無懈可擊的,無論人做了什麼,都是因爲有一個更高的意志在指引許可。

“那安排人作奸犯科的神佛也挺王八蛋的。”把這個混蛋邏輯在腦子裡面繞了一圈,周賢脫口而出就是這麼一句話。一元都聽傻了,這還是個道士嗎?

周賢接着問:“一元和尚我問你,你的佛菩薩保佑的都是什麼人?”

一元不假思索地回答:“佛菩薩只保佑一種人——斷惡修善、依教奉行的人。”

周賢笑着點點頭:“那別的佛菩薩我不知道,你信的佛菩薩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一元勃然大怒:“謗佛者當墮地獄!”

第二百七十四章 纏枝牡丹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宿青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四位供奉第二百零五章 陰謀詭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徒第四十九章 人祀聖女第三十六章 踏碑壓命第七十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南王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鬥一擂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隱舊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夔紋方巾第四十七章 五婦坳村第二百五十一章 萬語千言第二百零七章 告御狀第三百四十五章 上刑第一百六十五章 刀槍鳴第二百零六章 聖駕登春第二百七十五章 樹下藏骸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好生活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口脫險第一百一十章 婚嫁許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押赴刑場第三百九十章 三道保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刑戮乃度第三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八十九章 雙龍峽夜談第二百四十四章 鬼宅無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徒第三百七十一章 自古槍兵幸運E第三百六十九章 姚建輝第一百四十一章 藤裡藏身第三百八十一章 潼川鬼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汙人清白第五十二章 一無所有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字箴言第九十五章 女鬼告冤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嚇人嚇死人第七十九章 砍刀、韓非劍第三百零三章 家宴 官腔第三十八章 道心失穩第一百一十七章 牽連大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乾坤一箭第三百一十七章 粉墨登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勁蓀第三十六章 踏碑壓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冤魂託夢第一百六十八章 桐光負傷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掃活屍第一百零五章 良心孝心第二十八章 雄雞一唱第八十七章 鬼頭沉錨第二百一十三章 裡通外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馬上交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長生之法第八十五章 一頓臭罵第二百五十八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少年坎坷第八十九章 鬼修陳淵第十章 拜師爲師第三百九十六章 鑄道丹第六十六章 血濺貢院第十八章 王靈官殿第一百八十章 一見傾心第九十三章 前路如何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不信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兩場惡鬥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二百零六章 聖駕登春第二百七十五章 樹下藏骸第九十三章 前路如何第一章 神通扳指第九章 拜師大典第八十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行討飯第二百八十四章 少年坎坷第一百六十一章 獨門神通第三百三十四章 靈武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君昔寇第二百四十四章 鬼宅無人第五十二章 一無所有第十三章 遊閻羅殿第七十五章 縱馬飲酒第二十八章 雄雞一唱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一百三十八章 琉璃牌坊第三十八章 道心失穩第二百八十章 傻郡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胡三泰第二百五十一章 萬語千言第三十四章 慈悲慈悲第三百零六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七十一章 紅籤白籤第三百二十七章 時過午夜第二百三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百四十章 行善積德第四十一章 農家修士
第二百七十四章 纏枝牡丹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宿青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四位供奉第二百零五章 陰謀詭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徒第四十九章 人祀聖女第三十六章 踏碑壓命第七十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南王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鬥一擂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隱舊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夔紋方巾第四十七章 五婦坳村第二百五十一章 萬語千言第二百零七章 告御狀第三百四十五章 上刑第一百六十五章 刀槍鳴第二百零六章 聖駕登春第二百七十五章 樹下藏骸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好生活第一百九十六章 塌天大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口脫險第一百一十章 婚嫁許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押赴刑場第三百九十章 三道保險第三百四十六章 刑戮乃度第三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八十九章 雙龍峽夜談第二百四十四章 鬼宅無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徒第三百七十一章 自古槍兵幸運E第三百六十九章 姚建輝第一百四十一章 藤裡藏身第三百八十一章 潼川鬼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汙人清白第五十二章 一無所有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字箴言第九十五章 女鬼告冤第三百五十七章 人嚇人嚇死人第七十九章 砍刀、韓非劍第三百零三章 家宴 官腔第三十八章 道心失穩第一百一十七章 牽連大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乾坤一箭第三百一十七章 粉墨登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勁蓀第三十六章 踏碑壓命第二百六十七章 冤魂託夢第一百六十八章 桐光負傷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掃活屍第一百零五章 良心孝心第二十八章 雄雞一唱第八十七章 鬼頭沉錨第二百一十三章 裡通外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馬上交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長生之法第八十五章 一頓臭罵第二百五十八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少年坎坷第八十九章 鬼修陳淵第十章 拜師爲師第三百九十六章 鑄道丹第六十六章 血濺貢院第十八章 王靈官殿第一百八十章 一見傾心第九十三章 前路如何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不信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兩場惡鬥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月十八第二百零六章 聖駕登春第二百七十五章 樹下藏骸第九十三章 前路如何第一章 神通扳指第九章 拜師大典第八十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行討飯第二百八十四章 少年坎坷第一百六十一章 獨門神通第三百三十四章 靈武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君昔寇第二百四十四章 鬼宅無人第五十二章 一無所有第十三章 遊閻羅殿第七十五章 縱馬飲酒第二十八章 雄雞一唱第五章 誅妖吞煞第一百三十八章 琉璃牌坊第三十八章 道心失穩第二百八十章 傻郡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胡三泰第二百五十一章 萬語千言第三十四章 慈悲慈悲第三百零六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七十一章 紅籤白籤第三百二十七章 時過午夜第二百三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百四十章 行善積德第四十一章 農家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