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朝聞夕死

柴若訥,柴家,丹書鐵券。

這些都已成了趙煦的忌諱,犯了帝王忌諱的人,下場大概率好不到哪裡去。

柴家若是遵紀守法,老老實實當個富家翁,或許趙煦和趙孝騫都會睜隻眼閉隻眼,任其子孫後代延續。

像吳越王錢氏的後代一樣,沒準若干年後的子孫裡培養了一批無雙國士,成爲危亡華夏的脊樑。

可惜柴家並不安分,當他們試探了帝王的底線後,開始慢慢成爲地方上的毒瘤。

最可疑的是,柴若訥收容了數百名朝廷欽犯和江湖人士,這個事實比橫行鄉里更嚴重,趙煦和趙孝騫也是因爲這件事而對柴家產生了警惕。

也許現在的柴家還只是收容欽犯,但是未來呢?

誰能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當收容的莊客越來越多,柴若訥還會安心當他的崇義公?

蠢人和聰明人的區別就在這裡。

趙孝騫他活爹趙顥其實也在幹着見不得人的勾當,趙孝騫都不知道這位活爹掌控的神秘勢力究竟是什麼底細,有多少人,他們在幹什麼。

趙顥仍舊在汴京當他的閒散親王,每日沉迷酒色,勾搭寡婦,都快活成了汴京臣民眼中的笑話。

唯有趙孝騫這個親兒子才模糊地知道,汴京人眼中的笑話,他掌握的力量究竟多可怕。

拋開忠奸不談,看看聰明人是怎麼做事的,再看看柴家……

柴家被毫無懸念地拿下了,整個莊子的人都被禁軍帶走。

柴若訥單獨被裝上了囚車,囚車上只能站立,禁軍還給他上了重枷,柴若訥一路喊冤,更不甘心的是,趙孝騫收回了他的丹書鐵券。

柴家的保命符被收回,柴若訥頓覺天都塌了,從今以後,柴家恐將不復存在。

趙孝騫對柴若訥的喊冤置若罔聞,騎在馬上回真定府,他一直在把玩着柴家的丹書鐵券。

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觸摸它,說實話,真的忍不住動心了。

儘管明知丹書鐵券這東西,其實根本就是臣子的催命符,彷彿這玩意兒有某種魅惑人心的魔力,明知它催命,可還是令人忍不住想得到它。

趙煦這次對柴家起了殺心,趙孝騫大約也知道原因,柴家在地方上橫行霸道,或許是原因之一,但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這塊丹書鐵券了。

戲文影視劇裡,大宋的皇帝是最慘的,臣子冷不丁就會掏出先帝賜的某件物品。

比如御賜金鐗,比如御賜龍頭柺杖,比如御賜節鞭等等,這些御賜的東西很神奇,都能上打昏君,下打諂臣,東西掏出來,臣子比皇帝還牛逼。

好像大宋的先帝活着的時候沒幹過正經事,有生之年專門研究如何讓臣子對付自己的兒孫了。

先帝的兒孫招誰惹誰了?一言不合就有人要揍他,而且還是抄着兵器揍他。

今天掏個御賜玩意兒給你一下子,明天又掏個御賜玩意兒再給你一下子,皇帝活得比普通百姓還憋屈,活脫脫的朝堂霸凌受害者。

當然,戲文歸戲文,大宋的先帝沒那麼傻,本來巴不得兒孫一代一代鞏固皇權,誰會給臣子賜這些玩意兒制約兒孫的皇權,這不是傻缺嗎?

金鐗,龍頭柺杖什麼的,都是瞎編的,但趙孝騫手裡的丹書鐵券不是瞎編的,它是真實存在的。

哪怕它根本不可能制約皇權,只是給某個家族保命的東西,這也犯了後代帝王的忌諱,英明如趙煦者,也不容許這東西的存在,讓柴家超然於國法之外。

柴家的覆滅,大部分原因是這塊丹書鐵券引起的。

想到柴家的下場,趙孝騫嘆了口氣,默默地收起了丹書鐵券。

站在囚車上的柴若訥終於不喊冤了,他的表情佈滿了怨毒,一雙充血的眼睛惡狠狠地盯着馬背上的趙孝騫。

趙孝騫毫無壓力,朝他淡淡一笑:“不服氣?”

柴若訥搖搖頭,突然笑了:“我知道,這一切都是你布的局,何雄這個人,不過是你用來陷害我的棋子。你要的是柴家覆滅。”

事已至此,趙孝騫也懶得瞞他了,坦然地點頭:“沒錯,柴家該滅了。”

“就因爲柴家在真定府斂財,害了幾個百姓?或者說,因爲我對你的失禮,因而被你記恨?”柴若訥仍然不敢置信。

這些小事爲何會導致家破人亡?柴若訥此刻仍不可理解。

趙孝騫搖頭,懶得解釋。

這是三觀的衝突,他永遠不可能說服別人扭轉三觀。

騙百姓錢財,禍害幾條百姓的性命,在柴若訥看來不過是不足爲道的微末小事。

人都站在囚車上了,柴若訥仍未放下前朝皇族的傲慢架子。趙孝騫突然微笑道:“你要不要紙筆?我可以給你寫奏疏的機會,當然,我也保證將你的奏疏送到官家面前,我允許你爲柴家自辯。”

柴若訥眼神一喜,剛要點頭答應,然而突然發現趙孝騫似笑非笑的眼神,就那麼戲謔地看着他,彷彿一頭猛虎不急着吃下獵物,反而想用爪子撥弄獵物玩玩。

柴若訥呆怔片刻,接着悚然一驚,面如土色地盯着他。

“不,不是你,是官家!是不是官家?是他,他……”柴若訥好像神智失常,不停地喃喃自語。

趙孝騫騎在馬背上,悠悠地呼出一口氣,道:“你總算想明白了。不錯,至少死了也不是糊塗鬼。”

得到趙孝騫肯定的回答,柴若訥幾乎快瘋了,嘶聲道:“爲何?官家爲何?”

“你們柴家好幾代人,自以爲試探出了官家的底線,你們小心翼翼不踩這條底線,覺得就能保世代平安……可是,你們自認爲的官家的底線,它果真就是底線嗎?”

趙孝騫搖搖頭,帶着同情的眼神望向他,道:“其實你們柴家,一直踩在官家的底線上,歷任的官家之所以沒有收拾你們,是因爲不想被臣民詬病,可你們卻洋洋得意,自以爲百無禁忌。”

“明知是前朝廢帝之後,自己還不懂低調,到處橫行霸道,禍害鄉鄰,自己非要作死,這下官家想不收拾你們都不行了。”

趙孝騫又掏出了丹書鐵券,屈指在上面敲了敲,笑道:“你是不是還想不通官家的底線究竟在哪裡?別想了,官家的底線,就是這玩意兒。”

“當年太祖先帝把它賜給柴家的那一刻開始,你們柴家就已踩在歷代官家的底線上。”

“這數十年來,歷代官家沒收拾柴家,是因爲弊大於利,現在官家想收拾你,是因爲理由已經攢夠了,柴家已有了取死之道,柴若訥,我這樣說,你明白了嗎?”

趙孝騫捅破了窗戶紙,柴若訥這一刻終於心如死灰。

他懂了。

什麼朝廷欽犯,什麼牽扯謀逆案,什麼禍害鄉鄰,都是表面上給世人交代的幌子,真正的原因還是那塊丹書鐵券。

免死金牌不僅不免死,反而是催命符。

站在顛簸搖晃的囚車上,柴若訥慘然一笑,突然道:“如果我柴家安分守法,不在地方上做那些惡事,官家是否能饒我?”

趙孝騫微笑道:“柴家若世代安分,官家或許都快忘記你了,怎會對你動手?但你柴家主動挑釁國法,呵呵,挑釁國法即是挑釁皇權,那麼囂張地跳到官家面前,官家若不殺你,都對不起手裡的刀。”

說完趙孝騫在馬背上伏下身子,道:“你明白了嗎?”

柴若訥哈哈狂笑起來,表情扭曲且瘋狂:“明白了,哈哈,我明白了!”

趙孝騫對他的瘋癲模樣不爲所動,仍然笑吟吟地問道:“需要紙筆寫奏疏自辯嗎?”

“不要了,哈哈,不要了!我柴若訥活該!”

趙孝騫欣慰地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聖賢誠不欺我,你看,我今日早上打聽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就趕到你家,把你弄死。”

“柴若訥,此去汴京,應無生機,黃泉路上一路順風。”

…………

西夏都城,興慶府。

十七歲的李幹順面色鐵青,惡狠狠地盯着伏首跪地的李金真。

極度的憤怒令他年輕稚嫩的臉龐扭曲起來,顯得猙獰可怖。

令李金真出使遼國,向遼帝和親,遼帝也答應了,甚至提出遼夏聯盟,多好的事兒,結果半路吃着火鍋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啊!

遼國成安公主,西夏未來的皇后,遼帝許給李幹順的妻子,如今恐怕已躺在趙孝騫的牀榻上,任趙孝騫予取予求。

對一國君主來說,這是多麼大的羞辱。

老婆被搶走了,怎麼辦?

這還用說,打平安縣城,救嫂子!

當李金真灰溜溜回到西夏,告訴李幹順這個噩耗時,李幹順當時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發兵,入寇大宋。

十七歲的少年,正是熱血衝動的年紀,就在李幹順下令召集官員入宮議事,準備發兵之時,李金真跪在他面前,突然抱住了他的大腿。

李幹順勃然大怒,狠狠踹了他好幾腳,滿腔的羞憤與不甘,隨着這幾腳踹出,好像鬆緩了一些。

“陛下,不能發兵!大宋已是今非昔比,藩屬敢言兵者,滅國矣!”李金真痛哭流涕勸諫道。

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54章 初識同僚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2章 王府獨苗第16章 豈曰無鹽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7章 校場試槍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487章 君臣不疑第97章 秩序恢復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19章 加恩封官第68章 皇城司事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34章 奸佞之子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8章 力挽狂瀾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50章 經略安撫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526章 各方涌動
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54章 初識同僚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2章 王府獨苗第16章 豈曰無鹽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7章 校場試槍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487章 君臣不疑第97章 秩序恢復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19章 加恩封官第68章 皇城司事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34章 奸佞之子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8章 力挽狂瀾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50章 經略安撫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526章 各方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