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兄弟生疑

第680章 兄弟生疑

今日告祭太廟時,趙佶也在羣臣之中。

他和羣臣一樣穿戴正式樑冠朝服,看着遠處趙煦跪拜太廟先帝畫像,旁邊的趙顥萬衆矚目,一字一句宣念祭文。

可今日的趙佶卻無心嫉妒羨慕。

最近趙佶正陷入天大的麻煩之中。

蜀地遂寧城的一首童謠,差點把他玩死。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隨着童謠的內容被傳到汴京,首先知道的是趙煦,然後是政事堂的大佬們,最後纔是他。

聽到童謠的內容後,趙佶目瞪口呆,當場快暈厥,這首童謠簡直是奔着要他命去的,若是官家信了,他趙佶不僅未來無緣於皇位,甚至連命都保不住。

而且不知爲何,最近幾日與他來往的朝臣也少了許多。

以前的趙佶雖不至於人見人愛,但他工於書法丹青,文采不凡,愛好風雅,讀書也是極爲聰慧,故而許多朝臣都樂意與他來往,私下裡常與他飲宴作樂,吟詩狎妓,舞弄風月。

可最近幾日,趙佶發現找他的朝臣少了許多,朝臣們似乎視他爲蛇蠍,避之唯恐不及。

趙佶知道,這全是因爲那首童謠。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政事堂大佬們都知道的事,根本瞞不住汴京的官員們。

Wωω▲ t t k a n▲ ¢ o

如此嚴重惡劣的傳聞,試問誰還敢跟他玩?

大家以前聚在一起是愛好樂趣相投,比起普通的豬朋狗友不過是多吟了幾首詩而已,大家根本不熟好不好。

誰知道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居然背叛革命了呢……

童謠裡的主角啊,你特麼藝高人膽大啊,官家還沒死呢,你就惦記上位置了?

雖說也有許多聰明的朝臣清楚,童謠或許不是趙佶本人傳出來的。

可這種事是沒辦法講證據的,不管是不是趙佶乾的,童謠既然傳開了,就代表趙佶這個人很危險了。

朝堂上當官的都是人精,對於危險的人和事,自然要遠遠避開,誰沾上誰倒黴,尤其是跟皇位有關的事。

趙佶這幾日待在郡王府裡,大門都不敢出,戰戰兢兢等着趙煦召見質詢,然而趙煦彷彿根本不知道這回事似的,一直未曾召見他。

趙佶愈發惶恐不安,整日揣度官家到底是何心意,童謠這麼嚴重的事,他連問都不問,究竟是胸懷大度不當回事,還是索性已把他趙佶當成了死人,懶得跟死人廢話。

當然,童謠不可能無緣無故散播開來,趙佶可以肯定是有人暗中構陷,爲的就是離間他與趙煦的兄弟關係,給他的即位之路製造障礙。

而炮製童謠的嫌疑人,趙佶幾乎不用猜。

至今他最恨,同時得罪最徹底的人,除了楚王父子還有誰?必然是他們。

這幾日趙佶陷入無盡的內耗之中,人都快瘋了。

終於在今日,趙佶以郡王的身份參與了告祭太廟儀式。

儀式過後,趙佶見趙煦滿臉欣喜回了宮,細細思忖一番後,趙佶覺得今日是個自辯的好機會,趁着朝廷收復燕雲,龍顏大悅之時,趕緊在趙煦面前解釋清楚,興許趙煦一個高興,不再計較了呢。

於是告祭太廟後,趙佶第一時間趕到福寧殿求見。

再不解釋清楚,趙佶可就真成死人了。

福寧殿內,趙煦與趙佶相對而坐,趙煦仍舊一臉親切的微笑,看着趙佶的眼神仍如往常般寵溺,似乎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

趙佶小心地觀察趙煦的表情,此刻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趙煦在他面前表現得像個脾氣溫和的兄長,他關心地詢問趙佶最近讀了什麼書,是否有佳作,勸誡他不要玩那些奇奇怪怪的石頭,免得玩物喪志,少去煙花風塵之地,莫壞了天家名聲等等。

這些話都是老生常談,以前兄弟倆在一起時,趙煦也常常這樣說。

趙佶的心情愈發安定了,唯唯稱是。

良久,趙佶終於期期說到正事。

“官家,臣弟今日是來解釋……”

話沒說完,趙煦卻笑了笑:“你是說蜀地遂寧城的童謠?呵呵,不必在意,朕知道,此事斷非你所爲,若你真是野心勃勃之輩,怎會到處宣揚,提前暴露自己的心思,這樣的蠢貨是坐不到這個位子上的。”

趙佶長鬆了口氣,眼眶不由泛紅,哽咽到:“多謝官家信任。”

但趙煦卻嘆了口氣,遞給他一份奏疏,道:“佶弟你再看看這個。”

趙佶茫然接過,趙煦嘆道:“朕知你是清白的,但童謠已經傳開,天下人心動盪,終歸是不妥,政事堂的宰相們都進諫,此事當迅速平息,否則於國不利。”

“政事堂的意思是,佶弟既然已成年,也該正式封一字親王了,這個‘遂寧郡王’的爵號,不如去了吧,佶弟意下如何?” 趙佶剛剛安定的心情陡然一涼,後背冒出了一層冷汗,臉色不由自主地蒼白起來。

封不封親王,去不去爵號,其實趙佶並不在意。

此刻的他明白了一件事。

原來官家不是不在乎童謠,他終究還是對自己生了猜疑之心。

否則不會斬斷他與“遂寧”二字的關係。

童謠起於遂寧,且有“蟒袍繼,朱雀興”的字句,而他趙佶又恰好是大宋未來的第一繼承人,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實在太要命了。

事關皇權與皇位,親兄弟亦難免反目,更何況他與趙煦還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趙佶知道,一旦趙煦生了猜疑,短時間內這份猜疑的心思是不會消散的,而他以後只能更低調,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無辜。

於是趙佶努力壓下驚懼的心思,強笑道:“臣弟今日覲見,正有此意,臣弟已成年,確實也該封親王了,請官家降下恩典。”

趙煦對趙佶的反應表示很滿意,點了點頭道:“佶弟既然不反對,那便去了‘遂寧郡王’的爵號,晉封‘端王’,郡王府改爲端王府,另增食邑千戶,賜黃金千兩,絲帛五百匹。”

趙佶起身,恭敬長拜:“臣弟領旨,謝官家恩典。”

趙煦含笑道:“佶弟放下心思,朕對你一如既往寵愛,你我是親兄弟,自小一同長大,朕不會因爲這點流言蜚語而寒了兄弟的心。”

趙佶感激地道:“多謝官家明鑑是非,相信臣弟的清白。”

趙煦嗯了一聲,又與他寒暄了幾句家常,趙佶才識趣地告辭。

恭敬地走出殿外,趙佶總覺得後背發涼,彷彿有一道陰鷙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的後背,可他忍住不敢回頭。

趙佶離開許久,趙煦叫來了鄭春和,淡淡吩咐道:“密令皇城司魏節,讓他遣派暗探,潛入端王府,監視端王的一舉一動。”

鄭春和心頭一緊,急忙應命。

趙煦頓了頓,又道:“楚王府上,也安排暗探進去。”

鄭春和這會兒已是頭皮發麻,但他不敢表露絲毫情緒,依舊恭敬地領命。

…………

燕雲,河間府。

趙孝騫最近忙得兩腳不着地。

宋遼河間之盟簽訂後,更繁瑣的事情還在後面,尤其是官員權力交接方面,更是大小麻煩不斷。

現在趙孝騫才知道,原來交接權力沒那麼簡單,各級官府的接替,賬目的清算移交,官倉府庫的統計,還要安撫各地的百姓,區分漢人和遼人等等。

趙孝騫忙得頭都大了,很想撂挑子不幹,可許將卻拽着他死活不准他當甩手掌櫃,逼着他親力親爲。

府衙正堂內,趙孝騫像被八百個女人榨乾的藥渣,一臉頹靡不振地坐在桌案後嘆氣。

“早知如此麻煩,當初就不該和議,索性跟遼軍動手,一座城一座城地攻克,佔領城池後哪有那麼多麻煩事,城裡剩多少就是多少,自己拿一點,將士們分一點,其餘的交給朝廷……”

許將瞥了他一眼,道:“混賬話,兵者,兇也,聖人不得已而爲之。眼下和議之後交接,已是最好的結果了,不過讓你多費點心神主持交接,你便吃不得一點苦麼?”

趙孝騫連連搖頭:“我真的吃不了一點苦,要不接下來的事便交給衝元先生解決吧,您是狀元公,這方面的能力比我強太多了。”

許將冷笑:“甩手甩得越來越灑脫了,老夫會上你的當?”

“你是一軍主帥,河間之盟也是你一言而定,咱們大宋佔了大便宜,現在要做的是把這些便宜算清楚,然後拿到手裡,這很難嗎?”

趙孝騫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臉頰。

這很難嗎?

多可恨的話,就像考完試後的學霸跟學渣對答案,學霸說“這很難嗎”,學渣說“我特麼弄死你信不信,我在社會上認識人”……

趙孝騫也很想說我在社會上認識人,認識的還不少,理論上認識十萬大軍……

“朝廷派來的官員共計三百餘,大多是汴京的寄祿官,他們將奉政事堂之命散入燕雲各地,接管燕雲十六州的各級官府,此事有了他們應對,老夫和子安接下來會輕鬆很多。”

許將停頓了片刻,突然嘆道:“收復燕雲皆是子安之功,可奇怪的是,這次官家卻對子安並無封賞,至少目前還沒等到官家的封賞聖旨……”

“子安,這很不正常。”

(本章完)

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39章 名將之後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25章 汴京震動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30章 拿錢敬錢第478章 壓境駐軍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626章 城外荒廟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97章 秩序恢復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94章 上架感言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56章 王府進財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7章 奏疏之禍第6章 越收越緊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461章 一戰雙捷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42章 殺馬砸車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85章 斬草除根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111章 現場錄史
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39章 名將之後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25章 汴京震動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30章 拿錢敬錢第478章 壓境駐軍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626章 城外荒廟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97章 秩序恢復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94章 上架感言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56章 王府進財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7章 奏疏之禍第6章 越收越緊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461章 一戰雙捷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91章 殘酷報復第42章 殺馬砸車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85章 斬草除根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111章 現場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