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不爭即死

“正嗣”的意思,是皇帝的嫡長子。

也就是皇帝和皇后生的第一個兒子,不過大宋這一代的皇帝子嗣不旺,趙煦登基十餘年了,直到今晚才誕下第一個皇子,也非皇后所出。

羣臣有人高呼“正嗣”,這個字眼兒是有講究的。

衆所周知,官家與孟皇后的關係很僵冷,從大婚之日起,趙煦基本就沒寵幸過孟皇后。

究其原因,夫妻性格感情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是,趙煦的皇后人選,是當年的太皇太后指婚的,孟皇后是太皇太后親自挑選出來的人。

就憑趙煦對太皇太后恨之入骨的心思,孟皇后縱是千般好萬般強,趙煦打死也不可能寵幸她,讓她給自己生孩子。

正因如此,大宋天家已經不存在“嫡子”的說法了,天家夫妻都不行房,哪來的嫡子?

所以今夜劉賢妃誕下皇子,不出意外的話,這位應該就是未來的大宋太子了。

以後或許官家會和別的妃子生下第二個第三個皇子,不過天家講究長幼有序,除非第一個皇子犯了要命的錯誤,否則他的太子之位基本就是雷打不動了。

天家夫妻這點事,早已不是秘密,這便是爲何羣臣有人突然高呼“國有正嗣”。

理論上來說,劉賢妃今夜所誕之皇子,確實是毫無爭議的“正嗣”,未來是要繼承大統的。

羣臣在宮門外聚集,等了大半夜,終於等到這個好消息,人羣頓時沸騰了。

盼星星盼月亮,官家終於生了個帶把兒的,列祖列宗保佑啊!

羣臣老淚縱橫,有些情緒飽滿的人忍不住嚎啕大哭,面朝先帝皇陵方向三拜,就好像大宋已在亡國滅種的關頭,劉賢妃挺身而出挽大廈之將傾,救國救民於水火。

俠之大者,生一窩兒子。

從此羣臣心中,劉賢妃這位英雄母親的人設立穩了。

羣臣激動嚎啕之時,趙孝騫倒是沒怎麼激動欣喜,他是個掛逼,知道劉賢妃這一胎大概率是個兒子,當然就不意外了。

歷史很玄妙,隨着他的穿越,很多事情改變了,但有的事情還是固執地按照原來的軌跡走下去。

環視四周,發現所有人都在激動痛哭,趙孝騫想了想,覺得自己現在太冷靜未免有點不合羣,於是也跟着仰頭扯着嗓子乾嚎了幾聲。

不經意地扭頭,趙孝騫第一眼便看到了人羣裡跪拜的趙顥。

趙顥此刻的表情很複雜,臉上與羣臣一樣激動欣喜,嘴角咧得大大的,似乎很高興的樣子。

然而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趙顥的眼神裡光芒閃爍,裡面摻雜着失望,黯淡,不服,兇戾等等各種負面情緒。

很神奇,一個人的眼神里居然能同時透露出如此多的訊息。

趙孝騫心頭一緊,如今他已隱約知道了趙顥的心思,大逆不道的心思。

如果說世上誰最不希望劉賢妃誕下皇子,非趙顥莫屬了。

今夜此刻,普天同慶之時,最失望的莫過於趙顥。

趙孝騫發現趙顥不對勁的眼神後,心頭愈發沉重。

他是真的沒有野心,對皇位沒有一絲一毫的心思,但如果親爹非要覬覦皇位,作爲兒子,他該怎麼辦?

曾經對趙顥的意圖和心思頗爲好奇,然而有的真相一旦被剝開,露出赤裸裸的真實模樣,反而會將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煩和漩渦之中。

羣臣在宮門外跪拜許久,此時汴京城也沸騰起來,國有正嗣的消息顯然已傳了出去,汴京各個府邸和民居亮起了燭燈,處處可聞敲鑼打鼓的聲音,百姓們都在慶祝天家的喜事。

趙孝騫靜靜地看着周圍的動靜,這時候他才意識到,一個國家的儲君對臣民具有着怎樣重大的意義。

儲君立,人心歸。

今夜剛剛出生,尚在襁褓中的那位幸運的嬰兒,大約他也不知道自己承載着整個國家的期待和希望吧。

聚在宮門前慶祝過後,羣臣紛紛起身,朝宮門長揖之後,這才轉身歸去。

趙孝騫向章惇告辭,然後扶起了趙顥,輕聲道:“父王,咱們回府吧。”

趙顥的臉上仍然堆着喜悅的笑,但趙孝騫與他近在咫尺,卻發現他的眼神空洞無神,毫無喜悅之意,趙顥似乎也怕暴露自己的真實心思,一直垂着頭,不與別人的目光對視。

嘆了口氣,趙孝騫道:“父王何必……”

話沒說完,趙顥冷聲道:“閉嘴!別說話,走,上馬車回府。”

趙孝騫沉默地扶着他走了幾步,趙顥又道:“繼續笑,開懷大笑,讓人清楚看見你的笑!”

趙孝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父子倆一邊朝馬車走,一邊含笑朝羣臣告辭。

上了馬車,徐徐啓動之後,趙顥臉上的笑容才突然一收,肩膀一垮,心神力氣都彷彿被掏空,無力地癱軟在車廂裡。片刻後,趙顥不知想起什麼,伸手敲了敲廂壁,趙孝騫聽出敲擊是暗含特殊節奏的。

很快,馬車外傳來一道陌生的低沉的男聲。

“殿下,今夜遂寧郡王趙佶也來了,人在宮門外的御街邊,距離宮門甚遠,他獨自站在黑暗的角落裡,沒人發現他的身影。”

趙顥神情不變,淡淡地道:“官家誕子,他是何表情?”

“聞知官家誕子,趙佶的表情失望且憤怒,當時他一拳砸在身旁的牆壁上,手好像流血了,很快就轉身離去。”

趙顥嗯了一聲,道:“知道了,你退下。”

馬車外已沒了聲息。

趙孝騫靜靜地看着這一切,對趙顥的心思愈發清晰明瞭。

趙顥坐直了身子,面無表情地看着他,道:“你聽清楚了嗎?”

趙孝騫點頭。

趙顥又道:“有些東西,你若不爭,自有別人爭,等別人爭到手了,你覺得你的下場如何?咱們全家的下場如何?”

說着趙顥盯着他的眼睛,第一次露出冷笑不屑的樣子:“沒有野心,並不是什麼美德,而是取死之道!你以爲你是平民百姓,只要老實本分,就能平安順遂度過一生?騫兒,你太天真了!”

“你出生在這樣的家族裡,就註定了無法避免爭鬥,不爭就是死!而且是死全家!”

“你猜猜趙佶剛纔爲何失望憤怒?他也不希望官家誕下皇子,儲君未立,他便有一線希望,儲君若立,他也不會放棄!”

趙顥冷冷道:“依你的心思,凡事不知進取,只標榜毫無野心,能讓天家放心用你,你以爲這樣就安全了?呵!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的官家或許信任你,但下一代的官家呢?你敢保證他不猜忌你?”

“莫忘了你手握兵權,而且如今已有功高蓋主之勢,哪個帝王不猜忌?你岳丈家的狄青是什麼下場,你不知道嗎?”

“現在官家重用你,是因爲他需要你,而不是信任你,你要搞清楚這一點!待到天下鼎定,四海昇平之時,便是你我的死期!從古至今,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例子還不夠多嗎?”

趙顥一句句振聾發聵的話,震得趙孝騫耳膜嗡嗡作響,半晌沒回神。

許久之後,趙孝騫低沉地道:“父王是想謀反嗎?”

趙顥沉默,久久不語。

趙孝騫是聰明人,這一刻他好像想通了很多事。

於是趙孝騫接着道:“謀反需要兵權,父王手下或許有些力量,但遠遠不夠,但孩兒的手中卻有兵權,父王……看中了孩兒手中的兵權?”

趙顥闔眼,臉頰卻不停抽搐,顯得有些猙獰。

今夜的趙顥,很陌生。

“謀反是下下之策。”趙顥終於開口了,緩緩道:“老夫希望你能名正言順的坐上那個位置。”

趙孝騫失笑:“我坐?我不過是宗親,不是官家的直系,我憑什麼能名正言順地坐上去?就算官家的皇子夭折了,按規矩也是兄終弟及,趙佶纔是名正言順的人選。”

“再說,官家如今才二十多歲,他的人生纔剛開始,父王盯上這個位置是不是太早了?”

趙顥冷冷道:“你我父子同心,趙佶成不了事!至於官家……”

話說到這裡,趙顥突然住口不言,但表情卻有些高深。

趙孝騫一驚:“官家怎麼了?父王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趙顥搖頭,避開了這個問題,緩緩道:“今夜以後,老夫的一些部署要改變了,呵!還真是命好,真生了個皇子,不過無妨,咱們先看看趙佶的表現吧。”

“騫兒,過不了多久,你會官復原職,不必多想,回到真定府後安心帶兵,爲大宋開疆拓土,汴京的事交給老夫解決。”

“眼下時機未到,三五年不見得有結果,你也不必急着做決定,先蟄伏下來,靜觀其變,老夫還是那句話,有時候事會推着人走,逼得你不得不做出選擇,哪怕你不願意。”

趙孝騫垂下眼瞼,低聲道:“我還是喜歡那個無所事事,吃喝嫖嫖,沒事勾搭寡婦的父王。”

趙顥露出了微笑:“老夫一直都是,今晚老夫這副嘴臉,你趕快忘記吧。”

“忘不掉,太醜陋了……”

“……你還真是耿直啊。”

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230章 城門立威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5章 所謂罪名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50章 官封實權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85章 斬草除根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232章 聯手除患第42章 殺馬砸車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210章 首戰雪恥(下)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29章 新交摯友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9章 深宮天聽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427章 敵我混亂
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230章 城門立威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5章 所謂罪名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302章 羣情所脅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50章 官封實權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85章 斬草除根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232章 聯手除患第42章 殺馬砸車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210章 首戰雪恥(下)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29章 新交摯友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9章 深宮天聽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427章 敵我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