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微服私訪

晚上一場接風夜宴,賓主盡歡。

韓忠彥三人在趙孝騫面前根本不敢擺長輩的架子,言語間非常恭敬,更是不斷表達對趙孝騫的崇敬之情。

畢竟他們現在乾的差事,就是趙孝騫帶領將士們打下來的國土,韓忠彥和劉安世是京官,跟趙孝騫自然是有過交道的,只是不算太熟,這次能與趙孝騫近距離接觸,二人的臉上笑得褶子翻起一浪又一浪。

趙孝騫對韓忠彥三人的風評多少有過耳聞。

總的來說,趙煦這次選的三人應該不差。

然而奇怪的是,這三人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都被朝堂排擠。

韓忠彥,政治立場不明,對新舊兩黨的爭鬥態度模糊,所以被雙方都不待見,如今的門下侍郎大約還是靠資歷混上來的。

劉安世,鐵桿的舊黨,混了大半輩子,如今也只是個諫議大夫,一輩子上上下下,跟特麼股市K線似的,能守住3000點都謝天謝地了。

呂惠卿,他本是新黨,按說不會被排擠,結果當年跟新黨的老大王安石鬧矛盾了,二人反目成仇,到了章惇拜相,索性把他從汴京朝堂貶到大名當知府去了。

趙孝騫與他們飲酒,腦子裡不停閃過三人的履歷,一個概念漸漸成型。

趙煦派這三人來辦差,恐怕不僅僅是看中三人的能力和人品,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制衡朝中的新黨。

皇帝是不可能容許朝局一家獨大的,滿朝上下如果只能聽到新黨的聲音,皇帝就該有危機感了。

到了那個時候,新黨一手遮天,皇帝的政令根本無法推行,會被整個黨系慢慢架空權力,最後就會出現權臣,對皇權造成極大的威脅。

所以趙煦派這三人來處置這件事,應該是爲了故意拉攏那些被新黨打壓的朝臣,給他們功勞和資歷,對新黨形成制約。

真實歷史上的大宋新舊黨之爭,前後持續了數十年之久,尤其是在趙煦執政期間,更是達到了白熱化。

很多人都認爲趙煦默許章惇對舊黨的打壓,是爲了清除太皇太后遺留的勢力,其實不然。

趙煦確實默許章惇對舊黨打壓,但不可能容許章惇把舊黨全滅了,他只是想讓兩股勢力形成互相制約平衡的局面,方便他的統治。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如果皇帝真想滅了舊黨,在宰相的配合下,舊黨不可能在朝堂上存在這麼久,一直到北宋滅亡,新舊黨之爭都在繼續。

這就說明趙煦暗中其實還是刻意保留了一部分舊黨勢力,或是立場態度模糊的人。

包括趙煦對趙孝騫的信任,說是宗親兄弟之情,自然是有的,但趙煦也有現實的盤算,畢竟趙孝騫也是政治立場模糊的人之一,這兩年趙煦給趙孝騫兵權,把趙顥擡高到宰相之上的榮譽官職等等。

其實都是對章惇和新黨的一種制衡,尤其是讓趙孝騫執掌兵權,戰無不勝是原因之一,收復燕雲也是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了趙孝騫掌兵權,無論汴京朝堂鬧出多大的事,趙煦一聲令下,趙孝騫都會馬上點齊兵馬進京勤王。

而軍隊已任用了許將爲副使,趙孝騫的父母妻妾都在汴京,趙煦也不擔心趙孝騫生異心。

親政兩年多後,不得不說,趙煦這個二十多歲的皇帝,做事已經越來越成熟了,他的帝王心術在悄然無聲中已有了雛形,對駕馭朝臣也有了自己的手段。

趙孝騫漸漸有了一些憂慮,一個漸漸成熟的皇帝,對他這位手握重兵的戍邊主帥,是否還會一如既往地信任?

此時的他,對活爹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舉動,突然有了一絲遲疑。

原本他並不認同趙顥的做法,可是現在……

趙孝騫依然沒有野心,對皇位沒有任何覬覦,但是他突然覺得,還是應該保留幾分自保的底牌。

來到這個世界,爲了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而辛苦奔波,如果最後的結果是國家的命運被他改變了,而他和家人最終卻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這一場爲誰辛苦爲誰忙?

趙煦在成長,趙孝騫也在成長。

成長的代價,或許必須要捨棄很多東西。

…………

接風酒宴賓主盡歡。

趙孝騫帶着七分醉意回到府邸,嫋嫋三女一直等他到子夜,見他回來急忙上前服侍他沐浴更衣,把他收拾得香噴噴的,三女才高興地抱着他睡去。

一夜風平浪靜,畢竟趙孝騫不是發情的牲口,見了女人就非要乾點什麼。

上午起牀,趙孝騫沒跟三女溫存,而是徑自去了府衙。

在李清臣的指點下,趙孝騫處置了一些堆積已久的公務,畢竟兼着真定知府的官職,該乾的活兒還是要乾的。

一直忙到下午,趙孝騫有些疲累地揉了揉太陽穴,正要回家吃飯,剛起身腳步突然一頓。“陳守,帶上人馬,去城外各個村莊轉一轉。”趙孝騫突然吩咐道。

陳守對趙孝騫的決定有些愕然,但還是默默地點齊二百來名禁軍,跟隨趙孝騫出了城。

出城私訪是趙孝騫的臨時決定,韓忠彥等人即將要勘察土地田畝,跟韓維他們當初的設想一樣,也打算從真定府轄下九縣遷徙一批人口去新佔領地建村設衙。

韓忠彥他們的大方向,趙孝騫還是頗爲贊同的,真定府轄下不缺土地,但很多土地被地主圈佔,農戶個人的土地其實不多,而趙孝騫也不會蠢到拿地主開刀,這個階層的人輕易得罪不得。

將一部分人口遷徙到新佔領地,對農戶而言不是壞事,至少能緩和階級矛盾。

趙孝騫出城微服私訪,主要是想了解一下真定府轄下九縣村莊堡寨的基本情況,杜絕再次發生葛老丈那樣的悲劇。

出城之後,目的地非常隨機,趙孝騫環視四周,閉着眼隨便指了個方向,一行人便策馬朝那個方向狂奔。

奔行數十里後,終於在廣袤的田地盡頭,看到一片不知名的村莊。

趙孝騫勒馬,遠遠觀察着這座村莊。從房屋的數量來看,這座村莊的人口似乎不少,至少有上百戶,在這個年代可算是大村子了。

此時已近黃昏,農戶人家正是晚飯的時候,然而奇怪的是,村莊的屋子上空,卻沒有升起炊煙,遠遠望去依稀可見有人羣聚集,也不知何故。

趙孝騫垂頭打量了一下自己和陳守等人的穿着,爲了出行方便,不引人注目,他和陳守等人都是身着便裝。

不過他這一行人大約有兩百來人,尤其是陳守麾下這羣殺才只知喬裝,不懂掩藏氣質,穿着便裝也像一羣集體越獄的通緝犯似的。

趙孝騫想了想,讓陳守和賈實帶十幾人跟着自己,其餘的人馬則找個僻靜的地方紮營。

一行十幾人穿過農田,朝村莊進發。

陳守不解地道:“世子,爲何偏選這座村莊駐足?”

趙孝騫笑道:“知道啥叫‘隨機’嗎?就是出人意料,攻其不備,我不知道這是哪個縣,村莊叫啥名,官員和村民更不知道我去了哪裡,如此一來,我所看到的東西,往往是最真實的。”

“若是我巡察以前先跟下面的官員打好招呼,官員百姓敲鑼打鼓出迎十里,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人和事,這些東西看着固然令人歡喜,但你覺得能信麼?我要的是真相,而不是糊弄。”

陳守讚道:“世子若不統兵,只在地方爲官的話,也是一尊造福萬衆的活菩薩。”

“別給我戴高帽子,你難道沒見過我貪污受賄時的嘴臉嗎?”

趙孝騫眯眼看着遠處人羣聚集的村莊,道:“今日選這座村莊私訪,原因很簡單,……人羣扎堆的地方一定有熱鬧看。”

“誰能拒絕看熱鬧呢?”

一行人進了村莊,趙孝騫這十幾人的面孔甚爲陌生,村民們好奇地打量他們。

趙孝騫客氣地跟村民們招呼,含笑自我介紹,表示是過路的行商,天色已晚錯過了宿頭,想在村莊裡暫住一晚。

這個年代的百姓還是頗爲純樸的,見趙孝騫一行人穿着頗爲華貴,隱隱有一種富貴氣質,說是商人不大像,但人家這麼客氣謙遜,村民們自然也是熱情招待。

趙孝騫與村民們寒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不遠處人羣扎堆的地方。

招待他的村民順着他的目光望去,不由嘆了口氣,道:“那裡在祭祀龍王,今年的初雪不大,有傳聞說雪小凍不死蟲卵,明年開春播種之後,恐怕會鬧蟲災,這不,鄉親們都在祭祀龍王呢。”

趙孝騫好奇道:“這座村莊附近有河流?”

“有,名曰‘太平河’,就在兩裡外的淤堤邊,村裡的田地都是引太平河水灌溉的。”

趙孝騫笑道:“此地倒是依山傍水,位置極佳,你們每年收成如何?”

村民笑了笑,道:“一年前有點艱難,村裡大多是佃戶,每年給主家交了租子後,半飢半餓能養活一家子,今年年中倒是好些了,聽說真定府來了一位了不得的知府,還是一位郡王,跟當今天子是親兄弟。”

“這位新知府上任後幹了不少實事,最實在的是給咱們真定府九縣免三年賦稅,啊呀!可是萬家生佛的活菩薩啊,救了我們的命了!”

趙孝騫嘴角扯動了一下。

好話嘛,人人愛聽,尤其是在不知道他身份的情況說出來的好話,自然是發自肺腑的真話。

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1章 再見花魁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34章 奸佞之子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53章 站隊大勢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65章 利器面世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91章 舍路走水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41章 忍無可忍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50章 官封實權第7章 奏疏之禍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46章 罷官致仕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34章 奸佞之子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97章 秩序恢復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51章 權柄如刀第87章 堂下何人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90章 接親出逃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60章 子夜遇襲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706章 人生如戲
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1章 再見花魁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34章 奸佞之子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53章 站隊大勢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65章 利器面世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91章 舍路走水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41章 忍無可忍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50章 官封實權第7章 奏疏之禍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46章 罷官致仕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34章 奸佞之子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97章 秩序恢復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51章 權柄如刀第87章 堂下何人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90章 接親出逃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60章 子夜遇襲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706章 人生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