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真定大捷

第435章 真定大捷

宋軍折損一萬,這個數字極其慘重。

明明是大勝的結果,但趙孝騫卻毫無喜悅的心情,此刻他只覺得心裡堵得慌,儘管明知戰爭是肯定要死人的,然而當戰爭慘烈的畫面真正呈現在眼前時,趙孝騫還是很難受。

天下不太平時,人命比草芥更低賤。

趙孝騫突然察覺到,自己的使命除了改變歷史的軌跡,改變個人和家族的命運,更多了一份對這個天下的責任。

結束戰亂,讓人們能夠平安地活到老。

使命太高大,可他真認爲自己必須這麼做。

不爲什麼,憑心做事。

接下來的善後很繁瑣,折損的一萬將士的遺體簡單地收拾好,將他們運回真定府,人死不能葬在異國的土地上,否則戰死的將士死不瞑目。

重傷的將士也不少,在隨軍大夫治療的過程中,有人還是沒撐住死了。

遼軍俘虜被收繳了兵器,一同押送回真定府。

這一戰確實是大勝,但勝得太慘烈,趙孝騫打從心底裡對這個結果感到不滿意,他還需要召集衆將總結覆盤,吸取經驗。

快天黑時,戰場總算基本收拾完畢,原本殘酷血腥的戰場,已被清掃如初,積雪初融的黑土地上仍瀰漫着揮散不去的血腥味。

天空盤旋着一羣烏鴉,在頭頂淒厲的鳴叫,光禿禿的樹梢隨風搖擺,如同爲亡靈奏響輓歌。

趙孝騫直起身子,出神地盯着北方,良久,嘆道:“傳令全軍回營。”

種建中走過來,趙孝騫又道:“此戰的始末,結果,雙方傷亡數字,俘虜情況等,老種你馬上寫奏疏,上報汴京。”

沉默一會兒,趙孝騫道:“算是勝了吧,代價有點大,但……總歸是勝了,奏疏以報捷的方式送入汴京,也教官家和臣民們高興高興。”

種建中似乎看出他的低落情緒,安慰道:“郡公不必感傷,咱們又不是天兵天將,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作爲一軍主帥,日後應該習慣麾下的傷亡纔是。”

“此戰當然是大勝,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勝!斯役也,我軍殲敵三萬五千餘,算上邊境被殲滅的一萬遼軍,半月之內,共殲遼軍四萬五千餘,遼軍主帥耶律淳倉惶逃竄,俘虜數千,繳獲戰馬兵器無數……”

“郡公,大宋立國至今,尚無如此漂亮的勝績,遼國這回算是徹底栽了大跟頭,捷報入京,末將都不用猜,官家必然狂喜,臣民普天同賀,郡公的名字和事蹟,必會再次名震天下。”

趙孝騫搖搖頭,道:“無所謂了,勝就勝了吧,耶律淳雖然逃了,但也要提防他報復,現在就派出斥候,打探飛狐兵馬司和上京的動向。”

“是,末將這就去安排。”

遼軍的屍首就地安葬,宋軍將士的屍首擡走,被清理過的戰場仍充斥着肅殺的氣息,而宋軍,則列隊朝南行去,隊伍蜿蜒如蛇行,一眼不見邊盡。

…………

龍衛營和廂軍回到真定府的宋遼邊境大營,數騎快馬出營,向汴京方向疾馳而去。

報捷的騎士是種建中精心挑選的,特意選了一些天生的大嗓門,每每路過城鎮村莊,數騎快馬一邊策馬一邊大呼“真定大捷”,“大宋王師陣斬五萬遼軍”云云。

沿途官員百姓被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第一反應是謊報軍情,大宋王師怎麼可能斬五萬遼軍?大宋百姓做夢都不敢做得如此誇張啊!

然而沿途的官民很快又反應過來。

這道捷報應該是真的。

騎士們朝汴京方向奔去,顯然捷報是要呈給官家和朝臣們的,誰敢在這種大事上弄虛作假?不怕全家掉腦袋麼。

所以,真定府大捷是真的?我大宋王師果真陣斬五萬遼軍?

報捷的騎士如同黎明的曙光,所至之處迅速照亮了沿途的城鎮。

當官民們反應過來後,沿途的城鎮頓時陷入了瘋狂的歡呼和慶祝。

有宋百餘年,邊境兵事何曾如此揚眉吐氣過?

百姓們急忙打聽此戰細節,於是真真假假的傳言喧囂塵上。

傳得誇張的,繪聲繪色就連天兵助威,天雷借力都傳成了親眼所見,稍微靠譜的,也是各種渲染,什麼一人可擋百千遼軍,什麼遼軍主帥耶律淳嚇得跪地求饒,宋軍不忍傷天和,遂饒了耶律淳一命。

各種傳言裡,有些關鍵詞卻是真實的。

比如“趙郡公”“龍衛營精銳”“禁軍火器”等等。

…………

真定城內,捷報是第一個傳到城裡的,報捷的騎士特意策馬在城裡轉了一圈,吼得嗓子都啞了。

“趙郡公率龍衛營所部,全殲遼軍五萬,遼帥耶律淳倉惶北逃,王師大捷!”

全城瞬間沸騰起來。

無論官員還是百姓,紛紛從府宅跑出街頭,不敢置信地拉着陌生的路人打聽,隨即震驚,狂喜,仰天長嘯,官員百姓們紛紛發泄着久抑多年的憋屈情緒。

對於勝利的消息,真定府作爲邊城,人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

多年前宋遼遵守澶淵之盟的約定,邊境倒是太平了一些年月,然而遼人終歸是遊牧民族,面對大宋的孱弱,他們打心眼裡看不起,就算不爲了生計,也經常結隊越境劫掠殺戮,只爲了取樂。

這些年的邊城百姓,不知受了多少苦難,無辜死去了多少人,可是有什麼辦法呢?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戍邊的禁軍面對遼人輕騎的來去如風,根本無從抵抗。

今日趙郡公率龍衛營殲滅五萬遼軍,不僅是爲大宋揚眉吐氣,也爲那些曾經無辜受難的百姓報了仇。

報捷的騎士剛離開,真定城內已是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歡慶王師大勝。

全城的酒樓酒肆賓客滿座,民間的藝人們也絕不放過機會,立馬新編了《趙郡公平遼》的說書話本,勾欄瓦舍內說得活靈活現,如同親見,引得滿座賓朋陣陣歡呼喝彩。

酒樓里拉客的歌女們也不甘示弱,編了趙郡公平遼的唱本,咿咿呀呀地傳唱趙孝騫和龍衛營將士殲滅遼軍的神奇過程。

文人士子們聽得如癡如醉,百姓們聽得不明覺厲。

這種全城歡慶的氣氛,令百姓們既欣喜又陌生,實在是多年以來,真定城的百姓們從未慶祝過這樣的勝利,以至於他們一時都不知該如何慶祝,才能發泄喜悅的心情。

真定府衙內,李清臣聞捷報後,更是欣喜若狂,當即便召集府衙各級官吏,李清臣自掏腰包,辦了幾桌豐盛的酒菜,還請來了歌女吟唱助興,席間歡聲笑語,歌舞醉人。

趁着酒興和喜悅的心情,李清臣與官吏們商議出城以迎王師,府衙最近還算寬裕,李清臣當即咬牙拍板,調撥錢財採購豬羊酒菜,出城犒軍!

傍晚時分,趙孝騫位於府衙旁的簡陋小居外,不知何時聚滿了人。

這些人裡,有官吏也有商人和百姓。他們安靜地聚在門外,不言不語,只是眼神崇敬地盯着緊閉的大門。

良久,有人帶頭,旁人跟隨,所有聚在門外的人雙膝面朝大門跪拜,恭敬且安靜地磕了幾個頭,起身長揖後轉身離去。

衆人離去,接着又來了第二批人,依舊是凝視,跪拜,長揖,離去,從頭到尾不發一語。

簡陋的小居內,嫋嫋和倆日本姐妹嚇壞了,家裡只有數十名禁軍保護她們,可今日不知爲何來了一批又一批人,這些人只管磕頭後就走。

嫋嫋本以爲遇到了歹人,後來一名禁軍出門打聽了一會兒,回來後一臉欣喜地告訴她們不必慌張,世子率部北擊遼軍,殲敵五萬,王師大捷,此時正是全城官民慶祝。

官民對世子欽敬感激,不敢驚擾世子的家眷,故而聚集門外,一言不發地跪拜表示心意後才離去。

三女聞言頓時安心了,隨即也欣喜起來,三女在屋子裡互相拉着小手兒又蹦又跳,歡呼雀躍,許久不曾安靜。

“郡公大人大勝,應該快回家了吧?”平氏一臉期待地道。

源氏嗯嗯有聲:“大勝之後當然要回來,這裡纔是郡公大人的家呢。”

嫋嫋含笑道:“我們是婦道人家,不懂兵事,大勝之後官人興許還要善後,整頓兵備什麼的,我估摸再過兩三日,官人也該回來了。”

平氏興奮得鼻頭都泛起了微微潮紅,低聲道:“咱們一定要以最虔誠的樣子,迎接大捷凱旋的郡公大人……”

源氏年紀最小,也最天真,急忙附和道:“嗯嗯!郡公大人喜歡咱們什麼樣子,咱們就打扮成什麼樣子,一定要討郡公大人的歡喜,郡公大人歡喜了,才能帶着將士們打更多的勝仗!”

嫋嫋悄悄翻了個白眼兒,暗罵了一聲狐媚子,……倆狐媚子。

這些日子趙孝騫出征,嫋嫋與姐妹倆倒也相處得非常融洽,感情越來越好。

但女人之間的交情很複雜,感情親歸親,暗地裡的鄙夷嫉妒和吐槽,一定是免不了的。

這些日嫋嫋與她們聊得深了,有些牀笫之上的私密話題也聊過,嫋嫋終於明白爲何趙孝騫對這倆異國姐妹如此寵愛。

也不知日本的貴族是怎麼想的,教家族女子的知識竟有不少如何取悅丈夫的媚技和手段,姐妹倆含羞帶怯說出來,驚得嫋嫋一愣一愣的,然後不由自主生出嫉妒之心。

長得花容月貌也就罷了,還練會了一身狐媚手段,更重要的是,數量上也是徹底碾壓,哪個男人不喜歡這些手段,更何況還是雙倍的快樂。

難怪趙孝騫如此寵愛她們,呵,男人!

鄙視過後的嫋嫋,立馬虛心地向姐妹倆求教知識和姿勢。

鄙視歸鄙視,那是鄙視別的狐媚子,怎麼能鄙視自己呢?

取悅自己的男人,丟人嗎?

一點也不丟人,天經地義的。

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526章 各方涌動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66章 可敵遼騎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36章 生母之愛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86章 收拾善後第14章 其志甚偉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729章 背後黑槍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75章 官家親臨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343章 千金之子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461章 一戰雙捷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181章 入鄉隨俗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5章 所謂罪名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89章 深夜示警第145章 妙仙進門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33章 馬場伏擊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35章 其勢漸成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7章 雄心立生第17章 家財散盡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24章 來者不善第631章 不共戴天
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526章 各方涌動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66章 可敵遼騎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36章 生母之愛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86章 收拾善後第14章 其志甚偉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729章 背後黑槍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235章 終戰休兵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75章 官家親臨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343章 千金之子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461章 一戰雙捷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181章 入鄉隨俗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5章 所謂罪名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89章 深夜示警第145章 妙仙進門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33章 馬場伏擊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35章 其勢漸成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7章 雄心立生第17章 家財散盡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24章 來者不善第631章 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