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太后召見

趙孝騫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爲自己爭取時間。

據趙顥在太醫局收買的太醫得知,趙煦的大限之期應該不會超過兩個月了。

近日來趙煦吐血愈見頻繁,幾乎處於半清醒半昏迷狀態,每日水米難進,人已越來越虛弱,種種跡象說明,趙煦的大限確實近了。

一旦趙煦駕崩,朝堂大亂,趙孝騫也就不必掩藏了。

回到王府,趙孝騫來到後院,發現今晚的後院特別安靜,活爹也沒有與他的侍妾們胡天胡地,王府透着一股久違的清爽氣息。

第二天一早,趙孝騫剛從睡夢裡醒來,便有丫鬟告訴他,宮裡來人了。

這回不是趙煦召見,而是向太后召見楚王父子。

趙顥匆匆趕到趙孝騫身前,面色凝重地道:“太后召見,多半是立儲之事……”

“老夫聽說,官家的身體已入膏肓,昨夜又陷入昏迷,幾名太醫搶救到天亮,官家仍沒醒。”

趙孝騫神色一緊:“這次官家熬不過去了嗎?”

趙顥沉默片刻,道:“不知能不能挺過去,可以肯定的是,官家離大限之日越來越近了。”

趙孝騫抿了抿脣,道:“既然太后召見,咱們還是快進宮吧。”

父子倆穿戴正式官服,出門上了馬車。

進了延福宮,趙孝騫朝福寧殿方向看了一眼,趙顥在一旁道:“莫看了,此時官家危急,福寧殿已被諸班直封禁,除了太醫和宮人,不準任何外臣探視。”

趙孝騫點了點頭,父子二人徑自走向慶壽殿。

在宮人的帶領下,趙孝騫剛踏入慶壽殿,便感受到一股壓抑的氣氛。

殿內正中擺了幾張矮桌,看來向太后是打算賜宴,不過眼下官家這情況,誰都沒心情吃這頓宮宴。

今日向太后沒有垂簾召見,而是令宮女撤去了珠簾,以真容示人。

趙孝騫匆匆掃了太后一眼,然後便趕緊垂頭,不敢正視。

向太后大約四十歲出頭,容貌甚是豔麗,平日養尊處優,皮膚保養得很好,看起來只有三十來歲的樣子,頗有幾分成熟的風韻。

趙孝騫不敢多看是因爲講禮貌,趙顥這活爹的教養明顯差多了,一雙小賊眼珠子不停地在太后的臉上,身上來回巡梭,眼神像一把毛刷子,刷得太后渾身直冒雞皮疙瘩。

幾次三番,向太后朝趙顥投去不滿的警告眼神,趙顥卻像滾刀肉似的,不在意地呵呵憨笑,假裝沒領會她的意思。

向太后只好望向趙孝騫,露出慈愛的微笑。

“子安,本宮似乎很久沒見過你了,上一次見你,還是前年的上元夜宗親宮宴上,那時的你,已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了,宗親宮宴上尤爲耀眼,所有的宗親子弟對你羨慕極了。”

趙孝騫起身回道:“多謝太后掛念,臣這些年奉旨戍邊,忙於軍務,汴京回來得少。”

向太后欣慰地一笑,道:“多年前,子安還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躲在人羣裡連聲都不敢出,誰能想到數年之後,大宋社稷都要靠子安一力挽扶,你不聲不響的竟成就這般功業,成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太后言重了,臣從來不是什麼大英雄,臣做的每件事,皆是奉官家的旨意辦的,真正的英雄是官家,臣不過是個執行者而已。”

趙孝騫這番謙遜的話,令向太后的好感愈發深了,看着他的眼神滿含笑意,如同看着自己的親生兒子似的。

面前的宮宴沒人動筷,這樣的場合裡,所謂的酒菜全都是擺設,沒人會餓着肚子來宮裡吃這頓飯。

寒暄了幾句家常,大家都是自家人,聊的話題大多是趙氏宗族之事。

接連提了好幾位年輕的宗親子弟,向太后隨口誇了這些人幾句,然而話鋒一轉,最終還是回到趙孝騫身上。

“本宮聽說,今年子安喜添公子了?”太后好奇問道。

趙孝騫終於露出一抹微笑:“是,臣的一位妾室生了個兒子。”

向太后露出羨慕之色,神情忽又變得哀慟,低嘆道:“若是小皇子茂兒還在世,如今怕是已蹣跚學步,牙牙學語了……”

眼眶一紅,太后垂頭擦了擦淚,道:“明明是當太子的命,偏偏福薄,若茂兒尚在,怎會有今日這些繁瑣麻煩。”

幽幽嘆息之後,向太后擡頭看着父子二人,道:“二位當知,官家無後,如今身子又……”

“官家若有不可言之事,二位作爲宗親,還望匡扶我趙氏皇族,尤其是子安,你在朝野甚有威望,望你念在與官家的多年兄弟情義,勿使朝局因官家崩逝而陷入混亂。”

趙孝騫急忙道:“臣一定盡力,報答官家的知遇之恩。”

向太后嘆道:“如今官家尚在,朝臣已是議論紛紛,有人說要立長,又有人說要立賢,官家的兄弟只有五人,其中申王目盲不可選,其他的四人裡,端王與簡王最爲合適,子安,你覺得何人可爲新君?”

趙孝騫眉梢一挑,心中暗道終於說到正事了。

不過呵呵了,章惇那老狐狸昨日套了我半天話,都沒得到一句實話,你覺得自己比章惇的道行深?

“君臣有別,臣不敢妄議新君之事,請太后莫爲難臣。”趙孝騫義正嚴詞地道。

向太后苦笑道:“今日是自家人的家宴,子安何必見外,若有想法不妨直言,你的話,本宮一定會認真聽的。”

“臣覺得……端王可以,簡王也不錯,二人各有各的優點,無論誰即位,臣都不反對,臣也會繼續當大宋的忠臣,子孫世代爲大宋社稷效忠。”太后都無語了,不經意地瞥了趙顥一眼。

你家這兒子嘴上抹萬金油了?

看看他說的什麼廢話,看似說了一大堆,其實一句有營養的都沒有,完全把本宮當傻子糊弄呢。

趙顥仍舊一臉呵呵憨笑,對太后的眼神渾若未覺,望向兒子的目光裡甚至帶着幾分自豪和讚許,那意思分明是說,我兒應對得好,換了本王,也會這麼說。

向太后終於忍不住了,望向趙顥道:“楚王,你上次說過的話,可還作數?”

趙顥一怔,滿頭霧水一臉迷茫:“臣說過什麼話?”

“你!”向太后氣壞了:“你答應過的……”

趙顥更是一臉無辜:“臣年紀大了,記性實在有些不好,太后提醒一下?”

趙孝騫不得不出來幫活爹打圓場:“太后莫怪,臣的父王渣得掉渣兒,他對女人的承諾向來是不記得的,太后不如給個提示。”

太后深呼吸,好好!緊要關頭,本宮不跟你們父子計較。

“上次見楚王,楚王說過,與本宮同進同退,共同支持端王……”

趙孝騫飛快瞥了趙顥一眼,淡淡地道:“太后決定支持端王即位?”

太后堅定地點頭:“是的,端王爲諸王之長,可爲新君,不違祖制。”

趙孝騫不置可否,道:“在朝爲臣,在家爲子,爲人子者當遵孝道,臣一切聽父王的。”

趙顥聞言臉面大添光彩,肥碩的胸膛都不自覺地挺了起來,一副老夫教子有方的得瑟模樣。

太后也笑了:“楚王生性玩世不恭,卻沒想到能教出如此優秀的孩子,本宮實在羨慕。”

趙顥嘻嘻笑道:“臣其實也很優秀,日後與太后多多來往,定讓太后發現臣的優點……”

“咳咳!”趙孝騫不自在地咳嗽提醒。

活爹啊,這特麼是太后啊,你再說下去就是調戲了,勾搭寡婦好歹也看看對方是什麼人吧,太后雖然也是寡婦,但那是你能勾搭的嗎?

太后的臉色也僵了一陣,這才勉強笑道:“楚王還是那麼風趣,呵呵,自家人,無妨的。”

趙顥訕訕一笑,道:“臣記起來了,確實答應過太后,一同支持端王,這個……騫兒,你怎麼說?”

趙孝騫微笑道:“孩兒沒意見,聽父王的。”

太后兩眼終於露出欣喜的光芒,道:“如此說來,楚王與子安都答應了?”

趙顥笑道:“答應了,答應了,太后既有所請,臣怎敢不答應,臣對太后的忠心好有一比……”

“咳咳!父王,說了半天口乾了吧?快喝口酒潤潤脣。”趙孝騫端起面前的酒盞遞給他,臉上笑吟吟的,眼神卻朝活爹扔去警告的一瞥。

趙顥悻悻住嘴,悶頭喝了一口酒。

見趙顥父子親口答應了支持端王,太后喜不自勝,甚至親自舉杯朝父子倆敬酒。

曾經在宮裡幾番廝殺,才走到如今的尊貴位子上,這些年養尊處優下來,宮裡已無人敢跟她爭鋒,向太后的敏銳性和警覺心也不覺降低了許多。

此刻她欣喜若狂,卻絲毫沒想到,這件事進行得實在太過順利了,順利得跟劇本安排好了似的。

她還以爲是自己太后的威望成功懾服了父子二人,卻不曾想到,自己被父子倆演了。

“既然二位點頭了,本宮便再請一位客人,有些事咱們當面說一說,大家也好齊心協力,把勁兒朝一塊使,如何?”向太后欣喜地道。

父子倆一愣,飛快交換了一下眼神。

向太后卻拍了拍掌,從慶壽殿後方的屏風內閃出一個人來,赫然竟是端王趙佶。

趙佶一副儒雅翩翩的模樣,走到殿內,先朝太后行禮,然後轉身看着父子倆。

“佶兒,快謝過楚王和子安,他們已答應支持你了。”太后喜道。

趙佶眉梢一挑,定定地注視着趙孝騫,道:“是麼?”

太后猶自不覺,道:“當然,本宮豈會誆你。”

趙佶嘆了口氣,苦笑道:“太后自不會誆我,但太后卻被他們誆了……您深居宮闈,怕是不知,這二人恨不得生吞了我,又怎麼可能會支持我?嫌全家死得不夠快嗎?”

哐當!

太后手中的酒盞掉落在地,一臉震驚失神地看着殿內三人。

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20章 股東大會第41章 忍無可忍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47章 政治紅利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210章 首戰雪恥(下)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748章 先揚後抑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12章 度盡劫波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80章 狄家有女第406章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45章 打就打了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25章 汴京震動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37章 自污上善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525章 全城動盪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13章 撞開封印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32章 人生初見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94章 上架感言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381章 投敵自保
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20章 股東大會第41章 忍無可忍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47章 政治紅利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210章 首戰雪恥(下)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748章 先揚後抑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12章 度盡劫波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80章 狄家有女第406章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45章 打就打了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25章 汴京震動第636章 豪邁才女第37章 自污上善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525章 全城動盪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13章 撞開封印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32章 人生初見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94章 上架感言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381章 投敵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