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君臣奏對

第62章 君臣奏對

歲幣無疑是喪權辱國的,自古華夏王朝更迭,也就大宋幹過這麼沒出息的事了。

後來的辮子朝,入侵華夏後好的不學,割地賠款這一套倒是青出於藍,也算幫大宋長臉了。

後世很多人說,我們那帥氣迷人的老祖宗缺的只是一張世界地圖,這話沒錯。

但你給大宋官家一張世界地圖,他們能幹啥?他們是個啥?

華夏都沒能統一,別聊那麼遙遠的話題,超綱了。

歲幣不能不給,趙煦很不甘心。

剛接手偌大的帝國,他漸漸嚐到了權力的滋味,可是北方的遼國卻讓他清醒地認識到,他的權力還不夠大,他仍被北方的遼國死死地壓制着。

遼國索要歲幣,是皇城司從北方傳來的情報。

皇城司的消息傳遞渠道比較特殊,比正常的軍報更快。

趙煦盤算着國庫的盈餘,不由心中氣短。

有一種被高中生堵在巷子裡搶了零花錢的憤慨和無奈。

“年復一年!年復一年!每年都交歲賜,我大宋還要交多少年!”趙煦憤怒咬牙。

趙孝騫站在趙煦面前沒吱聲,這是軍國大事,身爲宗親應該避嫌。

趙煦卻不肯放過他,從感情上來說,趙孝騫是堂弟,他比那些朝臣更值得信任。

“子安,你說說,我大宋可有辦法,讓遼國免了咱們的歲賜。”

趙孝騫垂頭道:“官家,臣是宗親,不敢妄議國政。”

“你我兄弟閒聊,不算僭越。”趙煦不在乎地揮手。

趙孝騫幾番猶豫,想到未來三十年後,華夏史上最恥辱的靖康之恥就要發生,從皇帝到宮室宗親數千人,都被金國俘虜,其中便包括自己這個楚王世子。

剛穿越過來時,趙孝騫的想法很簡單,大不了事發前帶上老婆孩子遠遁,從此隱姓埋名。

畢竟獨自一人改變歷史軌跡,實在太辛苦了,趙孝騫下意識便想逃避。

可是,如果有機會能改變歷史,爲什麼不試試?何必非要落得隱姓埋名浪跡天涯的下場?住在汴京成吃香喝辣不更愜意嗎?

現在趙煦當面垂問國事,算不算一次機會?

趙孝騫咬了咬牙,那麼,就試試吧。

不聽也無妨,就當給狗唸經了。

趙孝騫沉默許久,緩緩道:“官家若許臣大膽,臣便妄議幾句,對錯與否,望官家勿罪。”

趙煦點頭:“大宋無言者論罪的規矩,你但說無妨。”

“官家,欲免歲賜,不能指望遼國發慈悲,而要靠咱們大宋自身的實力,咱們實力強大了,遼國還敢要歲賜嗎?臣的這個想法,不知官家認同否?”

趙煦不假思索點頭:“此爲正理,朕深以爲然,子安繼續說。”

趙孝騫鬆了口氣。

就怕他與趙煦的三觀不合,若趙煦回答說朕就是喜歡跪着,朕只想讓遼國給朕打個折,接下來就真沒啥好聊的了。

“所謂‘實力’,無非‘富強’二字,國富,軍強,如今大宋雖國庫不足,但勉強能支應一場大戰,唯獨‘軍強’二字,臣昧死言,遠遜遼國多矣,官家認同否?”

趙煦笑了:“子安說話不必如此小心翼翼,說一句便問朕是否認同,朕是在問計於臣,也就是君臣奏對,子安大膽暢言便是。”

趙孝騫卻嚴肅地搖頭:“不,臣所說的話,是一步步來的,臣需要知道,官家與臣的想法是否契合,以及契合到哪一步。”

趙煦頓時也嚴肅起來:“好,國富軍強,朕也認同。”

趙孝騫接着道:“軍隊強大,可御外辱,可平內亂,不客氣的說,官家對大宋的統治基礎,其實是建立在軍隊的效忠之上的,這句話,官家是否認同?”

趙煦認真想了想,遲疑點頭:“也算……認同吧,朕以前認爲,皇帝是靠文官的擁護,才能左右朝局,推行國政,但子安所言也不無道理,若無軍隊效忠,朕的話誰肯聽?誰肯擁護朕這個皇帝?”

意見稍有分歧,趙孝騫於是停頓了很久,他在等趙煦自己消化,轉變觀念。

這場君臣奏對,只是偶然發生的。

但或許在多年以後,會被濃墨重彩記入史冊。

趙孝騫此刻要做的事,是徹底板正趙煦的觀念。

大宋之弱,是從開國時的國策上便已註定了的,所謂的“祖宗成法”,纔是造成大宋羸弱的根本原因。

良久,趙煦終於點頭,這次語氣堅定了許多,或許是自己想明白了。

“沒錯,軍隊的效忠,比文官的擁護更重要。”

趙孝騫接着道:“官家若能想通這一點,便知‘國富’與‘軍強’是同樣重要的,推行新法是爲了國富,但軍隊方面,官家卻不聞不問,那麼,大宋便只能跟以前一樣,年復一年給遼國交歲賜。”

趙煦臉色突然一變:“子安的意思是,軍隊也要變法?”

趙孝騫嘆道:“軍隊變法很難,眼下不一定有條件變法,至少……對大宋的軍漢們多一些善意的優恤,稍微提高一下他們的地位。”

“軍漢們的要求不高,朝廷每年多給些軍餉,以及……把他們當人看。肚子餵飽了,尊嚴滿足了,誰敢不爲官家賣命?何至於面對遼軍時一擊即潰,一敗再敗。”

看着神情有些震撼的趙煦,趙孝騫低聲嘆道:“官家,文貴武賤固是祖宗之法,但自真宗後,此風愈演愈烈,武人軍漢們已被文官踩進泥土裡了。”

“官家可知,民間有句俗語,叫‘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此爲何故?因爲軍漢沒地位,沒待遇,甚至沒人權。”

“可是,官家需要軍漢們保江山社稷啊,若對爲國賣命的人如此苛酷,日後誰願爲官家效死?”

趙煦神情愈發震撼,趙孝騫今日的話,簡直聞所未聞,甚至聽起來有些刺耳,但他的每句話趙煦都無法反駁。

文貴武賤是事實,沒把軍漢們當人也是事實,朝廷募兵制愈見艱難更是事實。

武將軍漢在君臣的眼裡,簡直與下人奴隸一般,動輒喝罵訓斥。

趙孝騫的話直指重點,趙煦突然察覺,長此以往,大宋莫說交歲幣了,就連社稷都岌岌可危。

“朕,朕的汴京尚有三十萬禁軍……”趙煦艱難地試圖找回場子。

趙孝騫笑得很燦爛:“官家這麼說的話,臣無言可進。”

我跟你聊軍心士氣戰鬥力,聊軍人的尊嚴地位,你特麼跟我聊數量。

這不是耍流氓麼。

大宋軍隊的問題很複雜,從趙匡胤的國策,到募兵制的利弊,再到歷任官家對兵權的掌控和防範等等,一團亂麻似的問題。

今日趙孝騫只說了最淺顯的東西。

飯要一口口吃,今日之言,只當在趙煦心裡種下一粒種子,讓他自己慢慢甦醒,從而意識到該對軍隊有所改變了。

趙煦此刻的心緒很亂,趙孝騫的話讓他赫然發覺,大宋的軍隊確實應該解決一些問題了。

禁軍,廂軍,鄉軍,不管什麼軍,其實都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奏疏上能看到,但被新法舊法國庫財政弄得焦頭爛額的他,下意識便忽視了軍隊的問題。

“子安之言,振聾發聵,朕受教了。”趙煦由衷嘆道。

趙孝騫急忙道:“臣妄議國政,官家恕罪。”

“國士良言,正該論功,怎可言罪?”趙煦展顏一笑,深深地注視着他:“朕沒看錯人,子安有大才。”

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77章 校場試槍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543章 請任副使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93章 拯救官家第783章 風波即起第496章 上京來人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9章 深宮天聽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97章 秩序恢復第64章 又見狄女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37章 自污上善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70章 閒漢小乙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77章 校場試槍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65章 暗藏機謀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406章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27章 新賬舊賬第654章 女真統一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31章 汴京勾欄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80章 狄家有女第39章 名將之後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159章 君相不愉
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77章 校場試槍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543章 請任副使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93章 拯救官家第783章 風波即起第496章 上京來人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9章 深宮天聽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97章 秩序恢復第64章 又見狄女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37章 自污上善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70章 閒漢小乙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77章 校場試槍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65章 暗藏機謀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406章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27章 新賬舊賬第654章 女真統一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31章 汴京勾欄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80章 狄家有女第39章 名將之後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159章 君相不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