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臨別坦言

趙煦不一定是仁義的帝王,但他是一個好人。

這是趙孝騫對趙煦的評價。

元祐即位,被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多年,趙煦隱忍十年,咬着牙等到太皇太后薨逝,親政第一年便果斷推翻了元祐年間的所有政策,廢舊復新,整個朝堂被他生生掉了個頭。

曾經風光無限的舊黨官員,一個個被拉下馬,或被罷免,或被貶謫。

故意將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章惇拜爲宰相,就是要借章惇的手,對舊黨官員下刀,讓朝堂在短時間內換了新天。

那一年的趙煦,纔剛滿二十歲。

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能有這般手段,已經很了不起了。

對待他看重的臣子,趙煦從來不吝器重信任。

爲了趙孝騫,趙煦打破了祖制,迎着無數朝臣的反對甚至是唾罵,堅持將趙孝騫封爲皇城司勾當公事。

那一次的封官,不過是趙煦在試探朝臣的反應,皇城司直屬皇帝,嚴格說來,給趙孝騫這個實權官職只能算是天家內事。

但因爲這次的封官,趙煦大約明白了朝臣的底線,於是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將趙孝騫提拔到他理想的位置上。

最後當趙孝騫掛帥持金,麾下十萬雄師,朝堂上的反對聲音已經很小很小了。

這一切都是趙煦在籌謀,因爲對趙孝騫的信任,他獨自承擔了許多壓力,趙孝騫全都默默看在眼裡。

因爲這份信任,以及趙煦曾經爲他承受的壓力和非議,趙孝騫纔會選擇卸下兵權回京,而明明那個時候,是趙孝騫最有實力的時候。

趙煦是好人,趙孝騫也是。

好人總是命不好,因爲束縛太多,情與義,忠與孝,都成了捆綁住自己手腳的繩索。

壞人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壞人做事只爲自己,拋卻良心的人生,無疑是輕裝上路,無拘無束。

至於後來趙煦對他的猜忌,趙孝騫剛纔說的是心裡話,他確實能理解。

這是一個皇帝的本能反應,就像一根棍子當頭砸下來,任何人都會不假思索舉臂格擋一樣。

趙煦的命不好,他短命。

趙孝騫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好不好,他只是不想做虧良心的事。

“官家,不必對臣說抱歉,臣真的能理解,換了我坐在這個位子上,說不定做得更過分,官家對臣已經很仁義了。”趙孝騫輕聲道。

趙煦笑了笑,道:“子安不恨朕就好,這些日子朕經常在想,當初把你封到這麼高的位置上,究竟是對是錯,如果你仍只是曾經的楚王世子,你我的兄弟感情乾乾淨淨,不摻一點雜質,那該多好……”

趙孝騫笑道:“楚王世子太不起眼,那時官家可能根本發現不了我。”

“也是,想來朕還是沒錯的,幸好發現了你,和你的一身本事,大宋社稷纔有今日的局面。”

“……朕在九泉之下,見到列祖列宗,也能無愧無怍地告訴他們,朕發現了一個人才,是咱們趙家的子弟,他爲趙氏基業做了很多事,他讓咱們大宋揚眉吐氣了,祖宗若知,一定會誇我。”

趙煦說着,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趙孝騫黯然垂頭,他已忍不住淚水滑落。

趙煦卻突然問道:“子安,朕逝後,朝中必有議論,新君人選懸而未決,你認爲何人可爲新君?”

趙孝騫搖頭:“臣不想摻和天家事。”

“你也是天家人,不妨說說,你說的話,朕向來都是認真聽的。”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朝臣熱議的人選,是端王和簡王兩位,二王各有優缺點,臣實不知如何評價。”

趙煦微笑道:“那兩人你都看不上?”

“臣怎敢如此狂妄,實在是關乎社稷國祚,臣不敢妄議,否則將成大宋千古罪人。”

見趙孝騫死活不肯表態,趙煦的眼神微微有些失望。

沉默片刻,趙煦盯着他的眼睛突然道:“子安,你曾幾何時,有沒有想過當皇帝?”

趙孝騫一驚,後背的冷汗頓時潸然滲出,溼透了後背的衣裳,臉色都變得蒼白起來。

“官家,臣怎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念頭……”趙孝騫矢口否認。趙煦笑得很隨意:“朕已是將死之人,不管多犯忌諱的話,今日但說無妨的。”

“臣沒有想過當皇帝。”趙孝騫堅持否認。

這種事是打死也不能說的,情義歸情義,命這一塊也要好好保護……

趙煦輕嘆道:“數月之前,朕書信召你回京,當時朕很怕你不回來,怕你找各種藉口,比如身體養傷,比如養寇自重,你能想到的所有藉口,其實朕都已幫你想了一遍。”

“那一陣子,朕真的很焦慮,你若不回京,朕實不知如何對你,更不知這大宋江山會變成什麼樣……”

“那時的朕,甚至都做好了你割據燕雲十六州,自立爲諸侯國的準備,甚至,你若所圖更大,說不定會揮師南下,直逼汴京,把朕這個皇帝殺了,你來當。”

趙孝騫驚惶跪下,急道:“官家,臣怎會行此大逆之事!”

趙煦嘆道:“子安,今日此時,你我不是君臣,只是兄弟,我們說點兄弟間可以說的話,這些話,朕會帶進陵墓裡。”

“朕寫那封書信勸你回京,其實朕心裡是沒做什麼指望的,朕一直認爲子安是絕頂聰明的人,而卸下兵權孑然回京,是最愚蠢的決定,朕將心比心,若換了朕是你,恐怕也會找盡理由不回來。”

“手裡握着十萬兵權啊,天下尚懼何人?甚至你當時若舉臂一呼,揮師直逼汴京,勝算也不小,畢竟那時你麾下的兵馬天下無敵,無人可擋。”

“子安,那個時候,是你機會最大的時候,朕現在仍然想不通,你爲何會選擇回京。子安,爲何?”

趙孝騫沉默半晌,索性也放開了道:“臣沒別的想法,官家這些年待臣甚厚,因爲官家的器重和信任,臣纔有手握十萬兵馬的機會,才能成就這些功業……”

“說是知遇之恩也好,說是兄弟情義也好,臣不想辜負官家的信任,更不想做被天下人唾罵的亂臣賊子。”

趙煦露出欣慰的微笑:“子安,朕沒看錯你。”

“端王和簡王,朕其實一個都看不上,端王陰鷙昏聵,簡王暴戾不仁,他們若爲新君,大宋將不知是何等模樣,你我君臣辛苦創下的基業,或許會在他們手中一朝盡毀。”

“子安,不說祖制,也不提什麼長幼嫡庶,朕其實真心認爲,你纔是新君最合適的人選……”

一句話如石破天驚,震得趙孝騫腦中嗡嗡作響,半晌沒回過神。

趙煦見他震驚的表情,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如同惡作劇得逞似的。

“很意外,是嗎?朕怎麼能有這種想法?”趙煦挑眉笑道。

“官家,開不得這種玩笑的。”趙孝騫苦笑道。

“子安,你自己說,論心性,論謀算,論兵事,論聲望,你哪一點不比這二人強?大宋如果在你的手中,朕堅信它一定是遠邁漢唐的盛世。”

“朕這些年唯獨只爲你打破了祖制,其他的宗親子弟可沒這個資格,爲什麼?就是因爲宗親之中,唯有子安你的本事最強,別人不及你萬一。”

“大家都姓趙,可姓趙也有遠近親疏,說實話,宗親裡的那些子弟,朕也看不上,包括那幾個兄弟。”

趙孝騫心中驚疑,緊抿着嘴不說話,他還不清楚趙煦爲何突然說起這些,究竟有何用意。

趙煦不知是不是迴光返照,今晚的話特別多,他彷彿要耗盡力氣,將他想說的話一次說完,然後無憾地離去。

“兄終弟及,本是祖制,可朕不知爲何,竟有些不樂意,子安,如果不提祖制禮法,朕心中的新君人選,你是最合適的。”

“官家莫說了,臣實在承受不起。”趙孝騫苦笑道。

趙煦眼眶漸紅,哽咽道:“朕的茂兒若還在,想必不會有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茂兒已死,朕萬念俱灰,新君之屬,朕已無心決斷……”

趙煦扭頭看着趙孝騫,突然道:“子安,燕雲的兵權應該還在你手裡吧?”

趙孝騫再次大驚,急忙道:“臣回京的當日,已向樞密院交卸了兵權。”

趙煦搖頭,緩緩道:“朕的意思你應該懂,兵權交給了朝廷,但燕雲大軍仍能因你一句話而起兵,這些年你經營河北,麾下將士對你甚爲服氣,你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塊調兵的虎符,比虎符更管用。”

趙孝騫震驚無言,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這個皇帝,其實什麼都知道。

“子安,朕現在心裡很矛盾,既覺得應該遵從祖制,從端王或簡王裡選取一人爲新君,又覺得朕與你多年辛苦創下的基業不易,江山所託非人,則一朝盡毀,遺禍百年,那麼朕與你這些年的辛苦算什麼?”

“子安,你告訴朕,我該如何是好?”趙煦無力地靠在牀頭,眼淚止不住地滑落,眼神有慚愧,也有不甘,更多的是一種迷茫,不知大宋未來何去何從的迷茫。

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56章 王府進財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279章 包圍伏擊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97章 秩序恢復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35章 其勢漸成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676章 強勢威壓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5章 所謂罪名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1章 開新號了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44章 官家召見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3章 站隊大勢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3章 防身利器第59章 名臣蘇轍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35章 其勢漸成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744章 時不我待
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56章 王府進財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279章 包圍伏擊第159章 君相不愉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97章 秩序恢復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35章 其勢漸成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676章 強勢威壓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5章 所謂罪名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1章 開新號了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257章 寢食難安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44章 官家召見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53章 站隊大勢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63章 防身利器第59章 名臣蘇轍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35章 其勢漸成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744章 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