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盡允所請

第392章 盡允所請

名單很麻煩,很燙手。

趙孝騫選擇了重拿輕放,這是成年人對現實的妥協,而且別無選擇。

位高權重不一定代表着爲所欲爲,這四個字就連趙煦和章惇都不敢說。

真定府如果未來想低調發展,百姓們如果想安心過日子,最好不要讓朝廷對它有過多的關注,有時候關注的人多了,利益牽扯也多,那麼一定會壞事。

關於這一點,趙孝騫前世就有深刻的教訓。

前世公司裡有個項目,項目的收益不算太多,公司從老總到中層領導都沒怎麼在意,隨便扔給了趙孝騫所在的小組。

後來項目換了甲方爸爸,這位爸爸出手闊綽,收益猛地一下增高了許多。

於是項目頓時火熱起來,引來公司裡各方派系的爭奪,趙孝騫所在的那個默默無名的小組第一時間被秒成了渣渣,項目全面被人接手。

而這個項目後來不知不覺成了內部各方派系鬥爭的工具,上演了一出非常精彩的大打出手的好戲,老總爲了平衡內部派系,只好一碗水端平,臨時組建的小組裡將各個派系的人馬都塞了進去。

一個這樣拼湊出來的不共戴天的小組,可以想象最後做出來的是個什麼東西。

果然,項目做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四不像,公司內部自己人都沒臉看,更別提甲方爸爸了。

於是爸爸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與乙方兒子徹底斷絕父子關係,從此不再相認。至於公司的收益,當然也泡湯了。

真定府的現狀也是如此,趙孝騫現在最怕的就是朝廷過多的關注。

一旦關注,勢必引起利益牽扯和爭奪,朝廷今天派個推官,明天派個提舉使,新黨舊黨在這座邊城完美複製汴京朝堂的新舊之爭,趙孝騫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所以爲了真定府未來的發展,天大的案子也要壓制下來,努力將影響減到最低,從此低調發展,悶聲發財。

清洗真定府官場只需要一晚的時間,但收拾善後的工作卻整整花費了十來天。

這十來天裡,趙孝騫在李清臣的輔佐下,忙着處理真定府的各種繁瑣事宜,包括清查犯官家產,皇城司查緝轄下九縣的官吏地主,發佈安民告示,重新招募府衙差役等等。

第十天,汴京方向一騎快馬匆匆而至。

趙煦和朝廷的回覆來了。

奏疏遞進汴京,朝堂震驚,趙煦勃然大怒,奏疏附帶劉謙諒等人各種不法的鐵證以及親手畫押的供狀,案子已坐實成了鐵案,斷無翻案的可能。

趙煦氣壞了,他沒想到如此重要的邊城竟糜爛至此。

真定府承擔着抗擊遼軍的重要使命,遼軍若進攻大宋,往往第一選擇就是真定府,因爲這裡是河北平原,一馬平川的地理環境,遼軍的騎兵更能發揮優勢。

趙煦比誰都希望真定府能夠鞏固城防,軍備整肅,如果遼軍進犯,最好在大宋的第一道防線就能把遼軍拒於邊境之外。

而趙孝騫遞上的奏疏,令趙煦差點氣瘋了,真定府官場爛到這個程度,莫說黎民百姓被禍害,重要的是,這麼爛的攤子談什麼拒敵於外?

鐵證事實俱在,劉謙諒等人也被皇城司拿獲,趙煦當即便召集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幾位宰相使相議事,當着衆人的面,趙煦拿出趙孝騫的奏疏,令衆人傳閱。

看過奏疏之後,諸臣皆沉默不語,臉色數變。

大宋朝堂和地方官場的貪腐現象,其實已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了。

朝堂上下誰人不貪?除了趙煦本人,哪怕是標榜一身正氣剛正不阿的章惇,也不是那麼幹淨的。

貪歸貪,但要有度,有尺度分寸,這也是潛規則。

真定府官場的這般做法,確實過分了,搜刮百姓沒這麼幹的,這分明是要把人逼上絕路呀。

當着諸臣的面,趙煦暴跳如雷,向來脾氣溫和的他,這一次連說了好幾次“殺”。

劉謙諒張嵐這羣人,必須殺,明正典刑,都不用等到秋後問斬,立馬就殺。

誰敢求情,誰就是他們的同黨靠山,必須追查。

這句話一說,政事堂和樞密院裡與劉謙諒有牽扯的人,頓時也不敢吱聲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屎盆子沒有主動往自己身上扣的道理。接下來想辦法如何讓自己脫身,求情是絕不會求半句的。

趙煦是真的很生氣,當然,也是爲了堵諸臣的嘴,不讓這樁案子往更復雜的方向發展,牽扯太大了,必須快刀斬亂麻。

還是那句話,成年人只看利弊,善惡是非反而不是那麼重要,趙煦如今的關注重點是收復燕雲十六州,不能爲了一樁案子搞亂朝堂,株連過甚。

官家氣勢高漲,臣子的氣勢無形中被壓了下來,哪怕是向來頗爲強勢的章惇也選擇了沉默。

機會難得,趙煦立馬拿出了趙孝騫的第二道奏疏,請免真定府轄下九縣農商三年賦稅札。

衆臣傳閱後,章惇第一個皺起了眉。

他是宰相,業務壓力很重,減免一府之地的賦稅,朝廷歲入受到影響,來年的述職報告就沒那麼漂亮,宰相的權威更被人質疑,章惇肯定不樂意。

適當減少一點可以,但完全免除,而且是免三年,這個……達咩!

章惇率先開口:“官家,此事……”

話沒說完,趙煦審視的眼神望向他:“真定府的百姓被惡官酷吏壓榨多年,民不聊生,治下百姓亟待恢復元氣,賦稅不宜再徵,否則恐將引起民亂,波及邊境,或將被遼國利用,從而進犯。”

“子民甚苦,無以繼日,一府之地人口竟只剩十六萬餘,可見民間何等悽慘,他們都這麼慘了,子厚先生莫非另有高見?”

章惇目瞪口呆,張了張嘴,發現自己好像無法反駁。

這價值上的……迅雷不及掩耳,章惇若再反對免賦,被人扣上“不仁不義”的帽子,名聲可就臭了,一個名聲臭了的宰相,任上能有幾年?

於是章惇也不得不開始衡量利弊,相比免賦三年,自己的名聲好像更重要,免賦又如何?又不是從我自己的腰包裡掏錢,免就免吧。

章惇只好苦澀地嘆了口氣,道:“臣無異議,安樂郡公此議甚妥,爲民謀福正是我朝官之本分,臣欣然許之。”

趙煦憤怒的表情終於有了一絲緩和,點頭緩緩道:“安樂郡公心繫黎民,不負社稷,是爲我朝官之表率。”

“既然諸位皆無異議,安樂郡公免真定府三年農商賦之請,可允也。政事堂正式發下文書吧。”

衆臣皆領旨。

至於真定府那些犯官和靠山如何處置,趙煦沒說。

這本就不是一件能公然告之的事,等着看結果便是。

大宋紹聖二年末,在這個即將辭舊迎新的日子裡,趙孝騫等來了趙煦和朝廷的回覆。

允真定府轄下九縣,盡免三年農商賦稅,至於轄下徭役人丁田畝等諸役法,真定知府酌情自定後,復奏朝廷可矣。

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127章 時代變了第69章 忘年交好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802章 流言又起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789章 快意恩仇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1章 君臣又見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85章 斬草除根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10章 君臣初見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38章 又見佳人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33章 馬場伏擊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77章 校場試槍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8章 力挽狂瀾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76章 官封朝奉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89章 深夜示警第7章 奏疏之禍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2章 醉後社死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526章 各方涌動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52章 君子之澤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25章 夫妻決裂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7章 雄心立生第19章 加恩封官第655章 郡王外宅
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127章 時代變了第69章 忘年交好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802章 流言又起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789章 快意恩仇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1章 君臣又見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85章 斬草除根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10章 君臣初見第296章 子安未寢第38章 又見佳人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33章 馬場伏擊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77章 校場試槍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8章 力挽狂瀾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347章 登門探望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76章 官封朝奉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89章 深夜示警第7章 奏疏之禍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198章 身敗名裂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72章 醉後社死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526章 各方涌動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52章 君子之澤第303章 剖析利害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25章 夫妻決裂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7章 雄心立生第19章 加恩封官第655章 郡王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