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遼使調停

第216章 遼使調停

不能責怪種建中提議攻西涼城。

實在是攻下西涼城的誘惑太大了,這可是僅次於都城興慶府的西夏第二大城池,若宋軍攻下西涼,都不敢想象這是怎樣潑天的戰功。

兵役法頒行後,大宋的將士們誰不想立功受賞?

種建中也抵擋不了升官封爵的誘惑。

就算攻下後只守了一天,那也算是攻下了,也是潑天的戰功。

報到汴京朝廷,種建中作爲副帥,至少也能封個男爵,領個某地節度使之類的寄祿官職,種家族譜爲他單開一頁是板上釘釘的。

被趙孝騫罵了一頓後,種建中終於清醒了,訕訕地笑了笑。

是啊,從戰略角度來說,攻下西涼城除了付出傷亡,其實對整個戰局毫無意義,反而是一步臭棋。

若不是趙孝騫在,讓種建中獨自領軍的話,說不定他頭腦一熱,已犯下大錯了。

“五萬敵軍將至,咱們一個時辰後啓程……”趙孝騫沉吟半晌,道:“下一步,去甘州!”

種建中抱拳領命,隨即又道:“若五萬敵軍又追來甘州呢?”

“繼續跑啊,咱們再去定州。”趙孝騫道。

種建中和宗澤對視一眼,二人都不蠢,腦海裡頓時浮現出一張西夏疆域地圖,然後再畫出龍衛營入西夏境以來的路線,將路線串聯起來。

先是和南軍司,然後是西涼城,甘州,定州……

整個路線用線條一連,種建中和宗澤的腦海中赫然浮現一個驚駭的猜測。

這條路線已在西夏完成了半個圈兒,而這個圈的圓心,竟然是西夏都城興慶府!

龍衛營無論怎樣遊擊轉移,其實都是圍繞興慶府在轉圈。

所以,郡侯最終的戰略意圖是什麼?

“郡侯莫非……莫非打算……”種建中整個人都沸騰起來。

一旁的宗澤也露出激動之色。

趙孝騫閉上眼睛,懶洋洋地道:“我什麼打算都沒有,還有一個時辰拔營啓程,你們趕緊去準備。”

說完趙孝騫裹着被子走出營帳外。

天氣依舊寒冷刺骨,幸好老天垂憐,風住雪停,算是個好天氣了。

營地內,龍衛營的將士們一個個精神煥發,忙着收拾整裝,自從跟隨趙孝騫縱橫敵國境內,一場接一場的順風仗,五千將士的精氣神都變得不一樣了,大家充滿了自信,滿懷對未來的憧憬。

此戰過後,不說恩蔭子孫後代,至少一家老小此生吃穿不愁了。

因爲這五千將士,多多少少都發了一筆橫財,而且一文錢都不用上交。

趙孝騫看着將士們興高采烈的樣子,眼中露出欣悅之色。

這纔是他想要的軍隊的樣子,軍心士氣,虎狼食牛之氣,還有橫掃一切的霸氣。

真正的男人,果真需要戰爭的洗禮。

不遠處,陳守和禁軍護衛們也在收拾行裝,看着他們將一隻活的母羊捆緊,橫擱在馬背上,趙孝騫的眼眸閃爍了一下。

隨即閉上眼,默唸幾聲罪過。

出征近兩個月了,食髓知味的世子已然兩個月沒碰女人了,今日見到這隻母羊居然發現它其實也非常的眉清目秀,風韻猶存……

“我不是變態,我只是餓壞了……”趙孝騫閉着眼喃喃道。

…………

除去五萬追擊趙孝騫的西夏軍,樑太后率二十五萬大軍直撲鹽州。

鹽州城外,駐紮着章楶的十二萬大軍。

斥候稟報敵軍動向後,章楶依照趙孝騫的謀劃,果斷決定分兵。

十二萬宋軍當即分爲六股,每股兩萬兵馬,以鹽州爲中心,向西夏境內四面八方分散開來,各自爲戰。

這一步棋大出意料,樑太后和麾下諸將終於慌了。

這不是哀家認識多年的老章,你變了,變得不講武德了!

趙孝騫的這一計陽謀,果然令西夏軍慌了神,被逼着不得不繼續做選擇題。

是集中二十五萬主力追擊六股宋軍的其中一股,還是因勢利導,也將兵馬分散出去,分別追擊六股宋軍?

答案顯而易見,西夏軍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西夏軍的帥帳內,樑太后大失儀態,氣得跳腳大罵章楶,年幼的國主李幹順躲在角落瑟瑟發抖,西夏文武官員垂頭屏息不敢吱聲。

當日,樑太后咬牙做出了決定。

西夏二十五萬大軍也分爲六股,分別追擊章楶所部宋軍。

如此一番調兵遣將,終於有人察覺,原本起兵入寇大宋的西夏,在宋軍幾次出人意料的奇謀之下,西夏軍不知不覺失去了主動優勢,如今竟有被宋軍牽着鼻子走的感覺。

戰爭的主動權,悄無聲息間轉移了。

當初的雷霆萬鈞之勢,如今卻被人揪着頭髮啪啪打臉,樑太后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剛愎自用且好戰的她,此刻終於開始反省自己當初的決定,心中隱隱有了幾分悔意。

當初不該做出傾舉國之兵的決定,太過草率了,否則不會陷入如今的困局。

究竟是誰,讓宋軍的戰略戰術如此詭異多變?

樑太后與章楶雖未見過面,但在宋夏多年的戰端摩擦中,早已互相瞭解甚深。

如今宋軍的詭異戰術,絕非章楶的手筆。

章楶老邁,思維固化,用兵太過保守,他幹不出如此詭異的事。

一個名字悄然浮現樑太后的腦海。

“宋國皇帝之弟,趙孝騫?”樑太后蹙眉喃喃道:“一個十八歲的少年,不可能吧……”

…………

遼國,上京。

蕭光敬穿戴華貴的裘氅,領着一支千人的使團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了上京城。

城門大開,路旁的遼國百姓們紛紛避讓,用敬畏的眼神看着蕭光敬一行人出城而去。

是的,蕭光敬又成了遼使。

這一次他出使的是西夏國。

關於遼國是否調停宋夏之戰的問題,在遼國上京的朝堂上,引發了君臣激烈的辯駁。

其中以東北路統軍使蕭兀納的態度最爲堅定,他在朝堂上陳述利弊,深刻剖析了宋夏之戰對遼國的影響,然後問了遼帝耶律洪基一個問題。

西夏兵勢漸大,樑太后對大遼愈見不臣,來往國書語氣日漸狂悖,而宋國卻向來溫爾,從不主動啓戰,每年歲幣如約而至,自澶淵之後,兩國甚少征戰。

那麼,遼國是需要一個日漸狂妄,且兵勢坐大的強悍鄰居,還是需要一個溫文爾雅,有君子仁厚之風的鄰居?

這個問題的答案,終於令耶律洪基做出了決定。

雖說遼國滿朝文武對宋夏之戰是否調停的態度不一,但神奇的是,遼國朝堂君臣對西夏樑太后的態度卻出奇的一致。

這個好戰的瘋婆子,該死!

一個女人,能做到讓遼國上下統一憎惡的地步,也算是本事了。

所以,耶律洪基當即決定,遼國必須出面調停,彰顯強國氣度和影響力。

當然,調停的態度是早已謀定了的,這一次,遼國必須要拉偏架,無限偏袒宋國,讓這場本不該發生的戰爭結束。

既然做出了決定,蕭兀納當然要爲蕭家爭取政治資本,於是打鐵趁熱,趕緊推薦兒子蕭光敬爲遼使,帶領使團前往西夏興慶府,調停宋夏之戰。

於是蕭光敬就這樣水靈靈地出發了。

騎在馬上,蕭光敬沐浴在遼國百姓敬畏的目光裡,神情意氣風發,睥睨傲然,貴氣自顯。

上次出使宋國,被搞得狼狽不堪,蕭光敬一直記得。

“這一次,我要拿回我曾經失去的一切!”蕭光敬眼中有光,暗暗攥緊了拳頭髮誓。

至於他究竟失去了什麼……

不管了,反正要拿回來!

中二的光芒,在曠野雪地中閃閃發亮。

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723章 良言頓悟第406章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6章 越收越緊第84章 闖宮拿人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26章 世子有請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44章 官家召見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章 越收越緊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211章 屠戮洗劫第33章 馬場伏擊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605章 天網恢恢
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723章 良言頓悟第406章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6章 越收越緊第84章 闖宮拿人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26章 世子有請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44章 官家召見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章 越收越緊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211章 屠戮洗劫第33章 馬場伏擊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682章 最後血性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605章 天網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