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乘勢而下

京城皇宮。

趙言德一腳將面前的書案踢翻,高聲罵道:“這該死的雜種,怎麼還不死呢?而且居然還跟我作對……去把桓齊給朕叫來。庸王,你果真是不甘平庸,不過這樣的想法,只會讓你喪命的。”

“皇上,您可是在爲庸王的事情煩惱?”

桓齊見皇上龍顏大怒,試探地說道:“庸王不過只有區區地六萬兵馬,即使佔據了奉聖州一帶,那又如何,根本無法跟我們朝廷的兵馬抗衡。”

趙言德猛地一拍案頭,森然道:“斬草不除根,果真是後患無窮。上次殺用往不成,竟讓讓這無恥的雜種成立氣候,居然還奪取了奉聖。不行,桓齊,你給我立即派人去剿滅這些人。庸王一天不死,朕就一天都不能放心。”

“皇上請三思啊。”

桓齊連忙道,“先前我們秘密處置了賢王和秦王,已經讓朝廷中的某些重臣不滿了,而且外界也有謠言,說皇上乃是暴君,剛坐上皇位,就拿自己的親兄弟開刀。皇上,如果我們現在再勞師動衆,剿滅庸王的話,只怕更會讓天下人不滿的。如今朝廷並不太平,軍權也未全部掌控在皇上手中,實在不宜此時動兵那。”

若是換作其他人,如此對趙言德說話,只怕立即就會被他處於死刑。不過桓齊如此說,趙言德卻不得不考慮一下,他道:“如此說來,還要任憑庸王等人羽翼豐滿不成?一想到宮女生的雜種在跟我作對,我心頭就憤恨難消。”

桓齊陰笑道:“我已經命‘龍騰’密探去收尋那幾個老東西的罪證了,過不了幾天,我們就可以將他們一個一個扳倒的。這幾個倚老賣老的傢伙,老是在朝廷上跟皇上你作對,收拾掉他們,其餘官員自然會老實地爲皇上辦事的。”

趙言德緩緩的點了點頭,道:“嗯……剿滅庸王之事,就暫緩吧。”

忽然,有個太監上前道:“報……殿外有八百里加急,軍情緊急。”

趙言德冷冷道:“快傳。”

只見一個風塵僕僕的士兵飛奔入內,跪伏在地,將一份書函呈給了那太監。

趙言德接過書函,大怒道:“桓齊,朕命令你立即出兵剿滅庸王趙雍吉等一干反賊!”

說着,趙言德將那書函扔給了桓齊。

桓齊展開一看,裡面赫然是“折津州失陷……”。桓齊大驚,想不到那個死而復生的楊戕竟然如此厲害,居然在三日之間連取兩城,將秦幹河北岸一帶盡數納入了庸王的勢力範圍,並且開啓了入海的通道,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局面。

趙言德仍然是餘怒未消,喝道:“桓齊你不必勸我,此事朕心意已決。不殺庸王和楊戕兩人,朕實在是寢食難安。縱然背上一個暴君的罵名又如何,總之不能讓庸王再逞什麼威風了。”

桓齊知道如今只能領命,便道:“微臣遵旨,立即整頓三軍,即日北上剿滅反賊。不過,如今秦幹河以北的城池,人人自危,都不敢冒着開罪庸王的危險,只怕未必會遵循皇上的聖旨。若要剿滅庸王等一干人,只怕光靠太原府、真定府、河間府一帶的地方兵力還不夠,需得從京城再調集人馬。”

趙言德恨恨道:“朕立即賜你雙虎符,可以任意調動京城和地方兵馬。你從京城調集二十萬大軍,然後再從地方調集幾十萬兵馬,我就不信,還不能剿滅庸王的區區幾萬人馬。”

桓齊接了虎符,跪謝道:“皇上放心,微臣此行定然將庸王的人頭給你帶回來。”

桓齊出了宮門,仰天看了一下,低聲道:“楊戕啊楊戕,想不到你居然還沒有死。除了你,只怕別人也無法三日之間連攻兩城。不過,如今我桓齊親自出徵,定然要將你斬於劍下的。”

※ ※ ※

趙言德雷霆大怒,庸王此刻卻是春風得意。

楊戕三日之間連下兩城,令整個玄甲軍士氣高昂到無與倫比的境地,楊戕原本就是他們心中的戰神,如今更是儼然成了神話的化身。

雖然楊戕攻打折津州,並未獲得庸王的准許,甚至根本就沒有告知庸王。但是庸王卻不以爲意,退守大同府的時候,他幾乎已經放棄了爭奪天下的念頭,但是如今楊戕力挽狂瀾,不僅令士氣大爲高漲,而且將他的領地擴大了將近兩倍,奪取天下,似乎已經成了指日可待之事。

兩城攻打下來。隨同楊戕征戰的兩萬玄甲軍已經不到五千人馬了,但是卻將敵方整整五萬人馬擊潰,實在是無法想象的戰果了。

但是楊戕仍然感到心中不快,他辛苦改造出來的兩百“殺人機器”,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人,其餘的都在攻城的時候戰死,無一活口。

所以,眼下楊戕最需要的,就是擴充他自己的人馬。

“庸王,如今正是休整養兵之際,我並無其他要求,只要你將這兩城的俘虜全部給我便是。”

楊戕找到了庸王,毫不客氣的說出了他的要求。

兩城的俘虜,總共將近兩萬之衆,庸王不知道楊戕要這些人如何,但是他知道楊戕自己並沒有爭奪天下的慾望,便故作大方道:“好。那兩萬的俘虜,就隨你處置好了。如今你立此奇功,周圍城池無不懾服,已經有人主動向我投誠,另外的那些更是膽戰心驚,爲求自保。”

楊戕平靜地說道:“戰場形勢,實在變化莫測。眼下我們雖然小勝兩場,但是離勝券在握還相去甚遠。趙言德和桓齊兩人吃了這大虧,只怕會急於進攻我們。庸王,如今你應該想辦法如何應付他們即將到來打猛攻纔是。”

庸王沉思片刻,點頭道:“不錯。以趙言德到脾性,他吃了這個大虧,只怕無論如何都忍不了的,看來離兵臨城下之時已經不遠了。目下我們佔據了兩城,擴充了兵源,人數已經達到了九萬之衆,但是要應付趙言德的大軍,仍然是力有未逮那。何況,還有幾萬人馬的新兵。”

楊戕聽出了庸王話中的意思,不以爲意道:“如此說來,庸王你是後悔給我那兩萬的俘虜了?這兩萬人馬也並未多少戰鬥力,到時候我會將他們‘精簡’爲五千人馬。這五千人馬,足夠你抵擋十萬朝廷大軍的。”

庸王不知道楊戕口中的精簡是什麼意思,但是眼下楊戕已經是他唯一的奇兵,他只能無條件的相信楊戕,否則,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應付即將到來的朝廷大軍。

楊戕想了想,又道:“庸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你可以着人發佈告示,廣招良材,無論其出身,日後都按功論賞,這樣一來,起碼可以能多出點人馬。”

庸王擔憂道:“只是如此一來,就難免良莠不齊,尤其是那些土匪山賊,雖然這些人戰鬥力不弱,但是隻怕會不服管轄,到時候反而會生出禍端來。還有那些江湖邪道人物,只怕招過來也未必能用上,而且還容易惹禍上身。”

楊戕道:“邪道人物,三教九流,就交由我來處理好了。日後我將這些土匪、山賊還有邪道人物組成一支單獨的軍隊,必定會令朝廷兵馬聞風喪膽的。”

庸王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清楚楊戕的深淺了,嘆道:“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我保證不會有人來干涉你的行動的。另外,我會想辦法去說服一些朝廷軍方的人,趙言德既然要開戰,我就陪他好好的戰上幾場。眼下糧食已經快要成熟,我也不用擔心糧草儲備了。”

“說到底,我們仍然是勢單力薄。”

楊戕顯露出難得的擔憂之色,道:“庸王你切莫輕敵。桓齊此人並非你想象都那麼簡單,此人的武功倒還是其次,關鍵是他那個師傅。也就是現在的國師,此人極其不容易對付那。”

庸王不解道:“我也知孟啓和桓齊兩人陰謀甚是厲害,不過他們再厲害,也不過是行軍佈陣罷了。只要道時候我們兵多將廣,何愁不能滅了他們。”

щщщ ▲Tтkд n ▲c o

“若真是這麼簡單就好了。”

楊戕知道不讓庸王親眼見識一下,他是不會相信,便道:“庸王,借你佩劍一用。”

庸王疑惑的將佩劍交與了楊戕。楊戕手捏劍鞘,卻也不拔出劍,而是將一道狂暴的真氣注入到劍身之中,那劍鞘連同劍身很快就處於一團青光之中,然後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在庸王注視的目光中,那柄佩劍竟然爆裂成爲了一堆鐵渣。

“這……這是什麼功夫?”

庸王驚駭不已,道:“難道楊兄你已經練就了溶鐵碎金的功力麼?”

楊戕道:“天下奇術、奇人多不勝數。那孟啓絕對不是你想象的武林高手,他本人是黃山派的掌門,他們門派中,先天境界的弟子,只能算是入門而已,至於孟啓本人,完全能夠開山裂石、御劍飛行。普天之下,像這樣的門派,正邪、大小應該不下幾十個。因爲這些人往往以修仙爲目的,所以在世間很少遇到罷了。不過這孟啓,的的確確是一個劍仙。”

“劍仙?”

庸王似乎是聽見一件極其好笑的事情,但是卻又偏偏笑不出來,他知道楊戕說的,並非是虛妄之詞,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要想奪取江山,那將是難上加難。

楊戕看見庸王一臉的苦相,說道:“爲只是想讓你知道,不要太過輕敵,免得遭致慘敗。至於那些不人不仙的怪物,就交由爲去應付好了。”

wωω◆тtkan◆c○ 從庸王那裡出來後,楊戕找到了四絕。命令他們速速將江湖上精通毒藥、**、暗器、兵器的人物統統抓來。隨後,楊戕又將那八個光頭和尚作了一番改造,加固了幾人的經脈,以便更大幅度的提高几人的修爲。

雖然楊戕知道這八個和尚纔剛剛入門,遠遠不如那些御劍飛行的劍仙,但是讓他們實力更強一些,日後或者可以用他們聯手來抵禦那些真正的劍仙,再不濟,也能爲擋得一陣,爲楊戕贏得逃脫的時間。

至於最初被楊戕改造的陳隋,已經完全不成人形了。看起來就活脫脫是一個青面獠牙的洪荒野獸,渾身的青筋爆綻,似乎是充滿了無窮的原始力量。

楊戕看了看陳隋,忽然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對陳隋道:“你帶人去城外偏僻之地建一個大軍營,建成之後,立即來通知我。”

楊戕向着京城的方向望去,嘴角露出絲絲嗜血的寒意,自言自語道:“桓齊,我會慢慢來折磨你的。至於你那個師傅,還有他的黃山派,我也會讓他們消失的。”

第五章 再回雪山第三章 白羽第十三章 怒擊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十章 九幽黃泉(二)第三十六章 開山斧第八章 鳥語第七章 西湖風波(上)第十一章 鬧劇第十八章 崑崙之劍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十八章 突襲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十四章 飛絮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十五章 戰前的寧靜(一)第十章 師傅太多第七章 西湖風波(下)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十三章 天外天世界第三章 白羽第七章 屠城(二)第十五章 出關第七章 出手(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二十二章 南下陰謀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三十四章 佛光普照(一)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六章 謀略第三章 人獸鬥(上)第十四章 遊說陰姬第十九章 擾敵第八章 鳥語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十四章 魔界的挑釁第一章 邪火滋生第九章 籌謀(上)第三十四章 佛光普照(一)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二十五章 溺站第二十一章 黎明屠殺第十一章 死忠第二章 尋槍(上)第九章 籌謀(下)第二十三章 奇謀(二)第四十章 逃殺(上)第十七章 蛻變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六章 屠城(一)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十九章 擾敵第三十五章 佛光普照(二)第二十章 死水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二章 尋槍(上)第二十九章 失算(上)第二十八章 背後一箭(上)第三十章 歲月不饒人第三十八章 異變(中)第七章 烏鴉鳳凰第六章 破邪(上)第十一章 放手一戰第十八章 贈劍第十一章 放手一戰第三十二章 殺蟒(二)第五章 協定第二十七章 攻心(上)第十四章 得報大仇第三十二章 殺蟒(二)第十章 四絕(上)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三十一章 前路茫茫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三十章 假義(下)第十四章 遊說陰姬第十八章 鳥成而人敗第十八章 鳥成而人敗第四章 陷阱第三十一章 回京(下)第六章 破邪(下)第十四章 舊人第六章 朝聖大典第九章 混戰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十二章 詭變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二十章 初戰(一)第三章 恨之力(上)第二十四章 聚仙樓第七章 殺人救人第七章 出手(下)第十六章 風捲殘雲第三十八章 意外來客第六章 朝聖大典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
第五章 再回雪山第三章 白羽第十三章 怒擊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十章 九幽黃泉(二)第三十六章 開山斧第八章 鳥語第七章 西湖風波(上)第十一章 鬧劇第十八章 崑崙之劍第十四章 死攻(上)第十八章 突襲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十四章 飛絮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十五章 戰前的寧靜(一)第十章 師傅太多第七章 西湖風波(下)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十三章 天外天世界第三章 白羽第七章 屠城(二)第十五章 出關第七章 出手(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二十二章 南下陰謀第四章 得遇仇人(中)第三十四章 佛光普照(一)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六章 謀略第三章 人獸鬥(上)第十四章 遊說陰姬第十九章 擾敵第八章 鳥語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十四章 魔界的挑釁第一章 邪火滋生第九章 籌謀(上)第三十四章 佛光普照(一)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下)第二十五章 溺站第二十一章 黎明屠殺第十一章 死忠第二章 尋槍(上)第九章 籌謀(下)第二十三章 奇謀(二)第四十章 逃殺(上)第十七章 蛻變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六章 屠城(一)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十九章 擾敵第三十五章 佛光普照(二)第二十章 死水第四章 血洗天山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二章 尋槍(上)第二十九章 失算(上)第二十八章 背後一箭(上)第三十章 歲月不饒人第三十八章 異變(中)第七章 烏鴉鳳凰第六章 破邪(上)第十一章 放手一戰第十八章 贈劍第十一章 放手一戰第三十二章 殺蟒(二)第五章 協定第二十七章 攻心(上)第十四章 得報大仇第三十二章 殺蟒(二)第十章 四絕(上)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三十一章 前路茫茫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三十章 假義(下)第十四章 遊說陰姬第十八章 鳥成而人敗第十八章 鳥成而人敗第四章 陷阱第三十一章 回京(下)第六章 破邪(下)第十四章 舊人第六章 朝聖大典第九章 混戰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十二章 詭變第二十五章 雨戰(上)第二十章 初戰(一)第三章 恨之力(上)第二十四章 聚仙樓第七章 殺人救人第七章 出手(下)第十六章 風捲殘雲第三十八章 意外來客第六章 朝聖大典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