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個保衛科幹事是怎麼練成的?
因爲發現了碎屍,北城分局的刑警大隊長張斌,以及主管刑事偵查的副局長陸少華,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何金波跑到岸邊接人,開口就介紹案情:“陸局,張隊。我們是凌晨六點左右接到的報警,現場發現了一隻女性的斷手,而後又找到了其他人體組織。”
陸少華面容嚴肅,撐開雨傘問道:“誰報的警?”
何金波指了指警戒線外面的楊錦文:“就他,鋼鐵廠保衛科的一名幹事。”
陸少華看見人後,眼裡泛出了一絲笑意。
何金波正覺得奇怪,便看見楊錦文小跑過來,笑着招呼道:“陸叔叔。”
陸叔叔?何金波嚥下一口唾沫,很意外地看向這小子。
陸少華解釋道:“小文是我老戰友的兒子。”
“呃……”
何金波點點頭,心裡正犯着嘀咕,卻又聽見陸少華道:“對了,有一件事兒得告訴你們倆,局裡按照組織要求,準備吸納退伍軍人轉業到分局工作。
楊錦文符合規定,而且還是大學畢業後當的兵,所以組織決定,吸納他成爲咱們局裡的實習警員,八月份過後,他就正式向局裡報到。”
何金波額頭冒起了問號,難怪三個月前自己去鋼鐵廠處理殺人案時,楊錦文老是打聽分局的情況,原來人家並不是無的放矢。
何金波沒有多想,畢竟眼前的案子要緊。
他卻又聽見楊錦文開了口:“陸局,這屍體是我發現的,我申請提前向局裡報道,一起偵查這起殺人案。”
“不是……”何金波瞪了他一眼:“你什麼都還沒學呢,你會破案嗎?”
我已經當了近三十年的刑警……楊錦文心裡想着,他迎着何金波的視線:“我應該能行!”
陸少華笑了笑:“那就看有沒有人帶你了,咱們做警察的都是傳幫帶,你得先找個師父。師父答應了,你可以先跟着學習一段時間。”
楊錦文指着蹲在路邊,打着傘、抽着煙的一個老幫菜,開口道:“我想跟着鄭警官。”
“鄭康?”何金波眨了眨眼,心裡腹誹,這小子怎麼誰都認識。
這會兒,鄭康剛好轉過臉來,便看見領導正向自己招手。
他指了指自己鼻子,陸少華點點頭。
鄭康轉了轉眼珠,把菸頭扔掉,站起身向這邊走來。
他正狐疑,不知道領導找自己幹嘛,便看見一個年輕人向自己跟前跑來:“鄭警官,我想跟着您學習。”
鄭康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卻見陸少華向自己點了點頭,那意思不言而喻。
“呃……”
“謝謝鄭……謝謝師父!”楊錦文沒等他開口,馬上就認了師父,而且還快走兩步,站在了鄭康的背後。
何金波在旁邊看傻了,這啥情況,一般來講,普通人遇到屍體的概率有多高?
報案人天然就會被警察給懷疑上,楊錦文這還沒洗脫嫌疑。
一轉眼,好嘛,成了自己人,當上了見習警員,他還腆着臉給自己找了一個師父。
比何金波更震驚的是鄭康,他一句話都沒說,竟然認了一個徒弟?
這上哪說理去?你臉大啊?你就喊我師父!?
鄭康正想回絕,卻聽見楊錦文在他耳邊低聲道:“師父,我當年高考,數學考了141分,您家裡要是有孩子上學的話,我可以給他補補課。”
“呃……”鄭康嚥下一口唾沫,狐疑地盯着他。
這時,陸少華開了口:“老鄭,你是老刑警了,退休前帶帶新人也好。這位小同志叫楊錦文,高材生來着,跟着你不吃虧。”
鄭康猶豫片刻,略微點頭:“行,我認下他了。” 一聽這話,何金波摸了摸臉,總覺得眼前發生的事不太真實。
鄭康可是隊裡出了名的難搞,雖然他看着是一個好好先生,但誰要踩到他的地雷,他是很不好說話的。
鄭康能親自答應收徒,而且還沒做背景調查的情況下,這讓何金波覺得特別蹊蹺。
古怪!
太古怪了!
何金波正琢磨,兩位領導已經走向了拋屍現場,他急忙跟上去,心思回到了工作上。
這會兒,鄭康還一臉狐疑地盯着楊錦文。
做刑警的都這樣,都是擺弄人的,突然被人擺弄,心裡肯定不痛快。
鄭康呲了一下牙:“你叫什麼來着?”
“師父,我叫楊錦文。”
“做我徒弟,我有三個條件。”
“您請講。”雖然楊錦文早已經知道他說的是啥,但還是裝着虛心求教的樣子。
鄭康清了清喉嚨:“第一,不準打聽我的家事兒。”
————師孃正和您鬧離婚,她已經在孃家住了半年,您的獨生子是學渣來着,高二期末,數學考了10分。
“第二,出任務時,不准問東問西,有問題就集中在一起問。”
————就因爲我太想學習,上一世差點被您掃地出門,沒師父帶,就得去幹後勤,多遭罪啊……楊錦文心裡腹誹。
“第三,不準讓我幫你寫案卷!”
————這個可是我的拿手活,楊錦文就是靠着會寫案卷,能寫報告,還會破案,慢慢往上晉升,一直做到省廳的三級警監,正處級別。這重活一世,自然不在話下。
97年,分局還沒有數字化辦公,案卷和報告都是靠手寫,很多刑警出任務、抓人、蹲點,跑的飛快,等寫案卷時就抓耳饒思,苦思冥想。
“師父,我知道了。”楊錦文點點頭。
鄭康看他答應的很痛快,便覺得這小子在敷衍自己,但話已經說了,實在難搞,到時候攆他走。
“那好,我們現在去見一見報警人,從源頭開始查。”
楊錦文吸了一口氣,咂咂嘴道:“師父,那個……我就是報警人。”
“你說什麼?”鄭康嚇了一跳,遠離了他幾步,像是防賊一般。
楊錦文只好把來龍去脈講了一遍,沒有夾帶自己對案子的任何推理。
不是說推理不對,但沒有線索的推理,那是空中樓閣,而且也會引起鄭康的反感。
老刑警在工作狀態中的嗅覺非常敏銳,而且也很古板,看人看事都很準。
楊錦文可不敢露出馬腳來。
聽他講完後,鄭康對他的疑慮稍稍消除,而後點了一支菸,眉頭緊皺的看向正在暴漲的河水。
而蘆葦蕩裡,人聲鼎沸,警員們一邊撐着傘,一邊收集被害者的碎屍。
“師父,你說,兇手爲什麼不直接把碎屍拋去河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