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當長輩該有的謙虛
這又是一件巧兒碰到巧兒他媽,巧到家的事情。
上輩子傻柱自從何大清走後,都沒跟王福榮這邊聯繫過,自然也就不知道他那個便宜大師兄出去的事情。
再者,就上輩子那種情況,有沒有出去也是難說,畢竟要不是譚雅麗母女的事,王福榮也是想不到出去的上面。
“柱子,你大師兄那邊不會牽連上咱們吧?“老頭吱吱嗚嗚,還是不好意思說出了他的擔心。
何雨柱笑了起來,王福榮老臉羞紅的說道:“說實話,師父是真怕了。
原先聽說書的說洪武舊事,也就是聽了個精彩,但這幾年我算是見識過了。
要光是我跟你師孃,我們沒什麼怕的。
可現在家裡日子剛有起色,我是真捨不得這些好日子啊。”
何雨柱笑道:“這個我理解,說實話,有時候我比您更怕。
您看到的還只是街面上那些事,我看到的可不止如此。
·····
不過大師兄那邊,您不用擔心。
他們去港島的那批人,就算出事了,也是牽連不到咱們這邊。
您跟我師孃把心放肚裡,該吃吃,該喝喝,只要咱們家不惹事,就沒人敢欺負咱們。”
何雨柱難得的大包大攬,把這個事情拍着胸口做了擔保。
這個上面,何雨柱是心裡有數的。
像是當年跟譚雅麗有牽扯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老路那邊登過記的。
就包括王福榮原來跟那邊聯繫的事,老路那邊都有記錄。
說實話,要不是跟何雨柱有關,那說不準老路那邊還真要把那些記錄交給這邊街道。
但現在那些記錄,都是伴隨着何雨柱的檔案一起保密中。
何雨柱對自己有一個評斷,只要他不是想着找死,那何家這輩子基本上安全是不成問題的。
其實按照何雨柱觀察的,四九城倒黴的就兩種人,一種是擋了人家路的。
像是軋鋼廠老楊,他不倒黴,老李就算上去了,也是跟老文一樣的角色,名不正言不順。
老文在玩具廠有什麼動作,哪怕就是管理上面的,都得電話跟何雨柱請示一下。
還有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在某些方面失言了。
這個上面,何雨柱是一直注意的。
而前者,老文別說沒那個膽,就算他有那種想法,何雨柱現在對他是彈指可滅。
這話不是何雨柱吹牛,這個年頭能混得好的人,要麼就是像老李那樣的,站對了位置,上面有人。
要麼就是像何雨柱這樣的,不問外面的糾纏,一心做事。
而老文是兩不搭。
老文前兩年就一直在與老李切割,一個是老李做的那些事讓他怕了,畢竟當初說風雨也就兩三年時間。老文身後沒後臺,他想着爲自己留條後路。
還有就是他只要跟何雨柱在一起,就跟老李那邊沒什麼關係了。
結果這兩年有了好處,還得主動往老李那邊送,是個領導都不高興。
雖然跟何雨柱伏低做小也是憋屈,但在具體事情上,何雨柱做事卻是讓老文有了存在感。
比如說,何雨柱替玩具廠扒拉來的那些好處。
養雞場,養豬場的分紅,何雨柱是電話招呼老文過去拉東西,然後何雨柱就不管了。
而老文拉了肉雞生豬後,卻是要打個電話跟老李請示一下,問他那邊需不需要。
這就是區別。
誰還沒個當家做主做事業的夢想?
所以何雨柱從來沒把老文當成過對手。 當然,敵人不止是老文,其他地方還隱藏着想對何雨柱取而代之的人。
職場之上做事情嘛!想着一個敵人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總歸是走一步看一步,實在惹不起的,大不了何雨柱撂挑子不幹了。
反正在何雨柱撂挑子之前,王家就暫時是安全的。
至於“永遠”那種話,何雨柱可不敢保證。
家常便飯,這個季節,倒是很好料理待客之菜。
葷的素的一鍋燉,有油水,就是一桌好菜。
誰都計較不了什麼。
王福榮戒酒,何雨柱也不想喝,前幾天喝多了,所以就一杯清茶,邊吃邊閒聊,卻是相當和諧。
總體來說,何雨柱到王家比以前還是有區別的。
像是以前每次過來,王福榮都讓何雨柱試試手藝這個事,近兩年就沒有過了。
現在是師兄弟聚齊,何雨柱也會湊個熱鬧。
但其實大家都明白,廚藝已經不是何雨柱謀生手段了。
“你那個徒弟,可比你當初的悟性差多了。
要是我以前那脾氣,大巴掌早就抽上去了。
不過那孩子性格挺好,蠻穩重,有時候我這個當師爺的說話高聲了,他也不生氣。
下個禮拜依然會笑呵呵的拎着食材過來請教。”王福榮跟何雨柱又說起了馬華的事情。
何雨柱的確是沒功夫再教馬華廚藝了,所以把他丟給了王福榮管教。
應該說還行,老李這段時間已然在何雨柱面前說過幾次馬華的進步了。
以前老李對馬華廚藝的評價是“還行”,現在已然是“不錯了”。
這就說明馬華的確是進步了不少。
何雨柱舉起茶杯賠罪道:“師父,這事怪我。
我收了徒弟,卻沒功夫教他,連累着您老人家又遭一遍教徒弟的罪……”
客氣話肯定要說兩句,想着要晚輩好,那當長輩的在外人面前就得學會謙虛。
更何況,王福榮不是外人。
雖然何雨柱也知道,馬華學手藝,肯定不會讓王家吃虧。
但當師父的又沒死,卻是讓王福榮幫忙,這本來就是人情。
王福榮擺擺手,何雨柱又笑道:“說來說去,我看中的還是那孩子人品。
像馬華那種人,我好的時候,他不定對我多親近。
但萬一哪天我落難了,這孩子肯定是掏心掏肺的幫我。”
“對,是這個道理。
學藝沒天賦可以慢慢教,說不定哪天就開竅了。
但人品不好,可是容易招禍。
像你師父我,現在到外面老哥們那裡,人家都誇我收了一幫好徒弟呢。”王福榮也贊同何雨柱的說法。
說起別人誇他徒弟,老頭滿滿的驕傲,就好像這是他這一輩子最榮光的事情一樣。
這也就相當於當着父母面,誇對方孩子了。
一個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