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反覆折騰?(今天出差,三章,先發一章)
也許是這個會議提醒了空軍一點兒什麼,就在這次會議過後沒多久,高振東就收到了導研院的邀請,他們的空對空導彈要定型啦!
雖然戰鬥機用的脈衝PD雷達還沒定型,但其實主要是在完善修改,其當前的研究成果已經能夠支撐得住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定型。
雷達是雷達,導彈是導彈,分開弄,沒毛病。按照高振東同志的建議,這樣一來,也不會發生一個裝備出問題導致另外一個裝備也隨之夭折的情況。
說起高振東,當在會場上看見他的時候,導研院的型號總師臉上是一股子頗爲說不清道不明的神色,當然,以高興爲主。
“高副總師啊,你可是把我們折騰得夠嗆啊。”嘴裡是埋怨,但是話裡卻全是欣喜。
別看高振東沒有太多參與這個導彈的細節,但是就好像雷電-3一樣,這枚被命名爲雷電-2的半主動雷達空空彈高振東依然是副總師。
至於原本那枚仿製K-5的雷電-2,早就被空軍這邊非常嫌棄的直接下馬了,那玩意他們試過,跟特麼沒有一樣,也就是個心理安慰。
在這個新雷電-2定型之前,在雷達彈方面,拿當時老毛子配過來的那一點K-5給導研院的同志們熟悉熟悉就行,甚至都不願意給空軍的同志練練手,主要是怕那破玩意影響了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的手感和信心,造成一些對半主動雷達彈的不必要的固有印象。
聽見總師的話,高振東笑了起來,他知道自從導研院開始搞半主動空空雷達彈之後,是受了不少折騰,反覆修改了屬於是。
“別說我折騰你們,你們就說願不願意受這個折騰吧。”高振東道。
型號總師也跟着他笑了起來,笑得很開心。
“那是太願意了,再說了,我主要是動動嘴,被折騰的主要是老陸這幫搞子系統的,我反正無所謂啊,你要願意,今天開會再來幾次都沒問題。”型號總師看向了負責導航、發動機等子系統的陸工等一衆子系統負責人。
“沒事兒,要是高委員還有什麼新東西,儘管拿來,我們不怕折騰。”陸工他們和高振東很熟,開起玩笑來也是信手拈來。
高振東點點頭:“真的?那就行。”
一言爲定!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
包括型號總師在內的幾位同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是吧,還真有?
隨即又興奮起來,穩了,接下來至少一兩年的活兒穩了!
要說任務本身,肯定是有的,但是高振東這話表明了一件事:不但活兒穩了,活兒的技術也穩了!
至少是方向、原理、路線都明確的那種,至於深入到細節,那是導研院要負責的事情,咋滴,連這都還要高委員跟進是吧?那就太丟我們導研院的臉了。
帶着這種喜悅的心情,導研院的同志們開始了今天的彙報。
人還是那些人,空軍的、防工委的,還有一些來自其他單位但是與導彈密切相關的定型驗收專家。
“……這枚導彈彈長3.8米,直徑約0.2米,重量190公斤……”
嗯,這個大小和重量聽起來很不錯啊,同志們紛紛評價。
“190公斤,那就意味着戰-7能裝4枚,同時還能裝2枚紅外格鬥彈,還能留下大約一噸的掛載裝副油箱。”空裝局的同志滿意的點頭,這個掛載香得一批!
“那至少是兩個副油箱了,4+2+2,8個掛點,戰-7哪兒有那麼多掛點?”一位同志問道。
戰-7他是接觸過的,機腹一個重載,機翼4個倒都是重載,可是滿打滿算也就5個掛點。不是馱不動,而是沒那麼多掛點掛。
空裝局的同志笑了起來:“這你就不知道了,我們軍工的同志,搞了一個複合掛架,對於戰-7來說,機腹複合掛架可以掛兩枚,機翼內側掛點可以掛副油箱,外側掛點可以採用1枚雷電-2加1枚雷電-3的掛載方式,正好,2油4中2近,好得很啊!”
說到這裡,空裝局的同志忍不住看了一眼高振東,誒,振東同志的提前量,打得那是真好。
高振東聞言有些驚訝,同志們動作蠻快啊,複合掛架就已經搞出眉目了?
這個掛載量,別看總重只有兩噸,但是對於用米格-19改的老攻-5的底子發展而來的戰-7來說,已經是武德爆表了。
但是仔細想想,老攻-5其實在重量級上和後來的發財-1是一個級別的,那這個掛載看起來也還算合理。
而且戰-7爲了這些,放棄了高空高速,那就更合理了。
空軍的同志樂得合不攏嘴,這玩意好。
不過接下來導研院同志的話,讓他連下巴都掉了下來:“……最大作戰高度20000米,速度4馬赫,最大有效射程爲45公里……”
“多少?”聽見這一句,空軍的同志就繃不住了。
“45公里,只是這個射程上,不能打高機動目標了。”負責彙報的型號總師笑道。 誰管你能不能打高機動目標了?這個距離上你就是打個氣象氣球,我也說你牛逼。
關鍵是這件事情對於空軍來說完全不可想象。
空裝局的同志道:“我沒記錯的話,這個導彈一開始規劃的,是20~30公里吧?怎麼上升了這麼多?就拿30公里算,也提升了50%,這也太多了吧?”
知道你們搞研究的同志喜歡在參數上打點埋伏,以免收不了場,但是你們這個埋伏是不是打得太多了,挖的坑甚至都夠焚書坑儒了!
說起這個,型號總師可就來勁了:“本來我們是按照20~30公里搞的,不過我們的副總師高振東同志在中途折騰了我們兩次,就成了這個結果。”
“都折騰了什麼?”防工委總工笑道。
因爲交趾的事情,防工委領導沒來,今天是總工代表防工委參會。
“大的來說,雷達折騰了一次,讓飛機能看得更遠,就具備了大射程的先決條件……”
看不見,再大的射程也發揮不出來。
“第二次,是在推進劑上又折騰了一次,他改進了推進劑的配方,提高了導彈的動力射程。”動力射程是中程導彈射程的基礎。
同志們都笑了起來,原來是這麼個折騰法,折騰得好!可勁兒折騰!所有的同志心裡都浮起了這個想法。
“同志們是不知道啊,如果按照原本的技術條件,這個彈最少應該提前半年就出現了,但是高副總師把好菜都端出來了,而且還是現貨,我們也實在是忍不住啊。”型號總師開了個玩笑。
防工委總工邊笑邊點頭,頗有深意的道:“嗯,那你們還有得折騰呢……”
嗯?你也這麼說?剛纔高副總師就隱約提了這麼一嘴,你是不是也知道點什麼?
導研院的同志們心裡那個癢啊……
其實總工不知道高振東在想什麼,但是他至少知道一件事情——推進劑還能換!
高振東前段時間拿出來的那種叫做HTPB的新型推進劑,成本低不說,但是在比衝上,比現有推進劑有明顯優勢。
HTPB雖然不是含能材料,但是它能帶來優異的力學性能,如此一來,在相同的力學要求下,推進劑裡的含能材料比重就能明顯的上升。
只是現在這東西還在量產合成試製中,暫時還沒公開而已。
帶着一點得窺先機的喜悅,導研院的同志繼續彙報:“……不過就像剛纔我說的那樣,在45公里射程上,導彈的命中率雖然依然能保證在80%以上,但是對於高機動目標,命中率會急劇下降……”
同志們紛紛點頭,這一點很正常,在座的基本都是負責導彈相關工作的,知道導彈後半部是全靠慣性在飛行,沒有動力,機動性能有限。
就是空軍的同志,好像是想起了什麼,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達。
此時,高振東插話了。
“我建議你們增加一個指標,把這個指標算一算或者測一測,放心,不折騰你們,不用改導彈。”說到“折騰”,高振東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聽見他的話,同志們都大笑起來,導研院的同志也放下了懸到空中的心,不改導彈就好,要不然反反覆覆的也太難受了。
“什麼指標?”空軍的同志興趣十足,他們覺得高振東說的,可能就是他們在想但是又說不清楚的。
“不可逃逸區。”
“不可逃逸區?”作爲第一次搞中程空空導彈的同志們,對這個概念完全沒想到過,但是這句話很好懂,這就是漢語的好處了。
“就是連高機動目標都無法逃逸的射程範圍?”導研院的同志問道。
空裝局的同志卻是一拍大腿:“對!對!就是這個!我們就想要這個!”
還得是振東同志想得明白,知道我們部隊想要了解什麼指標。我們空軍這頭有了這個指標,對於空戰戰術的制定,非常有用。
同志們也紛紛點頭,誒,這個指標定得好,對中距空空導彈的研究以及使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東西做得好是一回事,但是要用好又是另一回事。
(本章完)